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 和教学效率

作者&投稿:汲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互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有效的结果,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第二、师生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教学过程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三、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师生互动是有效的教学形式,许多教师教学时会采取这种形式,力图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够“动起来”。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设置许多问题,学生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一堂课很热闹;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律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师生是动起来了,可是这样的互动是有效的吗?我们对此问几个问题:有没有突破预设问题产生新问题?学生的个性思维有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发言有没有对教师产生促进作用?一味的肯定是不是学生就真的全是正确的?这样一问,就可见上述的师生互动是表面的、浅层的,不是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那么怎样做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创设和谐的氛围——前提    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信息交流过程,更是情感态度 价值观交融互动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营造互动课堂的前提。怎样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呢?一要转变角色双向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封闭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互动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聊天、 游戏 、 讲故事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 、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互动课堂里,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尤其要尊重学业稍逊、自己意见不一致、甚至有过错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到教学中来。三要帮助学困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成功。互动课堂,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生的表演舞台,应当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搭建互动平台——基础。 1、优化教学情境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①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利用投影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古文《三峡》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三峡两岸风光图投影,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三峡的景色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呈现真实课堂  互动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不是机械、僵化、一成不变地按照预设的方案教学,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可能将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教学的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键 善于倾听,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多思大胆想象。 有效提问,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提问要有计划性、启发性,要难易适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积极评价,引导学后反思。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因为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对于学生而言,在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课堂中生成的动态因素,给予学生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也应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同时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改正不足。   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 真实的 、多维的 ,是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互动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扎根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就有全新的教学课堂,如今学生成为新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组织全新的课堂,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整合教材、教师自身、学生、环境四位一体的新课程资源,以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去着眼于学生——这个“成长”的个体呢?我认为有效率的“课堂”积累,势必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谈几点拙识。
一、亲善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交课堂教学的前提
学生在教室中以学为主,难免出现一些行为方式和学习上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教师应以正确,宽容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03年秋,我执教于郭河一小五(2)班,有一名叫张秋云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留下他奶奶照管他。这孩子平时少言寡语,还打得一手好乒乓球,但时有学生反映他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可又抓不住真凭实据,教育引导他无处下手,一天,我无意中看他拿的崭新的乒乓球拍,就与他打了两局球,并询问了他买球拍的时间,商店,然后走访他的家庭,核实情况后,才知奶奶并没有给钱他,我并以此为契机,启发他说出了真相,我替他退还“摸来”的二十无钱,没有收缴他的乒乓球的,并帮助他提高了认识,他表示痛改前非。在老师关爱下渐渐地张秋云同学成为了懂礼节,知荣辱努力上进的好学生。老师只因爱张秋云这个学生,因“爱”而宽容,没有空洞的说教,“亲和”地走进了学生心灵,平时课堂上,心情紧张的学生,只需教师一个友爱的眼神,学生会心智勃发,学生讨论时哪怕只是教师一句启迪的话,都会让学生思路顿开,智慧的火花,就会在友好的师生互动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色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春雨润物无声的特点,我认为教师教育孩子,处理学生在生论和学习中发生的问题也应该具有春雨润物的特点。(1)点到为止、倾注期待。教师要从爱的角度去看待一个犯“错误”的孩子,坦城指出违规的问题,并暗示学生,老师期待你改正、进步,让学生从矫正中获得健康发展的驱动力,而不是一味地讽刺、训斥孩子,让师生关系走向死胡同,犯“错误”的孩子也会缄然不语,悲观自弃。(2)真情交融平等对话。犯有过失的孩子,教师以“春雨润物”的口吻,交换事情发生的原委,以及对事情的不同见解,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文情怀去温暖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在孩童的内心世界里,逐渐培养亲善友好的意识,并与之共行。(3)发扬传统言传身教。教师必须坚持与学生同学习、同互动、同娱乐、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有问题的学生愿意与你交朋友,坦露心胸。
由此友好、亲善、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师生互相尊重是基础。广大教师应当具有高尚师德,豁达博爱的气度,让灿烂的笑脸留在教师脸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操纵学生,那么和谐亲善的课堂就会成为一个充满灵性、充满情感的课堂。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学生是一个潜在的发展的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感情的冲动,个性的张扬……无时无刻不在学生的语言,行动中表露出来。在以人为本的新的理念下,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完成“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定位问题,通俗地讲,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是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
首先是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尤其是小学生,可塑性极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都具体讲到了小学生在校内、外应当规范的行为。各科教师,不要认为做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班主任的事。如下课时两名学生追赶打闹,一名科任教师视而不见,上课的时候班级同学都在听讲,做作业,而这两名学生还在计较下课打闹的得失,挤眉齐眼、磨拳摆狠、一脸霸气、异得周围学生打野,说笑,导致课堂一团糟,教师不得不停课调解。
语文课堂是实施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渗透教育性,矫正学生的错误思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一位成绩很好的“优生”调到后面去坐,而一名“学困生”被调到第一排去坐,教师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差生”。可这名“优生”拒绝调到后面去,认为“优生”是班级的天之骄子,即使勉强服从,或是情绪低落,或是动不动发脾气。这时教师就应当给学生以“人文性”关怀,妥善处理,并引导这名“优生”关爱他人,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先人后已”的思想教育,矫正“骄气”、抹去“霸气”,让具有优越感的“优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保证,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它体现了教师群体、一所学校的人文素养。从课前准备到上课听、说、读、写到操作活动,学生的举止言行,一笑一颦都应具有规范性。只有健康的心理,才有健康的生活,才有良好学习方式和习惯。教坛中留传一句名言:“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一名学生书写不规范,教师不去矫正,或者教师自己书写“龙飞凤舞”,学生去模仿,久而久之,字迹一片狼藉。因此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方法,依然是教育学生的法宝,“正人先正已”,教师只有传授正确书写方法,从自身“严格”入手,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也就会“水到渠成”。
随着课改的深入,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堂的机动性极大,一节课学生收获的多少,恰恰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思、议、写)的综合考评。学生或只听不思、或只想不议、或心不在焉、主动参与问题的探讨积极性不高,最后导致学无所获。课堂学习的亮点,只是学生习惯良好的学生不断展示自己的标志。因此,学生学习习惯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蕴含着教育的成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过程,只是“一张皮”,多维教育目标的完成,就是一句空话,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角色转变是相匹配的,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已是课程改革的保证,更是教书就是为了不教的归宿。
三、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有人主张、有人反对,一位名家钱梦龙说:“我反对程式化,但是并不反对一定的模式”。无论持主张或反对的人,他们否定的都是教学研究中的“模式化”倾向,而不是反对模式结构本身,因为模式结构本身既打破了教学模式对师生活动的束傅,使师生间互动、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综合上述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感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当今课改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基础。
(一)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
创设美丽活动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体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改革后新型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无论是美丽优雅生态环境,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表达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瑕想飞飞的音乐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营造学生切身体验的氛围。如:教数学“圆的周长”一节可以先出示“自行车的车轮滚动一周有多长呢?”疑向,教师演示,引发学生自冥思若想。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教师再点明课题,这种情境的创设,诱发性不言而喻。
(二)在体验中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
省教育教学权咸“崔峦”曾在小学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中,强调小学语文和数学课堂教学要剔去繁锁教学程序,重视学生的感悟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感悟,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我在履行领导深入课堂,开展“课堂结构与效率”研讨教学古诗《石灰吟》一文时,学生朗读了古诗,先让学生读读石灰的特点?学生概括为“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要留清白”。然而让学生讨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石灰特点的人?学生分别举了变法英雄潭嗣同、抗日英雄扬靖宇、赵一曼、还有我们熟悉的英雄刘胡兰,江雪琴他们都是为祖国的解放和独立献身的英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象征英雄的物体:红梅、青松……等等,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不畏风雨,不怕牺牲,处逆境而不屈服。短短的四句诗,学生通过感悟心中构成了石灰特点→类比人物→类比物体→类比物体特点。互动的课堂,学生的体验,这样一个知识框架。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在学生心灵中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结构。
直观教学、通过演示。学生可以零距离地体验,如我教“圆的周长”一节,先让学生用一个圆在一定长度的物体上滚一圈,再量量圆的半径。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悟出求周长的公式。在教学中,教师提示性的点拨,用心良苦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如水墨画般缓缓散开。
(三)教学目标的明确呈现,让互动的课堂流放异彩
 叶圣陶 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著名教育家这一段精辟的论述,阐述了教者、学者、教材之间的辩论关系。既然教材只是受教育者的一个蓝本,那么教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呈现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的锁定,是教者根据教材,教学情境,教学对象等整合教学资源,去粗取精,从杂乱的知识点、能力点诸当中,提取的一节课或某一课的学习目标,它具有多元性,科学性。教师呈现出教学目标,能良好地让求知者凝聚思考的目光,嚼咀知识的蓝本,让“疑难问题”的飓风,卷过学生平静的心海,造成生生互动,合作探索的课堂局面。
为深化课改,现在我和学校全体教师正探究践行小学课堂教学新的模式结构。即:创景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以结合授课内容为前提,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看图画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主动阅读(学生带着前面创设情景时留下的悬念饱含寻求答案的激情去主动阅读课文。)——呈现目标(教师让学生谈阅读后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然后教师有选择性的按顺序将学生提出的涉及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问题进行板书。对学生提出的不涉及本课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用简短的话语给与答复,对学生不能提及到的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可用商讨的口吻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生生互动(围绕已呈现的目标教师组织学生互动探讨解答。)——师生互动(对学生互动探讨仍解答不出的学习目标教师可用商讨的口吻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小结(靠近学困生,让他们针对呈现的目标谈对本节课学习后的收获,然后指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辅小结。)——品读欣赏(文科)——当堂训练(围绕目标,分层设题,拓展延伸。)这一宏观粗略的教学模式,崇尚“以人为本”,感悟创新的教育宗旨,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换角色的课改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一堂课自始至终,非“师生、生生互动”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不可。
过去的一堂课,要求的是“安静”,便 于 老师讲解,或便 于 老师逢场作秀,再加上偶尔几个学生的争论,全班学生的掌声的点缀,把课堂的表面敷衍得完完美美。如今的课改,是真改,是师生平等,相互探究,相互交流,从心灵的碰撞中达成共识,共同获取真知,如:一任语文教师教小学一年级,提出了“春天,冰雪融化了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什么?小学生议论纷纷,可以是流水,也可以是花朵,也可是杨柳,小草,绿色……等等,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它只有通过生生互动才能完成,而不是教师一手遮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时,小学生奇妙的想象,审美的情趣,不同的已有生活经验的结合,它们隐藏在答案背后,贯彻了多维目标的情景落实,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构建,有力的促进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质”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并非旧课堂中的“热闹”罢了。
四、正确的引导让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课改以后,人们特别关注一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许有的人认为,只要把课桌椅排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丁字形、方形即可。再让学生去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高高地立在讲台上,一味把追求形式的变化,场面的热闹。可是教师要把握契机对正在学习的学生进行点拨。学生或概念模糊,或真知与谬误难分,或挖掘不出知识内涵,等等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感悟内容之前,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组织形式,如网络法、集合法、表格法、列主题纲要、列符号纲要等等、想方设法使新知识纳入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中,使之网络化,结构的方式的明朗化,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认识表达卡住了时,教师可以通过重读内容,评价点拨,语言鼓励,思维顺向或逆向牵引,对学生的思维来个推波助澜,让学生的认识,与表达再上一个新台阶。新的课堂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时间更多了,留下的“疑点”也就更多了。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某班共51人,男生人数的3/4等于女生人数的2/3,这个班男、女生名是多少人?这一题学生对题意一看便懂,就是列不出方程,教师可引导学生按比例分配的思路来解,也可利用倒数性质来解,转化条件,巧妙解题。“自主、合作、探究”的路学生走得辛苦,教师的引导下一阵“及时雨”,让孩子们洗去风尘,思路更开阔。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五、巧妙的课堂应变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
课堂应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巧妙的课堂应变是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认为巧妙的课堂应变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一)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指名学生读第三节,由于读课文的同学胆小害羞声音特小,引发了同学们的一片笑声,以至使这名学生尴尬难堪。我马上制止了同学们的讥笑,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我认为这名同学读得特好!”我的话引来了全班同学一片疑惑惊愕的眼神。我接着说:“这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已将自己朗读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之中,我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拿出笔,划出这一段中的窃窃私语这一个词,然后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思。”接下来的效果可想而知,既缓解了这名同学的尴尬难堪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又让全班同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媚眼暗示、抚摸质疑
在教《荔枝》一文时,老师质疑,荔枝生长在什么地方?你品赏过吗?这时学生能够很容易回答,但是有的学生开始说说笑笑,议论自己吃龙眼的体会,与主题无关。这时教师以眼神暗示学生,并走到跟前摸摸学生的头,点他发言,回答正确,巧妙地纠正了学生思考中的偏差。
(三)借机发挥、化解尴尬
教师常常会交家庭作业,一次大多数同学不能完成,要是批评打击了一大片,势必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这时,教师心生一计,要没完成作业的同学,写一篇题为《我尝到了贪玩的苦头》的作文,老师声明并非惩罚,交者评奖,结果佳作不少。
(四)巧妙纠错、缓解窘态
再优秀的教师邮局有失误的时候,如:板书失误,语言失误等等,这 时 老师很尴尬,处理不好,会给学生留下谈论的话柄。有一次,我在黑板上板书:“罗嗦”一词,结果写成了“哆嗦”,有学生指出。老师又心生一计,让一名学生改这个错别字,老师质疑,这是一个形声字叫Х形Х声,巧妙纠错,既显老师虚心,又加深了学生印象。
巧妙的课堂应变一般在突发,始料未及之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就在于把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转化于有利于,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契机,继而转入正常,它既是教师的高明之处,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和教学效率的技巧:
  1、优化教学情境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①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利用投影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古文《三峡》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三峡两岸风光图投影,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三峡的景色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呈现真实课堂  
  互动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不是机械、僵化、一成不变地按照预设的方案教学,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可能将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教学的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键 善于倾听,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多思大胆想象。 有效提问,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提问要有计划性、启发性,要难易适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积极评价,引导学后反思。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因为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
  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对于学生而言,在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课堂中生成的动态因素,给予学生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也应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同时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改正不足。
  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 真实的 、多维的 ,是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互动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如何提高听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