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必背知识四 中国的河流与自然灾害?

作者&投稿:暴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地理的自然灾害~

中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气象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而地质灾害包括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主要介绍中国疆域与行政区划;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中国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乌苏里江,雅鲁藏布江等等。
中国的自然灾害囊括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灾害,包括风灾,雪灾,雨灾,水灾,冰雹,地震,火灾等等。



 外流区和内流区
界限:北段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大致与200mm等降水线一致。
外流区:面积占全国2/3,水量占全国95%以上;
内流区:面积占全国1/3,水量占全国不到 5%。
结论
中国以外流区为主,绝大多数河流在东部外流区;内流河在西北内陆。
·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Ⅰ.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因为外流河的补给水源是雨水,所以其水位变化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风盛行时,随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南方河流汛期长,北方河短,汛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北方河流冬季结冰,越向北冰期越长。
Ⅱ.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融水最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水增多;夏季过后,河水逐渐减少,甚至断流。∴内流河多属季节性河流。有显著日变化。
Ⅲ河流的地区差异:在地图中找到下列河流,并认识它们的水文特征。秦岭——淮河一线划南北方。
附1:塔里木河:最大内流河,新疆人民“母亲河”,天上、昆仑山冰雪融水,现调博斯腾湖水补给。
附2: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分水岭或河流发源地的名称:松辽分水岭、太行山、秦岭、大别山、南岭、武夷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
附3: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径流量大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②水位季节变化(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地下水湖泊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0℃)
⑤水能(由流域内的地形坡度,河流落差,是否峡谷,河流水量大小)。
湖泊的分布
⑴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青海湖(青,最大咸水湖,湖西有鸟岛)、纳木错(最高,藏)。内陆湖面积减少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更加干旱,降水少,蒸发强;引河水灌溉,注入湖泊河水少。
⑵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有洞庭湖(湘)、鄱阳湖(赣,最大淡水湖,4-9月为汛期;10-3月枯水期,沿岸多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成为候鸟越冬地)、太湖(澙湖、苏南)、洪泽湖(苏)、巢湖(皖)等。外流湖面积减少的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问题探究]:为什么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属淡水湖?答:因为内流湖湖水流不出去,水分不断蒸发,盐份不断沉淀下来导致盐份越积越多,成为咸水湖.外流湖与外界水系相沟通,水不断更新,盐份没有沉淀下来,水所以不咸。
【资料扩展】湖泊的分类:
·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分: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贝加尔湖、洞庭湖、兴凯湖等)。在潮湿气候区,多形成水量丰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形成水浅的和无排水口的咸水湖。
·湖泊的成因类型:构造湖(如贝加尔湖、死海、坦噶尼喀湖);海迹湖(如里海、咸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北美五大湖区、芬兰的多数湖泊);火山口湖(白头山天池);堰塞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风蚀洼地湖(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牛轭湖等。
长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
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Ⅰ.长江的概况:
⑴全长6300千米;流域180万km2;水量10000亿m3;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注入东海。
⑵干流经过11个的省级行政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⑶长江依次经过的峡谷和地形区:一二级阶梯的虎跳峡;二三级阶
梯的三峡。依次经过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在图中早出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名称: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Ⅱ.水系及水文特征;
⑴长江的水系构成:上游:雅砻江-攀枝花;岷江(有支流大渡河)-宜宾;-嘉陵江-重庆;乌江-涪陵;中游:湘江等洞庭湖水系-岳阳;汉江-武汉;-赣江等鄱阳湖水系-江西湖口、九江;下游:京杭运河-江苏镇江;黄浦江-上海。
⑵长江不同河段的名称和特点:
A.上游(湖北宜昌以上):
①沱沱河:长江正源。
②通天河(至玉树):流淌于起伏和缓的青藏高原,河谷宽坦,流速缓慢,两岸草滩茫茫,是良好牧场。
③金沙江(至宜宾):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十分丰富。“长江第一湾”在云南丽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进入四川盆地,接纳众多支流,江面展宽,流量大增。宜宾-宜昌称川江,奉节-宜昌又称峡江(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B.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易发生洪水灾害。中游支流、湖泊众多,南北对称,正常年份对干流有天然调节作用。
C.下游(江西湖口以下):江阔水深,地势更趋低平,江面更为开阔(入海口80千米)。两岸水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水乡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