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聂荣臻和美穗子重逢的资料今天给

作者&投稿:雕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聂荣臻与美穗子40年后的见面 150~200字~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40年已经过去了。当年的那个跟在荣臻将军身后活蹦乱跳的美穗子,如今,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但是,时间却冲不走聂将军与美穗子两人之间的回忆。

1980年,一个美穗子与聂将军都至今难忘的一年。在这年的7月14日,美穗子带着她的孩子前往中国看望她的恩人。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两人相见了。此时此刻的聂将军脸上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英姿飒爽,剩下的只有岁月留下的痕迹罢了。尽管如此,美穗子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聂将军,她那双注视着聂将军的眼敛内溢满了泪花,她快步走到聂建军跟前,两人的手紧紧地握着,好久都不愿意松开。美穗子松开手了,她泪流满面地双手合拢,高举额头,跪了下来,为将军行了一个礼,这是日本的最高礼节。聂将军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伸出颤抖的手,不断地抚摸着美穗子,时光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许久,两人才坐了下来谈话。80岁的老人用布满了皱纹的双手比划着:“想当年,你还是那个只有这么高的小姑娘,刚被抱来指挥部时双眼写满了恐惧,过了不到两天,你呀,都成天跟在我后面,可亲热啦!”“是呀!想不到事隔多年了,我们还能相见,看到了您,我真是感叹时间过得这么快呀!”

临别时,美穗子再次流下了热泪,说:“请你保重好身体呀!有空一定要来东京访问。”聂将军说:“我会了,你的心我领了,从地图上看很近啊,但是老了,没机会了。”

夕阳下,两人的情谊早已跨过了国与国的边界,他们之间的情感不仅感动了我们,更为中日的友谊建起了一座桥梁。 时光如梭,转眼间,40年已经过去了。当时才只有4岁的美穗子现在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时间并没有冲淡美穗子对聂将军的感激和思念之情。终于有一天,美穗子带着她的孩子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看望聂将军。
此时的聂将军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英姿飒爽了,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但是,不管相貌改变了多少,美穗子仍然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认出了聂将军,她注视着聂将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秒、两秒,泪水模糊了美穗子的双眼。“聂叔叔,我是美穗子,聂叔叔!!”美穗子向着不远处的聂将军用练了一遍又一遍的中文喊道。
聂将军先是一愣,随之而来的惊喜立刻充满了他的心,“哎,美穗子,我终于又见到你了!”聂将军用颤抖的声音说道。美穗子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水溢满眼眶,她冲下了汽车,朝聂将军奔去,聂将军幸福地张开双手,脸上依旧是当年慈祥的表情。继而,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激动的泪水从美穗子和聂将军的脸上滚落下来。车里的孩子见到这幅感人的画面,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冲出了车,围着聂将军一遍一遍地叫道“聂爷爷!聂爷爷!”看着那三张天真可爱的笑脸,聂将军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哎,哎!”地答应着……
聂将军和美穗子的情谊已经跨过了万水千山,他们之间的深深情感不仅仅感动了我们中国华夏子孙,更为为中日的友谊建起了一座桥梁,和平之鸽在空中飞翔……

聂帅边比划着边对美穗子说:“很高兴见到你和你的全家人,当年我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小女孩,只有这么高。”

落座后互送礼品,美穗子送给聂帅的是一个栩栩如生身着和服的日本姑娘,日本叫“人形”,高约50公分,用玻璃罩罩着,据说这是日本人送给贵客的最高礼品。在美穗子送完礼品后,一个戏剧性场面发生了,美穗子最小的女儿15岁的留美子,突然跑到聂帅面前,把一个小白兔玩具送给了聂帅,逗得聂帅哈哈大笑。聂帅叫把“人形”送交军事博物馆,小白兔留给孙女聂菲玩了。聂帅回赠的礼品,是著名国画家程十发专为聂帅画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画轴高约两米,由聂力和我高高举起,向大家展示。聂帅对美穗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天,只有松树、竹枝、梅花可以经受考验,保持勃勃生机,我祝愿中日友谊像松竹梅一样经得起考验。”

聂帅对赠送的礼品是有选择的,开始他曾想买些中国特产的丝绸作礼品,征求意见时,外事部门表示最好送张聂帅的照片,在背面签上名,日本人最喜欢这个。聂帅说上次送给宫崎县长、都城市长的就是照片,这次应该有所区别。我们建议送幅国画,拿来了几幅,聂帅看后选中了“岁寒三友图”,并用毛笔写上“中日友好万古长青”,签了自己的名字。

美穗子非常珍惜这幅画,她回国后将这幅画挂在客厅里,因为日本的房子一般比较低,挂上这幅高约两米的画很不相称,为此她把房子拆了改建加高。

互赠礼品结束,聂帅表示欢迎美穗子访华,说这是一次“探亲”活动。美穗子接着讲话,对聂帅40年前的救命之恩和这次被邀请访华表示感谢,她说:“我来的时候,许多日本人特别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托带口信,向中国人民表示道歉和谢罪。”聂帅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回日本后有一段苦难的经历,这次看到你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很高兴。你的事已经过去40年,在中日建交中日友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够找到你,日本新闻界的朋友作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读卖新闻》的朋友,更要感谢他们。”美穗子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救了我,才有我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家庭。”聂帅说:“也不能这么说,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我们这样做,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讲人道主义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对俘虏对放下武器的敌人,就不以敌人对待,俘虏愿意留下的可以参加我军,不愿留下的放回去,还发给路费。我们要向前看,全在今后的努力,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没有理由不友好,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本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快,在短时间里变成发达的工业国家,应该向你们学习。”日本大使吉田说:“聂将军为促进日中友好关系作出的新贡献,是有历史意义的,要向你们学习。”聂帅最后表示“今天很高兴,希望能再见到你们。”

美穗子临别时满含热泪,握住聂帅的手说:“请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希望你能到日本都城市去访问。”聂帅说:“谢谢,从地图上看,离得很近,但我身体不好,没有机会了,你们还会有机会。”

字幕:这个事件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很完满、很传奇。

解说:2005年8月24日,曾在抗日战争期间被聂荣臻元帅收养的日本孤女美穗子到达北京,开始了她的中国之行。美穗子女士今年已经69岁,这是她第六次“回家”探亲。

解说:发生在六十五年前的将军与孤女之间的一段往事,让美穗子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年五来,美穗子先后五次访问了中国。那么,这个日本孤女与中国将军之间,究竟有怎样的一段传奇往事呢?

解说:1972年,在战争过去27年后,中日两国的邦交恢复了正常。发生在四十年前的一段中国司令员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成为两国人民之间寻求谅解与友好的最好的桥梁。1984年,一部名叫《将军与孤女》的影片上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解说:影片讲述了1940的晋察冀战场,八路军战士在战火中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在中方司令员的关心下,两个小姑娘在根据地受到中国军民的悉心照顾,最后被安全送回给日方。四十年后日本小姑娘再次回到中国。人们关注的与其说是电影本身,不如说是电影背后的那个真实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解说: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决定投拍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由摄影师黄夫翔担任导演,这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为了真实再现这个事件,黄夫翔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详细调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期:导演 黄夫翔

黄夫翔

就觉得这个事情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很完满很有传奇性。就觉得,特别是在那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发生这样一件事,就觉着非常有意义。所以决定拍这样一部影片。

解说:那么,这段四十年前的往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奇故事呢?

解说:那是1940年8月,故事发生在从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也就是正太铁路上的一个叫东王舍的村庄。这是横贯太行山脉的一条交通要道。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

解说:井陉煤矿,藏量丰富,煤质优良。“七七事变”后,井陉失陷,井陉煤矿成为日本侵华战争中掠夺中国资源,推行“以战养战”战略的一个重要能源供应基地。除了供给华北日军的全部需用外,大部分煤炭通过火车运回了日本本土。

曾经是华北交通公司职员的美穗子的父亲——加藤清利,1939年末作为助理被派遣到井陉煤矿车站,负责运输煤炭。

解说:1940年8月,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战役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交通总破袭,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

同期:黄夫翔 电影《将军与孤女》导演

当时我们晋察冀聂荣臻元帅领导的晋察冀的八路军,也是115师的老三团,打井陉,也就是正太路。因为百团大战主攻的就是正太路,打娘子关附近的井陉矿区。当时打井陉的时候,我们的部队进到了井陉,然后日军为了阻止我们的部队继续前进,就不顾他们的侨民还没有撤退,就打了好多带着燃烧弹的迫击炮弹,这样的话把矿区整个打成了一片火海。

同期:导演 黄夫翔

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在火海当中,在一片废墟,残垣断壁当中听见了呼救声和婴儿的啼哭声。然后就奋不顾身进去,进去以后背出来两个孩子,还有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父亲因为重伤,当时包扎了以后没有治好,后来就死了。

解说:被救出来的两个孩子正是四岁的美穗子和她不到一岁的妹妹瑠美子。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当时任晋察冀中央纵队总指挥的杨成武。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回忆了这段往事。

杨成武回忆录:

我一看,稍大的那个约莫五六岁,小的那个,最多只有一岁,右肩胛受了轻伤,此时,她合着睫毛长长的眼睛,已经在战士怀里睡着了。她那又白又胖的小脸上,时不时地轻轻抽搐着。唉,可怜的娃娃,梦中也不得安宁。日本军阀的侵略行径,使他们本国的婴儿也在为战争流血啊!

同期:黄夫翔 电影《将军与孤女》导演

两个日本小姑娘被两个战士救了,救了回去以后,他们拿她们没有办法,话也听不懂,怎么养,有很多困难。所以给她们找蜂蜜呀找羊奶呀,再有就是根据她的眼神看她需要什么,想吃什么。后来觉得怎么办啊?当然在说从战火中救儿童对八路军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是两个日本小孩,是敌人的小孩,他不一样啊,他弄回去怎么办?就觉得反正太可怜了,我们不能扔下她们不管。

同期:聂力

聂力

杨成武的回忆录里边也写了,最早的时候,杨成武是一分区吧,这个事情是发生他们那,然后下面的人报告了他,怎么办?发现两个日本小姑娘,然后杨成武就把这个事报告了父亲。

解说:面对两个日本小姑娘,八路军战士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向当时的军区司令部打电话请示。

同期:周秘书

周均伦秘书

当时接电话的是个参谋,也觉得这个事情比较特殊,就讲你等我答复,他们就去给聂帅报告。聂帅说应该把她送来,叫他们赶紧送来,我们对俘虏只要他放下武器我们还宽待呢,两个日本小女孩是无辜的,送过来看怎么处置他们。后来他们很快从前线,把两个日本小女孩,送到了司令部。

解说:“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

解说:在战争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后,聂荣臻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用“激烈战火中的小插曲”来回忆了这段往事。

解说:“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子,她“嗯嗯”的回答着。翻译在旁边说,她说叫“兴子”。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其实,这个小姑娘叫美穗子。”

解说:没想到在四十年后,因为记错了名字,在寻找这个小姑娘时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同期:聂力

她战争年代失去父母,我战争年代,我也不在父母身边所以刚才周秘书说,父亲一看到孩子,就想到我自己的孩子在哪里呀,得想法把她找回来,父亲就那么想念呀。

同期:周秘书

作为聂帅来讲,当时也有一个思想斗争。因为聂帅有一个唯一的女儿就是聂力同志,唯一的女儿,当时还在上海那里,蒋介石统治区吧,蒋管区那个地方,还寄养在人家家里面。他身边没有孩子,所以他也非常喜欢孩子,所以看到这两个孩子,他也是很喜欢。

同期:周秘书

他就曾经想,这两个孩子他养起来还是怎么办。养起来他讲战火非常激烈,结果到底怎么样?日本人还经常去扫荡,到晋察冀地区去扫荡,结果难以预料。如果这两个日本小姑娘留在异国他乡,弄不好将来她们大了以后会很伤感,现在虽然她们父母已经去世,但是估计她总还有亲戚可以抚养。所以当时在战争环境下面,也没有过多的思考就确定,就送交给日方。

聂荣臻回忆录

当时,我的相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么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部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

幼时美穗子坐在挑筐里

解说:在聂帅的安排下,两个小姑娘被送往石家庄。战士们找了一个可靠的老乡,准备了一副挑子。那时候,挑子要算太行山区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山越岭,不怕颠簸。聂帅和指挥所的几个同志,担心孩子在路上哭,还往筐里堆了许多梨子。

同期:美穗子

小时候听祖母讲过父母都被卷入了战火,自己已经记不清楚了。直到1980年,中日两国的报道和事后的调查唤起了儿时的记忆。据我的伯父讲,我被八路军领走,后又送回来了。回国那阵子,我常常向祖母讲起吃梨和坐挑筐的事情。

同期:周秘书

当时沙飞就照了三张照片。一张是聂帅牵着美穗子的,这张照片,一张是她坐在箩筐里面吃梨的照片,一张是老乡挑着他们两个回去的照片。这样留下了三张照片。这三张照片也是都很珍贵的。

解说:战地摄影记者沙飞拍摄了这组照片。其中的部分作品,最早发表在1941年6月《解放画刊》第二号上,这是一份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摄影科供稿、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编辑的日文版画报;最早发表的中文媒体是1942年7月7日出版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

解说:谁也没想到,正是这几张照片,为中国和日本真实地记录下来了这段千古流芳的佳话,留下了这百世不朽的名作:《将军与孤女》,由此,引出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故事。

解说:随着美穗子姐妹回去的,还有聂荣臻将军写给日军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扶养。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同期:周秘书

周均伦

因为聂帅是,他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他知道这个事情,把日本小女孩送回去,肯定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他写了一封信,没有封口,是开了口的信,写给日本的长官、士兵、诸君,他是给日本的军官和士兵。他这里面主要是讲,发动侵华战争,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也不是日本军人,下层军人的意思,而是日本财阀、军阀,他们的意思。这样的一场战争多中日两国人民来讲,下面的人来讲都是受害者,所以希望大家翻然悔悟,不要打侵华战争了。

解说:在《聂荣臻回忆录》中这样写到。“我们进行抗日战争,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军心的问题。就是将来不论同任何侵略军作战,都不能忽视这项工作。”

同期:周秘书

日军方面收到了这两个孩子还回了信,但是这个信没有找到了。回了信还表示感谢,把这两个日本小女孩送回去。

《聂容臻回忆录》:

“自从送走了两个孩子之后,这些年来,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烽烟四起,兵荒马乱,不知两个小姑娘当时是否安全回国了。”

解说:时光一晃,过去了四十年,昔日兵戎相见的两个国家,理应冰释前嫌。这段将军救孤的往事,在那个年代被人们再次从尘封的记忆中拾起。

同期:黄夫翔

黄夫翔

因为在那个年代来讲,接触这样一个题材,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的这样一个主题,一个题材,在把握上,无论从领导上还是作为我们创作人员,也是觉着比较困难。就是掌握分寸上,再一个各方面的审查意见上。但是经过努力以后,各方面都感觉这样一个事件,对起到这样一个桥梁作用,还是很有意义的。

解说:影片完成后,摄制组特意请聂帅和他的女儿聂力观看。聂帅对电影很满意,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同期:黄夫翔

他说当时阿,我指挥这个战役的时候,我不在房子里,我在野外,在阵地上。当时我们听了以后,回来以后心里直打鼓,这下可麻烦了,这要是再改起来,这要是改成野外,这好多地方都得改。没多久,他的秘书打来电话说,首长的意思把这个真实的件说出来,说一下事实,当然你们有你们的艺术创作,不一定按这个来。这下我们就放心了。

同期:周均伦秘书

反映细节,作为故事片,他肯定有一些塑造人物的,塑造形象的这么一个过程,合理的构思是可以的,但是我估计大体上面是八九不离十。那么当时送到家里来请聂帅看,聂帅也审查了,我也参加看了,聂帅觉得还是拍的不错的.

同期:黄夫翔

当时王震副主席听说有这么个片子,他说他也要看看,我们送给他看。送给他看了以后,他当时好像是中日友协的名誉会长,当时送给他看,扮演聂帅的演员一出来,他说这是年轻时的聂帅啊?我说是,他说还是像啊,像啊,他哈哈大笑。

解说:在那个年代,在中日两国寻求谅解的过程中,中国将军与日本孤女的故事成为中日友好的一段美谈,而电影也在中国驻日大使招待会上屡次拿出放映。

解说:美穗子姐妹转交日军后,被送到石家庄的石门医院。不满周岁的妹妹瑠美子因伤势严重不幸死去。美穗子本人于1940年10月被伯父平安带回日本后,此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

同期:美穗子

美穗子

65年前如果没有聂帅救我,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会有我的孩子的今天。尽管我现在只是普普通通的日本妇女,过着平凡的生活,但这一切也是聂帅给我的。我能说什么呢,只有一句话可以代表我的心意,那就是:非常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解说:2005年美穗子已经69岁了。六十五年前,与将军一别之后,美穗子的命运究竟如何?这个战火中的传奇故事又是如何在几十年后浮出水面的呢?

责编:李菁

逸事
1940年8月20日,聂荣臻在当时属于晋察冀边区的河北石家庄井陉煤矿一带的东王舍村救下日本孤儿加藤美穗子(当时4岁,结婚后跟随丈夫姓氏“栫”)和加藤琉美子(当时1岁,交还日军后不治)姐妹两人,并于1940年10月交还侵华日军。40年后的1980年,美穗子率家人到中国拜访聂荣臻,对当年的救命恩典表示感谢。[1]且自此之后视聂荣臻如亲生父亲。

显示▼隐藏▲聂荣臻送还日本孤儿时致侵华日军官兵的信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几几,辗转沈离者,又不知几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大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顷命。余此伶仔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强抿中,待捏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被辈无等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空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固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弧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绕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 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同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翻然党配,与中国土兵人民齐心合力

专此即颂

安 好

聂 荣 臻

八月二十二日
回答者: 自治区区 - 总监 九级 2-18 22:01
7月14日上午,聂帅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会见了美穗子全家,当时的日本驻华大使吉田健三,经我方邀请,也出席了会见。出席会见的中方人员有,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国防部外事局局长柴成文,以及姚远方、聂力等。

10时整,发生了本文开头说的一幕。摄影家抓住了这个感人的场面,这幅照片荣获国际摄影比赛大奖。聂帅边比划着边对美穗子说:“很高兴见到你和你的全家人,当年我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小女孩,只有这么高。”

落座后互送礼品,美穗子送给聂帅的是一个栩栩如生身着和服的日本姑娘,日本叫“人形”,高约50公分,用玻璃罩罩着,据说这是日本人送给贵客的最高礼品。在美穗子送完礼品后,一个戏剧性场面发生了,美穗子最小的女儿15岁的留美子,突然跑到聂帅面前,把一个小白兔玩具送给了聂帅,逗得聂帅哈哈大笑。聂帅叫把“人形”送交军事博物馆,小白兔留给孙女聂菲玩了。聂帅回赠的礼品,是著名国画家程十发专为聂帅画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画轴高约两米,由聂力和我高高举起,向大家展示。聂帅对美穗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天,只有松树、竹枝、梅花可以经受考验,保持勃勃生机,我祝愿中日友谊像松竹梅一样经得起考验。”

聂帅对赠送的礼品是有选择的,开始他曾想买些中国特产的丝绸作礼品,征求意见时,外事部门表示最好送张聂帅的照片,在背面签上名,日本人最喜欢这个。聂帅说上次送给宫崎县长、都城市长的就是照片,这次应该有所区别。我们建议送幅国画,拿来了几幅,聂帅看后选中了“岁寒三友图”,并用毛笔写上“中日友好万古长青”,签了自己的名字。

美穗子非常珍惜这幅画,她回国后将这幅画挂在客厅里,因为日本的房子一般比较低,挂上这幅高约两米的画很不相称,为此她把房子拆了改建加高。

互赠礼品结束,聂帅表示欢迎美穗子访华,说这是一次“探亲”活动。美穗子接着讲话,对聂帅40年前的救命之恩和这次被邀请访华表示感谢,她说:“我来的时候,许多日本人特别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托带口信,向中国人民表示道歉和谢罪。”聂帅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回日本后有一段苦难的经历,这次看到你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很高兴。你的事已经过去40年,在中日建交中日友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够找到你,日本新闻界的朋友作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读卖新闻》的朋友,更要感谢他们。”美穗子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救了我,才有我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家庭。”聂帅说:“也不能这么说,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我们这样做,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讲人道主义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对俘虏对放下武器的敌人,就不以敌人对待,俘虏愿意留下的可以参加我军,不愿留下的放回去,还发给路费。我们要向前看,全在今后的努力,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没有理由不友好,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本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快,在短时间里变成发达的工业国家,应该向你们学习。”日本大使吉田说:“聂将军为促进日中友好关系作出的新贡献,是有历史意义的,要向你们学习。”聂帅最后表示“今天很高兴,希望能再见到你们。”

美穗子临别时满含热泪,握住聂帅的手说:“请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希望你能到日本都城市去访问。”聂帅说:“谢谢,从地图上看,离得很近,但我身体不好,没有机会了,你们还会有机会。”

整个会见过程约40分钟,当天采访的中外记者达几十人。

回到家中,聂帅对聂力和我说:“看来美穗子是位勤劳朴实的好姑娘,与我想象中的差不多,她的几个女儿也都活泼可爱,今天来这么多记者,想不到这件事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说明了中日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

下午,中日友协的同志转达美穗子家人愿望,请聂帅能为他们题字留念,聂帅欣然同意,为美穗子和她的丈夫写了“为中日友谊贡献力量”,为3个女儿分别写了“中日青年应懂得两国友谊之重要性,唇齿相依,世代和好”,为美穗子的堂兄加藤定雄写了“一衣带水,携手并进”。

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有105个团参战的大规模对日作战,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百团大战。当晋察冀军区正向井陉矿区进攻时,救起了两位日本小姑娘,她们的父母是井陉矿站的工作人员,日军投炸弹时把她们的父母炸死了,这会儿两姐妹正在哭呢。战士们立刻把两姐妹抱起来,放到两只大箩筐了,抬回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哦?我们这里来了两个日本朋友啊?我来看看。”聂司令笑着走出来,望着那两位日本小姑娘无助的眼神,他的心被深深震动了。他从工作人员手中拿过一只梨子,亲手削好递到那位稍微大点的姑娘手中,温和地说:“这梨子洗干净了,吃吧。”看着眼前这位高大威武的叔叔那么和蔼,那名叫美穗子的姑娘“放心”地接过梨子吃了起来,聂司令笑了。这时,前线摄影记者沙飞拿着照相机拍下了聂司令给美穗子梨子的瞬间,聂司令说:“要照就照张正面的,来。”说着把美穗子抱出箩筐,拉着她的小手,面对着镜头留下了珍贵的瞬间……,一会儿,秘书问他:“怎么安置她们啊?”聂司令想了想:“送回日本。”他转身走进“办公室”,在桌前坐了下来,拿出一张便笺,写了几笔。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碠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写好后他把信装进信封,放到箩筐里,不久,前方的负责同志把美穗子姐妹安全送达日本。这件事似乎已经结束了,但……
1980年春,日本著名的《读卖新闻》头版头条刊登了大标题新
《美穗子姐妹,中国元帅聂荣臻想念你们》立刻吸引了日本人民的目光,当然也吸引了已经结婚的美穗子姐妹的注意,她们决定:到中国去,面谢救命恩人!7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人民大会堂大厅里聚满了各大媒体的记者,他们是来采访一次特别的会晤。美穗子全家早早地站在大厅中央等着救命恩人的到来。不一会儿,正门打开,已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美穗子面前,美穗子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对老帅的感激,“扑通”一下子跪倒在老帅面前,聂帅连忙扶起她,此时她已经泪流满面,她捧出一幅字画,上面写的是中日友好万古长青,在聂力的帮助下展开在聂帅面前,老帅高兴地点点头,连说:“好啊……”此情此景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元帅战火救孤,已成历史佳话。

落座后互送礼品,美穗子送给聂帅的是一个栩栩如生身着和服的日本姑娘,日本叫“人形”,高约50公分,用玻璃罩罩着,据说这是日本人送给贵客的最高礼品。在美穗子送完礼品后,一个戏剧性场面发生了,美穗子最小的女儿15岁的留美子,突然跑到聂帅面前,把一个小白兔玩具送给了聂帅,逗得聂帅哈哈大笑。聂帅叫把“人形”送交军事博物馆,小白兔留给孙女聂菲玩了。聂帅回赠的礼品,是著名国画家程十发专为聂帅画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画轴高约两米,由聂力和我高高举起,向大家展示。聂帅对美穗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天,只有松树、竹枝、梅花可以经受考验,保持勃勃生机,我祝愿中日友谊像松竹梅一样经得起考验。”
聂帅对赠送的礼品是有选择的,开始他曾想买些中国特产的丝绸作礼品,征求意见时,外事部门表示最好送张聂帅的照片,在背面签上名,日本人最喜欢这个。聂帅说上次送给宫崎县长、都城市长的就是照片,这次应该有所区别。我们建议送幅国画,拿来了几幅,聂帅看后选中了“岁寒三友图”,并用毛笔写上“中日友好万古长青”,签了自己的名字。
美穗子非常珍惜这幅画,她回国后将这幅画挂在客厅里,因为日本的房子一般比较低,挂上这幅高约两米的画很不相称,为此她把房子拆了改建加高。
互赠礼品结束,聂帅表示欢迎美穗子访华,说这是一次“探亲”活动。美穗子接着讲话,对聂帅40年前的救命之恩和这次被邀请访华表示感谢,她说:“我来的时候,许多日本人特别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托带口信,向中国人民表示道歉和谢罪。”聂帅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回日本后有一段苦难的经历,这次看到你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很高兴。你的事已经过去40年,在中日建交中日友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够找到你,日本新闻界的朋友作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读卖新闻》的朋友,更要感谢他们。”美穗子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救了我,才有我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家庭。”聂帅说:“也不能这么说,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我们这样做,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讲人道主义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对俘虏对放下武器的敌人,就不以敌人对待,俘虏愿意留下的可以参加我军,不愿留下的放回去,还发给路费。我们要向前看,全在今后的努力,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没有理由不友好,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本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快,在短时间里变成发达的工业国家,应该向你们学习。”日本大使吉田说:“聂将军为促进日中友好关系作出的新贡献,是有历史意义的,要向你们学习。”聂帅最后表示“今天很高兴,希望能再见到你们。”

美穗子临别时满含热泪,握住聂帅的手说:“请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希望你能到日本都城市去访问。”聂帅说:“谢谢,从地图上看,离得很近,但我身体不好,没有机会了,你们还会有机会。”

字幕:这个事件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很完满、很传奇。

解说:2005年8月24日,曾在抗日战争期间被聂荣臻元帅收养的日本孤女美穗子到达北京,开始了她的中国之行。美穗子女士今年已经69岁,这是她第六次“回家”探亲。

解说:发生在六十五年前的将军与孤女之间的一段往事,让美穗子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年五来,美穗子先后五次访问了中国。那么,这个日本孤女与中国将军之间,究竟有怎样的一段传奇往事呢?

解说:1972年,在战争过去27年后,中日两国的邦交恢复了正常。发生在四十年前的一段中国司令员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成为两国人民之间寻求谅解与友好的最好的桥梁。1984年,一部名叫《将军与孤女》的影片上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解说:影片讲述了1940的晋察冀战场,八路军战士在战火中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在中方司令员的关心下,两个小姑娘在根据地受到中国军民的悉心照顾,最后被安全送回给日方。四十年后日本小姑娘再次回到中国。人们关注的与其说是电影本身,不如说是电影背后的那个真实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解说: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决定投拍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由摄影师黄夫翔担任导演,这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为了真实再现这个事件,黄夫翔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详细调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期:导演 黄夫翔

黄夫翔

就觉得这个事情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很完满很有传奇性。就觉得,特别是在那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发生这样一件事,就觉着非常有意义。所以决定拍这样一部影片。

解说:那么,这段四十年前的往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奇故事呢?

解说:那是1940年8月,故事发生在从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也就是正太铁路上的一个叫东王舍的村庄。这是横贯太行山脉的一条交通要道。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

解说:井陉煤矿,藏量丰富,煤质优良。“七七事变”后,井陉失陷,井陉煤矿成为日本侵华战争中掠夺中国资源,推行“以战养战”战略的一个重要能源供应基地。除了供给华北日军的全部需用外,大部分煤炭通过火车运回了日本本土。

曾经是华北交通公司职员的美穗子的父亲——加藤清利,1939年末作为助理被派遣到井陉煤矿车站,负责运输煤炭。

解说:1940年8月,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战役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交通总破袭,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

同期:黄夫翔 电影《将军与孤女》导演

当时我们晋察冀聂荣臻元帅领导的晋察冀的八路军,也是115师的老三团,打井陉,也就是正太路。因为百团大战主攻的就是正太路,打娘子关附近的井陉矿区。当时打井陉的时候,我们的部队进到了井陉,然后日军为了阻止我们的部队继续前进,就不顾他们的侨民还没有撤退,就打了好多带着燃烧弹的迫击炮弹,这样的话把矿区整个打成了一片火海。

同期:导演 黄夫翔

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在火海当中,在一片废墟,残垣断壁当中听见了呼救声和婴儿的啼哭声。然后就奋不顾身进去,进去以后背出来两个孩子,还有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父亲因为重伤,当时包扎了以后没有治好,后来就死了。

解说:被救出来的两个孩子正是四岁的美穗子和她不到一岁的妹妹瑠美子。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当时任晋察冀中央纵队总指挥的杨成武。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回忆了这段往事。

杨成武回忆录:

我一看,稍大的那个约莫五六岁,小的那个,最多只有一岁,右肩胛受了轻伤,此时,她合着睫毛长长的眼睛,已经在战士怀里睡着了。她那又白又胖的小脸上,时不时地轻轻抽搐着。唉,可怜的娃娃,梦中也不得安宁。日本军阀的侵略行径,使他们本国的婴儿也在为战争流血啊!

同期:黄夫翔 电影《将军与孤女》导演

两个日本小姑娘被两个战士救了,救了回去以后,他们拿她们没有办法,话也听不懂,怎么养,有很多困难。所以给她们找蜂蜜呀找羊奶呀,再有就是根据她的眼神看她需要什么,想吃什么。后来觉得怎么办啊?当然在说从战火中救儿童对八路军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是两个日本小孩,是敌人的小孩,他不一样啊,他弄回去怎么办?就觉得反正太可怜了,我们不能扔下她们不管。

同期:聂力

1980年,聂荣臻接见一47岁日本妇女,为何妇女下跪喊“父亲”?
答:1980年7月14日,美穗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她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恩人聂荣臻。 但是记忆中的那位高大威武的中国将军,如今已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甚至还需要家人的搀扶,但是聂荣臻满脸的慈爱依然写在他的脸上。 美穗子紧握聂荣臻的手,双膝跪在地上,口中喊出了并不标准的一个中国称呼—— “爸爸...

40年后,美穗子和他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时会说些什么?做什么...
答:聂将军和美穗子的情谊已经跨过了万水千山,他们之间的深深情感不仅仅感动了我们中国华夏子孙,更为为中日的友谊建起了一座桥梁,和平之鸽在空中飞翔……当金色的秋风掠过人们的面颊,阵阵雁鸣划过湛蓝的天空,枫叶火一样映红了北京的大地,美穗子的信越过重洋,飞到了聂荣臻将军的手上:四十年后,她要回...

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40年后相见的场面
答:聂帅回赠的礼品,是著名国画家程十发专为聂帅画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画轴高约两米,由聂力和我高高举起,向大家展示。聂帅对美穗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天,只有松树、竹枝、梅花可以经受考验,保持勃勃生机,我祝愿中日友谊像松竹梅一样经得起考验。”聂帅对赠送的礼品是有选择的,开始他曾想买些中...

美穗子是几月几日见到聂荣臻。
答:美穗子是1980年7月14日再次见到聂荣臻。1980年7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聂荣臻元帅接见了美穗子及她的家人。年逾八旬的聂帅再次拉着“日本小姑娘”拍照,亲切问询。聂荣臻的女儿聂力记述了那一刻的情景:“见到父亲的一刹那,美穗子话未说泪先流,竟‘呜呜’地哭出了声。我也受到感染,眼窝里...

四十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时会说什么?做什么没...
答:2005年8月24日,《美穗子探亲》这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美穗子又一次来到中国,她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被聂荣臻收养的日本孤女。美穗子女士已经69岁,这是她第6次“回家”探亲。与26年前相比,岁月在她的脸上已经悄然留下印记,中国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没有变的是,中国朋友们一如既往的热情。这都是因为...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答:7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聂帅与美穗子在40年后重逢,美穗子如同见到阔别多年的亲人,激动得哭起来,并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聂帅表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我们这样做,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讲人道主义的光荣传统……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没有理由不友好。”美穗子在手记中说,那次中国之行,一路...

美穗子看望聂将军在人民大会堂里相遇的吗?
答:是在人民大会堂。1980年7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聂荣臻元帅接见了美穗子及她的家人。年逾八旬的聂帅再次拉着“日本小姑娘”拍照,亲切问询。聂荣臻的女儿聂力记述了那一刻的情景:“见到父亲的一刹那,美穗子话未说泪先流,竟‘呜呜’地哭出了声。我也受到感染,眼窝里蓄满了泪水。美穗子弯...

美穗子见到聂将军后是什么样子?急急急急!!!好的话悬赏20
答:美穗子对他的家人说:“这位就是“活菩萨”聂将军。他当时把我从战火中就出来,就是那这个梨子让我消除陌生感。”说着,她把梨子高高的举起。“他给我喂饭吃,为了我的安全,把我送到日军指挥部,把我转送回国,我这才回到你们的身边呀!”美穗子意味深长的说。(聂将军是非常惊奇的,虽然是...

聂荣臻与美穗子
答:美穗子全家早早地站在大厅中央等着救命恩人的到来。不一会儿,正门打开,已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美穗子面前,美穗子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对元帅的感激,“扑通”一下子跪倒在元帅面前,聂元帅连忙扶起她,此时她已经泪流满面,她捧出一幅字画,上面写的是中日友好万古...

有关聂荣臻和美穗子重逢的资料今天给
答:在2005年8月24日,曾经在抗日战争期间被聂荣臻元帅收养的日本孤女美穗子到达北京,开始了她的中国之行。美穗子女士当时已经69岁,这是她第六次“回家”探亲。她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段往事。1940年,美穗子的父亲作为助理被派遣到井陉煤矿车站,负责运输煤炭。在同年8月,名震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