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作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作者&投稿:琴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excel制作频数分布表 (讲下过程)~

用excel制作频数分布表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方法一:
1.以制作一次考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为例,分数范围为0-100分,以5分为组距:

2.先在空白处写下每组的分割点,本例为5,10,15,...,95,100,如图中F列;
然后选中准备写入相应频数的区域“H2:H21”,在输公式处输入“=FREQUENCY(C2:C564,F2:F21)”,再按Ctrl+Shift+Enter,选中的区域“H2:H21”中就会出现相应的频数。

3.从上图中已可见,用FREQUENCY函数算出的每组频数是不包括左端而包括右端的。例如组“(15,20]”中,成绩为15分的人数不会被算入该组,而成绩为20分的人数会被算入该组。

方法二:
1.仍用上例,选择要统计的数据区域,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数据透视表”。

2.在数据透视表页面,将需要统计的数据(本例为“分数”)拖入“行标签”和“数值”中;
点击“数值”中“求和项:分数”,选择“值字段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值汇总方式”选择“计数”。

3.在得到的数据透视表中点击“行标签”列中的任意一格,便可以看到菜单中有一个“将字段分组”的选项,点击该选项后,就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要分组的起点、终点和步长,本例中应该分别设置为0,100,5。

4.点击确定后,便可得到所要的频数分布表,如下图中左边的表。注意,用数据透视表统计的频数分布中,可能会缺少频数为0的组(如本例中得到的结果中缺少“5-10”这一组,),因此最后需要检查一遍各分组,添上缺少的组,相应的频数为0。
在下图中还可以看出,方法2的结果和方法1的不一样,经过验证,发现这是因为,数据透视表中的分组计数是包括左端而不包括右端的。例如,分组“15-20”中,成绩为15分的人数会被算入该组,而成绩为20分的人数不会被算入该组,这与方法1中的规则是完全相反的。

5.此外,数据透视表的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按不同类别计算频数分布表。
如本例中的分数是四所学校的汇总,若想要各个学校的分数的频数分布表,只需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在数据透视表页面内,将“学校”数据拖入“列标签”便可得到。

绘制连续型统计量的频数发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求极差
2)决定组数和组距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频数是指某一随机事件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就称为频数分布。对一批数据,将其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构成了频数分布表。 

(1)编制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编制频数分布表是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下面我们结合一个实例来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例1.一次物理测验之后,某班48位同学的成绩如下。 

86  77  63  78  92 72  66  87  75  83  74  47  83  81 76  82  97  69  82  88  71  67 65  75  70  82  77  86  60  93 71  80  76  78  57  95  78  64 79  82  68  74  73  84  76  79 86  68;根据这一成绩编制频数分布表,其具体步骤是: 

①求全距(用R表示)。全距是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R=max{xi}-min{xi}。式中R是全距,max{xi}为这批数据中的最大数,min{xi}为这批数据中的最小数。在本例中,max{xi}=97,min{xi}=47,因此R=97-47=50。 

②定组数(用K表示)。根据全距决定组数(K)。组数就是对这批数据分组的个数。一般而言,组数以10组为宜,多至20组,少至5组。若组数太多,便会失去实行分组化繁为简的作用;若组数太少,又会引起计算结果的失真。组数与数据的个数有关,若数据多时,要分10组以上;数据少时,可分5—10组。 

③定组距(用i表示)。组距就是每一个组内包含的间距,即组距(i)是指每个小组的组上限(即组的终点值)与组下限(即组的起点值)之间的距离。显然,在一批数据中,组距一般是相同的。组数与组距有关,组距越小,则组数越多;组距越大,则组数越少。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得到全距R、组距i、组数K三者之间的关系即


根据上式,由全距R、组距i决定组数时,将全距R除以组距后取整数即得组数i。在本例中,全距R=50,若取组距i=5,则组数K=10. 

④列组限。组限是每一组在数尺上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即上下限。从最高分或最低分所在的区间上限或下限开始,以组距为单位依次分组。列组限时,相邻两组的起点和终点,即要连接又不要重叠。在本例中,各组限可写成100-96,95-91,90-86,……;或者99-95,94-90,89-85,……;也可以将组限写成100-,95-,……等。

⑤求出组中值(用m0表示)。组中值是各组的中点值。组中值等于该组的组限右端点与左端点的值的平均数。

在本例中,若取47-,52-,57-……为组限,则各组的组中值为49.5,54.5,59.5…… 

⑥归组登记频数(用f表示)。根据上述所列的一种组限,把所有数据逐一归入相应的组内,再统计归入各组数据的个数(称次数或频数),每组的频数用f表示,总频数用N表示。 

根据上述数据和步骤,编制成频数分布表如表1所示。从频数分布表可明显地看出下列信息: 第一,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67—87分之间,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62—92分之间。 第二,以67—87分的分数段中的人数为最多。 

有了频数分布表还可以列出累积频数分布表、相对频数分布表、累积相对频数分布表。

(2)频数分布图 

它是在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利用表中的数据找点,描绘而成的图形。从频数分布图可以看出数据间的关系、数据的大致趋势、数据的总体结构以及事物的变化规律,并可进行数据间的比较研究。 

1)频数直方图  它是根据频数分布表而绘制的直方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坐标表示分数,以纵坐标表示次数。在横坐标轴上以组距为单位,并标出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在纵坐标轴上等距标出次数值。然后,以各组中值为中心,组距为底,各组频数为高,作出矩形,即可得到频数直方图。根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的频数直方图如图1所示。

 

2)频数多边图  凡是可以用直方图表示的数据都可以用频数多边图来表示。同样,横轴表示分数,纵轴表示频数,以每组数据的组中值为横坐标,以各组的频数为纵坐标,描出各点,连接各点成一个折线,就可得频数多边图(在全距以外的频数取作零)。根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的频数多边图如图2所示。



1
原始数据
如某班40名学生体重记录:(单位kg)
44 46 43 51 51 52。。。。。。
2
计算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
如最大值是61,最小值是42,它们的差是19,算出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知道了这组数据变动范围。
3
决定组距与组数
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地,数据多,分的组数也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5到12组,每个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组距
如取组距为3kg,那么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19/3=6。333
分成7组。40个数据,分成7组,组数合适。
4
列频数分布表
有些数据正好是组与组之间的分点,规定每组中的数据含这组起止范围的最低值,不含最高值(其他问题可自定)
5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
一、基本概念
1.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这组数据的总数.
注:在统计频数多少的时候,我们一般通过数“正”字的方法累计.
2.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即频率=,各组频率之和为1.频率大小反映了各组频数在数据总数中所占的份量.
3.组数: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
4.组距: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
二、列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其中组距、组数起关键作用,分组过少,数据就非常集中;分组过多,数据就非常分散,这就掩盖了分布的特征,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5~12组.
三、直方图的特点
通过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它能:①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四、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出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五、频数分布折线图的制作
我们可以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来画,先取直方图各矩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这两点分别与直方图左右两端的两个长方形的组中值相距一个组距,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联结起来,就得到了频数分布折线图.
六、条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
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而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当长方形的宽相等的时候,可以用矩形的的高表示频数;
2.条形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而直方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
3.条形图中,各长方形之间有空隙,而直方图中,各长方形是靠在一起的;
七、与统计图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从统计图中,能看出各组数据的特点,可进一步应用这些数据特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整理数据,根据要求绘制统计图,可进一步分析数据、做出决策.
2.类比: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绘制条形图类似,如果长方形的宽一样,那么长方形的高度之比就是各组内数据个数之比.

Excel怎么绘制次数分布表?
答:次数分布表是我们在统计数据时需要用到的一个统计表,那我们要怎么利用我们的Excel来制作呢?下面小编就来教一下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哦 方法/步骤 首先打开我们的excel表格,然后在表格第一列输入我们的初始数据 然后对我们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排序。点击右边的【排序和筛选】,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升序】然...

如何制作频数分布表?
答:1、在单元格中输入原始数据,求出最大值、最小值、经验组距和经验组数。如下图显示。本文主要以超市每天销售额为例。2、根据不同需求和数据显示情况,绘制频数分布表。如下图,(可根据个人想要设置组距)3、计算各组频数,选定B16:B23,单击“工具”中的“插入函数”,选“统计”函数FREQUENCY。4、...

在线数据分析绘图教程-如何用excel做频数分析图
答:用这种方式能制作11种图形。双击生成的图形,利用出现的工具图标,能够对图形格式进行修饰和编辑。最后一种作图方式是运用作图命令“GRAPH”以及相应的子命令和参数来实现。其中茎叶图的制作只能采用第一种方式或用作图命令。(3)用SPSS制作频数分布表的步骤:点击“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

统计学中频数分布表怎么做
答:1、点击菜单栏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弹出对话框。2、把左侧需要进行频数统计的变量移动右侧框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统计量、格式等,点击确定。3、可以看到局限性,只适用于分组数据,而不适用于连续型数据。针对连续型数据,就需要用到分组频数分布表。4、分组频数分布表的流程步骤:计算全距、决定...

spss如何生成频数分布表
答:点击菜单栏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弹出对话框后把左侧需要进行频数统计的变量移动右侧框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Statistics和Charts等,点击确定,就生成了频数分布统计表,以上便是简单频数分布表的制作,也可以看到局限性,那就是只适用于分组数据,而不适用于连续型数据,那...

如何用SPSS画频数分布图
答:1、在SPSS上打开用来画频数分布图的数据文件。2、在菜单栏中选择“图形”窗口,点击“旧对话框”中的“条形图”选项。3、会弹出一个新的页面,在选择“集群条形图”和“各个变量的摘要”的基础上点击“定义”。4、会来到定义的相关窗口,需要选择“条的表征”中的数据变量,还有“类别轴”的参数,...

怎样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频数直方图
答:怎样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频数直方图 绘制连续型统计量的频数释出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求极差 2)决定组数和组距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在word里面如何画?选单栏 插入→图表→选柱形图第一个“簇状柱形图”→编辑资料 频率分布直方图:系列应该只有一个,...

excel中频数分布表如何做
答:打开【excel】,将表中数据分好【区间】并填入数值,然后填写每组区间的【组限】,接着选中【频数】一列,输入【frequency】函数,并完善相关数值,最后同时按下【ctrl】和【shift】和【enter】键即可。

如何做频数分布表
答:问题四:excel怎样制作频数分布表急!!! 举个例子吧。假如统计学生成绩在各个分数段的分布,60分以下,70分以下,80分以下,90分以下和90分以下,那么找个空白的地方,如F1单元格输入59,F2输入69,F3输入79,F4输入89,然后用鼠标选定G1―G5单元格,点函数f(x),选择frequency函数,在data_array...

如何用excel做这种频数分布图
答:1、首先做一个直方图。2、数据处理,求出频数和频率。3、点击图表工具选择设计。4、在下拉框中点击选择数据。5、在图表数据区域——选择整个图表——点击确定。6、右击(频率的柱子)在设置数据系列格式下拉框选择次坐标轴。7、右击——更改系列图表类型。8、把簇状柱形图改为折线图。9、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