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地理题

作者&投稿:揣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道地理题、~

1.首先分析图
横坐标: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
纵坐标:太阳高度(正午时符合H=90°-|a±b|,H为正午太阳高度;半夜0点时太阳高度符合H=a+b-90°,其中a为该地纬度,b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2.第6题详解
求经度:太阳直射点经度的地方时一定是12点 找哪条经线是12点就行了
因为物影最短时就是是当地的正午12点 根据图 当地为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高度最大 说明当地是12点时 北京时间是6点 根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那么经度相差多少度 地方时相差6小时呢?解得90个经度 由于此时当地是12点比北京时间(120°E) 6点时间快 所以直射点在东 那么该直射点经度为 120°+90°=210° 我们来看一看地球的经度特点:(下图仅为一部分)
90°E—120°E—150°E—180°—150°W—120°W—90°W
所以该地正确经度为 150°W。
求纬度:该地一天内太阳高度都为正 说明该地极昼 题干说正午日影朝南 说明 该地位于南极圈内
正午太阳高度该题为23°26′
H=23°26′=90°-|a±b|(a与b在同一半球就用减 相异就用加)①
0点太阳高度该题为10°34′
h=10°34′=a+b-90° ②
①②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显然①中只能取正号 否则与②冲突 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选择B

3.第7题详解
根据第六题 南极圈内有极昼 所以北半球是冬半年 北印度洋夏顺冬逆 另外有个例子 郑和下西洋就选择在冬季 原因是北印度洋冬季顺风顺水

所以选B

总结:第六题难度较大 两道地理题奖励分较少

1题:气温越来越高 原因:一是纬度差异造成的,我国南方纬度低,北方纬度较高; 二是受冬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
2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标志着:
1、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一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
3、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6、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7、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8、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9、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分界
积温分界线(4500°C).
温度带分界线(亚热带与温暖带).
年降水量分界线(800MM).
干湿地区分界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
主要气候类型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资源分界线(过渡带与多水带).
四大地理分区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都是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
正是因为诸多地位,秦岭,被称为“献给地球的礼物”。
从自然地理来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 从人文地理看,长江是南北分界线,历史造成的。
秦岭——淮河以南算南方,反之算北方。

  21:选D 。【解析】A: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决定河流流向大多是自西向东流动。 如果包括流入其他国家的河流的话,那么中国的河流的流向呈放射状分布。(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因为亚洲的很多河流都发源于此地)特例:中国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下游为鄂毕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新疆境内的流域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

  B:根据纬度及流向可判断,此河流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降水,使得冬季河流含沙量多于七月。

  C:如果河流弯曲则先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无论北半球或南半球,由河流向陆地凸出的那岸是凹岸,由陆地向河流凸出的那岸是凸岸;河流是堆积凸岸,侵蚀凹岸。如上图所示。如果是平直河道考虑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D: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代表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附:气候与典型植被,可以在推断题用到。

    22;选C。【解析】平直河道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弯曲的河道,则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只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因,可结合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考虑。



21、不知还有条件?这个题答案AC肯定不对,BD答案好像难以确定。
该河自东向西流,不一定是我国河流;丙海岸、乙海岸上游弯曲处水深,适宜建港口。

22、选C
丙河岸处是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甲处、丁处都是河流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乙处平直河岸,侵蚀不同明显。

B D
21题A:中国的河流基本都是自西向东的,所以A错误
B:属于北半球,7月的水量比1月的大,所以含沙量1月小于7月,对的
C:按照地转偏向力,北半球是向左偏的,所以左边的河水流速肯定比右边的大,泥沙沉积右边比左边来的多,所以是错误的。
D:北纬36度自东向西的河流在中东地区,那是沙漠,哪有什么森林啊!所以是错误的。
22题按地转偏向力来说,水流的冲击力左边比右边大,所以丁和乙可以排除了,再看甲和丙,丙是河流直接冲刷上去的,而甲只是旁边擦过而已。,所以丙比甲大,所以选丙。

21选B
A.河流自东向西流,与我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不一致;
C.按水流的冲刷作用,丙的位置水深,非对岸
D.北纬36度,属于亚热带,没有硬叶,寒冷地区才有。

22选c
理由同上。

21题B 22题C 河流可能位于36°N的其他国家(经线不同)乙不是外围转弯的地方,水深一般,丙最深,所以最显著的是丙所以22题C。。36°N不是属于亚热带区域,所以排除法21题B。
我才初一啊,大哥或者大姐,我都会,您老不会?好吧,我承认,我地理全班第一

21 b正确 1月流量小于7月 a不一定 c的话丁岸和乙岸是最浅的。d的话,36度的话处于温带。。。 22c正确 丙岸水流冲刷拐角是四个标示出来的岸中最深的也是流水侵蚀最显著的。

两道地理题
答:当然,都除了以上说的两大区域,以及靠南半球那个不可能是出发点区域的一些地方(原因大家想想,提示一点:这里的纬度圈甚至都没有200KM长)。想不明白的话,可以画两条闭合的经线弧中间加一条赤道来比划比划。第二题:(比较简单)我国在北半球,越往北太阳高度角越小,阳光斜射就越厉害,阴影就越长...

问两道高中地理题
答:第2题,因为三地处于同一纬度,故影响三地高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答案 1.D 2.A 5-6解析 由图可知,本区冬季 气温可以达到-20以下,夏季最高温<25,可知应该是较高纬度地区,在我国的话,就应该为中国东北地区,所以第5题选B 因为东北地区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会形成春汛,且纬度高,...

两道地理题,求高手解答,详细。谢谢。
答:17、这是一道等值线考题,根据,甲大于0.9,丙小于0.3(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所以,B、D错误,甲可能为卫星城;A错误是明显的,应是递减。等值线沿东北-西南一线延伸,弯向低值区,故东北-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等值线原理,弯低为高)。答案为C 18、选D。乙在东侧,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右...

求两道地理题!
答:2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标志着:1、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一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 3、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6、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7、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8、湿润与半...

两道地理题、
答:①②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显然①中只能取正号 否则与②冲突 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选择B 3.第7题详解 根据第六题 南极圈内有极昼 所以北半球是冬半年 北印度洋夏顺冬逆 另外有个例子 郑和下西洋就选择在冬季 原因是北印度洋冬季顺风顺水 所以选B 总结:第六题难度较大 两道地理题奖励分较少...

地理两道题选择求详解。
答:第四题:由图可知,剖面图纵坐标应为海拔高度,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也有所不同,故是因为地形的缘故导致该区域植被差异 第五题:由图可知该区域绝大部分都处在陆地部分,距海岸较远,故农业生产面对的主要灾害是旱涝 望采纳!!!

两道地理选择题。
答:1、C;这个题的关键就是对地图的识记能力,知道日本的位置就有答案了——图中就有地震中心的标示(如上图所示)。2、A;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两道地理题
答:1、A。水往低处流吗,海拔高低不同。2、B。I错,玉龙山纬度100多,哪还有副高的原因啊。II错,图中所示为夏季风,由南向北吹,冬季风相反,正好是迎风坡。

请教两道地球运动地理题
答:下图中PQ表示晨昏线,该日Q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o 13.根据图中Q点下午太阳高度是40度,知道太阳直射南纬20度,因此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0度。14.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度,当然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有可能变长也有可能变短,总之一定会变化。其他选项A,此时太阳还没有直射回归线,所以极昼极夜的范围还...

两道高一地理题
答:你好!地理老师为你答疑解惑。第九题选C.图中1,2山脉最低处出现常绿硬叶林,可以判断出1,2是欧洲南部某山地的南北坡图。欧洲南部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图中3,4是我国某山地南北坡植被垂直带谱图。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高大山地山麓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