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的运算”的教学策略

作者&投稿:师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石庆华瞿娅楠摘要:“数的运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用到的最多的知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其他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研究。本文着重对“数的运算”的教学提出几点策略。关键词:数的运算;教学;策略“数的运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用到的最多的知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其他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数的运算”的教学,以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内容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原来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技能,有了新的内涵——提倡算法多样化、更加关注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这些调整对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学生获得良好运算技能的平台,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目标。针对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来开展“数的运算”的教学。

策略一:复习旧知做铺垫,创设情景引新知1.必要的铺垫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数学知识是互相衔接的,新知要由旧知做铺垫,旧知引出新知,学生更易接受。如,在教学三年级“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先出示练习:55-30=,24-5=,这两题复习的内容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都是为新课做准备,“两位数减两位数”用到的就是这个旧知。有了旧知做铺垫,新知就容易多了。

2.数学源于丰富的生活情景丰富的生活情景是理解运算意义的条件,孩提时代在玩耍和做游戏时,孩子们会提出各种问题:“你有3粒糖,我有5粒糖,我们一共有几粒糖?”“我比你多几粒糖?”等等,通过数一数或一一对应等方法来获得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卡彭特等在1982年的研究表明,学生使用积木等学具计算加减法,比没有积木时做得更好,他们反对一开始就进行单纯的符号训练。可见在情景中提出实际问题是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意义的重要基础,丰富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策略二:理清算理是前提,讲清算法是关键所谓“算理”,是指为什么这样计算;所谓“算法”,是指如何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有些教师认为,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其实,这样的教学不能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学到的知识又容易遗忘。特别到了高年级,只注重算法,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教学方法将会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理解算理是进行计算的基础学生理解了算理,就为掌握计算法则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对计算法则中的每个环节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三位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出示例题:李叔叔从某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由于在教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过行程问题的三个量(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用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来帮助理解。这时,有的老师就放弃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而直接进入算法教学,这是对学生的伤害,学生不理解算理,直接生吞活剥的进行计算,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会计算“三位乘两位数的笔算”,但并不会用以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理解:每小时行145千米,那么12个小时就是12个145,所以算式为:145×12,这样的讲解其实是运用了乘法的意义,学生理解起来应该是很容易的。2.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要使计算法则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教学时在阐明算理的基础上,还要讲清算法。

从而使法则中每一句话都立足在一定的算理上,使法则中所阐明的每一个步骤都成为正确操作的依据,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造成计算教学中的失误。策略三:有效算法多样化,计算技能要巩固1.鼓励学生算法多样有效学生自主探索找到的算法是学生的创造,是他们的学习成果。这里面既包含了数学知识,还包含了宝贵的探究精神和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算法的尊重,是教师引导学生优化算法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师出示“23-7”,问:等于几呢?我们用小棒来帮忙摆一摆,算一算。学生汇报了三种不同的摆法:师:这三种摆法是不同的,但它们有个相同的做法是什么?生:打开一捆小棒。

师:为什么打开一捆小棒?生:个位不够减。师:像这样个位不够减,要打开一捆小棒再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摆小棒,尽管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做法,都要打开一捆当做十再减,使学生体验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再减的计算方法,而在具体计算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又理解了重要的算理。2.进行必要的强化练习(1)重视尝试练习的设计练习仿照例题,再设情境题(或仿照或适当拔高)进行设计。这是学生习得新知后的第一步,学生在完全独立的氛围中完成习题,是对初步形成的计算技能首次确认,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启动对掌握数学知识的良性循环。

教师则利用尝试练习对困难学生进行再强化再讲解。(2)练习设计要从基本抓起,有针对性、层次性计算技能的形成,关键不在于重复的次数,而在于练习的正确组织。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往往是一些基本计算中的错误,平时要舍得在基本计算上花力气,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算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的练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竞赛、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计算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关注情境创设中的“数学味道”,需要教师拥有著较高的素养以及适当的教学调控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在体验快乐,感受趣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内在的魅力,让学生在计算中获得成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树立提升计算能力的意识,真正成为计算的强者。参考文献:[1]刘电芝.小学数学学与教的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曹培英.计算教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石庆华,瞿娅楠,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永昌小学。

http://blog.sina.com.cn/u/6533107287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教学论文
答: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都有哪些?
答:当学生掌握了数的概念和计数单位以后,接下来就是学习数学的四则运算,也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需要的教学工作就要比以上两个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根据相关的规定,小学生的课外作业的量只能保证在一个小时以内,所以课堂上的教学工作是非常紧张的。这个时候除了在课堂上讲授运算法则以...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2、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视角器官。课本上的主题图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创设主题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让学生把数学与...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答:一、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各个时期的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当前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从日常工作中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能巩固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当学生计算...

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有哪些
答: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甲问题的求解,化归为乙问题的求解,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反向去获得甲问题的解。它的基本原则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转换思想 转换思想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对问题...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答:让学生发现减号前面的数11不变,当减号后面的数发生变化时,最后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讣学生隐约发现运算的结果是随着减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二、数形结合思想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渗透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答: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反应灵敏,接触实质快,学习时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的“台阶”少,“跨度”大,思维效率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8+3)+(7+2),根据加法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又如:(30+9)+(40+...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哪些种类
答: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讲授法、探究法、游戏法、案例法、故事法、体验法、讨论法、启发法、比较法、归纳法、概括法、演示法等。1、讲授法:通过讲授来让学生学习知识,适合知识性强、系统性强的数学知识。2、探究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适合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如何提高孩子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答:开展是为了理解,以确保初期运算的准确,压缩是为了简化中间环节,提高计算速度,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法则之后,开始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法则进行运算,还应要求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确保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3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研活动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 5.追求灵活...
答:《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计算教学的现状令人深思,学生的计算能力令人担忧!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如何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