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标准如何确定

作者&投稿:归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给你个一般规定你参考吧
 一、抗震等级是怎么样确定的?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二、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一般规定

  (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考试大

  2)而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

  (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1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9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5)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6)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柱截而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7)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8)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9)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

  1)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

  2)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3)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U%;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R`应按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1.6%。

  4)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1.L倍采用,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L.3倍采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1.9倍采用,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L.2倍采用;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

  ③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各延伸一层。 考试大

  5)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应配置交叉暗撑;

  ②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宜配置交叉暗撑;

  ③交叉暗撑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书第10章10.7条的规定。

抗震设防目标是如何确定的
答: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建筑结构遭遇不同水准的地震影响时,对结构、构件、使用功能、设备的损坏程度及人身安全的总要求。抗震设防目标,是按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确定的。抗震设防目标与三种烈度相应,分为三个水准,具体是: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或...

楼房防震等级标准
答:通常建筑抗震等级约为6至7级,若是砖混结构,为7级,若高端社区或是高层建筑为8级。抗震等级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通常建筑抗震等级约为6至7级,若是砖混结构,为7级,若...

抗震设防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建筑物分类标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结构形式、地基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具体分类标准如下:一级抗震设防等级 一级抗震设防等级适用于重要的公共建筑、特种建筑、大型工业厂房等建筑物,以及高层住宅、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高层建筑。一级抗震设防...

如何才能做到房屋抗震设防的标准?
答: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地震不活跃带抗震设防烈度是6至7度,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

建设工程的抗震要求,应当什么部门确定?
答:建设工程的抗震要求由当地地震局确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标准
答:地震等级分为一级至四级,表示非常严重,严重,相对严重和一般等这四个等级。在中国建筑行业中,已开始严格执行这样的划分等级标准。抗震等级也是指设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建筑物重要性及设防标准以及设防类别,结构型式和烈度以及高度等四个因素,采用不同抗震等级的具体设计。房屋的抗震等级以两级的...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抗震等级是如何划分
答: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

抗震设防烈度怎么划分
答:法律分析: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目前抗震规范中一共考虑了6、7、8、9度抗震设防和不设防。法律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答:房屋抗震等级:1、抗震等级其实就是设计部门依据了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分类与设防的标准”,根据设防的类别、结构的类型、烈度和房屋的高度四个因素而进行确定的,而采用了不同的抗震等级进行的相关具体设计,普通的房屋级别为4.0-4.5级。2、房屋抗震性能一是要看房子的结构,目前...

抗震设防总体要求有哪些,分别加以详细阐述。并谈谈你对结构抗震措施的一...
答: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一)《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二)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房屋建筑工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