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为什么在先秦史书中籍籍无名?

作者&投稿:藩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孙子兵法 孙武虽然被誉为「 ”兵圣”,千古流芳;其所著的《孙子兵法》更是被推为兵家圣书,誉满全球,可是关于他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过,原因并不复杂——孙武生平事迹的文字记录,最早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当中,而在更早的、先秦时代的史书,诸如《左传》、《战国策》等,却只字未提。 此外,《史记》中关于孙武参与吴王阖闾伐楚之战的记载,与《左传·定公·定公四年》中的记载相冲突,按照《左传》的描述,策划联合诸侯伐楚的是伍员(伍子胥),全军统帅则是吴王阖闾,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孙武的名字。 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距离其生活年代越近的史书应该记述的越清楚,越往后则越不清楚,《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等等成书在战国时代的史书没有出现孙武的名字和事迹,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进而引发质疑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据此否定孙武的存在,那可就有些过于武断了。 我们不妨提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来证明其是否成立:第一,司马迁是对的,孙武其人其事确实存在;第二,司马迁是错的,孙武其人其事根本不存在。 我们先来看看命题一:司马迁是对的,孙武其人其事确实存在 首先,《左传》等先秦史书里面对吴王阖闾伐楚的事情都有清晰的记载,以《左传·定公·定公四年》的文字为例「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并且对于柏举之战的过程有清楚的记录,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其次,从《左传》提供的柏举之战的细节不难看出,三国联军的统帅是吴王阖闾,连续两次出动出击的是阖闾的弟弟夫槩王,别说仅仅是「 ”为将”的孙武,连伍子胥的名字同样没有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吴、蔡、唐三国伐楚发生在公元前506年,还处在春秋时代,故而带有明显的春秋时代特征,即军队指挥系统以世袭贵族为主,而不是职业军人,故而孙武跟伍子胥虽然在军中,也没有机会崭露头角的,何况两人都属于外来的「 ”客卿”。 最后,司马迁没有动机凭空杜撰个孙武出来。司马迁在编撰《史记》之时,把汉高祖写成了流氓,那是因为汉武帝把他给阉了,要报仇。记述那些著名战役时,兵力大多写的很多,一是为了方便,二是古代中国史书编撰大都喜欢用虚数,司马迁并不是特例。可司马迁凭空杜撰一个绝世名将孙武出来的动机是完全没有的,而且在《史记》中完全没有其他相似的例证。司马迁是历史学家,给出的东西一定有他的来源,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也就是说,司马迁既然敢于把孙武其人其实记录下来,一定有材料支撑的。 综上所述,命题一成立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笔者以为绝对在70%以上,那30%的缺失归因于先秦资料的缺乏。 我们再来看看命题二:司马迁是错的,孙武其人其事根本不存在。 既然孙武不存在,那么立刻面对两个问题: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2,《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事迹是谁的? 问题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春秋战国,战争频仍,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家,但是流传下来的兵书并不多,有据可查的,除了《孙子兵法》之外,还有孙膑的《孙膑兵法》、吴起的《吴子》、作者不可考的《六韬》、尉缭的《尉缭子》、作者不详的《司马法》。这些兵书的内容当中,确实有部分与《孙子兵法》相契合的,但完全相同的一本都没有,作者必然另有其人。 由于「 ”子”在先秦是一种尊称,那么唯一能得出的结论便是:《孙子兵法》是个姓孙的人写的!可是春秋战国的名将好像除了孙膑之外没有别人了,假如说孙膑就是孙武,那么带来新的问题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写出两本内容差异很大的兵书来?可能吗?推导出来的结论只能是《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必然有一部不是孙膑写的,那么单纯从名字分析,只能是《孙子兵法》——问题来了,可能存在那么一个籍籍无名、却有对军事有超卓见解的小人物吗?笔者以为可能性几乎等于0。 问题2:《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事迹是谁的? 先秦史书中确切存在和参与了吴王阖闾伐楚的名将只有伍子胥,如果「 ”吴宫教战”这样等同于客卿面试的事件真实存在,那么也只能加到伍子胥身上,可是伍子胥早在阖闾还是公子之时便已经相识了,哪里还需要画蛇添足的试演兵法呢? 既然不是伍子胥,那么这件事的主角是谁呢——不知道,因为再也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人选。 综合上面两个问题,不难看出,否定了孙武的存在,疑问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并且逻辑上讲不通的地方也同步增加了,故而这种可能性在30%以下。 综上所述,笔者认同孙武其人其事真实存在的,没有显山露水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春秋时代贵族战争的特点;2,吴王阖闾的谨慎;3,起点太低、职位低微;4,早早隐退。


《孙武》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答:十年之后,吴王阖闾在同越国的战争中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孙武又继续辅佐吴王夫差,并于公元前484年发起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之战打败齐国军队,公元前482年黄池会盟之后,吴国终于取代晋国成为霸主。 孙武的卓越战功,现存的史书语焉不详,他后来的结局以及生卒年月也无从查考。然而他的不朽名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却完...

古代有数以万计的兵书,孙武凭什么能在其中脱颖而出
答:而《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更是享誉千年,被尊称为兵圣。但是如果仅仅凭一本兵书,就能成为兵圣,那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近现代以来,论述孙武和《孙子兵法》的书籍文章数不胜数,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孙武是怎么指挥打仗的。其实在孙子之前,中国早就有兵书,虽已散佚,但在先秦典籍中可以找到一些...

孙武最后怎么死的
答: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 ,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公元前515 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 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 子胥...

求孙武简介!虽然是简介,但还是越详细越好
答: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约公元前535-?)[1-2],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孙武出生的当天晚上,同在朝中为官的孙武...

孙武和孙膑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答: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孙膑和孙子并不是同一个人。孙子,又名孙武,他生活在春秋战国的初期,是当时著名的大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至今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三十六记,就是孙子的兵法思想的代表战例,相传,孙膑是孙子的后代,至于两人究竟隔了几辈,已无从考证,孙膑和孙子的具体生卒年月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有没有谁能提供详细的孙武生平,谢谢。
答:责罚是要有理由的,老师就把刚刚学过的一段课文向他提问,孙武对答如流。老师找不出责罚的理由,只好作罢。久而久之,老师感觉这孩子有不同常人的天赋,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教育孙武也就更加用心了。 在所有的课程中,孙武最感兴趣的是“六学”中的“射”和“御”。在“射”、“御”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先给学生...

孙子究竟是哪里人?
答: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便离开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在吴国的都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过起了隐居生活,潜心研究兵法。在吴国,孙子结识了伍子胥。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在诸侯争霸中,南方新兴的吴国国君阖闾,为图霸业,欲攻打楚国,但是,一时难以选出合适的将领。伍子胥常与吴王论...

国学启蒙 孙武
答:孙武论述晋国六卿兴亡的一番话,就像是给吴王献上了治国安民的良策。吴王听了以后,深受启发,高兴地说道:“将军论说得很好。寡人明白了,君王治国的正道,就是要爱惜民力,不失人心。” 少年好学 孙武出生的当天晚上,同在朝中为官的孙武的祖父孙书和父亲孙凭都赶回家中。全家上下自主人到仆人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氛围之...

孙武为什么会著作《孙子兵法》?他打过很多胜仗吗?
答:然而从此之后,史书上就没了孙武记载,有人说他在经历了这场惨败之后退出了军界,归隐山林;也有人说孙武在伍子胥被害后受到了牵连,被夫差所杀;甚至还有的说伍子胥和孙武根本就是一个人。反正各种说法莫衷一是,无从考证。不管孙武最终的结局如何,他生平胜负多少,我们都无法否认《孙子兵法》对后世产生...

中国兵家之祖,孙武
答:兵法中的“兵”,不光是指兵器,更重要的是指战争中的兵员。兵法中所提到了许多战争策略,强调军队的编制、兵器打造、战争制胜的实际问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孙武提出了“攻守之势”,“虚实之际”,“攻击之法”等策略,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兵法中的“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