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沙滩 贝壳 脚丫》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者&投稿:萧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一年级# 导语】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沙滩 贝壳 脚丫》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沙滩 贝壳 脚丫》原文

  shātān  bèiké  jiǎoyā

  沙滩  贝壳  脚丫

  hǎifēng  hǎiōu  lànghuā

  海风  海鸥  浪花

  zhēnzhū  yúxiā  hǎidài

  珍珠  鱼虾  海带

  gǎngwān  yúchuán  wǎnxiá

2.小学一年级语文《沙滩 贝壳 脚丫》教案

  教学准备:

  录音带、有关大海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识字五》书写部分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听,歌中的小姑娘在金黄的沙滩上捡贝壳、抓对虾,多快乐呀!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看海。

  二、指导看图,出示词语。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挂图。按天空一海面一沙滩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色。

  (1)远处的天空有什么?(晚霞。)

  (2)海面上呢?(蔚蓝的海水,海风掀起层层海浪,海浪拍打着岩石,激起无数晶莹的浪花。海鸥在海面上自由地飞翔,远处的灯塔立在海面上。渔船上满载着鱼虾、海带,停泊在港湾里。)

  (3)沙滩上呢?(金色的沙滩上,小朋友们光着脚丫,正兴高采烈地捡贝壳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图片旁贴出对应的词卡。

  2.将词卡按顺序重新排列,让学生读一读。

  三、初步感知。

  1.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沙滩贝壳脚丫,请你大声地朗读,读通读准。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四、教学韵文。

  1.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走在金色的沙滩上,你会有什么感觉?(软软的。)你还可以在沙滩上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观察图画。)他们都在干什么?小姑娘正弯腰去捡一个蓝色的贝壳。穿红背心的男孩儿吮着大拇指,他可能有了新的发现。右边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过来,举着一个大海螺大声地喊着:“噍,多漂亮的贝壳!'’沙滩上留下了他的一串小脚印。)

  2.你见过贝壳吗?(出示实物或图片。)说说贝壳的样子,读好“贝壳”。

  3.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在沙滩上尽情玩耍,是多么开心呀!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行。

  4.用第一行的三个词语说一两句话。

  5.(播放轻柔的带有海浪声、海鸥声的音乐。)站在沙滩上,遥望海面,海风轻拂,浪花欢唱,海鸥飞翔,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谁能读好第二行的三个词语?(指读。)

  6.海鸥在海面上干什么?(飞翔、呜叫、捕捉小鱼、追逐。)海水在海风的吹拂下拍打着海岸,撞击出朵朵浪花,哗哗,正唱着动听的歌呢!再读这一行。

  7.齐读第一、二行。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风:注意笔顺,第二笔为“_L”,中间部分要写得适中。

  2.贝:上部写得略长些,左竖比横折的折笔要略短,第三笔为竖撇,末笔为长点。

  板书设计:

  识字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识字五》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有感情地朗诵前两行。

  二、继续教学韵文。

  1.美丽的大海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向人类奉献丰富的海产品。看,满载而归的海船上装满了什么?(珍珠、珊瑚、藻类……)

  2.你品尝过这些鱼虾、海带吗?味道怎样?见到过漂亮的珍珠吗?把你此时的心情融人朗读中。

  3.辛劳的渔民劳累了一天,获得了这么多东西,心情怎样?读好这一行。

  4.(播放轻柔的古典乐曲。)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海面,渔船载着渔民们满船的喜悦驶入港湾,一切又将趋于平静。谁能读好这一行?(指名读。)

  5.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红彤彤的晚霞,傍晚的大海多了一份宁静的美丽。再读这一行。

  6.诵读韵文。

  (1)借助画面,自由练读。

  (2)配乐,指名朗读。

  (3)配乐,齐读。

  三、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渔”与“鱼”的区别。

  “渔”的意思是打鱼、捉鱼。

  2.选词填空:鱼渔。

  (1)海边的()民驾驶着()船出海捕()了。

  (2)一条大鲤()在()网中挣扎。

  3.出示“渔…‘沙…浪”,说说共同点。(均有“j”,均为左窄右宽。)

  4.沙:右部“少”的竖应写在竖中线右边,左点写在中心点偏左,右点比左点高,最后一撇要舒展。

  5.浪:第八笔为“竖提”,应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舒展。

  6.渔:右部“∥”窄,“田”部要注意上宽下窄,末横稍长。

  四、拓展交流。

  小朋友们,学了这篇韵文,我们了解到大海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小朋友们应该收集了不少图片、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进一步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富饶。

  五、课堂小结。

3.小学一年级语文《沙滩 贝壳 脚丫》教学反思

  苏教版新教材的词串识字是一个亮点,它是以特定的时空物事为中心,选定相关词语,包含要学的生字,按意义连接,组成词串,再分行排列,末尾押韵,近似一篇“小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那一串串词组都具有鲜活的力量,能使学生在识字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它具有识字、认知、审美、铺垫等多重功能。这全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逼迫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编写理念,运用全新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识字5》:

  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鱼虾  海带

  港湾  渔船  晚霞

  这一课就是围绕大海这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的,经过精心组织,12个词之间产生了联系,并形成一个极为生动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在认读字词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想象去体会、感悟,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

  一、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认为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风”是后鼻音,“晚”和“湾”声调的差别,“鱼”和“渔”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二、词图对照,认知事物。

  在学生能正确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词义的理解去观察课文插图,从图中找出词语所指的具体事物。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情境图贴词卡。

  师:字音读准了,词也会读了,这些词都懂了吗?现在我们到大海边辨认一下。(出示小黑板上贴着的大幅情境图)老师把这些词卡发给同学们,请你们给大海边的景物挂牌子。(学生很兴奋,小手举得高高,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同学先把手中的词读给大家听,再想想该贴在哪儿,没发到的同学别不高兴,你们当小老师,看他们贴得对不对。

  生挂词卡,其中一位同学举着写有“海风”的词卡不知所措。

  师:哪位小老师愿意来帮帮他?

  生又纷纷举手,师指名上台。

  学生将“海风”挂在桅杆上飘动的小旗旁。

  师:海风看不见摸不着,你为什么要挂在这儿?

  生:因为我看到了小旗子在飘,一定是海风吹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又爱动脑筋,真棒!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挂对了没有?(学生读词)

  这一设计将文字与事物相匹配,既巩固了对字词的认识,又理解了词义,认识了事物。

  三、指导写字,笔笔到位。

  苏教版教材每课生字后面都安排了笔顺表,可见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过程。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在教学生字“沙、浪、渔”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三点水)归纳出来后让学生看“练习四”后的笔顺表,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写前先唱写字歌,摆好写字姿势。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孩子来说却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