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默写题的考试范围是什么?

作者&投稿:苑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湖北省高考考试范围。~

语文:必修1-5,选修:《史记》《唐诗宋词》《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当代小说》《语言运用》《写作》(人教、鲁人都可以)
数学:必修1-5,选修2-1,2-2,2-3,4-4,4-5 人教B版
英语:人教必修1-5,选修6-8,选修9-11看看单词就行(属于大学四级范畴)
物理:必修1,2,选修3-1,3-2,3-3,3-4,(3-1,3-2属于必做,其他是选作)(人教、鲁科)
化学:必修1,2,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人教、鲁科)
生物:必修1,2,3,选修:《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人教、中图)

要看个人、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相同、掌握的知识也不尽相同、做做中国教育在线的高考题检验一下就知道了

这一题一般在诗词鉴赏后面,总分分值是6分,凡是书上写的要求背诵的篇目都有可能会考,文学常识一般只考中外名著。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答: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二) (四)《阿房宫赋》 1.古人写 文章 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题重点句子
答: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题重点句子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湖北高考语文默写名句名篇
答:07年 15.填空。(6分)(1)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___①”,极言秦始皇的功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___②”,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___③”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___④”,表现了抗击金兵...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句默写
答:高中语文常考古诗句默写篇篇【1】 1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过《逍遥游》中的哪些句子?
答:)4.《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

高考乙卷语文名句默写第三题?
答: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一)《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一文中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竹林围绕,悄无人迹,环境清幽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3、《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寒气彻骨,寂静幽深的句子是:凄...

求最近五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默写名句题
答:((2015高考 上海卷) 13.默写。(6分,任选5题) (1)问君何能尔? ___ 。(陶渊明《饮酒》) (2)___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___ ,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4)不义而富且贵,___。(《〈论语〉七则》) (5)___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___ ,不能成方圆。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答: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2. 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

高考全国二卷语文的古诗默写
答: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

高考语文默写题
答: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锦城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