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初二的物理声现象给我解释一下这道题

作者&投稿:农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二物理上册 声现象 实验题 带答案~

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钢200.3
B钢200.7
C尼龙丝300.5
D铜400.5
E尼龙丝40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A、B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探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③② ① ④(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探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探究电阻大小决定的因素 或 探究摩擦力大小决定的因素 或 探究液体压强大小决定的因素 或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苏东坡有诗曰:“若言声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 苏东坡的诗句揭示的物理规律是 .
2.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进行传播的.声音传播速度除了跟介质有关外还与______有关.目前 ,已有飞机的速度超过声音的传播速度,称为超音速飞机,则超音速客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至少在 km以上.(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常温下))
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_____.
4.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 传播来的, 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传播来的, 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传播来的,
5.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差在 s以上.人站在大楼前拍手0.4s听到回声,人和大楼的距离是 .
6.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7.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104赫兹
  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
8.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9.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 )
  A.大于34m B.大于17m
C.等于17m D.等于34m
10.给你仪器材料:耐高温的广口瓶或烧瓶,密封塞,火柴,纸,小铃铛,细铁丝,你如何探究真空中能否传播声音?
提出问题:真空中能传播声音吗?
建立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表格:
探究结论:
习题答案:
1、振动 停止 琴弦经手指拨动后振动而发声 2、空气 温度 1224
3、月球表面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 4、铁管 水 空气
5、0.1 17 6、D 7、C 8、B 9、C 10、略

应该选 A,是为了减弱回声,避免啸叫。因为那些小坑,类似于很多不同方向的小空腔(抛物腔),可以把收到的声波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射出去,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共振出现。

这是因为频率的问题,因为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对声波有一个压缩作用,那么声波的波长就会变短从而频率增大,这个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比原来要尖,而当车驶过自己的时候声音的声波有变回原来的波长和频率,那么这个时候你听到的是正常的声音,而这个时候也就是你感觉到钝的原因。

这是典型的多普勒效应

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805.htm

以吉他为例:小弦声调高是因为振幅小而频率大,大琴弦则反之,我们都知道振幅只是决定声音大小,而频率则是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当汽笛静止时,声波向四周发射的频率是一样的,:我们假设声速为V,车速为V1,你和车的距离为S(假定可忽略S是可变的).当它向你移动的时候:声音传播的时间是T1=S/V+V1,当它远离你的时候,传播时间为T2=S/V-V1, 很明显:T1<T2, 因此不难判断车靠近你的时候频率时比较大的,因为频率是震动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这就是典型的多普勒效应,只是人接收声音的一种假象,并非是汽笛频率变化了……

因为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对声波有一个压缩作用,那么声波的波长就会变短从而频率增大,这个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比原来要尖,而当车驶过自己的时候声音的声波有变回原来的波长和频率,那么这个时候你听到的是正常的声音,而这个时候也就是你感觉到钝的原因。

因为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对声波有一个压缩作用,那么声波的波长就会变短从而频率增大,这个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比原来要尖,而当车驶过自己的时候声音的声波有变回原来的波长和频率,那么这个时候你听到的是正常的声音,而这个时候也就是你感觉到钝的原因。

知道了吧!

这需要用到高中的物理知识,是机械波中的多普勒效应,你所说的声音变“尖”或变“钝”,是频率变化的原因而不是音调变化引起的。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声现象 就该词的本义,系指任何与听觉有关的事物。但依通常所用,其一系指物理学中关于声音的属性、产生和传播的分支学科;其二系指建筑物适合清晰地听讲话、听音乐的质量。 声音由物体(比如乐器)的振动而产生,通过空气传播到耳鼓,耳鼓也产生同率振动。声音的高低(pitch)取...

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探究题。
答:声音变化特点:音调由低到高。原因:水瓶中的空气柱刚开始很长,振动的频率慢,因此音调低;之后空气柱短,振动的屏率快,因此音调高。实验:小明用同样的力度去吹一根塑料吸管做的响笛,并将它不断剪短,会发现音调由低到高。

急救~!谁能告诉我用物理的知识说明生活中的声现象(说一种声现象)
答:山谷回声:声波的反射性质 闪电雷声延时:声波在常温下空气中传播速度320m/s 隔墙有耳:声波的衍射性质 声纳雷达: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性质 火车、汽车等移动声源的变声: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山谷回声:声波的反射性质 闪电雷声延时:声波在常温下空气中传播速度320m/s 隔墙有耳:声波的衍射性质 声纳雷达:声波...

初二物理第一章试题 声现象,人教版,和答案
答: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作为介质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声。2. 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 “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音调高低。4. 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

初二物理 声现象一章所有考点全部 要详细! 我们第一单元要考试了特别是...
答: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 ...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梳理图
答: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第一教师,服务教师 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速的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201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和九年级全部内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梳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介质的温度 三...

初二声现象物理问题。
答:下 因为冬天的时候上方的空气密度要小于下方的空气密度,而空气在气体中传播规律是密度越大速度越快,所以声音往下传播

中考物理声现象知识归纳
答: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

初二物理声现象难题
答:(2)形容词:音调:高、尖、刺耳、……..响度:大、震耳欲聋、…….音色:优美、悦耳、动听、……….2.①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例如:听到雷声,极可能要下雨了、B超检查器官病变、敲击瓷碗,判断是否有裂纹等)②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超声波碎石)

物理广州初二声现象及解题方法
答:物理广州初二声现象及解题方法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