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kebe

作者&投稿:并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急求文言文虚词专项检测 黄柏龙 编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
2.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虚词懂得 在线等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虚词只有:

1、“焉”,在本文的意思是代词,代指向老师(请教)。

2、“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3、“乎”,辅助词,语气词,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矣”,辅助词,用于感叹,可译为“了”。

原文: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白话译文:

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此文出自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

宋濂为人宽厚诚谨,谦恭下人。此文也是一如其人,写得情辞婉转,平易亲切。其实按他的声望、地位,他完全可以摆出长者的架子,正面说理大发议论,把这个青年教训一通的。然而他却不这样做。他绝口不说你们青年应当怎样怎样,而只是说“我”曾经怎样怎样,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上,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去和人谈心。

不仅从道理上,而且从形象上、情感上去启发影响读者,使人感到在文章深处有一种崇高的人格感召力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与作者思想上的距离,赞同他的意见,并乐于照着他的意见去做。写文章要能达到这一步,决非只是一个文章技巧问题,这是需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作基础的。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 [2]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朱元璋问宋濂作为帝王,应该读什么书为主,宋濂推荐给朱元璋《大学衍义》,朱元璋于是命将书中内容贴在宫殿两边墙壁之上,召集大臣,让宋濂给大臣讲《大学衍义》中的内容。

洪武六年(1373年)二月,朱元璋召四方儒士张唯、王辉等数十人,将他们都任命为翰林编修,以宋濂为其师。七月三十日,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八月十六日,与詹同同任总裁,奉命修《大明日历》,九月开馆,至次年五月修成,又辑其中五卷为《皇明宝训》。同年九月,朱元璋为散官分阶定俸,任命宋濂为中顺大夫,命他参中书大政,宋濂婉辞。

洪武七年(1374年)十一月一日,朱元璋命宋濂等考定丧礼服制。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宋濂跟随太子朱标及诸位讲武中都。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十日,朱元璋命宋濂与朱右等定王国所用礼。六月,除任翰林学士承旨,其余兼官如故。

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亲自饯行,并命宋濂之孙宋慎送其回家。宋濂以头叩地辞谢,并约定说:“臣没死之前,请允许臣每年来宫内觐见陛下一次。”回乡后,宋濂每年乘着帝庆节的机会如约进京陛见。
3. 柳毅传的文言虚词总结
柳毅传 唐代传奇。

曾慥《类说》引《异闻集》题作《洞庭灵姻传》,似是原题。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详,约中唐时人。

本篇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即令柳毅与龙女成婚。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蛮横,故严辞拒绝,告辞而去。

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后二人终成眷属。 本篇故事富於想象,情节曲折,而结构谨严。

柳毅的正直磊落,龙女的一往情深,钱塘君的刚直暴烈,性格刻画颇为鲜明。对龙女和柳毅的心理描写,尤细致真切。

其文体在散行之中夹有骈偶文句和韵语。文辞亦颇华艳。

《柳毅传》在晚唐已流传颇广。唐末裴铏所作《传奇》中《萧旷》一篇,已言“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唐末传奇《灵应传》亦言及钱塘君与泾阳君之战,宋代苏州又有柳毅井、柳毅桥的附会(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古迹”、卷一七“桥梁”)。

后世据以演成戏曲者,有元代尚仲贤《柳毅传书》、明代黄惟楫《龙绡记》、许自昌《橘浦记》、清代李渔《蜃中楼》等。 全文: 唐仪凤以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径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麸。

又六七里,乃止。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泾川次子。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既而将诉于舅姑。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欲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那?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君不许,何敢言。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毅请闻之。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

因而随之,无有碍矣。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

女遂于糯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位,若不自胜。

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因复谓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

毅顾视之,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毅又曰:“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

女曰:“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语竟,引别东去。

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其夕,至邑而别其友,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

洞庭之阴,果有社橘。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

俄有武夫出于波问,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

谓毅曰:“当闭目,数息可达矣。”毅如其言,遂至其宫。

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夫乃止毅,停于大室之隅,曰:“客当居此以俟焉。”

毅曰:“此何所也?”夫曰:“此灵虚殿也/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

奇秀深杏,不可殚言。然而王久不至。

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曰:“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少选当毕。”毅曰:“何谓《火经》?”夫曰:“吾君,龙也。

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陵谷。道上乃人也。

人以人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

太阳道士精于人理,吾君这以听焉。”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

夫跃曰:“此吾君也!” 乃至前以告之。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对曰:“然。”

毅而设拜,君亦拜,命坐于灵虚之下。谓毅曰:“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毅曰:“毅,大王之乡人也。

长于楚,游学于秦。昨下第,闲驱泾水右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

毅因诘之,谓毅曰:“为夫婿所薄,舅姑不念,以至于此。‘悲泗淋漓,诚但人心。

遂托书于毅。毅许之,今以至此。”

因取书进之。洞庭君览毕,以袖俺面而泣曰:“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

公,乃陌上人鞅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词毕又哀咤良久。

左右皆流涕。时有宦人密视君者,君以书授之,令达宫中。

须臾,宫中皆恸哭。君惊,谓左右曰:“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

毅曰:“钱塘,何人也?”曰:“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化矣。”毅曰:“何故不使知?”曰:“以。
4. 详解文言虚词:魏威信宇国宝,卫州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胡 :为什麽)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以:动词,让;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其:句中助词;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以: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以:介词,用,拿;之: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乃:副词,才;载……载……:助词,一边……一边……)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以:连词,表目的关系;以:连词,表因果关系)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以:连词,表目的关系;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以:连词,表顺承关系;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以: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以: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以:连词,表并列关系)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用同“之”; 焉:疑问代词,什麽)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以:介词,把;于:在)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以: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以: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而:表并列关系)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以:连词,表目的关系,来;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以:连词,表顺承关系)。

科比部来恩特!
答: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考,面对的当然是具有这样能力的高中毕业生了。这样的“能力”包括几方面呢?在考这些能力时,又如何拉开差距,体现出区分度呢?下面想针对这两点,谈谈看法。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 1.词汇量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当然越大越好。大...

初三复习
答: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

为什么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
答: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

鸿门宴有哪些重点句子
答:虚词有哪些?句式有多少?分别是哪... 2014-02-05 鸿门宴中的重点句子及注释 6 2011-06-26 鸿门宴重点句子翻译! 76 2015-11-23 鸿门宴2.3段重点句子 2015-01-03 鸿门宴的重点的句子描写人物的特点 2015-10-26 高一文言文鸿门宴大致内容,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重点 6 2010-09-25 《鸿门宴》得重点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