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万年牢》

作者&投稿:革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篇一

  一、揭示课题

  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本文的要求。

  2.布置自学要求: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②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③课文几处写到了课题——万年牢,想想是什么意思?

  3.检查字词:

  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

  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哪两件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请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并想想这“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2.第 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做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①为什么叫万年牢?

  ②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通过找重点词句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③齐读出示的句子后,教师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工艺高,质量好,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3.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齐读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①什么叫正道?

  ②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③说说这里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

  4.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读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怎样的人?

  5.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

  么?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

  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拓展延伸,深入体验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2.读读下面的故事,补充省略号所包含的内容。

  信誉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3.收集“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不怕………不怕………不怕………(质量好)

  万年牢买卖走正通(生意好)

  无论……都……(人品好)

  

篇二

  课前播放歌曲《冰糖葫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孩子们,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预设: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我真想吃;糖葫芦晶莹剔透,非常好看;以前我也吃过,可后来大人不让买,说是不卫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冰糖葫芦有关,题目叫《万年牢》。(学生说师板书)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自己放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可不要马虎,如果有困难的,请举手示意,我愿意过来和你一起读。(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读课文。)

  2、张老师在读的过程中,觉得有这么几个句子比较难读。(出示句子)。这几个句子会读了,说明你真的会读了。

  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

  句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同桌两人自己试着读一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

  3、句子会读了,这几个词语对你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了。(出示词语)

  走街串巷天津耽误甩出赚钱掉皮损伤晾晒竹签

  自己试一试,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

  齐读词语2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掌握了词语和句子,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有几处写到“万年牢”,把这几个句子划出来。

  2、学生读,找句子,交流后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句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读三个句子。

  四、深入研读课文

  (一)、理解第 一个“万年牢”。

  1、出示句子。(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2、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奇怪,父亲为什么给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亲说说理由吗?

  学生交流。(一个学生交流,让他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3、这种“万年牢”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读一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圈画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选料严工具好工艺好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

  (预设:精挑细选、精细、认真、细致)

  正因为父亲的这份精细,这份认真,这份细致,正因为父亲用心选料,用心做事,才有这种品质上乘的万年牢。你是从哪些词儿中体会出来的?

  (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

  读这个句子。

  重点研读句子2: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透过这个“甩”字,你可以看到什么?

  怪不得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齐读句子。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

  1、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读了父亲的这句话,你对父亲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结合理解“做买卖走正道”。(预设:不骗人,不掺假……)

  3、再现对话情景。

  师讲述:“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掺点儿假,他不听。”

  孩子们,父亲和老板之间一定会有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他们的这场对话再现出来。不过张老师有个小小的提示,要想写好对话,读课文是前提。

  4、出示对话句式(孩子每人一张):在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老板()地对父亲说:“”

  父亲()地说:“”

  老板()地说:“”

  父亲()地说:“”

  (写一组对话也可以,有时间的小朋友可以写两组。)

  5、汇报展示。(交流一个学生,全班一起回读第二句万年牢。)

  6、为了让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芦,面对老板的行为,父亲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孩子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与店里做相比,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孩子们,父亲走街串巷,提篮叫卖,他心里苦吗?

  (三)、出示第三个“万年牢”的句子。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其实也在教导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相信,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会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再读课文*后一个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答: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2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看了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分段
答: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万年牢》,一共分为4段:1.第1自然段:父亲做的糖葫芦在天津很有名。2.第2-4自然段: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过程,以确保高质量的产品。3.第5-6自然段: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4...

万年牢讲述了什么故事
答:【简介】《万年牢》作者新凤霞(原名杨淑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主要内容】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他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获得交口称赞。但是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却发现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所以父亲辞掉...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父亲后来为什么辞去了工作
答:因为老板做生意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变着法儿多赚钱,而父亲却是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所以看不惯老板的作为。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6课的三次万年牢是什么意思
答:第一处“万年牢”指父亲做的糖葫芦工艺好质量好,是久经不衰的产品,因此称为“万年 牢”;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产品受到顾客依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越来越兴旺;第三处指的是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亲切的内在联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设计
答:2.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做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①为什么叫万年牢?②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通过找重点词句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65…68的内容读后感
答:读《万年牢》有感 在语文书中有许多课文,但《万年牢》这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文中的父亲是一位走街穿巷卖糖葫芦的普通人,可是他做事认真实在.做糖葫芦的材料要上等,制作工序不能添油加醋,父亲的认真实在终于有了回报,进了天津大字号做糖葫芦,可父亲却因为那里掺假而辞去了工作.让我感受到那位父亲真诚...

语文四年级人教版下册第6课万年牢的体会100字左右.
答:我觉得父亲做事认真、仔细、诚实,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老板叫父亲少放些葫芦,糖,做点儿假,可是父亲不听,因为他想到了买主,想到了吃糖葫芦的人,他们一直信任父亲,付了钱,卖到的却是下等的糖葫芦,他不能这么做的。老板给父亲的帮手,父亲觉得他动作太慢,不如他的女儿。父亲口中的万年牢表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答: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