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中温特斯少校在战争中的最后一枪打死了德国一名年轻党卫军,请问党卫军是干什么的?

作者&投稿:慕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兄弟连》第五集里的德军那么笨?~

我也觉得这一集非常假,为了表现E连的伟大,把德军都讲成傻子了,连个站岗的人都没有。被打只会乱窜,不懂开枪还击。

  第1集
  1942年在美国乔治亚州,一群来自四面八方、南辕北辙的年轻人,自愿受训成为美军最新的一个团----空降部队,在索柏中尉(大卫史温默 饰演)严厉的领导下,他们从一介毫无经验的平民百姓,变成了美军最精英的特种部队E连。当他们在接受训练时,深受士兵们爱戴的年轻军官温特斯中尉(戴米恩路易斯 饰演)和大家厌恶的索柏中尉之间,形成了紧张的对立状态。
  第2集
  1944年6月6日是盟军进攻法国的首日,数千名空降部队的士兵乘坐飞机横越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在强烈的炮火攻击下,他们跳伞进入了法国,所有士兵都没有降落到预定地点,而且在跳伞的过程中,有人失去了武器或补给品,于是温特斯中尉集合起落单的士兵,出发寻找E连的其它弟兄。后来,温特斯中尉受命领军进攻德军的一个炮台要塞,这次的任务圆满成功,但是负责担任指挥的温斯特中尉,却失去了他的第一名弟兄。
  第3集
  盟军正式进攻二天后,"E连"受命攻下一个名叫卡瑞登(Carentan)的小镇,这次战役相当成功,不过却丧失了数名兄弟,而且布利斯(马克华伦 饰演)等士兵们产生了对战争适应不良的现象。他们在诺曼底半岛待了36天,经过数次激烈的战役之后,E连返回英国。但是好日子并未持续多久,他们再度受命出征。
  第4集
  由于死伤人数惨重,于是一批受训刚出炉的跳伞新兵加入了E连,正好赶上了一项名为"市场花园作战"(Market-Garden)的军事行动,大批士兵跳伞进入当时被德军占领的荷兰,在艾因胡文(Eindhoven)一地,他们并没有碰上什么阻力,但是来自邻近小镇的一支顶尖德国部队,却让E连与一群英国的坦克部队节节撤退,伤亡重大。盟军原本打算经由荷兰进攻德国,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的计划,也因此失败。
  第5集
  温特斯中尉(戴米恩路易斯 饰演)率领士兵们,在荷兰的堤防上展开了一次危险任务,结果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他也因此被晋升为步兵营的执行官。虽然升了官,但是温特斯大部份的工作都是行政事务,让他很不满意,他很担心他所指挥的三个连,将要由谁来领导。E连在周末前往法国巴黎时,却传来轴心国在亚耳丁森林一带展开猛烈攻击同盟国防线的消息,于是E连火速赶去坚守防线,但是他们的设备贫乏,不但要抵抗严寒的气候,还有一场艰苦的壕沟战在等待着他们。
  第6集
  在严寒的冬季中,饥寒交迫的E连于比利时巴斯东市(Bastogne)外的森林中孤军奋战,死守同盟军的防线,仅有少量的补给品与弹药抵达,但是御寒的冬衣却一件也没有。医务兵尤金洛(夏恩泰勒 饰演)因为精疲力尽,几乎面临了崩溃的边缘,还好他与一名比利时护士的友谊,让他获得不少的安慰。E连在战壕中渡过了一个悲惨的圣诞节,德军在此时要求他们投降,领军的麦奥利夫准将(Gen. McAuliffe)只回答了一句话:「发疯了吗?」这四个字成为二次大战历史中最著名的一句话!
  第7集
  E连在比利时的巴斯东市阻碍德军之后,精疲力尽的他们,必须从敌军手中攻下一个临近的小镇佛伊(Foy)。一场激烈的炮轰,造成多名弟兄袍泽的死伤,再加上指挥官迪克中尉(彼得欧麦拉 饰演)的无能,让温特斯也束手无策。最后,E连虽攻下了佛伊镇,但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第8集
  E连来到了德国边境阿尔萨斯地区的海格纳镇(Haguenau),他们受命派出一位斥候兵,渡河去捉敌军当俘虏,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琼斯中尉(柯林汉克 饰演,汤姆汉克之子),迫切想获得真实的战斗经验,于是自愿接下了这个任务,任务虽然成功了,但是也牺牲了一名伞兵。此事促使温特斯(戴米恩路易斯 饰演)违反上级的命令,在隔天晚上又送出了第二位斥候兵。
  第9集
  E连最后终于进入德国,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碍,经过这么长久的战斗后,他们终于有机会松一口气了。一名斥候兵在邻近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纳粹集中营,里面还充满了饱受折磨的俘虏。令人惊奇的是,当地居民竟否认这个集中营的存在,打算就这样消灭它。而就在此时,传来了希特勒死亡的消息。
  第10集
  德国南方巴伐利亚省的贝希特斯加登镇(Berchtesgarden),原本是纳粹德军最高首领们的大本营,E连进入此地,一举歼灭了希特勒的山顶堡垒。此时,E连面临了太平洋战区迫切部署的情况,所有的士兵们开始比较自己的"得分",看看谁最有资格光荣返乡。此时,日军终于投降,结束了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一集的最后,我们将会看到E连的幸存士兵返家后的生活。
  第11集
  希特勒在阿尔萨斯发动反攻,506团撤离比利时,前往法国哈根努协助防守。进入比利时时,E连有121名官兵,加上24名补充兵,共145人,撤离时只剩63人。他们失去了8名战友、1名优秀军官山羊-康普顿和一名不称职的连长诺曼-戴克。斯皮尔斯晋升上尉,被任命为E连连长。利普顿说,战士们很高兴又有了个好领袖。斯皮尔斯说,有个人他们始终可以依赖 ,他带领大家冲锋陷阵,团结大家抵御炮击,鼓舞大家保持昂扬斗志,指引大家集中精力战斗,做了一个好军官应该做的一切,他就是利普顿。"温特斯当了营长后,你一直是E连的领袖。你当不了多久上士了。辛克已经批准了温特斯的火线任命报告,几天后你就会收到正式委任状。祝贺你,少尉。"1945年2月9日,E连在哈根努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深夜1点派侦察队过河抓俘虏。对岸不断传来炮火声,团部需要搞清楚德方的军力布置。温特斯营长命令斯皮尔斯连长挑选15个人执行这次侦察任务。
  第12集
  侦察队由马丁上士带领。D日在西点军校毕业的琼斯少尉被批准作为观察员参加行动。16人分乘4只橡皮船渡河,登岸后剪断铁丝网逼近哨所,抓到俘虏后赶紧撤退。德军发动火力封锁,侦察队在E连火力掩护下,押着两个舌头返回阵地。年仅20岁的杰克森,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辛克上校对这次成功侦察大吹大擂,接着布置了第二次侦察任务。E连正准备执行这个任务,上级突然下令撤离前线。温特斯宣布火线任命令,晋升利普顿为少尉。琼斯少尉晋升中尉。尼克松把从团部带来的橡叶徽章交给温特斯,祝贺他晋升少校。E连转移到德国斯蒂泽尔堡。佩尔孔蒂和卢兹在谷仓里抓鸡,来了个德国姑娘,卢兹向她献殷勤,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打了一记耳光。尼克松在团部不甘寂寞,擅自参加17师空降作战,被降职调回营部。1945年4月11日,E连进军塔兰,没有发现德军。12日,尼克松宣布罗斯福总统逝世。韦尔什中尉:"真不敢相信,我们不空降柏林了。艾森豪威尔让俄国人占领它。"30万德军投降。E连奉命进军阿尔卑斯山。
  第13集
  阿尔卑斯山在巴伐利亚地区,是纳粹主义的发源地。希特勒命令党卫军躲藏在山区打游击,击退入侵的盟军部队。506团进军兰德斯堡,在附近发现一个劳动集中营。看守德军撤退前进行了大屠杀。温特斯命令打开大门,向囚徒们分发水和食物。利普顿带领战士洗劫面包房,赈济难民。辛克上校带来外科大夫,要求温特斯少校和尼克松上尉停止分发食物,因为他们吃多了会撑死。必须让他们留在营里,直到镇上找到地方安顿他们。泰勒将军宣布军管令,命令全镇14-80岁的健康德国人帮助掩埋尸体。尼克松宣告希特勒在柏林自杀身亡。5月初,二营进军贝希特斯加登。这座阿尔卑斯山的著名小城,是纳粹党象征性的家,第三帝国所有首领在这里都有自己的房子。这也是党卫军的最后据点,他们已经封锁道路。辛克说,勒可莱尔将军曾第一个进入巴黎,还想第一个进入贝希特斯加登。他命令二营抢在法国人前面进入鹰巢。温特斯命令E连由奥柏萨尔斯堡上山,攻占鹰巢。
  第14集
  鹰巢是坐落在8千英尺高的山顶上的石头碉堡,是纳粹党献给希特勒的生日贺礼。希特勒有恐高症,他乘一部镀金电梯进出,鹰巢是他帝国皇冠上的一颗宝石。温特斯和官兵们登上鹰巢,留守德国军官已自杀倒地。5月8日,德军宣布投降。E连在贝希特斯加登欢庆欧洲胜利日。后来,101空降师进驻奥地利,接管德军投降事务。温特斯要求一名德国上校命令他的部队缴械,把武器集中放在教堂、学校和机场,却准许他本人保留随身手枪。官兵们在电影里看到太平洋战区的美军遭到日军的疯狂阻击,伤亡惨重。欧洲战火熄灭,美军中有些人积到85个点数,就可以退伍回家。不够点数的老兵还要留在奥地利,和新兵们一起打靶演习,严格训练,随时准备战斗。泰勒将军宣布101空降师肯定要调去太平洋参战。D日周年纪念,泰勒批准每连抽签选出一名士兵退役回家。温特斯申请参加太平洋战役。他暂时留在奥地利待命,想办法看管好那些无仗可打、不时闹事的士兵。9月2日,杜鲁门总统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101空降师每个人都回到美国,各奔前程。


  说实话,每一集都很好看,说激烈,三集后都很激烈。

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着胜利之意。也有一说这是一种邪教符号。党卫军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1940年冬才开始正式使用“武装党卫队”这个名称。战争中武装党卫队在各级武装力量中被定位为党卫队“国家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从1929年1月起由海因里希·希姆莱领导开始,党卫军便有很大发展。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次年1月设立了臭名昭著的党卫军种族局。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还有专责负责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包括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了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犹太人、被占区居民及战俘。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起源

党卫军从成立之后就不断地武装化。1933年3月17日,希特勒在柏林亲自下令成立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指派约瑟夫•迪特里希为指挥官,由他在党卫队中严格挑选120人组成一只直属于希特勒本人的武装部队。而德国陆军所提供的元首护卫队则只负责官邸外围的安全。这只部队在同年9月的纳粹党大会后正式被命名为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照字面来看,Leib是生命、身体之意,Standarte是突击队、党卫队当中“分队”一级单位的名称,相当于陆军的团级建制),可以解释为“阿道夫•希特勒护卫分队”,缩写为LSSAH。希特勒护卫分队也就是日后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前身,是党卫军最早的武装部队之一。

在1933年柏林大本营警卫队成立的同时,纳粹党在慕尼黑、汉堡及德勒斯登等德国大都市分别成立了政治警备队(politische Bereitschaft),作为其在国内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部队。这些部队也就是日后德国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缩写为SSVT)的核心和前身。

而在1933年,由德国国内各个监狱和集中营的警卫部队所组成的另一支武装部队,也就是所谓的党卫队骷髅总队(SS-Totenkopfverbände),其指挥官是特奥多尔•艾凯(Theodor Eicke)。

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同年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军事化的党卫队组织,也就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T)。当时的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11个营,包括1个工兵营和1个通讯营,总计8459人。包括了LSSAH分队2600人,两个党卫队军官学校共759人,及第1、2团的6个营兵力。到了1936年党卫队有两个比较明确的军事组织,一个就是包含了LSSAH分队的特别机动部队,另一个就是党卫队骷髅总队。

1936年前陆军中将保罗•豪赛尔(Paul Hausser )被任命为特别机动部队指挥官,他将原本散驻各地的各个营集中起来在慕尼黑成立了党卫队德意志分队(SS-Standarte Deutschland),而在汉堡成立了党卫队的日耳曼分队(SS-Standarte Germania)。若连同在柏林的LSSAH分队一起算进去的话,到了1937年底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3个分队,1个突击工兵营和1个通讯营,其兵力已经相当于德国陆军的1个步兵师。

1938年,特别机动部队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了一个新的党卫队元首分队(SS-Standarte der Führer)。由于特别机动部队的扩张使得希姆莱的可用兵力愈来愈少,因此他就将原本负责集中营工作的党卫队骷髅总队中的精英份子独立出来在达豪(Dachau)改编为一个分队,由原先的指挥官艾凯指挥。到了1939年10月16日,党卫队跍髅总队已经有3个分队约6500人的兵力,就以此3个分队为核心成立了一个党卫队骷髅师(SS-Division Totenkopf),也就是日后的党卫军第3装甲师。

分类

希姆莱为了扩张党卫队部队可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术。早期向党卫队骷髅部队招兵买马,后来征召警察成立警察师,之后招募占领国的德裔外籍士兵,最后则招募占领国的志愿兵,使得终战前的武装党卫队扩充成接近60万人的兵力,而整个党卫军组织则有近100万人。这60万人中只有一半是德国人,1/4是德裔外国人,1/4是外国人。前后预计成立共45个师,其中第39—45师尚未正式建立。武装党卫队一共有三类部队:

其作战师一般分为三类:

1.SS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如:第2SS装甲师(帝国师)、第1SS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

2.SS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耳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比如第5SS装甲师(唯京师),第11SS 志愿装甲师(北欧师)。

3.SS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nder) 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当然,这是理论情况,大战时期党卫军的人员组成及其复杂,例如SS第1装甲师内就有部份匈牙利人,而SS志愿师和武装师里的军官大部份都是德国人。而各师标志盾牌右上角的缺口代表装甲师,左上角缺口代表装甲掷弹兵师,中间缺口代表其它用途师:骑兵师和山地师。无缺口代表武装师。

党卫军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精锐部队,是由重型武器武装并经过严格、特殊训练的非正规武装力量,但却是纳粹党的统治工具。作为纳粹的嫡系部队,尤其受到重视。党卫军完全按照希特勒的《二十五点纲领》行事,是希特勒对于政治和军事的双重管理工具。士兵都是由雅利安人组成。与都是工人组成的冲锋队不同,党卫军全部都是由医生、教师等学历和素质较高的人组成,目的为了培养出纯血统的雅利安人。党卫军必须同总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样身高,约5尺9寸。希姆莱和许多纳粹高级将领一样,相信雅利安民族是神话中亚特兰蒂斯神族的后裔,由于与其它民族的人通婚才会失去神力,只要有计划地培育出纯种的雅利安人,就可以使用神力,使党卫军成为神族部队。希姆莱是一个外表斯文,内心极度变态的人。希姆莱同时也是一个狂热的唯心主义分子,还专门成立学会组织各行业精英研究UFO、巫术、神话传说,并把党卫军也打造成了一个梦幻般的部队,这成了二战中最神秘的未解之谜。事实上,党卫军并没有扭转败局,连希姆莱本人最后也背叛了希特勒。1945年5月1日,希特勒自杀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就只剩下柏林城内的帝国大厦里的2000名党卫军顽固分子还在垂死挣扎。5月9日凌晨,约德尔代表新元首邓尼茨签署投降书。战后,希姆莱在监狱中畏罪自杀。

尽管党卫军已成为历史,但是全世界依然有许多党卫军和纳粹分子隐姓埋名,逃脱了审判。以西蒙·维森塔尔为代表的正义之士依然在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2006年8月11日,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作者),公布了自己隐瞒50年的党卫军真实身份,并忏悔自己的罪行,格拉斯向世人进行了告白——“我曾经是纳粹党卫军成员”,君特·格拉斯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唯一一个纳粹党卫军成员。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党卫军名声都不是很好,党卫队内部共分为两个组织:党卫军秘密行动队和武装党卫队。前者是负责组织屠杀犹太人、波兰人和战俘的主角,并充当集中营的看守之类的肮脏角色。而武装党卫队也有相当多的部队是纯粹的作战部队,并未过分参予屠杀战俘、平民的事件,无论东线西线的盟国部队对这类部队都是充满敬意的(不排除有例如第19武装掷弹兵师之类的垃圾角色)。 党卫军第1、第2、第3装甲师都有过屠杀战俘、平民的记录。而充斥着狂热纳粹份子的党卫军,这类事情也并不可能在战争中被避免。其中比较大规模的就是第1SS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在西线阿登战役枪杀80美军战俘的马尔梅迪大屠杀事件(类似事件在东线屡次发生)。第2SS装甲师(帝国师)比较有名的就是奥兰多村惨案(寻找丢失的SS军官未果,而迁怒平民,屠杀了642名村民,仅1人逃生)。这是几次比较著名的屠杀事件。但是,相比于他们的“同志”来说,这已经算“干净”了。第5SS装甲师(唯京师)在其历史上几乎从未参与屠杀战俘、平民事件,维护了王牌部队的称号。而在东线,所有的德军部队严禁强奸苏联妇女,因为德国方面认为强奸苏联妇女会污染德军士兵的日耳曼血统,比较有名的就是一名帝国师团级军官因强奸苏联妇女而自杀。东线绝大部分的强奸事件,是由一些二流甚至三流SS部队、匈牙利以及意大利等仆从国军队所为。实际上的武装党卫军作战部队并不向所想象的那样不堪。

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着胜利之意。也有一说这是一种邪教符号。党卫军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1940年冬才开始正式使用“武装党卫队”这个名称。战争中武装党卫队在各级武装力量中被定位为党卫队“国家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从1929年1月起由海因里希·希姆莱领导开始,党卫军便有很大发展。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次年1月设立了臭名昭著的党卫军种族局。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还有专责负责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包括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了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犹太人、被占区居民及战俘。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党卫军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精锐部队,是由重型武器武装并经过严格、特殊训练的非正规武装力量,但却是纳粹党的统治工具。作为纳粹的嫡系部队,尤其受到重视。党卫军完全按照希特勒的《二十五点纲领》行事,是希特勒对于政治和军事的双重管理工具。士兵都是由雅利安人组成。与都是工人组成的冲锋队不同,党卫军全部都是由医生、教师等学历和素质较高的人组成,目的为了培养出纯血统的雅利安人。党卫军必须同总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样身高,约5尺9寸。希姆莱和许多纳粹高级将领一样,相信雅利安民族是神话中亚特兰蒂斯神族的后裔,由于与其它民族的人通婚才会失去神力,只要有计划地培育出纯种的雅利安人,就可以使用神力,使党卫军成为神族部队。希姆莱是一个外表斯文,内心极度变态的人。希姆莱同时也是一个狂热的唯心主义分子,还专门成立学会组织各行业精英研究UFO、巫术、神话传说,并把党卫军也打造成了一个梦幻般的部队,这成了二战中最神秘的未解之谜。事实上,党卫军并没有扭转败局,连希姆莱本人最后也背叛了希特勒。1945年5月1日,希特勒自杀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就只剩下柏林城内的帝国大厦里的2000名党卫军顽固分子还在垂死挣扎。5月9日凌晨,约德尔代表新元首邓尼茨签署投降书。战后,希姆莱在监狱中畏罪自杀。

尽管党卫军已成为历史,但是全世界依然有许多党卫军和纳粹分子隐姓埋名,逃脱了审判。以西蒙·维森塔尔为代表的正义之士依然在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2006年8月11日,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作者),公布了自己隐瞒50年的党卫军真实身份,并忏悔自己的罪行,格拉斯向世人进行了告白——“我曾经是纳粹党卫军成员”,君特·格拉斯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唯一一个纳粹党卫军成员。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党卫军名声都不是很好,党卫队内部共分为两个组织:党卫军秘密行动队和武装党卫队。前者是负责组织屠杀犹太人、波兰人和战俘的主角,并充当集中营的看守之类的肮脏角色。而武装党卫队也有相当多的部队是纯粹的作战部队,并未过分参予屠杀战俘、平民的事件,无论东线西线的盟国部队对这类部队都是充满敬意的(不排除有例如第19武装掷弹兵师之类的垃圾角色)。 党卫军第1、第2、第3装甲师都有过屠杀战俘、平民的记录。而充斥着狂热纳粹份子的党卫军,这类事情也并不可能在战争中被避免。其中比较大规模的就是第1SS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在西线阿登战役枪杀80美军战俘的马尔梅迪大屠杀事件(类似事件在东线屡次发生)。第2SS装甲师(帝国师)比较有名的就是奥兰多村惨案(寻找丢失的SS军官未果,而迁怒平民,屠杀了642名村民,仅1人逃生)。这是几次比较著名的屠杀事件。但是,相比于他们的“同志”来说,这已经算“干净”了。第5SS装甲师(唯京师)在其历史上几乎从未参与屠杀战俘、平民事件,维护了王牌部队的称号。而在东线,所有的德军部队严禁强奸苏联妇女,因为德国方面认为强奸苏联妇女会污染德军士兵的日耳曼血统,比较有名的就是一名帝国师团级军官因强奸苏联妇女而自杀。东线绝大部分的强奸事件,是由一些二流甚至三流SS部队、匈牙利以及意大利等仆从国军队所为。实际上的武装党卫军作战部队并不向所想象的那样不堪。

当然是最忠诚于希特勒纳粹的武装组织。在战争中打得最顽强的部队。是纳粹军事力量的主心骨。

希特勒的精英警卫队

关于兄弟连温特斯
答:是组合背包的包带,即当背带又当包带用 http://www.chituclub.com/list.asp?id=502 你自己看吧 在空降荷兰那集好象有,就是伞兵们着地之后,把胸前的包往背后一甩,就行了,这就是那种组合背包

战争前线的logo好像电视剧兄弟连的温特斯不是吗??
答:我咋没感觉 。。。

《兄弟连》中米汉死后为什么温特斯是最高指挥官?
答:2、身先士卒。身先士卒是E连连长的一个传统吧,战神连长斯皮尔斯上尉也是这种形象,斯皮尔斯曾多次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来回穿梭而毫发无伤,但是这比起温特斯还是差一截。从温特斯带领E连的20个兄弟围攻德国炮台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富有战斗力,而且睿智聪明。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温特斯出色的执行能力,为...

兄弟连 连长 理查德·温特斯 到底是什么军衔
答:温特斯在诺曼底战役前一直是中尉军衔,担任E连的排长,但在空间到诺曼底后成为了E连的实际指挥官。市场花园战役中温特斯就已经调到营部工作,担任XO,此时军衔是上尉。突出部战役结束后他被授予少校军衔,此时已经是2营的代理营长。二战结束后温特斯以少校军衔退役。朝鲜战争中他受命回到部队训练新兵,但是没...

二战101空降师的人员名字
答:罗杰斯兰德尔曼托马斯 伯吉斯福利斯特 古思约翰 有班克斯弗朗西斯 梅里特戴维 莫里斯丹尼尔韦斯特C T 史密斯弗洛伊德 塔尔波特罗纳德 斯皮尔斯其他就没多少了,E连整编过3次。我打的都是E连最早的一批人名单。其他的有书,你可以自己去买。E连写的 《战神》 《超越兄弟连》我也有本书,想要的话加我QQ ...

关于<兄弟连>演员的问题
答:平凡英雄 《兄弟连》中的新面孔 他们原本是来自四面八方、能力背景迥异的陌生人,战争将他们的命运连结在一起,如今出演《兄弟连》的演员也是一样,他们虽然几乎都不是观众太熟悉的明星,但是由他们来饰演这些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战场上的平凡英雄,更显真实性与说服力。以下就是那些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新面孔。 戴米恩·路易...

《兄弟连》第五集里的德军那么笨?
答:我也觉得这一集非常假,为了表现E连的伟大,把德军都讲成傻子了,连个站岗的人都没有。被打只会乱窜,不懂开枪还击。

《兄弟连》男主角原型迪克温特斯的现况和更多资料……
答:理查德·温特斯(Richard Winters)少校(1918年1月21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第2营E连的退役军官。温特斯少校在HBO的连续短剧兄弟连由英国演员戴米恩·路易斯饰演。温特斯在宾夕法尼亚兰卡斯特出生和长大。在1941年于富兰克林马绍尔大学(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取得商业...

《兄弟连》中温特斯上校的朋友尼克
答:以方便作战。第四,他的存在也体现出一位参谋军官的形象,不怕吃苦,为团队作了很大贡献,都有有一些污点的形象,比如嗜酒如命。我的表达能力不太好,请见谅。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无论怎么说都不如你自身的体会,所以我推荐你去好好读读《温特斯少校回忆录》,因为温特斯更有权解释这个问题。

兄弟连第五集
答:所以,整个一集都是写。温特斯把E连的战果,巧妙的都安到自己头上,升职的故事。一个人冲锋一个人考察敌情,所有功劳都是他的,所以才有开头,斯皮尔伯格借几个老头说话,“有的军官总是做对事,似乎他们从没有错过”,说的就是战争中,报告作假的事。如果不这么解释,这一集就纯粹是为温特斯个人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