中国有哪些成语经常被用错了还不知道呢?

作者&投稿:寿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部分中国人都会用错的成语有哪些~

中国成语,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真意,甚至驴唇不对马嘴。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的本来面目。其实,这种近乎数典忘祖的无知,早已约定“俗”成?这里姑且挑选八个最常见的“成语”,以飨读者。恐怕至少会有12亿中国人,没资格说自己百分之百地跨过去。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幸免。
1、七月流火(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着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
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
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参见:「七月流火」指天热?人大校长糗大
2、娑婆世界(佛教名词,常被生吞活剥地改装成“婆娑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空穴来风(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
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
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4、床笫之私(床笫,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
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5、明日黄花(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
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6、美轮美奂(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7、振聋发聩(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醉汉弄醒?把醒汉弄醉?甭官怎么说,先把意图闹清楚;否则,干完活儿,准挨大嘴巴。)

欣喜若狂
xīn xǐ ruò kuáng
[释义]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语出]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辨形] 欣;不能写作“心”。
[近义] 欢天喜地 喜不自禁
[反义] 肝肠寸断 痛不欲生
[用法] 多用来形容人的狂喜心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一定根据。经常被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出处】:战国�6�1楚�6�1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2、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   【出处】:"七月流火"语出《诗经�6�1国风�6�1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可近年来报纸电视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大错特错了。   【出处】:《礼记�6�1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4、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出处】:先秦�6�1庄周《庄子�6�1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5.首鼠两端。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出处】:西汉�6�1司马迁《史记�6�1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6.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出处】:《汉书�6�1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7、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现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出处】:清�6�1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8、差强人意。意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6�1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9、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技巧高超,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常被误用来形容壮观的自然景物。   【出处】:清�6�1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10、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误用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出处】:《孟子�6�1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1、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出处】:唐�6�1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2、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   【出处】:司马迁《史记�6�1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13、不足为训。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出处】:明�6�1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此词与教训无  
  14、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庆祝等盛况。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出处】:宋�6�1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15、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出处】:《孟子�6�1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16、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把某些事物、言论奉为准则。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将某人奉为某领域的创始人或先行者。   【出处】:清�6�1钱大昕《六书音韵表序》:"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皋,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布局哉。"     17、百身何赎。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现在常被误用来死一百个人也不足以换得死者。   【出处】:《诗经�6�1秦风�6�1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18、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各种惊人消息。   【出处】:唐 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9、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20、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出处】:宋�6�1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1、空穴来风。    2、七月流火。    3、美轮美奂。    4、目无全牛。    5.首鼠两端。    6.首当其冲。  7、望其项背。      8、差强人意。    9、鬼斧神工。。"     10、始作俑者。    11、炙手可热。    12、一言九鼎。    13、不足为训。  
  14、万人空巷。    15、久假不归。    16、奉为圭臬。    17、百身何赎。    18、石破天惊。    19、不孚众望。    20、方兴未艾。

到精华里面找找答案吧!

古今意思不同的成语有哪些?
答:造句:这份计划还不错,差强人意。4、屡试不爽 读音:lǚ shì bù shuǎng 古义: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今义:每次做都没有成功。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造句:这方法很不错,我每次用的时候都屡试不爽。5、始作俑...

影视作品中都有哪些被用错的成语?
答:体育报道中常错用的词是:囊括。亚运会报道中曾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10金。”,”宁波选手广州亚运会囊括10金。“其中的”囊括“明显用词不当。囊括意思是无一遗漏,只有不是将所有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世博报道中经常错用的词是:美轮美奂。2010年...

有哪些成语是为了做广告故意用错的?并且要说什么广告。还要说那个字错...
答:1、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一见钟情 2、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其乐无穷 3、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一鸣惊人 4、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 同上 5、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无微不至 6、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引以为荣 7、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天长地久...

常见成语有哪些?
答:47.对牛弹琴:比喻找错对象说话。 他对音乐一窍不通,你找他谈音乐,不是~吗?48.耳濡目染:经常听,经常看,无形之中受到感染。 小美的父母都爱好音乐,小美从小~,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9.发扬光大:指继续加以发展,并且不断提高。 我们不但应该保留华族的优良传统,还应该将之~。50.废寝忘食:形容非常...

风起云涌,管窥蠡测成语怎么用错了.中国人
答:风起云涌,管窥蠡测成语怎么用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的渡过长江,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歼灭了盘踞在江南的国民党军队.风起云涌用错的原因 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屋子里管窥蠡测,就穿做不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管窥蠡测用错的原因.我不要成语解释.我要原因.这个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大厅非常宽敞,我们走在...

四字成语读什么什么什么成语有哪些成语故事
答:2. 中国成语故事有四个成语都有哪些 中国成语故事有哪四个 找了好久,终于在淘宝搜到了这本书,《中国成语故事》是二年级课外读物,有四个成语:鹬蚌相争、自相矛盾、愚公移山、朝三暮四。 11 浏览4462019-02-23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

别人做错了得词语 做错了还怪罪别人成语
答:”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中国 者, 中国 Ren之 中国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Zhi觊觎者也。”我犯了错误,要我向他人认错我觉得太丢脸(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虽然我犯了错误,但是要我向他人认错Wo觉得太丢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天天不用做事而有人却...

四字成语有什么有什么
答:1. 4字成语有哪些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成语分类大全)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盲人摸象、画蛇添足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鸡...

都有什么成语被网友换了概念?
答:给她买几个包包,包治百病!男上加男。男上加男是由难上加难变化来的。难上加难的本意是,但是变成男上加男后...这个就有点微妙了,相信大家都明白,还记得那张表情包吗?还有一些非常污的成语被偷换了概念,什么日后再说,勃大精深,相1为命,来日方长,大家都懂,就不列举了。

有大易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答: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易子析骸: 指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6. 有哪些容易错又常见的四字成语 经常容易出错的成语有: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阴谋诡计(阴谋鬼计)3、再接再厉(再接再励) 4、别出心裁(别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