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孟子5.5一本与二本

作者&投稿:禾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5.5【原文】墨者夷之,因徐辟(bì)①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
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②,此言何谓也?之③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fú)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④。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ruì)姑嘬(zuō)之⑤。其颡(sǎng)有泚(cǐ),睨(nì)而不视⑥。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léi sì)⑦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wǔ )然为间(jiàn )⑧曰:“命之⑨矣。”

【译文】墨家学者夷之,经由(墨子弟子)徐辟的介绍求见孟子。孟子说:“我自是愿意接见,不过现在有病在身,等病好了,我会去看他,夷子不必来了。”过了几天,夷之又来求见孟子。
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说话不直率,就无法揭示正道;我这就直说了。我听说夷子是墨家学者,墨家办理丧事以薄葬为原则。夷子想用它来改变天下人,难道认为不实行薄葬就不可贵呢?然而夷子却厚葬了自己的父母,那就是用他自己所轻视的方式去对待父母了。”徐子把这番话转告夷子。
|夷子说:“按照儒家的说法,古代的君主爱护百姓就像爱护婴儿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它的意思是:对人的爱不分差别等级,不过施行要由对待父母开始。”徐子把这番话转达给孟子。
孟子说:“夷子真的以为人们爱自己的侄子就像爱邻居的婴儿一样吗?他只是抓住了一点。婴儿在地上爬行,快要摔进井里了,这不是婴儿的罪过,所以大家都想救他,好像是爱无差等。再说,天生万物,使它们只有一个本源(自己的父母),而夷子的主张(爱无差等),是因为他认为有两个本源。大概上古曾有不埋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就抬去,丢在山沟里。过了几天经过那里,看见狐狸在啃他父母的尸体,苍蝇蚊虫也在上面吸吮。那人脑门上冒出汗来,斜着眼不敢正视。这些汗不是流给别人看的,而是内心的悔恨表露在脸上。于是他就回家拿了锄头土筐把尸体掩埋了。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仁人埋葬他们过世的父母,就必定有道理了。”徐子把这番话转告夷子。夷子怅惘了一会儿,说:“我领教了。”

【注】①墨者,指墨翟的门徒。墨家主张“兼爱”“尚贤”“尚同”等,提倡“节用”“节葬”,反对“厚葬”。夷之:姓夷名之。徐辟:孟子弟子。
②直:指说话直率。
③若保赤子:语见《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赤子:婴儿。因身体发红,故称赤子。《大学》亦引此语,作“如保赤子”,此为儒家对待百姓的基本立场。
④蝇蚋(ruì)姑嘬(zuō)之,蚋(ruì):蚊类害虫。姑嘬(zuō):用嘴吸吮。姑:通“盬(gǔ)”。吸饮。
⑤之,夷之自称。
⑥其颡有泚,睨而不视。颡,额头。泚,冒汗。睨,斜视。
⑦蔂梩(léi sì),蔂,藤制的筐。梩,古同“耜”,古代锹、臿一类的农具。
⑧为间,有间,一会儿。为通有。
⑨命之,命。教导,之,夷之自称。

【解读】1、正如孟子所说,我们对待人都会有厚薄亲疏之分,这是人自私的一种表现,但也是人正常的一种人性。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承认是为了更好的改变。一个人要先对自己最亲近之人好,让亲近之人幸福,这说明这个人有孝心、仁心,他才会对周围的人有同情心、有爱心。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自己的孩子都不好,那怎么会真心实意地对别人好呢?

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人的本质,本质好了,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对待亲人的好虽是自私一面的体现,但也是善良本质的体现。

就像樊老师提到的“差序格局”,只关系的亲疏远近,个体的行动差序圈层中展开,呈现出自我主义的风貌。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这种格局。

最常见地例子就是婚后对待双方父母的事情上。即使再孝顺的人,对待彼此的父母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差别。尤其是千年之间不变的话题“婆媳关系”。即使女方喊一句“妈”,但也不会像自己妈妈一样的对待。婆婆也不会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儿媳。举个最简单的场景:女儿可以和妈妈撒娇、抱怨、甚至对妈妈发泄情绪,但真的能和婆婆这样吗?妈妈能无怨无悔地伺候女儿,甚至会骂女儿,但婆婆能这么对待儿媳吗?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这就能看出来厚薄亲疏的分别。真正好的“婆媳关系”就是双方都要把握好尺度。

2、就像樊老师最后总结的:没有厚薄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法定规矩,不定规矩这个社会就没有法制,进而导致社会没发管理。这让我想到了现在,国家以父母失信或者违法犯法会牵连子女,来约束人们不要触犯法律、不要失信。这就明显体现了樊老师总结的这句话。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动物都知道疼爱子女,孝敬父母,更何况是人。如果做不到这点,也就连动物都不如了。也正因为有对子女的感情、怕影响子女,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在做坏事之前,要考虑一下,也许一个犹豫就能挽救一个人、一个家庭。

若按墨家或者佛家这么做,那这样的限制,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对待周围人的方面,都是有厚薄亲疏的,都是有自私一面的。这也是因循着人性而发展的。很多时候,刻意的改变并不见得真的能够改变。可能就像太极所讲的“四两拨千斤”,威力反而更大吧。

孟子语录分类.高分
答:孟子语录很多,网上好像找不到现成的,相关的书有一些。这是其中一本的:孟子语录(汉英对照) 作者:金沛霖 主编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4月 页数:236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版次:1 ISBN:7505952** 定价:30元 此书将孟子语录分为:一、性善 I.On Innate Goodness 二、教育 II.On Education ...

《今有日攘其邻之鸡者》全文翻译
答:《今有日攘其邻之鸡者》原文 攘鸡(1)《孟子》(2)今有日攘(3)其邻之鸡者,或(4)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5)。"曰:"请损之(6),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7)。"如知其非义,斯(8)速已矣,何待来年(9)?译文 现在有人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作为。那人说:"...

有哪些名人对《孟子》做过评价?具体是什么?
答:福特,里根总统,杰佛逊总统,洛克菲勒,赵匡胤,忽必烈。中国近代的有老舍先生.明星:郑少秋 1947年2月24日 翁美玲 1959年5月7日 陈豪 1971年4月16日 信乐团主唱-阿信 1971年5月14日 张智霖 袁咏仪 1971年8月27日 1971年9月4日 黎姿 1971年10月1日 朱茵 1971年10月25 刘翔 1983年7月13日 贺军翔...

孔子与孟子生平
答:2、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

孟子 二章
答:[九年级语文试题]《孟子》二章习题精选2006年2月8日 来源:网友供稿 作者:不详 字体:[大 中 小]5.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参考答案:一、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

1966年5月7日2点到3点帮忙看看生辰八字
答:公历1966年5月7日2点到3点之间帮忙看看生辰八字谢谢拉... 公历1966年5月7日2点到3点之间帮忙看看...才有一番成绩。所以环境的好坏对于命宫无主星的人来说影响很大。 E. 命宫无主星的你,会比较没有主见

文言文中<<两小儿辩日>>的意思是?
答:[编辑本段]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

鲁迅的妻子是谁?
答:祖父周福清1871年(同治十年)中进士,曾入翰林,后因个性刚烈,在县令任内得罪当朝大官,宦途无望,故以捐纳得官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鲁迅有三个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椿寿(1893~1898)、一个妹妹:端姑(1888年,出生十月即早夭)。

1984年阴历2月12男和1985年阴历5月7女八字合吗?
答:星,占了1/2。 C. 在紫微斗数里面,命宫、事业宫、财帛宫、迁移宫只要各有一个主星, 就算是不错的情况,而你命宫的三方四正里面,主星是5个,代表你已 经具备了承担重责大任的潜力。 D. 你命宫三方四正的格局,文重于武,最大的优点就是毅力好,耐性够, 乐于助人。受到巨门星的影响,会让你增加竞争、不服输...

帮忙翻译一下古文句
答:(1) ,钦念以忱动予一人(2)。尔惟自鞠自苦(3),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4)。 尔忱不属(5),惟胥以沉(6)。不其或稽(7),自怒曷瘳(8)?汝不谋长以思乃 灾,汝诞劝忧(9)。今其有今罔后(10),汝何生在上?“今予命汝一(11),无起秽以自臭(12),恐人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