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中能够体现苛政猛于虎之意的诗句是

作者&投稿:谏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刈麦全诗·-·~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1、原文
  观刈麦
  白居易 (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3、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望采纳!

表示当时的文言文
答:1. 文言文中,那些可以指代开始的意思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陈涉少时...

中考语文文言文单词翻译
答: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战于长勺、舜发于畎亩之中、告之于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于土墙凹凸处、与杭州梵天寺键一木塔、余将告于莅事者” (2)放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译“比、胜过”:苛政猛于虎 (3)“于是”①跟现在的意思一样②“在这、从这”:吾祖死于是 (4)“至于”:至于夏水襄陵 二、...

语文中考课外诗词
答:21、《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话作论据的句子是:苛政猛于虎也。 点明文章的中心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点明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是: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2、《陋室铭》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3...

...许多身处苦难却人虽苦犹甘的劳苦大众形象观刈麦中表现这
答:如今拣拾这些麦穗,只不过是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肠。割麦者和拾麦者,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今日的拾麦者,正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所以应到是这一句!!

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巧妙地表现讽喻诗的目的的诗句是什么?_百度...
答:如今拣拾这些麦穗,只不过是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肠。割麦者和拾麦者,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今日的拾麦者,正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所以应到是这一句!!

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句子
答: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的悲伤:"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每年到头来还有余粮。想到这些真是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初中课文《观刈麦》教学实录
答: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得懂。 (师画第二颗泪珠,板书:诗人痛) 第五部分:读懂社会(读出自我) 师:请同学们进入苹果wiki《观刈麦》学习页面,默读白居易的其他几首诗,发表留言:从这些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生进入信息学习平台,阅读《卖炭翁》和《缭绫》二首诗及其翻译,并且在...

求当代学生2007初中古诗里的名句,急!高分悬赏,1天内等
答:2、《捕蛇者说》中写道:今以蒋氏观之,犹信。这里的“信”的内容是指:苛政猛于虎。 3、《过零丁洋》中最能表达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5、《卖炭翁》中:可...

中国古代的穷人,他们的生活过得有多惨?
答:她说这里没有苛政。 这就是所谓“苛政猛于虎”。 另外,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也表示:“右手遗穗,左臂吊着笼子。 的田要交税,把这个捡起来充饥。 ”。 可见古代平民的生活极其困难,与统治阶级完全不同。住在这里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说:“安得烈广厦千万年间,为包庇天下寒士而高兴! ...

文言文表示时间的字
答: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司马迁《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