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未履行告知义务有何法律后果?

作者&投稿:仲孙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承担什么后果?~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1、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2、如果未签合劳动同,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不用承担赔偿责任;3、未签劳动合同能引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立;4、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为由辞退职工;等等。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行政责任
比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51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八条规定,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照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对用人单位处以每人500元罚款。
3.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造成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造成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申请或诉求一般都会得到仲裁庭或法院的支持。这里要提请用人单位注意的是,由于劳动者方面的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根据不同情形区别对待。如果劳动者出具本人不愿意签订劳动的声明或者保证,用人单位只有一种救济办法,就是停止聘用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如果是由于劳动者的客观原因,比如员工入职没几天就发生工伤致使企业未能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等,在这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举证证明的,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总之,劳动合同的签订是法律为用人单位设定的强制性义务,是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的法则,不会因为劳动者的主观原因而免除用人单位违反该义务的法律责任。因此,即使劳动者提供了不愿意订立劳动合同的书面声明或者保证书,但并不具有免除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义务的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履行告知义务必须保留书面证据,避免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未直接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但不等于无法律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履行告知义务,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的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关系就是成立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合法的是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合法的是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什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合法的是
答:法律分析: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什么合同?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同时,《劳动法》第十九条也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2020年,劳动合同进入“无纸化”时代,北京...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什么的协议_百度知 ...
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议劳动合同范本应由专家制作,且必须由专家与企业人事部门通力协作完成...

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是
答: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一件十分重要的法律行为,必须严肃认真并履行一定的手续。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是指谁有权订立劳动合同。具体地说.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这两个概念在一般意义上似乎比较明白,但在劳动立法上则有其特定的含义,需要作...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什么如实...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

简述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订立后还需要完成的工作
答:法律分析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后,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和规范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行为。劳动者需要对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予以明确并经过平等协商后遵照执行。如果约定了试用期,用人单位需要判断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