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哪些优秀歌唱家

作者&投稿:壤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八十年代的老歌手有那些?~

1,刘文正
刘文正,1952年11月12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祖籍河北省任丘市,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主持人。1975年加盟歌林唱片,并凭借个人首张专辑《诺言》获得关注,同年凭借爱情电影《门里门外》步入电影圈。
2,邓丽君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
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从而开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在台湾成名。
3,齐秦
齐秦(Chyi Chin),1960年1月12日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歌手齐豫的弟弟,华语流行男歌手、音乐创作人、演员。1981年,发行第一张唱片《又见溜溜的她》出道,后应征入伍。

4,王杰
王杰,原名王大为,华语男歌手、演员、音乐制作人。1962年10月20日生于台湾,祖籍陕西西安。3岁父母移居香港定居。幼年在多部邵氏电影中扮演角色。从1987年12月出道以来,王杰发行专辑80多张。
5,陈百强
陈百强(Danny Chan,1958年9月7日-1993年10月25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台山,中国香港歌手、演员。
1979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First Love》,同年凭借歌曲《眼泪为你流》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1981年主演剧情片《失业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文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丽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百强

当然没有,八九十年代内地还在争吵流行歌曲是不是低俗文化该不该被批呢!九十年代以前华语通俗流行乐坛就是港台撑起一片天。

欢,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早在十年前(1993年)的抽样调查中知名度就已达87%的流行歌手,自1985年荣获北京高校英语、法语歌曲比赛两项冠军以来,一直屹立于歌坛之巅,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流行歌坛“大哥大”。刘欢拥有最多的代表作,拥有最广泛的听众群,他演唱的歌曲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刘欢创作和演唱的作品虽获奖无数,但他本人却置之度外,淡漠名利,荣辱不惊,多年来知识的积淀和文化的内敛更使他历练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刘欢还以他的执著和不容低估的影响力为在中国消除音乐间的隔膜和树立流行音乐的形象方面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刘欢的媒体曾经毫不吝啬地为他冠以各种各样的美名:“中国歌王”、“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中国主流音乐的教父级人物”、“中国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流行乐坛的常青树、不倒翁”、“中国最好的声音”、“歌坛大哥大”、“刘欢,只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著名歌唱家”、“著名音乐家”、“流行音乐家”...┅十八年的磨砺使刘欢历久弥新,他甚至成了中国演出市场“确保品位和档次提升的标志”。

刘欢,1963年8月26日生于天津,1985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现任教于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西方音乐史》。

二、简历

[四十不惑]刘欢音乐生活中的四十件要事:

1、夺得北京首届高校英语、法语歌曲大赛双料冠军(1985年)

2、随中央讲师团自愿赴宁夏石咀山支教一年,主授音乐(1985-1986年)

3、参加中央电视台《电影世界》文艺晚会录像,演唱英、法文歌曲《乡村摇滚》、《我的路》以及电影《德黑兰43年》、《野鹅敢死队》主题曲,这是第一次进棚录音,也是首次录像(1986年)

4、首次为电视剧录音---电视连续剧《雪城》主题歌《心中的太阳》、《离不开你》(1987年)

5、获《人民日报》主办的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的“八八十大金星”称号,得票数位居第二(1988年)

6、为时事政论片《世纪行》创作主题曲(1988年)

7、连续三届当选“全国影视十佳歌手”(1988年、1990年、1992年)

8、籍由歌曲《丁香雨》、《黑船》荣获《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全国十大青年作曲家”创作、演唱双奖(1990年)

9、参加1991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赈灾义演电视直播晚会演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因“迟到”遭“封杀”达三年之久(1991年)

10、与韦唯共同发起北京演艺界赈灾义演,募集捐款1600万元人民币,并与众明星合作录制和演唱专为此创作的歌曲《共有的家园》(1991年8月4日)

11、为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创作音乐(1993年)

12、与韦唯合作应邀录制格莱美奖获得者乔奥专为北京申奥创作的歌曲《祝福北京》英文版随北京奥申委赴摩纳哥参加2000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典礼(1993年)

13、《北京人在纽约》荣获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电视剧优秀音乐创作奖”(1994年)

14、应邀赴美国纽约参加在举世闻名的音乐圣殿卡耐基音乐厅举行的演唱会(1994年)

15、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十一届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1990年)、第七届全运会主题歌《五星邀五环》(1992年)、首届东亚运动会主题歌《崛起的东亚》(1993年)和第八届全运会主题歌(1996年)

16、应邀赴日本参加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开幕式演唱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同行》(1994年)

17、为电影《带轱辘的摇篮》创作音乐(1994年)

18、为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创作音乐(1995年)

19、应邀赴罗马尼亚担任布拉索夫国际流行音乐界评委(1995年)

20、被全国新闻记者协会评选为中国十年来“十佳词曲作者”(1996年)

21、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创作音乐(1997年)

22、签约索尼音乐和上海声像,发行首张个人精选辑《记住刘欢》(1997年)

23、为下岗工人演唱公益歌曲《从头再来》(1997年)

24、应邀担任领队带团参加香港亚洲国际流行音乐节(1998年)

25、应著名作曲家谭盾先生之邀与世界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同台合作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会归一周年音乐会《天地人》(1998年)

26、为国产首部美术大片《宝莲灯》创作并演唱主题歌《天地在我心》(1998年)

27、在CCTV和MTV举办的首届“音乐盛典”中获“最受欢迎男歌手”奖(1999年)

28、作为全球唯一男歌手被载入美国出版全球发行的《百年SONY MUSIC(原CBS)》大型精装纪念册;作品《爱之无奈》同时入选《百年SONY MUSIC(原CBS)》纪念版(2000年)

29、应邀担任CCTV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评委(2000年、2002年)

30、《从头再来》、《天地在我心》两首歌曲入选1999年度中国原创歌曲排行榜“十大金曲”,并获此排行榜最高奖项“杰出成就奖”(2000年)

31、获CCTV和channel[V]颁发的“新千年杰出男歌手”奖(2000年)

32、以“著名音乐家”的身份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新时期中国艺术家”大型明信片集(2000年)

33、应邀录制申奥歌曲《我们可以》赴莫斯科参加凤凰卫视中文台制作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仪式直播节目(2001年)

34、《少年壮志不言愁》、《千万次的问》和《好汉歌》三首歌曲同时入选北京百姓投票评选的新中国建国以来“我最喜爱的电视十佳歌曲”(2001年)

35、与毛阿敏合作演唱第九届全运会主题歌《又见彩虹》(2002年)

36、连续四年分别在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伦敦千禧宫、雅典卫城和约翰内斯堡曼德拉剧院举行的“为中国喝彩”大型演出(1999年-2002年)

37、应中国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余隆先生之邀参加北京第五届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演出(2002年)

38、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北京新年音乐会(2002年12月31日)

39、获第三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2003年〕

40、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推出个人演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给我的同龄人及后代》(2003年)

此外,刘欢多次荣获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举办的各种评比及排行榜“最佳男歌手”、“最受欢迎男歌手”、“最有成就男歌手”等称号;应邀先后出访过法国、新加坡、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奥地利、美国、巴西、阿根廷、秘鲁治理、厄瓜多尔、摩纳哥、、罗马尼亚、香港韩国俄罗斯、德国、英国、希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著名高等学府进行音乐专题讲座。

张明敏,张振富,耿莲凤,张华敏,殷秀梅,叶毛,廖莎,杨洪基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乐圣”。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莫扎特

莫扎特,mò zhā tè,W. A.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享年35岁。

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智商:165

肖邦
弗雷得利克·肖邦
又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职业:作曲
所属地区:波兰
生日:1810年3月1日
称号: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代表作:马厝卡舞曲、圆舞曲

求七八十年代港台的流行歌曲
答: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影视歌曲很多:一、电影主题歌或插曲:《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红色娘子军》主题歌《娘子军连歌》、《阿诗玛》插曲《马铃响来玉鸟儿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草原上的人们》插曲《敖包相会》、《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

八十年代春晚的神曲,大家都知道哪些呢?
答:第三首,军港之夜,这首歌可谓中国海军的经典代表曲目,但是这首歌并未正面描写水兵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选取他们生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侧面进行表现。1986年春节联欢晚会之上,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她的演唱委婉悦耳,犹如一曲飘荡在海风中的安眠曲。至此,这首歌红遍大街小巷。据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

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那些好听的歌?
答:南方二重唱《我从南方来》张艾嘉《爱的代价》齐豫《走在雨中》孟庭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周华健《爱相随》万芳《割爱》王梦麟 《雨中即景》蔡琴《顺应着》这些歌到不一定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也不一定是准确的80年代,可能会有几首是70末期,但都是本人觉得足够好听的 :)...

大家公认的80年代到现在的十大金曲有哪些?
答: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近四十年时间里,选出够格、有说服力的“十大金曲”,确实不易。只希望接下来选出的十首歌曲,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经典的1980年代,中国香港涌现出许多优质歌手和好听歌曲,这第一位要说的就是许冠杰。许冠杰年轻时虽然也唱英文歌,但他却是粤语歌的“缔造者”之一,其中那首...

求日本上世纪7,80年代的歌曲
答:血疑>主题曲《我衷心的谢谢你》山口百惠的,现在很多中年人都很熟悉的。《人证》主题曲《草帽歌》乔山中,这个大家也很熟悉了久保田利伸的《love love love song》,耳熟能详,BOA等很多歌手都翻唱过。还有那个英年早逝的尾崎丰《i love you》,也有很多歌手翻唱。桑田佳佑有一首《真夏的果实》张...

六七十年代有哪些流行的歌曲
答:1、《北京的金山上》《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歌曲。藏族民歌,由玛卓作词。李谷一原唱,著名翻唱者有雍西、韩红等。成就:1964年,雍西就成为了第一个把《北京的金山上》从西藏唱到北京的人,她在北京的演唱大获成功,并且受到了周总理的称赞——从那之后,全国人民知道了《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悠扬...

盘点不同年代的流行音乐,除了周杰伦,你听过哪些老歌?
答:这时突然传来了敲门声,原来是文工团小号手陈灿,他带来了一台录音机,神神秘秘地把一盘磁带放进录音机,按下开关键,甜美温柔的歌声传了出来:“爱的日子里,让人难忘记……”这正是邓丽君的歌。邓丽君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音乐的标志。虽然她本人一生只客串过三部电影和两部电视剧,但她的形象、...

80年代有哪些经典老歌?著名的歌手?
答:这张专辑完美搭配了张雨生清晨露珠般的学生气质,是张雨生在偶像歌手时期的代表作。这张唱片当时创下35万张的销售记录,张雨生凭此成绩成为年度唱片风云人物。姜育恒《再回首》,这首歌由陈乐融作词,卢冠廷作曲,陈志远编曲。该歌曲因在1991年的央视春晚上演唱,而在中国大陆为人熟知。这首歌的原唱其实是...

不同年代代表性的歌曲
答:30年代的《大刀进行曲》,40年代的《解放区的天》,50年代的《志愿军战歌》,60年代的《谁不说俺家乡好》,70年代的《北京颂歌》,80年代的《祝酒歌》…… 每首歌都像历史的一面旗帜——引导当时的人,触摸后来的人。《走进新时代》创作于1997年十五大前夕,抒发了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

谁能告诉我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流行的是歌曲啊?谢了!
答:八十年代流行趋势主要以港台为主 列举几个歌手 黄家驹 童安格 谭咏麟 姜育恒 王杰 小虎队 周华健 郑智化 高胜美 陈淑桦 林忆莲 伊能静 张惠妹 陈淑桦等等 九十年代大陆歌手层出不穷 毛宁 杨钰莹 高林生 孙浩 尹相杰 于文华 解晓东 蔡国庆 李春波等等等等 在这两个年代他们的歌都非常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