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与玄奘是同时代的人,那么玄奘的历史贡献有哪些呢?

作者&投稿:独孤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玄奘的贡献有什么~

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
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扩展资料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又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
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翻译家对于译经各有贡献,但从总体上说,玄奘的成就都在他们之上。
印度佛学从弥勒、无著、世亲,次第相承,直到陈那、护法、戒贤等人,已定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译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历史上的唐玄奘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在中国,如果提起明代作家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恐怕连小孩子都知道。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陪着唐僧大师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

玄奘十一岁开始接触佛教,熟悉了火影经和维摩经。隋朝十三、四年(公元608年),大理寺卿郑到洛阳出家,结果看中了不达标却想出家的玄奘。郑对身边的人说:“如果你把这孩子花了,它将是一个伟大的释放门的工具,但我害怕水果和公众不会看到它的飞行和洒露!”郑以识人著称,但在当时,他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被他接受的年轻人,不仅成为了未来“伟大的解释工具”,而且改变了中国佛教的历史。

隋末,虽然政治衰落,但佛教兴盛。玄奘从小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他全家都信奉佛教。
后来他出家了,有了一个传奇故事。
没有皇帝的特许和政府的财政支持,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可能完成,所以他在底线上做出了一些让步。他要求皇帝派五名卫兵。他之所以不说,是因为知道唐太宗对他有很多疑问,所以派人上门让唐太宗居中。

在西天的路上,玄奘高深的佛法得到了认可,逐渐被称为僧师。十五年后玄奘取经归来,带回的佛经补充了中国佛寺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佛经都是玄奘一个人翻译的,工作量非常大。据记载,玄奘带回了600多部佛经。可想而知,玄奘大师这15年的工作量是惊人的。唐朝统治者看到玄奘能力出众,多次邀请玄奘参政,都被玄奘推走了。之后,玄奘法师潜心钻研佛经,成为修法教主。公元664年,他体弱多病,翻译完一篇文章就去世了。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约二十年间,主要从事译经事业,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他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印度;将入印路途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玄奘弟子有几千人,著名的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悰、神昉等。



大师西行之前,佛教不同宗派之间因对佛经解读不同产生了很多争议,尤以摄论宗与地论宗之间有关法相之说的争议突显。玄奘大师为解惑、为求得《瑜伽师地论》,开启了西行求法之路。

大师通过在印度的学习和译经,不仅创立了法相宗,而且翻译了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经文,为东土佛教各个宗派的修行提供了丰富的经卷指导。同时,由于大师的奋勇精神、渊博学识,当朝皇帝开始大力支持佛教发展,佛教也在唐朝达到了高峰,我相信这与玄奘大师的贡献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唐僧(玄奘)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自然是借助了文学作品《西游记》的神力;而比唐僧取经还早二百多年、行程远于唐僧的晋僧法显取经的事,却很少有人知晓。唐僧取经为人们留下了一部《大唐西域记》,带回并翻译了许多佛教经典;而法显同样带回了不少佛教典籍,为后世留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述游历西域、天竺的游记《佛国记》。

玄奘取经时值29岁盛年,且有唐皇诏令(《西游记》里杜撰是李世民下召,实际上是偷渡),沿途国家接待迎送。而法显以64岁高龄,邀约同道,决心西进,穿过争战不休的陇西高原,越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枯骨为标识”的大沙漠,翻过世界屋脊帕米尔山脉,爬过绝壁上的石梯和悬索;同伴们死的死,走的走,留的留,而他,以坚毅的信,执着的追求,经历中亚、南亚次大陆等30余国,学梵语梵文,漂洋过海,置生死与度外,13年后,只身满载而归。——摘自《佛国记注释》序言 郭鹏

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奖,无功业而不成。成夫功业者,岂不由忘失所重,重夫所忘者哉!——《佛国记》

译文:真诚之心所感化的威力,是没有什么地方达不到的;意志坚强的结果,是没有什么功业不能成就的。成就功业的人,难道不是由于他们忘却、抛弃了他人所重的世俗之心,而重于他人所忘却、抛弃的事业吗?

我想不管是法显西行、玄奘取经,还是鉴真东渡、孔子周游列国,他们之所以有着坚忍不拔之志都是因为虔诚的信仰。法显花甲之年为“弘法扬道,整肃佛律”毅然西行求法,年逾古稀踽踽独行携律东归,在这期间上刀山下火海,尝了暴雪席卷听过惊涛骇浪,就是依仗着信仰的拐杖走下去的,其实还挺励志也挺感人的。

比玄奘早两百多年的取经人:法显有多厉害?
答:说到取经,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人户——唐僧,唐玄奘。但其实在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大师是法显,他比唐玄奘还早了两百多年取经,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求取经法的大师,只是知道他的人甚少。一、法显:我不是红尘中人。法显本姓龚,出生于东晋咸康三年的...

法显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
答:法显、玄奘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法显的功绩主要在于取经和翻译。他携归和翻译的经历代经录都有著录,请参阅《祐录》卷二以及其他经录,这里不再胪列。但是他写的《法显传》对于世界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他的翻译对于中国的影响。《法显传》在历代著录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

谁能介绍一下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奘\鉴真啊?
答: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高考 解析: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玄奘 (600/602~664) 唐代...

法显和玄奘, 这两位时隔两百年的西天取经法师,为何历史意义和地位如此...
答:两个都是了不起的大德,玄奘法师是中国三大译经家之一,翻译了很多重要的佛典,而六祖惠能大师是禅宗的祖师,对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功不可没,当然如果说到禅宗的影响,那自然是六祖惠能大师了,而玄奘法师是唯识宗的祖师.

历史上第一个西行取经的僧人是谁?是什么朝代的人?
答:公元399年,65岁的东晋高僧法显,从长安起身,向西进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终于在411年完成了取经重任,然后乘坐商船,循海东归。公元420年,北燕僧人昙无竭曾带领一支25人的取经队伍,从北燕的首都龙城(朝阳)出发,去古印度取经,成为东北取经第一人。相对于玄奘,法显、昙无竭在...

世人都只知玄奘取经,却不一定知道比他早二百年取经的是谁,为什么呢?
答:需要说明的是,在法显之前,并不是没有人想去取经,但没有一个成功的,大多还没走出西域便半途而废。当时去取经,面临三方面的困难:第一,自然环境恶劣,需要穿越未知的茫茫沙漠,经过不同的国度,危险重重,对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第二,适逢乱世,且不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混乱,盗贼横行,就算是...

为什么法显的名气没有玄奘高?
答:在法显巨匠之前,虽然已有朱士行去西域求法,但他未到天竺,并且未返汉地`.汉人西行求法,有去有回,并带返大量的梵本文献的第一①位汉僧是法显`.因此,他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长短常深远的`.而且玄奘以及其后的义净等数十位僧侣先后西行,都是受到法显《佛国记》的鼓励`.但是法显却没有玄奘出名,...

谁才是第一位去西天取经的人,玄奘其实是后来者
答:六十多岁的法显和几位僧人一起,从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取经之路。一路跋山涉水,过沙漠绝地。经过了四年的的艰苦行走,他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六年之后,法显一个人孤身回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佛经带回了中国。回国后,又历时五年,翻译了佛经,共计一百多万字。

比《西游记》里“唐僧”还早到印度取经的“法显”大和尚
答:穿过印度洋和南海,东海,黄海,取道海路返回祖国的第一人。在一千多年前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法显从海陆两道,往返于中国和印度等国之间。这是很了不起的创举。他不畏劳苦。奔波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探险生涯。鼓舞了后人。人们沿着法显的足迹,向西域挺进。唐玄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说法显是西天取经第一人?
答:此行法显不仅取回来大量的范文原本,促进了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更是将自己沿途经过的国家风俗地貌,以及个人感受等汇集成册,写成《法显传》一书。为后来玄奘西行奠定了基础。所以法显是中国史上第一次个人前往印度取经的法师,他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印两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