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重耳流亡》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程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重耳流亡》原文及翻译~

【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2),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3),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 司空季子(4)。 狄人伐唐咎如(5),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于取季隗,生伯俦、叔刘(6)以叔隗妻赵衰(7),生盾。将适齐(8),渭季隗曰: “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9)。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10)。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11),乞食于野人(12),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13)。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14),以告姜氏(15)。姜氏杀之,而谓公 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 遣之(16)。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17),曹共公闻其骈胁(18),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19)僖负羁之妻曰(20):“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候而诛无礼,曹其首也。于盍蚤自贰焉(21)”乃馈盘飨,置壁焉(22)。公子受飨反璧。 及宋(23),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24):“臣闻大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25),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26),而天不靖晋国(27),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28),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齐(29),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30),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 者(31),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32),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33)。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34),右属藁踺(35),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36)。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37),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38),其将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 秦。 秦伯纳女五人(39),怀嬴与焉(40)。奉匾沃盥(41),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惧,降服而囚(42)。 他日,公享之(43),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44),请使衰从。”公 子赋《河水》,公赋《六月》(45)。赵衰曰:“重耳拜赐!”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注释】 (1)及于难:遇到危难。(2)保:依仗,依靠。(3)校(jiao):同 “较”,较量。(4)狐偃:重耳的舅父,又称子犯,舅犯。赵衰:晋国大夫, 字子余,重耳的主要谋士。颠颉:晋国大夫。魏武子:魏诌(chou),晋国大 夫 。司空季子:名胥臣,晋国大夫。(5)唐咎(qianggao)如:部族名,狄 族的别种,隗姓。(6)俦:读chou。(7)妻:嫁给。(8)适:去,往。 (9)就木:进棺材。(10)处狄:住在狄国。(11)五鹿:卫国地名,在 今河南濮阳县南。(12)野人,指农夫。(13)乘:古时用四匹马驾一乘车, 二十乘即八十匹马。(14)蚕妾:养蚕的女奴。(15)姜氏:重耳在齐国娶 的妻子。齐是姜姓国,所以称姜氏。(16)遣:送。(17)曹:诸侯国名,姬 姓,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18)骈(pian):并排。胁:胸部的两侧。 (19)薄:逼近。(20)僖负羁:曹国大夫。(21)蚤:同“早”。贰:不一致。(22)盘飨(sun):一盘饭。置壁焉:将宝玉藏在饭中。(23)宋:诸侯国 名,子姓,在今河南商丘。(24)叔詹:郑国大夫。(25)姬出:姬姓父母 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26)离:同“罹”(li),遭受。(27)靖:安定。(28)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29)齐(chai):类,等。(30)楚子:指楚成王,飨(xiang):设酒宴款待。(31)波及:流散到。(32)治兵:演练军队。(33)辟:同“避”。舍:古时行军走三十里就休息,所以一舍为三 十里。(34)弭:弓梢。(35)属(zhu):佩带。藁:箭袋。踺: (jian):弓套。(36)子玉:楚国令尹。(37)晋侯:指晋惠公夷吾。(38) 后衰:衰落得最迟。(39)秦伯:指秦穆公。纳女五人:送给重耳五个女子 为姬妾。(40)怀嬴:秦穆公的女儿。(41)奉:同“捧”。匾(yi):洗手 注水的用具。沃:淋水。盥,洗手。(42)降服:解去衣冠。(43)享:用 酒食宴请。(44)文:言辞的文彩,指擅长辞令。(45)《河水》:诗名,已 失传,《六月》:《诗·小雅》中的一篇。 【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 的俸禄,得到所属百性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 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唐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季魄,生下伯俦和 叔刘。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 季魄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季隗回答说: “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还是让 我等您吧。”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重耳走到五鹿,向乡 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 狐偃说:“这是上大的恩赐。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 放到了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 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 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子和 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用 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 去追击狐偃。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 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 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定以担当 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 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 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 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 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 到了宋国,宋襄公送给了重耳二十辆马车。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依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 “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赶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 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 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 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在国 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 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 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 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 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 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 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 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 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 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楚国 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 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 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 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 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 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作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有一次,怀嬴捧着盛水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便挥 手让怀嬴走开。怀赢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为什么 瞧不起我?”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 又有一天,秦穆公宴请重耳。狐偃说:“我比不上赵衰那样擅长辞令,让赵衰陪你去吧。”在宴会上,公子重耳作了一首《河 水》诗,秦穆公作了《六月》这首诗。赵衰说:“重耳拜谢君王恩 赐!”公子重耳走下台阶,拜谢,叩头。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表示不敢接受叩谢的大礼。赵衰说:“君王提出要重耳担当辅佐周 天子使命,重耳怎么敢不拜谢?”

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啬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馀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健,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也活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译文:
晋公子重耳遇到祸难的时候,晋献公(重耳的父亲)派兵到蒲城来进攻,蒲城人要奋起迎战,重耳不同意,说:“我是依仗着父亲的赐予而能享受养生的俸禄,因此才得到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的拥戴就去反抗父亲,这是极大的罪恶。我还是远走高飞吧。”
于是投奔到狄人那里。跟随他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攻打廧咎如这个部族,俘虏了他的两个女儿叔隗、季隗,送给公子重耳。公子娶季隗,生下伯儵,叔刘;把叔隗嫁给赵衰,生下盾。公子要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没有回来再改嫁吧。”
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就要进棺材了,请让我等你吧。”公子在狄人那里住了十二年,然后离开。
经过卫国,卫文公并不以礼相待。经过五鹿时,向乡下人要饭。乡下人却给他土块。公子怒从心起,要鞭打那人。子犯说:“这是上天赏赐给你土地啊。”子犯以稽qǐ 首这种最庄重的礼节接受了土块,然后装上车子。
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配了八十匹马。公子安心地居住下来。跟从的人们认为这不行的,准备离去,在桑树下商量。采桑养蚕的侍妾正好在树上,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把这事告诉了姜氏。姜氏杀了她,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向,那个听到的人,我已经杀掉了。”
公子说:“没有这样的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妻子贪图安逸,实在会有损前途。”公子不肯。姜氏和子犯商量,灌醉了公子,然后打发他走。他醒了以后,拿起长戈追逐子犯。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他的两根肋骨连接在一起,便想看看他的裸体以知究竟。乘着他洗澡的时候,凑近偷看。
僖负羁的妻子说:“我观察晋公子的随从,都是足可以助他做国君的。如果用他们相助,他一定能返回他的祖国。返回他的祖国,必定能在诸侯中称霸,然后诛杀没有礼节的人,曹共公必然首当其冲。你为什么不早点向重耳表示恭敬呢?”
于是向公子馈赠一盘食品,把玉璧藏在食物里面。公子接受了食品,把玉璧还回来。到了宋国,宋襄公赠送他八十匹马。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给予礼遇。郑文公的弟弟叔詹劝谏说:“我听说上天帮助的人,别人就赶不上了,晋公子有三点,上天或许将立他为国君吧?您最好还是以礼相待吧。父母同姓,他们的子孙将不会繁盛。晋公子,是姬姓女子所生,所以能活到今天,这是一。
遭受逃亡在外的祸患,而上天使晋国不安定,大概将要帮助他了,这是第二。有狐偃、赵衰、贾佗这三个能力在众人之上的人跟从他,这是三。晋国,是与郑国同等的国家,他们的子弟路过这里,本就该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天所要帮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招待他,说:“公子如果返回晋国,那么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子女玉帛,都是君王拥有的;鸟羽、皮毛、象牙、犀革,都是君王的土地所生长的。那些波及晋国的,已经是君王所剩下的。我能用什么来报答君王呢?”
楚成王说:“尽管你这样说得有理,我还是要问你究竟怎样报答我?”重耳回答说:“如果托大王的福,能够返回晋国,一旦晋楚两国交战,在中原相遇,那我军就首先后退九十里。假如还得不到你退兵的命令,那么就左手执鞭持弓,右边挂着箭袋,跟君王较量。”
子玉请求杀掉他。成王说:“晋公子胸怀大而生活简朴,文辞华美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恭敬而宽厚,忠诚而有能力。晋侯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国外都讨厌他。我听说姬姓终唐叔的后代,他们最后要衰亡,大概是由于晋公子的原因吧。上天将要使他兴起,谁能废掉他呢?违背上天,必定有大的灾祸。”
于是把晋公子送到秦国。秦穆公送给重耳五个女人为姬妾,怀嬴也在其中。怀嬴手捧盛水器具侍奉公子盥洗,重耳盥洗完毕,挥手让怀嬴离开。怀嬴发火了,说:“秦晋两国地位平等,为什么看低我?”公子害怕了,脱掉上衣,把自己囚禁起来,表示谢罪。
有一天,秦穆公设宴招待重耳,子犯说:“我不如赵衰那样有文采,请派赵衰跟你去赴宴。”重耳在宴会上赋了《河水》,秦穆公赋《六月》。赵衰说:“重耳拜谢恩赐!”公子推到台阶之下,拜,叩首。秦穆公走下一级台阶辞谢。赵衰说:“君王把辅佐天子的事命令重耳,重耳怎敢不拜谢呢?”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节选自春秋末期左丘明的《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三年》,讲述了公子重耳的流亡经历,实际上也勾画出了春秋列国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了春秋时代诸侯国贵族家庭内部的斗争,真切地刻画了重耳由一个贵公子步向成熟的过程,并且交代了晋国在春秋列国中的地位和影响。
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细节描写把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语言简洁晓畅,极具概括性。
重耳由一个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贵族公子哥儿,到后来成为春秋时代威名远播的霸主,几乎可以说这都得益于他在国外流亡19年的经历中所遭受的磨难。正如先贤们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有历经磨难,才具有担当重任的资历。重耳的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对人物深入细致的刻画,是《左传》文学性的一大表现,通过人物言行简要的记述,便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性格鲜明突出,而在《晋公子重耳之亡》中则以重耳最为生动。
作为编年体史书,不能像纪传体史书那样将历史人物的毕生活动集中在一篇传记之中,让读者看到人物的全貌,这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十分不利的,但是作者却把重耳性格的变化发展蕴藏在一个个的事例之中。

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颌魏武子、 司空季子。

狄人伐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于取季隗,生伯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渭季隗曰: “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 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 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候而诛无礼,曹其首也。于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大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齐,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 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藁踺,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 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 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 的俸禄,得到所属百性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1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 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颌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唐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季魄,生下伯俦和 叔刘。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 季魄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季隗回答说: “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还是让 我等您吧。”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重耳走到五鹿,向乡 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 狐偃说:“这是上大的恩赐。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 放到了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 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 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子和 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用 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 去追击狐偃。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 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 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定以担当 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 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 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 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 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

到了宋国,宋襄公送给了重耳二十辆马车。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依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 “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赶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 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 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 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在国 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 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 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 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 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 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 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 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 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 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楚国 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 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 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 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晋公 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 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作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有一次,怀嬴捧着盛水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便挥 手让怀嬴走开。怀赢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为什么 瞧不起我?”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

又有一天,秦穆公宴请重耳。狐偃说:“我比不上赵衰那样擅长辞令,让赵衰陪你去吧。”在宴会上,公子重耳作了一首《河 水》诗,秦穆公作了《六月》这首诗。赵衰说:“重耳拜谢君王恩 赐1公子重耳走下台阶,拜谢,叩头。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表示不敢接受叩谢的大礼。赵衰说:“君王提出要重耳担当辅佐周 天子使命,重耳怎么敢不拜谢?”



文言文《重耳流亡》原文及翻译
答: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译文: 晋公子重耳遇到祸难的时候,晋献公(重耳的父亲)派兵到蒲城来进攻,蒲城人要奋起迎战,重耳不同意,说:“我是依仗着父亲的赐予而能享受养生的俸禄,因此才得到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的拥戴就去反抗父亲,这是极大的罪恶。我还是远走高飞吧。” 于是投奔到狄人那...

古文<重耳之亡>的原文和翻译文
答: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重耳走到五鹿,向乡 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 狐偃说:“这是上大的恩赐。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 放到了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

文言文《重耳流亡》原文及翻译
答:”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 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 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 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 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

晋公子重耳之亡翻译
答:《晋公子重耳之亡》翻译: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天命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

古文《晋公子重耳之亡》翻译
答: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

重耳出亡原文及翻译注释
答:重耳出亡的原文如下: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的翻译是什么?
答:重点句子翻译: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狄国人攻打咎如的时候,俘获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姑娘叔隗季隗,把她俩送给晋公子重耳。本文记载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到回国,并夺取政权的经历。同时也对各诸侯国...

谁会翻译《重耳之亡》这篇文言文啊 ?
答:《重耳之亡》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蒲城民众想要抵抗,重耳不允许,说:“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养生的俸禄,才得到属下人民的拥戴;有了属下人民的拥戴,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就逃往狄国。随从他一起...

古文翻译,急急急
答:过去晋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过曹国,曹君趁他脱去上衣时偷看他的骈肋。厘负绢和叔瞻在前侍奉。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不是平常的人。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君不听。厘负绢回家,脸上不高兴,他的妻子问他说;“您从外面...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的翻译虽有君命何其速也的翻译是什么
答:申生的弟弟重耳(即晋文公)出奔蒲,献公命寺人披攻打蒲,重耳越墙而逃,被披追上砍掉一只袖子。晋献公死,重耳的弟弟夷吾继位而为惠公,惠公又派披到狄追杀重耳,重耳再逃,流亡国外十九年后回国为晋文公。又遭惠公旧臣吕、_谋杀。这篇文字写了寺人披——勃_(di)向晋文公提供情报、助其避难平乱的过程。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