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厚度相当于大雪、中雪、小雪

作者&投稿:狂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雪中雪大雪暴雪是如何划分的?~

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水的凝华是指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的过程。按照降水量强度,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 小雪: 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中雪: 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 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如果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一般称之为“零星小雪”。 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 暴雪 ,20.0~29.9毫米为 大暴雪 ,超过30.0毫米为 特大暴雪 。

降水等级划分标准

类型 24小时累计降水量 (毫米)
小雨.阵雨 0.1--9.9
小到中雨 3.0--16.9
中 雨 10.0--24.9
中到大雨 17.0--37.9
大 雨 25.0--49.9
大到暴雨 38.0--74.9
暴 雨 50.0--99.9
暴雨到大暴雨 75.0--174.9
大暴雨 100.0--250.0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75.0--300.0
特大暴雨 >=250.0
小雪.阵雪 0.1--2.4
中雪 2.5--4.9
大雪 5.0--9.9
暴雪 >=10.0

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为大雪,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为中雪,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深度低于3CM的为小雪。

降雪由于含水量不同、温度条件不同,积雪深度也不相同。在气象观测上量降雪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雨量筒接雪,然后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另一种是用专用仪器称重,然后换算成毫米单位。

换算为毫米单位后,12小时内降雪量1-3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5mm的为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3-6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10mm为大雪。

扩展资料

积雪深度和降雪量的关系

积雪深度和降雪量并无直接的换算关系,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积雪地面上时,是通过测量气象观测场上未融化的积雪,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叫积雪深度,其单位为厘米,是一个可以随着积雪的加深不断累积变化的数值。

而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降雪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积雪深度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0m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0m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 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0mm的降雪过程。

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他的单位是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 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 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过程。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过程。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50mm的降雨过程。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 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0m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0m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 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0mm的降雪过程。

零星雪有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雪:大于或等于0.1毫米,小于0.25毫米;中雪:大于或等于至0.25毫米且小于3.0毫米;雪:大于或等于至3.0毫米,小暴雪:降雪是大于或等于5.0毫米5.0毫米的;

小雪:小于2.5毫米   中雪:2.5-4.9毫米   大雪:5.0-10.0毫米   暴雪:10.0毫米以上

大中小雪天气预报符号是什么样的
答:大雪的标志是一朵云下三个雪花。中雪的标志是一朵云下两个雪花。小雪的标志是一朵云下一个雪花。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雪量(融化成水)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

如何连续测量降雪的厚度?
答:降雪的等级通常用降雪量来划分,在 24小时内:0.1—2.4毫米为小雪;2.5—4.9毫米为中雪;5.0—9.9毫米为大雪;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QT-1100 超声波雪厚/水位监测系统是通过安装于固定高度的超声波传感器向下方液位面发射超声波,根据回波延迟测定待测液位面高度,即雪厚或者水位的无人值守式...

如何测量降雪量?南方1毫米的降雪和北方一样吗?
答:1毫米的降水相当于北方8~10毫米厚的积雪;南方相当于6~8mm的雪,北方的雪比南方疏松。气象局测量某段时间的降雨量,是用一根简单的圆柱管收集降雨量,然后将一定时间内收集的雨水倒入一根较小的圆柱管中,圆柱管的分类和测量尺度类似于油量计。无论是降雪期间还是降雪后,都会有很多因素影响积雪深度,...

多大的雪是大雪。
答: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同,雪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的。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

雪的厚度是多少?
答:1. 积雪厚度与降雪量的关系:通常情况下,1毫米的降雪量对应的积雪厚度约为0.9厘米。2. 降雪量的等级划分:在气象学中,降雪量是根据雪融化后的水量来划分的,共分为六个等级: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降雪量越大,说明融化后的水量越多。3. 积雪深度与降雪量的实测比值:以...

中雪是多大的雪
答:2. 雪量的测量:雪量是通过气象观测者使用特定标准的容器收集雪后融化,并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有严格的规范来定义雪量。3. 降雪等级的划分:- 24小时降水量在0.1至2.4毫米之间为小雪。- 1.3至3.7毫米为小到中雪。- 2.5至4.9毫米为中雪。- 3.8至7.4毫米为中到大雪。- 5.0至9.9毫米...

降雪大小的标谁是什么?
答:- 小雪:降雪量在0.1毫米到0.25毫米之间。- 中雪:降雪量在0.25毫米到3.0毫米之间。- 大雪:降雪量在3.0毫米到5.0毫米之间。- 暴雪:降雪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4. 降雪量是指将降雪融化后得到的水的体积,它可以用来估算积雪的厚度。通常,1毫米的降雪量相当于15厘米的积雪厚度。例如,97....

降雪量的等级标准是怎么样的?
答:降雪等级标准: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降雪等级标准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

雪的厚度是多少?
答:1毫米降雪量的积雪厚度大约是0.9厘米。气象上的标准,降雪量是根据雪融化以后的水量多少,由低到高划分为以下6个等级: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雪下得越大,融化后变成的水就越多,水量越多,降雪量就越大。也就是说,降雪量是计算水的量是多少。例如:七台河市区11月17日晚...

降雪到多大才算是大雪
答:这是根据24小时降水量计算的,(单位面积的 降雪化成水后在相同底面上水的深度),当降水量小于10毫米时为小雪,10~25毫米为中雪25~50毫米为大雪,50~100毫米为暴雪,100~200毫米为大暴雪,大于200毫米为特大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