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作者&投稿:良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代大学生怎样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要加强历史公德教育。由于公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广泛深入人心,并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大学生形成追求高尚、力争先进的风气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教育,
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
2、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3、自身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完善德育体制,创新德育方式
在制度层面,重视德育,细化德育的教学体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主导教学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科学化德育考核机制,讲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避免偏废其一;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生活中,贯彻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
5、营造优秀的社会公德氛围
社会的影响力是广泛的,也是长远的,国家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多领域涉及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中,优化大学生接触网络的结构,加强网络管理,遏制不良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让大学生通过上网的形式不知不觉中接受到社会公德的正面熏陶。

1、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
2、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3、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扩展资料
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査询资料、下载数据。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2014考研政治考前点睛: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怎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提几条建议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民族是一个危险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公德’的民族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是调节公共生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依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言行,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作用。社会公德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
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讲社会公德,要求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句话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种基本关系。社会公德的影响力有很大,或者很小。

一、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也体现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在打扰别人的时候,总会自觉的加上一句“Excuse me”,当然,我意思不是教大家重洋媚外,而是叫大家在我们问问题的时候都可以加多几个词,让它代表我们的礼貌,多么简单的“你好”,“请问”等的词语,即可增加双方之间的修养与感情,即使某方原来本是不是那么开心的,但听了你的这几个词后,也许他会变的温顺起来,会把你的问题解析清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不是很好吗,可以完整的得到满意的答复。

二、助人为乐。当我们来到这个社会,就注定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足,而我们的每个人不同的不足是可以补足的。我们从各个城市来,走到同一个学校来,走到同一个班来。我们都有共同的理想。而你助人为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走进教室,随手关门。当下雨天帮未带雨伞的同学一起遮挡。这一些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都是助人为乐的表现。而我觉得现在这个世纪,应该将助人为乐改成合作精神更为恰当,因为我认为哪里都不可缺少合作精神。曾经某人说过:二十一世纪的合作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三、爱护公物。我听过大家都在讨论关于在旅游景点上“签名”的厌恶之情,可你在谈论别人的不是时,又是否真心地问过自己有无在教室里的桌子上“签名”呢??爱护社会公共财物,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要求。爱护公物要求人们爱护国家财产和公共设施,使之最大限度地有益于社会。

四、保护环境。这类的话题绝对是当今听的最多最多的。因为事到如今,地球惩罚我们数不胜数,98年的洪水,前几年的海啸,离我们深圳很远的首都北京越来越猛沙尘暴,南北极的冰川融化等。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持续发展。而我们大学生或者全社会的人类,都应该从小事做起,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拒绝用一次性的用品。其次,我们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体来说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同时注意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我们有限的资源,才不会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留下遗憾。然后,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动植物。在此,顺便建议大家把温度调到不低于26度。

五、遵纪守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我们大学生在迟到,或者公事来晚了,应该遵守当堂的规矩,尽量不要惊动老师和同学,以免打扰他们的思维。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成长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教育子女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的重要职责,在父权制社会中有着“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那么当今社会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这个功利社会,有的父母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代表精神上的富足,特别是现在令人担忧的高离婚率的速食社会,大学生在这个成长的敏感时期,其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育。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的缺失也就成为其严重后果。

(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机构教育存在失误
21世纪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才需求量急速增长,那么自然而然教育在其中就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从现实来看,现代教育体制并不能满足高速的社会发展,一味的追求高分的教育方式使得培养人才的初衷出现了偏差,学生的社会公德心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都在一段时间内被忽视了,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智商与情商的不合理发展,当这个问题凸显时,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总的来说,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机构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社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个失误。
(三)传统社会思想的影响及现代社会的问题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乡土中国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于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边,有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在这种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那么个人行动总是以跟人利益为出发点,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竞争及生活压力特别大的社会,这种利己价值观很容易在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中占据主要地位,当个人利益与群体或社会利益相冲突时,社会公德心就被束之高阁,这也是社会公德心薄弱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因素。
社会公德心的重要性
(一)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人,人们生活在同一社会中总要发生关系,在相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必然会有着最一般的共同需求,即在一般的社会生活情况下,社会的每个成员都遵守社会公德,社会正常秩序就有了保证,反之,不遵守社会公德必然会破坏正常秩序。大机构园里影响教学生活秩序的不道德的事经常发生,就更需要用公共道德去调节各种关系。
(二)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马克思曾说过:“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其他人和集体的帮助和影响。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社会化程度的高度发展,为人民提供了广交朋友,广集信息、团结协作的契机。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会促进个人事业的成功。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就需遵循一定的“准则气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人们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热爱集体。我们有的同学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或者自视清高,独来独往。

如宿舍熄灯后个别人还在走廊或水房弹吉它,唱歌,渲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在夜深入静时,上厕所也要扯着嗓子喊几声,闹得大家不得安宁;有的洗碗,洗衣服的脏水乱拨,弄脏了其他同学和住户的衣服,引起纠纷;有的同学被褥不整洁,床铺不干净,衣物随便往床上一堆,脱下的袜子甩到桌子上,恨本就没有考虑到寝室的卫生,集体的荣誉,其他同学的健康。这些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必然影响他人,影响集体,引起他人和集体的反对。有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还可能使同窗之间,朋友间反目成仇。
(三)大学生要健康成长,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高等机构要求每一名大学生要在政治上积极进步,学习上勤奋努力,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如果说一个人理想远大,富有才华,却缺少良好的道德修养,即他的理想一定不是高尚的理想,他的才华也不能为社会服务。
社会公德心的培养探析
1.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社会公德氛围
要促进学生社会公德心的提高,首先应该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环境,给学生营造优良的公德氛围。为此,国家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充分运用教育、法律、舆论等手段,要充分发挥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多管齐下,广泛开展文明修身活动,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同时鞭挞社会不良现象,制止不文明的行为,从而优化社会道德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2.加强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重视对学生社会公德心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自身素质、价值观等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位家长,要让孩子成长,首先要做到表率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孩子的好榜样;对孩子的教育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的发展要注重全面的发展观,不能一味地为了孩子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3.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欄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从小事做起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

联系实际,试述大学生应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答:大学生一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树立遵守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范。其次,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德就是在不起眼的一举手...

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呢?
答:1、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争做社会公德建设的模范,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2、加强学习,形成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培养社会公德的情感。通过对社会道德活动中的社会公德相关知识和规范进行认知和体验,可以逐步形成公德判断意识与是非评价标准。3、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公德心?
答:大学生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 。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当代大学生...

如何提高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有那些建议
答: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家长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关爱社会。2.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学校应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社会公德,如何遵守社会公德。3.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社会公德,让人们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答:首先要提高认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 其次是注重大学生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当代大学生怎样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答: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要加强历史公德教育。由于公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广泛深入人心,并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大学生形成追求高尚、力争先进的风气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教育,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

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答:1. 践行社会公德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如: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权利,爱护公共财物等。参与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公德。2. 培育职业道德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职业道德。未来从事工作时应忠诚负责...

作为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答:1、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2、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3、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思修题,谈谈大学生怎么样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答:一、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做为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因为道德建设离不开这些优良传统。 三、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道德有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