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有关的题目

作者&投稿:霍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名著的题目及答案要难的~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红楼梦》阅读训练:
  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清)朝人,>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全书百万字,一百二十回。
  2、贾府中充当总管家婆的是(王熙凤),王夫人既是她的(婶婆),又是她的(姑母)。
  3、《红楼梦》中有一位女子,才思敏捷,活泼直爽,快人快语,但家道败落后寄人篱下,命运悲惨。此人是(史湘云)。
  4、贾宝玉与林黛玉是(表兄妹)的关系,宝玉的父亲(贾政)是林黛玉的(舅舅)。
  5、《枉凝眉》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6、《喜冤家》中嫁给中山狼的是(贾迎春),“中山狼”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用“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之人)。
  7、金陵十二钗第一个回到太虚梦境的是(秦可卿)。
  8、设计相思局的是(王熙凤),被害之人是(贾瑞)。
  9、红楼梦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10、红楼梦一书中结局最好的是(刘姥姥)。
  11、红楼梦中最长的诗名为(《芙蓉女儿沫》),是(贾宝玉)所作,为(晴雯)而写。
  12、宝玉骂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禄),而把从来不向他讲“仕途经济”类,混帐话的(林黛玉)看作是他唯一知己。
  13、最有才华的是(林黛玉),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泼辣的女子是(王熙凤)。
  14、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最有反叛性格的丫头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头是(鸳鸯),为追求自由婚姻而牺牲生命的丫头是(司琪)。
  15、贾链设房子偷娶了(尤二姐)做妾,以奶奶称之,王熙凤知道了大闹(宁国府)。
  16、第六十六回,“晴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情小妹”是指(尤三姐)冷二郎是指(柳湘莲)。
  17、第六十九回“弄小巧借刀杀人,觉水限吞声自逝”中“弄小巧借刀杀人”是(王熙凤),“吞生金自逝”的是(尤二姐),这当中“剑”指的是贾琏的另一个小妾(秋桐)。
  18、刘姥姥二进贾府最高统治者是(贾母),并游览了(大观园)。
  19、贾母去世后,有一个丫头说“老太太疼我一场,我跟了去了,”于是上吊而死,此丫头是(鸳鸯)。
  20、林黛玉原本家在(苏州),因母亲去世来到京都,从老家带来了一个丫环是(雪雁)。
  21、《红楼梦》中有两个怪里怪气的人,一个跛足道人,一个是癞头和尚,他们的真实身份是(渺渺真人,茫茫大士)。
  22、《红楼梦》中最有喜剧气氛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情节是(黛玉焚稿),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
  23、绘制大观园的四姐妹中的(惜春)。
  24、《红楼梦》中用鸳鸯剑自刎的是(尤三姐)。
  25、“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6、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的全部哀音的代表,名为(《咏花》),实则悲叹(自己的命运)。
  27、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
  28、《红楼梦》中黛玉戏为“母皇母”的是(刘姥姥)。
  29、贾宝玉身边的四个丫头是(袭人、晴雯、秋纹、 月)。
  30、林黛玉本无表字,来到贾府后(贾宝玉)送给她一个,取名为(颦儿)。
  31、金陵十二钗中带发修行的是(妙玉)。
  32、宝玉房中有个奴婢,原本是贾母的丫环,名为(珠珠),送给贾宝玉后,贾宝玉将其改名为(袭人)。
  33、金陵十二钗中最早仙逝的是(秦可卿)。
  34、贾、史、王、薛中最先衰败的是(史)。
  35、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薪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36、警幻仙子是(太虚幻境的仙女),最早出现在(第五回),此回题目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37、金陵十二钗中最有才气的是(林黛玉)。
  38、贾府中最有叛变性格的奴婢是(晴雯和鸳鸯)。
  39、贾府“四春”分别是(元春、探春、惜春、迎春)。
  40、“四春”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入宫为妃的是(元春)。

  回答者: 兴尽晚回舟9 - 三级 2010-2-15 19:53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拟开展一次“名著人物知多少”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老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名著经典片段。读后按要求答题。

  经典片段1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答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着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①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经典片段2: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②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踊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

  经典片段3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去。于是诸军众将一起往西奔去。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③ 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相互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板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6.从对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给画线句子写几句评注。(共3 分)①

  ②

  ③ 示例:① 细节描写“揪住、偷出”刻画出武松神勇和机智的性格特点。② 对话描写表示出孙悟空敢作敢为、睿智、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③ 场面描写极力渲染张飞独退曹家百万兵的壮举。(要求从精彩之处和人物性格关系角度综合评分,一处1 分。共3 分)


  2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目(2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 情节:
  (2)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所提供的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2分)
  第一组:林冲和武松 第二组:诸葛亮与周瑜
  答:(1)我选第 组
  (2)相同点:
  不同点: 1)吴用,智取生辰纲 智取大名府 智取文安县 牌九宫八卦阵等。
  (2)第一组 同:都本领高强、有勇有谋,好结交好汉;不同;林充是禁军教头,处事谨慎,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武松秉性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第二组 同:都有治军才能,充满智慧,犹儒将风度;不同;周心胸狭窄,亮小心谨慎,某事周密。
  .(09陕西省)5.妙笔点评《水浒传》。(2分) 、
  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答案】略。
  评分标准:点评的内容应点明鲁达“仗义疏财”、“侠肝义胆”的特点。意思对即可。共2分。

  三.(09北京怀柔)6.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里的鲁达,绰号 ,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无比。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 ;为救好友林冲,大闹 。

  6.答案:花和尚 镇关西(或郑屠) 野猪林

  四.(09北京燕山)7.《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 、 ,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任意填写两个),讲述了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 、 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2分)

  7.名著阅读 答案示例:人物:林冲、鲁智深;故事:醉打蒋门神、雪夜上梁山。(共2分,每空0.5分))

  五.(09浙江绍兴)5、在甲、乙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甲)
  看到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选自《水浒传》)
  ①A处的人物是指 ,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否
  ②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
  甲:①林冲: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忍辱负重)②示例: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刺配沧州;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火并王伦
  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
  歇后语: ——
  故事情节:

  )(2)示例:歇后语:诸葛亮挥泪斩马诬—顾全大局 故事情节: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3分。开放性题目,可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赋分,歇后语1分,情节2分,情节必须与歇后语相关联,否则不得分)

  ⑴《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 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 而获罪问斩。
  .⑴题反诗(“吟反诗”“写反诗”“书反诗”等均可)⑵①
  《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
  5.(2分)李逵 武松
  、(09湖北黄石)6、我校九年级一班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关羽这个人物有了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你会怎样辩驳反方观点?不超过150字。(2分)
  反方:我方认为,关羽跟从刘备,颇失忠义。华容道上,放走曹操,以私废公,埋下祸根,使敌人死灰复燃,再起兵戈。留守荆州,一意孤行,破坏孔明“东和孙权”的战略原则,以至损兵折将,失地陷城,使蜀国大伤元气,最终走向灭亡。他是一个自私自利、刚愎自用的人。
  正方:
  答案:略
  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4.写出主要情节即可。答题要点:⑴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四十九日,以为他已化为灰烬。老君开炉取丹时,孙悟空竟跳出丹炉往外就跑。众神打他不过,请如来佛祖帮忙,最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1)班级开展“读名著说人物”活动。请你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对其作简要介绍。(3分)
  李逵 鲁滨孙 保尔·柯察金
  示例:
  所选人物:孙悟空
  简要介绍: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他机智勇敢、爱憎分明;他曾因不满天庭的统治而大闹天宫,表现出他的桀骜不驯和反抗精神。
  所选人物:
  简要介绍:
  14.根据提示填空。(4分)
  《水浒传》中,王进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 (填人名)因高俅诬陷而发配沧州道,
  (填人名)因高俅斥退而流落东京城。《西游记》中,孙悟空因 (填事件)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后又因 (填事件)再次被唐僧赶走。
  14.(4分。每空1分)林冲 杨志 三打白骨精 打死拦路抢劫的强盗
  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_____.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暇”指的是_____。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_____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________。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_____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_____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_____。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_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 。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________________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

  28.你在阅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


  【参考答案】

  1,曹雪芹

  2,(1)鲁智深(2)曹操

  3,林黛玉 贾宝玉

  4,林黛玉

  5,赤壁之战 失街亭

  6,吴用 智取生辰纲

  7,林教头 曹操

  8.吴用 水浒传

  9,武松

  10,关羽 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11,青梅煮酒论英雄

  12,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七纵等

  13,六出祈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图。

  14,C

  15,大闹天空

  16,示例:(1)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17,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空(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大白骨精)

  18,三国演义

  19,红楼梦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21,章回

  22,曹操

  23,孙悟空。

  24,赤壁之战。

  25,略。

  26,(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2)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3)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27,略。

  28,如:写读书笔记,即将读书的独特感受及时记入笔记;通过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方式与同学之间交流;尝试对名著进行再创作

《三国演义》 曹操煮酒论英雄 赤壁之战 街亭失守

  http://www.lnyuwen.com.cn/wxcs.htm

  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1.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C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最大。
  D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五经"是《诗经》、《尚书》、《仪礼》、《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2.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府"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乐府"所采集的诗歌都来自民间,所以我们又称之为"乐府民歌"。
  B 唐代出现的仿造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唐代出现的"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C 歌、行、吟、 曲都是乐府诗题,并延用后代。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都是乐府诗。题目中的"歌、行、吟"都是乐府诗题。
  D 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其中收录的全都是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3.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前四史"全部采用了"纪传体"这种体例。宋代欧阳修写《新五代史》时也采用了"纪传体"这种体例。
  B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又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古体诗"指的就是唐代以前的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两种。
  C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全都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D 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
  4.下列文学流派及文人并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B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C 桐城派:方苞、姚鼐
  D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靖节先生集》______陶渊明______东晋
  《水经注》______郦道元______北魏
  B 《文心雕龙》______刘勰______南朝梁
  《后汉书》______范晔______南朝宋
  C 《梦溪笔谈》______沈括______北宋
  《资治通鉴》______司马光______北宋
  D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_____吴沃尧_____清朝
  《西厢记》______汤显祖______元朝
  6.下列作品集的命名方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贾长沙集》 《王子安集》 《嘉佑集》 《王右丞集》 《孟襄阳集》
  B《樊川文集》 《刘梦得集》 《王临川集》 《白石道人诗集》 《易安集》
  C《欧阳文忠集》 《周元公集》 《范文正公集》 《林和靖诗集》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D《七录斋集》 《饮冰室合集》 《惜抱轩文集》 《震川文集》 《明夷待访录》
  7.下列作家作品依次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稼轩长短句》(2)《樊川文集》(3)《范文正公文集》(4)《嘉佑集》(5)《新书》
  A 辛弃疾 王维 范仲淹 苏轼 欧阳修
  B 李清照 杜牧 范仲淹 苏洵 贾谊
  C 辛弃疾 杜牧 范仲淹 苏洵 贾谊
  D 李清照 王维 范仲淹 苏洵 欧阳修
  8.下列作家、作品、作品中提到的人物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松龄___《促织》___成名
  莎士比亚___《人间喜剧》___克罗旭
  B 罗贯中___《三国演义》___蒋干
  契诃夫___《装在套子里的人》___奥楚蔑洛夫
  C 都德___《最后一课》___韩麦尔
  司马迁___《荆轲刺秦王》___樊于期
  D 司马迁___《崤之战》___先轸
  范仲淹___《岳阳楼记》___滕子京
  9.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人》___老舍___话剧
  《女神》___郭沫若___小说
  B《倪焕之》___叶圣陶___小说
  《故事新编》___鲁迅___杂文
  C《子夜》___沈端先___小说
  《家.春.秋》___巴金___小说
  D《王昭君》___郭沫若___话剧
  《原野》___曹禺___话剧
  10.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争与和平》___阿.托尔斯泰___俄国
  《玩偶之家》___易卜生___芬兰
  B 《草叶集》___惠特曼___美国
  《吉檀枷利》___泰戈尔___印度
  C 《尤利西斯》___乔依斯___爱尔兰
  《人间喜剧》___巴尔扎克___法国
  D 《呼啸山庄》___艾米莉.勃朗特___英国
  《少年维特之烦恼》___歌德___德国
  11.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与黑》___司汤达___法国
  《简.爱》___夏绿蒂.勃朗特___英国
  B《堂.吉诃德》___塞万提斯___西班牙
  《死魂灵》___果戈理___俄国
  C《茶花女》___大仲马___法国
  《双城记》___狄更斯___英国
  D《叶甫盖尼.奥涅金》___普希金___俄国
  《哈姆雷特》___莎士比亚___英国
  12.下列人物都出自同一体裁的一组是( )
  A 杨二嫂 林黛玉 老孙头 芦柴棒 富安
  B 焦仲卿 花木兰 江州司马 大堰河 李龟年
  C 董昆 马玉祥 冯婉贞 柳敬庭 黄淑英
  D 婵娟 张驴儿 王利发 鲁贵 蒋干
  13.下列成语出处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呆若木鸡 道路以目 积毁销骨 钩心斗角 请君入瓮
  A 《聊斋志异》 《左传》 《战国策》 《阿房宫赋》 《史记》
  B 《庄子》 《国语》 《史记》 《战国策》 《资治通鉴》
  C 《聊斋志异》 《左传》 《史记》 《战国策》 《史记》
  D 《庄子》 《国语》 《史记》 《阿房宫赋》 《资治通鉴》
  14.下列成语典故与其有关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游刃有余 完璧归赵 厉兵秣马 美芹之献 白虹贯日
  A 庄周 廉颇 秦穆公 辛弃疾 要离
  B 庖丁 蔺相如 杨孙 白居易 聂政
  C 庄周 廉颇 杨孙 白居易 要离
  D 庖丁 蔺相如 杨孙 辛弃疾 聂政
  15.下列名言出处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1)不以一眚掩大德
  (2)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3)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A 《史记》 《荀子》 《察今》 《战国策》
  B 《左传》 《孟子》 《韩非子》 《国语》
  C 《史记》 《孟子》 《察今》 《战国策》
  D 《左传》 《荀子》 《韩非子》 《国语》
  16.依次与下列别号正确配对的一组作家是 ( )
  青莲居士 少陵野老 墨憨斋主人 柳泉居士 湖海散人
  A 李白 杜甫 冯梦龙 蒲松龄 罗贯中
  B 李白 白居易 张溥 辛弃疾 柳永
  C 李白 杜甫 冯梦龙 辛弃疾 罗贯中
  D 李白 白居易 张溥 蒲松龄 柳永
  17.将下列诗歌依次分类
  (1)《钱塘湖春行》 (2)《凉州词》(3)《忆江南》(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
  《孔雀东南飞》(6)《琵琶行》(7)《如梦令》(8)《卖炭翁》(9)《送元二使安西》
  (10)《步出夏门行》(11)《雨霖铃》(12)《过故人庄》(13)《杜少府之任蜀州》(1
  4)《春夜喜雨》(15)《鸟鸣涧》
  古体诗:
  近体诗___律诗:___绝句: 词:
  18.将下列历史著作依次分类
  (1)《史记》(2)《汉书》(3)《战国策》(4)《国语》(5)《三国志》(6)《左传》(7)
  《资治通鉴》(8)《后汉书》
  体例____编年体:
  ____纪传体:
  ____国别体:
  时间____通史:
  ____断代史:
  1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院试又叫童试, 乡试又叫春闱,会试又叫秋闱。院试录取者称之为秀才,乡试录取者称之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之为贡士,殿试录取者称之为进士。
  B"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中的"孝廉"是汉代荐举的官名。这一句反映了汉代的两种选取人才的制度____"征辟制"和"荐举制"。
  C 科举制度中称同科考中的人为"同年"。例如:"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中的"同年"是指同榜考取举人的人。
  D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太学"同后代所称的"国子监"一样都指学校。另一种学校的代称"庠序"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尺书"指信札,书信。古时用绢帛写信,通常长一尺,后来信就称为尺书或尺素。
  B "汗青"即史册。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中"汗青"指史书、史册。
  C "卷轴"即装裱的卷子,指书籍。古时文章,皆裱成长卷,有轴可以舒卷,所以称为卷轴。
  D 古代刻印时镌刻成凸状的印文称为"阳文",镌刻成凹状的印文称为"阴文"。"阳文"又称为"白文","阴文"又称为"朱文"。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拜官授职称为"拜"或"除",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予除左丞相"。"迁"和"徙"指升职,例如"再迁为太史令""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而"左迁"是贬官,降职,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B 古时"长跪"指直身而跪,表示庄重,例如"府吏长跪告"。"顿首"指头叩地而拜,后常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作为写信的礼貌语。"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的时间较长。
  C 古时以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成六十组,叫作"六十花甲子",常用来表示年、月、日的顺序。例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中"戊申"指日子。
  D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为"加冠",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女子十五岁,梳发成髻,表示成年,称为"加笄","笄"就是簪子的意思。
  2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所取的。字,又称"表字"是男子行"加冠"礼时所起的。古人把名与字连起来称呼时,一般是先称"名"后称"字",例如"百里孟明视"中"孟明"是其"名","视"是其"字"。
  B "谥号"指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由朝廷赐与。例如"左忠毅公"的"忠毅","欧阳文忠公"的"文忠"都是"谥号"。皇帝没有"谥号"。
  C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庐陵"是指籍贯,"君圭"是指名,"君玉"是指字。"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中"虞山"是指籍贯,"毅叔"是指名,"远"是指字,"甫"是对男子的美称。
  D 古时称呼已故长辈为"先..."。例如"先考"指已去世的父亲, "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先大母"指已去世的祖母。例如"先妣尝一至。"
  2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迷信星历,婚嫁等喜事要选择"良辰吉日",需月建与日辰相合,叫"六合"例如《过秦论》中"履至尊而治六合"。
  B 秦汉时的"关外"指崤山和函谷关以东,而明清时的"关外"指"娘子关"以外。战国、秦、汉时代"山东"指崤山和函谷关以东,指除秦之外的六国之地。
  C 古时"阴"指山南水北,"阳"指山北水南。例如"淮阴"在淮河以北,"汉阳"在汉水以南,"华阳"在华山之北。
  D "八荒"指八方荒远的地方,"八"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荒指荒远之地。而"中国"古代指中原广大地区。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一般把南面视为至尊。所以《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____亚父者,范曾也;"亚父坐的是至尊的位子,表示他的地位在其他人之上。
  B 古人在讲某地某物的方位时,以面朝南方为准,称左为东,右为西,所以"江东"又称为"江左","江西"又称为"江右"。
  C 古人乘车时以左为尊,所以《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公子从车驾,虚左,自迎夷门候生。"。信陵君为了表示对候生的尊重,空着车的尊位,让候生坐。
  D 古代君主南面而坐,臣子朝见君主必面北,所以便称称臣于人为"北面",例如《赤壁之战》中说:"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即向曹操投降。
  25.古人纪年的方法有
  A.按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
  B.以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法,
  D. 以
  年号与干支联合纪年.下列各句中用的是什么纪年方法?(标明序号)
  (1)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 )
  (2)文曰:天启壬戍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
  (3)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
  (4)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 )
  (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
  (6)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 )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
  26.下列节气、节日、时间、年龄代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 谷雨 惊蛰 白露 寒露 大雪 小雪
  B 元旦 上元 清明 寒食 七夕 重阳 除夕
  C 鸡鸣 平旦 日出 日中 日入 黄昏 人定
  D 弱冠 志学 而立 不惑 花甲 知天命 耄耋
  27.下列地名称谓中所表示的地名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京口 维扬 镇江 江都
  B 金陵 白下 瓜州 南京
  C 塞外 塞北 朔北 漠南
  D 江东 江左 江苏 江表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宫燕,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28.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是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后世历来被视为亡国之音。
  B "旧时王谢,堂前宫燕,飞向谁家?"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句进一步深化词意,作者感叹历史的无情变迁,感情浓烈深沉。
  C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作者以白居易自比,以琵琶女喻故人,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感受。
  D 词的上阕,借古喻今,用秦淮歌女和王谢旧燕来比喻国破家亡时流落在外的故人,下阕则由人及己,烘托了身处异地的悲凉。全词表现了作者思念故国,思念故人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题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妖艳喷香罗。老燕携雏弄语,
  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
  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29.对这首元曲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中"浓"字突出了景物的幽深,这绝非春日或初夏所能有,乃是盛夏景色。
  B "海榴初绽,妖艳喷香罗。"是说石榴花初放,花红似火,分外芳香,把艳丽的罗衣都弄香了。
  C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化用曹操《短歌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句,表现出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
  D "任他两轮日月,往来如梭。"形容太阳和月亮此升彼降,表示光阴的消失与流转。用词精当形象,颇具新意。
  30.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作品,其实由两支曲子组成,两支曲子同一曲牌, 二者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类似于词的上下阕。
  B 第一支曲子主要是写景,它描写了盛夏庭园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在花明日丽炽热之际,一阵急雨,带来丝丝凉意。
  C 第二支曲子主要是抒发作者内心的种种情怀,说人的命运的好坏都是由上天注定了的,流露出消极的情绪。
  D 这首曲子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相似之处, 都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无奈壮志未酬的感伤、"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D 6.C 7.C 8.C 9.D 10.A 11.C 12.B13.D 14.D 15.D 16.A 17.古体诗:(5) (6) (8) (10)/律诗:(1) (12) (13)(14)/绝句:(2) (4) (9)/词:(3) (7) (11) 18.编年体:(6) (7)/纪传体:(1) (2)(5) (8)/国别体:(3) (4)/通史:(1) (7)/断代史:(2) (3) (4) (5) (8) 19.B20.D 21.A 22.D 23.D 24.A 25.(1)D (2)D (3)B (4)A (5)C (6)C (7)C26.C 27.C 28.D 29.B 30.

  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高中语文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二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三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四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第六册基础知识复习
  高考文学常识专题测试及答案
  文学名著多项选择题强化训练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小检测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文学体裁常识复习大全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1-33)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34-44)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45-49)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50-80)
  高考文学常识训练精编版
  高中文学常识之作家作品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精讲精练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小检测
  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与教学大纲规定背诵篇目相关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资料
  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外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文学体裁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中的三大盲点
  文学作品“三部曲”
  第一册文学常识
  第二册文学常识
  第三册文学常识
  第四册文学常识
  第五册文学常识
  第六册文学常识
  文学流派
  古书之最
  名人别号
  名家散文的特点
  文学常识巧记忆
  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近20年文学和文化常识高考题选
  高考文学常识专题测试及答案
  高考文学常识重要考点精编
  高考语文教材文学常识经典试题40道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题汇编

1.《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
2.《繁心·春水》
3.《登岳阳楼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湖南省 岳阳楼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6分)名著中一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坚强意志,是我们...
答:阿廖沙是《童年》中的人物,他三岁失父被寄养在外祖父家,遭受母亲的变化及再嫁的打击,又历经为糊口捡破烂卖的困苦,但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足见其意志坚强。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了解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了解人物及重要的故事...

2015年乐山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答:1.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0分)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2分)2。扈三娘——一丈青;孙二娘——母夜叉;顾大嫂——母大虫(写出其中的两个即可) (2分)3。示例:武松途经景阳冈,在冈下喝了很多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上冈。在冈上歇息时,跳出一只猛虎。武松巧妙躲过猛虎的一掀、一扑、...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答:周冲即使知道哥哥抢走了自己喜欢的人,也没有任何怨恨,反倒说:“你把她带走吧,只要你好好地待她。”表现出他的善良纯洁,他是为救四凤意外触电而亡。本题属于《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考点。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

初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答:20题帮不了你,不好意思 3.中学生必知文学常识习题及答案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有关的题目
答:1(1)为了扇灭火焰山的火焰,而向铁扇公主借扇。(2)一调:___无果___;二调:___苦果 ___三调:___成果___2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除暴安良,悟空识破白骨精。身残志坚, 保尔唱响生命曲 任重道远, 孙猴编奏新乐章 身残志坚, 保尔唱响生命曲 命舛气壮, 武松写就英雄诗 上联" 身残...

求详细解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答:回答:(1)史记 (2)①阿廖沙的外婆(外婆)    ②她的爱丰富了“我”的心灵,使“我”充满力量面对困苦的生活。

文学常识的简答题目
答:2.文学常识选择题加答案 10道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

课外文学常识积累100题
答:二、连线题 《静夜思》——诗歌 《雷雨》 ——戏剧 《孔乙己》——小说 《春》 ——散文 三、猜一猜 成语:一衣带水 4.初中语文课外文学常识积累都有什么 恩,如果是初中语文的话,要了解以下1.平时多背一些比较著名的诗词,中考和平时测验不一定只考你们所要求的,以免突发状况。 2.四大名著一定要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答: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D.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可谓是一支盼望祖国统一,感人至深的异乡游子的心灵悲曲。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

帮忙找关于名著导读的选择题。高考的,好的加20
答:1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郭沫若于1913年底到日本留学,这期间,他的兴趣逐渐移到文学上来,阅读了泰戈尔、歌德、席勒、海涅、雪莱、惠特曼等人的文学作品,以及斯宾诺莎等人的哲学著作,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和泛神论思想的影响。 B、郭沫若于1921年与成仿吾、鲁迅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创造社,创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