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的国家规定有哪些?

作者&投稿:仲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对塑胶废品回收有什么明确规定?~

塑胶五金回收是指回收利用的一种。将不合出厂规格的产品、破的旧的或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符合规定的技术规范,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可使用的产品、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回收利用,从新旧物资生产资料中分离出有用物质进行物理或机械加工成为再利用制品。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物资再循环利用的行业。 塑胶五金回收中的环境教育: 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能否在一个国家顺利实施,受该国的国民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很大,国民的积极参与是建立新社会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企业的生存依赖消费者,那么在有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方向,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提高对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环境教育对于德日静脉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学校、企业、社会各个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德国和日本为本国静脉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公众基础,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和企业的环境意识都得到明显提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要求。然而中国当前缺乏关于再生资源管理的基本法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缺乏执法管理的依据,这就使得中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相对比较落后,造成了大量的再生资源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加大了中国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治理难度。 “目前废旧塑料回收行业很多环节都处于监管空白,很多加工塑料颗粒的企业本身就不合法,再指望这些原料被合法应用显然不现实。目前市场上的塑料颗粒应用很广泛,其中许多被加工成常见的超薄塑料袋。还有一些生产塑料餐盒、一次性塑料水杯、玩具、水盆等塑料制品的违规企业,使用的原料都是"毒"塑料颗粒。 ” “按国家有关规定,废旧塑胶、塑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技术上有严格要求。此前,我也曾做过调查分析,目前市场上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制品,其中一些在原料来源就存在问题,有些是不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废料、再生料等。 ”【德国】 德国在回收塑料包装废弃物方面的法规是全世界最为完善的,其管理态度非常明确:首先是“避免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 1990年6月,德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法令》。它规定对不可避免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废弃物必须进行再利用或再循环,并强制性要求各企业承担回收责任,但也可委托回收公司代替完成。德国双向系统(Dual System Deutschland),简称DSD,也称为绿点公司,就是根据该法令成立的专门从事废弃物回收的公司。该公司另设了DKR股份公司负责废旧塑料包装的回收。1991年,德国发布《包装条例》,规定回收塑料中的60%必须是机械性回收的,另外40%既可以机械性回收,也可以是填埋方式或能量回收方式。这一回收目标必须基于全国?围统计,经核实后的数据报告提交国家环境部门,完成了回收义务的工商企业即可免除部分税收。在2001年,塑料包装回收率已达87%,大量塑料被用于制造再生制品如桶、窗、电缆和汽车架支撑件等。 在《包装条例》中,曾推行严格的生活垃圾分类,其中要求消费者把塑料袋或塑料包装材料投入黄色垃圾桶以便回收。但目前,对于塑料废弃物的法规有所改变。2002年12月,德国最高法院颁布了最新法令:要求所有商店从2003年1月开始向顾客收取罐装和瓶装饮料的包装回收押金。用于啤酒饮料类的PET塑料瓶,连食品在内的1.5公升以下的缴纳0.25欧元;1.5公升以上的则需缴纳两倍的押金。商店在顾客交回包装时将押金返还给顾客。但葡萄酒、白酒、牛奶、果汁等商品的包装不在规定之列。 据DKR回收公司的调查显示,89%的德国消费者赞成塑料广泛再造;约有40%的德国人拒绝使用没有回收价值的包装。由此可见,该国在回收废物方面成绩出众,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欧盟所制订的相关法规与实际操作基本上借鉴于德国,欧盟各国还相继制定了塑料包装回收的具体目标。但是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率,只有4个国家达标,其中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处于前列。 日本 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这与国内能源短缺有密切关系,有鉴于此,日本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保持积极态度。 1997年日本的《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出台。这一法规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PET瓶生产商和使用PET瓶的饮料生产商都要承担相应的回收费用;消费者也必须对垃圾实行分类且按时回收,乱扔垃圾会被罚款甚至判刑。法规甚至对PET瓶的瓶身、瓶盖、商标、颜色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生产商必须按要求生产,以便于回收。收集所得的塑料瓶,在工厂分类压碎以后,再制成纤维制品以及衣架、垃圾箱等。 2001年,由日本饮料制造商和塑料瓶生产厂家共同组成的“塑料瓶循环利用促进协议会”决定,将停止生产彩色塑料瓶。因为在再循环利用时,彩色塑料瓶的混入不仅使再生制品的质量下降,且加大人工处理难度。现将透明瓶全部用标签覆盖即可解决紫外线照射问题。在日本,容器回收利用工作由5个政府部门―产业省、厚生省、农林水产省、财政部及环境厅组成专门的基金会来协调统管,给予容器回收一定的补贴。而日本3200多个?、井、町的容器回收工作则由日本容器包装再生利用协会管理,到2001年,共有51家PET回收企业得到该协会的认定。塑料瓶回收的费用由三方承担:地方行政负责1%的费用,其余99%由饮料生产商和瓶子生产商负担,比例各占80%和20%。 另外,日本决定大力支持以废塑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发电事业。计划到2010年,在日本全国共建150个废塑料发电设施,使工业垃圾发电成为新能源的重要部分。 美国 美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展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从地方部门、县到州,都制订了限制使用和丢弃塑料制品的法规。 佛罗里达州在1988年规定,一定规格?围内的硬包装容器都要付ADF,即推进废塑料处理费。又在1993年修改为使用20%废塑料的容器或在本州内回收25%塑料容器的厂商可免ADF。 纽约州1989年开始禁止使用非生物降解蔬菜袋,对生产降解塑料的厂家给予补贴,并要求?民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垃圾分开,否则罚款500美元。 加州1991年制订的法令要求到1995年废塑料回收率达到25%,或做到所有容器含25%废塑料,减少10%原料,重复使用5次;而1995年规定垃圾袋中要用30%回收塑料。 联邦政府曾在1988年率先限用和禁用某些塑料制品,后来又取消了一些禁用令,取而代之的是制定《资源保护和回收办法》来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具体规定了塑料制品回收率为65%,而65%的回收物中再生利用的比例必须达到45%。 不少全国性组织在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工作。如: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PI)、塑料回收基金会(PRE)、塑料回收研究中心(CPRR)、乙烯基研究学会(SPI的一个分会)等。为便于分类,SPI曾制订塑料制品材质符号,要求分别在容器底部标上。目前有39个州在执行该法规。此外,美国一些大型塑料生产公司也参与废塑料回收,如阿莫科、莫比尔、波利萨、赫茨曼、阿尔科、雪弗隆和道芬娜等八家最大PS生产商成立PS回收中心,总投资为1600万美元,回收发泡PS,再生的塑料用于制造磁带盒、办公室和家庭用具。 信息条形码:4410334683315779

国家标准是没有的
标准是按照你收货的人工厂来制定的
但主要还是从几个方面
1. 洗的干净不干净,热洗或冷洗
2. 瓶片里的杂质,比如盖子,标签
3. PVC含量,质量好的都在100PPM以下,就是万分之一以下
4. 含水量,一般甩水后都少于1%

暂时先想到这么多

一、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新规定将在2012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将严格禁止一些不负责任的废料再生加工,包括:

1、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

2、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从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超薄塑料袋)。

3、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

4、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

5、无符合环保要求污水治理设施的,禁止从事废编织袋造粒、缸脚料淘洗、废塑料退镀(涂)、盐卤分拣等加工活动。

6、对废塑料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禁止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处置。

7、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

二、新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国内回收的废塑料和进口的废塑料。尤其对于进口废料,再生行业必须切实遵守所有相关的政策,并禁止从事以下活动:

1、禁止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

2、禁止将进口的废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进口许可证载明的利用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包括将进口废塑料委托给其他企业代为清洗。

3、禁止将进口废塑料分拣或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4、禁止将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新规定要求再生企业一旦发现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类或者不符合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进口废塑料,立即向口岸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和所在地环 保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此外,还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 和固体废物。

规定要求省级环保、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核查并公布合格的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名单;对核查发现问题的,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只有通过监管机构检查的再生企业才允许进口废旧塑料。

扩展资料:

一、按再利用途径的不同可分为:

1、再生塑料:经工厂模塑、挤塑等预先加工后,用边角料或不合格模制品在二次加工厂再加工制备的热塑性塑料。

2、再加工塑料:由非原加工者,用废弃的工业塑料制备的热塑性塑料。

3、回收塑料:由经清洗和粉碎的废弃制品制得的塑料。

4、可重复使用塑料:成型后制品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且性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的塑料。

5、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废弃后,允许被回收,并经过一定处理后,可再加工利用的一类塑料。

6、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废弃后,不允许被回收再加工利用的一类塑料。

二、《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或致行业重新洗牌:

工信部公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明确了行业新建、已建的三大重点类型企业在废塑料处理能力上的门槛。

该规范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同期生效的还有《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业内人士称,新的行业规范或将带来全行业的洗牌效应。

作为环保要求门槛高的行业,该规范明确了“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涉热塑性废塑料原料并不包括受到危险化学品。

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等塑料,及氟塑料等特种工程塑料。《规范条件》出台后将利于龙头企业投资这一领域。

因为大量小作坊既污染了环境,也不利于行业进一步发展。对整个行业而言,一批不成规模、技术势力弱的企业将首当其冲被责令整改。预测未来我国废塑料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逾千亿元规模。

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018年起全国试行,谁损害,谁赔偿:

2017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公布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方案》规定,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

在试点方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此次印发的方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一是将赔偿权利人范围从省级政府扩大到市地级政府,提高赔偿工作的效率。

二是要求地方细化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具体情形,明确启动赔偿工作的标准。

三是健全磋商机制,规定了“磋商前置”程序,并明确对经磋商达成的赔偿协议,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赔偿协议强制执行效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废塑料



一、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新规定将在2012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将严格禁止一些不负责任的废料再生加工,包括:

1、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

2、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从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超薄塑料袋);

3、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

4、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

5、无符合环保要求污水治理设施的,禁止从事废编织袋造粒、缸脚料淘洗、废塑料退镀(涂)、盐卤分拣等加工活动;

6、对废塑料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禁止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处置;

7、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

二、新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国内回收的废塑料和进口的废塑料。尤其对于进口废料,再生行业必须切实遵守所有相关的政策,并禁止从事以下活动:

1、禁止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

2、禁止将进口的废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进口许可证载明的利用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包括将进口废塑料委托给其他企业代为清洗;

3、禁止将进口废塑料分拣或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4、禁止将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5、新规定要求再生企业一旦发现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类或者不符合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进口废塑料,立即向口岸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和所在地环 保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6、此外,还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 和固体废物。规定要求省级环保、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核查并公布合格的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名单;对核查发现问题的,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7、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只有通过监管机构检查的再生企业才允许进口废旧塑料。

扩展资料

一、按再利用途径的不同可分为:

1、再生塑料:经工厂模塑、挤塑等预先加工后,用边角料或不合格模制品在二次加工厂再加工制备的热塑性塑料。注: 许多规范中再生塑料限于清洁塑料使用,它满足对新料规定的要求,而且其产品质量实际相当于由新料制得的产品。

2、再加工塑料:由非原加工者,用废弃的工业塑料制备的热塑性塑料。注: 再加工塑料可以再配或不再配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

3、回收塑料:由经清洗和粉碎的废弃制品制得的塑料。注: 广义而言,回收塑料指边角料或废弃制品的任何再利用,包括热解回收有用的原始化学物质。回收塑料可以再配或不再配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

4、可重复使用塑料:成型后制品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且性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的塑料。

5、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废弃后,允许被回收,并经过一定处理后,可再加工利用的一类塑料。

6、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废弃后,不允许被回收再加工利用的一类塑料。

不同的塑料的具体化学成分及区分方法如下:

二、一般鉴别废塑料有以下几个步骤:

1、看颜色;

2、看光亮度(透明料此步可去掉);

3、手感(感重量、感光滑度);

4、点燃(观火焰颜色是否冒烟,是否含离火燃烧或根本不燃);

5、闻气味(各种塑料味都不相同,包括阻燃剂等);

6、拉丝(CaC03多的拉丝肯定不好,增强的也拉不出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废塑料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新规定将在2012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将严格禁止一些不负责任的废料再生加工。

包括:

1、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

2、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从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超薄塑料袋)。

3、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

4、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

5、无符合环保要求污水治理设施的,禁止从事废编织袋造粒、缸脚料淘洗、废塑料退镀(涂)、盐卤分拣等加工活动;

6、对废塑料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禁止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处置;

7、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

8、新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国内回收的废塑料和进口的废塑料。尤其对于进口废料,再生行业必须切实遵守所有相关的政策,并禁止从事以下活动:

9、禁止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

10、禁止将进口的废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进口许可证载明的利用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包括将进口废塑料委托给其他企业代为清洗;

11、禁止将进口废塑料分拣或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12、禁止将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13、新规定要求再生企业一旦发现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类或者不符合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进口废塑料,

立即向口岸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和所在地环 保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14、此外,还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 和固体废物。

15、规定要求省级环保、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核查并公布合格的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名单;

对核查发现问题的,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只有通过监管机构检查的再生企业才允许进口废旧塑料。

扩展资料: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

目前我国废弃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

另外,我国汽车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100多万吨,这些产品报废后成了废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了解2011年,我国废塑料产生量约为2800万吨,2012年为3413万吨。

这些废塑料的存放、运输、加工等待被加工的废弃塑料原料应用及后处理若不得当,势必会破坏环境,危害百姓健康。

最初,塑料回收大量采用填埋或焚烧方法,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国外将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RDF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

近年来,日本鉴于垃圾填埋场不足、焚烧炉处理含氯废塑料时HCI对锅炉腐蚀严重,

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污染环境,而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20933kJ/kg和粒度均匀的RDF后,

即使氯得到稀释,同时亦便于贮存、运输和供其他锅炉、工业窑炉燃用代煤。

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也是利用废塑料的高热值,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制成适宜粒度喷入高炉,来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项处理废塑料的新方法。

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应用表明,废塑料的利用率达80%,排放量为焚烧量的0.1%-1.0%,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处理费用较低。

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为废塑料的综合利用和治理“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冶金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德国、日本从1995年就已有成功的应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废塑料回收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新规定将在2012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将严格禁止一些不负责任的废料再生加工,包括:

  • ·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

  • 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从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超薄塑料袋);

  • 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

  • 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无符合环保要求污水治理设施的;

  • 禁止从事废编织袋造粒、缸脚料淘洗、废塑料退镀(涂)、盐卤分拣等加工活动;·对废塑料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

  • 禁止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处置;

  • 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新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国内回收的废塑料和进口的废塑料。尤其对于进口废料,再生行业必须切实遵守所有相关的政策,并禁止从事以下活动:

    1.禁止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

    2.禁止将进口的废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进口许可证载明的利用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包括将进口废塑料委托给其他企业代为清洗;

    3.·禁止将进口废塑料分拣或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4.禁止将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新规定要求再生企业一旦发现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类或者不符合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进口废塑料,立即向口岸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和所在地环 保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此外,还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 和固体废物。规定要求省级环保、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核查并公布合格的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名单;对核查发现问题的,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只有通过监管机构检查的再生企业才允许进口废旧塑料。



部联合发布《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新规定将在2012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将严格禁止一些不负责任的废料再生加工,包括:

1、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

2、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从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超薄塑料袋);

3、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

4、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

5、无符合环保要求污水治理设施的,禁止从事废编织袋造粒、缸脚料淘洗、废塑料退镀(涂)、盐卤分拣等加工活动;

6、对废塑料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禁止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处置;

7、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

二、新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国内回收的废塑料和进口的废塑料。尤其对于进口废料,再生行业必须切实遵守所有相关的政策,并禁止从事以下活动:

1、禁止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

2、禁止将进口的废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进口许可证载明的利用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包括将进口废塑料委托给其他企业代为清洗;

3、禁止将进口废塑料分拣或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4、禁止将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5、新规定要求再生企业一旦发现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类或者不符合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进口废塑料,立即向口岸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和所在地环 保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6、此外,还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 和固体废物。规定要求省级环保、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核查并公布合格的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名单;对核查发现问题的,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7、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只有通过监管机构检查的再生企业才允许进口废旧塑料。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其中还有哪些新规定?
答:2. 除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外,该规定还明确禁止生产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等。3. 尽管禁用了不可降解塑料袋,但暂时不禁用连卷袋、保鲜袋和垃圾袋。同时,食品外包装的自带吸管也不在此次规定的禁止范围内。4. 专家指出,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大量废弃塑料...

废塑料的国家规定有哪些
答:1、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2、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从2007年就被禁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超薄塑料袋)。3、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4、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

塑料袋禁止使用规定
答:法律分析: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产品得到推广,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

废塑料炼油合法吗
答:法律分析:废塑料炼油是否合法要看炼制的方法,土法炼制要受国家管制的,不允许污染环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废旧塑料生产颗粒违法吗
答:法律分析:必须经过合法审批才不会违法犯罪。塑料属于化工物质,牵涉到环保问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做好环保工作,正规的塑料颗粒厂是要过环评才能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建废塑料炼油厂每个地方有规定吗
答:法律主观:有正规手续废塑料炼油不违法,技术不成熟有严重环境污染情况的除外。废塑料炼油属于资源的再次回收利用,处理废弃资源,同时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做废塑料炼油项目合法。法律客观:《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

进口塑料瓶有哪些规定
答:进口塑料瓶规定:废塑料进口加工利用企业环境保护要求:(一)符合《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二)符合《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以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三)加工利用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

“禁塑”全面推行了吗?“禁塑”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的替代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环节管理制度,有...

废塑料瓶片有没有国家标准
答:国家标准是没有的 标准是按照你收货的人工厂来制定的 但主要还是从几个方面 1. 洗的干净不干净,热洗或冷洗 2. 瓶片里的杂质,比如盖子,标签 3. PVC含量,质量好的都在100PPM以下,就是万分之一以下 4. 含水量,一般甩水后都少于1 暂时先想到这么多 ...

废塑料回收利用符合国家什么政策
答:比如,塑料再生过程中,清洗是重要环节。"清洗1吨废塑料如用德国生产的清洗剂需要70元,虽然废料清洗干净了,清洗废水也环保,但成本太高。"国内企业一般都用烧碱来清洗,但碱水排放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我国现在没有关于清洗剂的标准,没规定不能含碱。专家认为,应该在高校设置专门的学科,进行废塑料回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