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里在海王星轨道外有没有较大的天体,比冥王星大的天体

作者&投稿:敛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冥王星为什么因一次天文学大会而降级?~

8月14日至25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天文学家汇集风光如画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参加三年一度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议。与往届不同,本次第26届会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24日,天文学家们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太阳系行星的称谓,给众说纷纭的行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新的定义,太阳系的9个兄弟要分家,特别是老九冥王星被划入另册。

行星被重新分为三类

天文学家16日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正式提交有关行星定义的决议草案,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次大会5号决议。22日,大会又提交了重新修订的5号决议:行星的定义。决议中说,当代的观测正在改变我们对太阳系的了解,重要的是天体的命名应当反映我们现时的认识。这特别适用于“行星”这个名称。“行星”一词最初描述的是那些在天空中“游荡”的光点。最近的发现则迫使我们用如今可以获得的科学信息来创建某种新的定义。因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议用下述方式来定义行星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1]我们将1900年以前发现的在黄道面附近以近圆轨道运行的8个经典行星和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的其他行星天体区分开来。
[2]按照上面的定义,我们承认冥王星是一颗行星,最近发现的若干大的海(王星)外天体也是行星。与经典行星相比较,这些天体的轨道一般都具有大的倾角和大的偏心率,轨道周期超过200年。我们把以冥王星为原型的这类行星天体归为新的一类,“矮行星”(dwarf planet),以与经典行星相区别。
[3]所有环绕太阳运行的非行星天体均应命名为“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方成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说,简言之,就是把行星分为三大类,即“经典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北京天文馆馆长、中国著名小行星专家朱进博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个决议就是把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开除。根据大会的5号决议,冥王星的行星身份仍将保持,但是已从大行星降为二级行星——“矮行星”,可谓今不如昔,身价一落千丈。
与此同时,有3颗天体将荣升二级行星,它们是: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卡戎星和2003年发现的2003UB313(齐娜星)。这样,太阳系的行星由9颗增至12颗。其中有8颗是经典行星(俗称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同时有4颗二级行星“矮行星”,它们是冥王星、卡戎星、谷神星和齐娜星。据专家介绍,冥王星与它的卫星卡戎星均符合新的行星定义,二者直径为2:1,引力中心不在冥王星内,彼此的运动犹如在天宇跳交谊舞。这样,它们将可能是太阳系首次确认的双行星。

76年前天文学家的失误

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在这期间,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一直经历着“生死轮回”的宇宙以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系的探索。之所以现在制定行星定义,要追溯到一场历时76年的天文学“失误”。1930年,洛厄尔天文观测台宣布观测到冥王星,他们称该行星的体积比地球大数倍。很快,冥王星作为太阳系第九颗行星进入教科书。但冥王星的发现者美国人克莱德·汤博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随着现代天文观测仪器的不断升级,通过哈勃大望远镜,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柯伊伯带(Kuiper Belt)”的出现直接动摇了冥王星的地位。新的观测显示,冥王星实际上是一块比月球小的岩石。等这个错误被纠正,冥王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小孩子们都知道它是第九大行星,被人们叫了几十年了。
在科学界,关于冥王星的地位问题长久以来就存在争议,自2003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迈克·布朗发现了UB313后,关于冥王星的争论升级。布朗发现太阳系里还有一个体积比冥王星大的天体,沿着海王星外的大角度倾角轨道运动。经哈勃太空望远镜测量,这一天体直径约为3000公里,比冥王星大。其官方名称是2003UB313,布朗教授将它命名为“齐娜”。测算显示,要让“齐娜”绕行太阳一周,得花560年。
迈克·布朗发现的“齐娜”是球形的,而且比冥王星大。该天体的发现令天文学界头痛。头痛的原因在于,不同于离太阳更近的8颗行星,冥王星处于太阳系最外围著名的柯伊伯带的中心位置,柯伊伯带是太阳诞生时的残留物质形成的环状区域。“齐娜”也是一个柯伊伯带天体,所以,如果冥王星算得上行星,“齐娜”也必须是行星。问题不仅如此,天文学家还清楚,柯伊伯带充满了数不清的岩石,如何定义它们也是个问题。

行星将越来越多?

荷兰裔的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在1951年首次提出了“柯伊伯带”假说,即在海王星轨道之外的太阳系边缘,可能还有类似彗星的天体存在。柯伊伯的这一假说,是对天文学固有看法的一种挑战。因为,在发现冥王星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天文学家们一直认为,在海王星以外的太阳系更遥远的区域,除了冥王星外,再没有什么其他的天体了。可就在“柯伊伯带”假说提出的40年后,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学家于1992年利用2.2米的天文望远镜,首次观测到这一区域有天体存在,证明在太阳系的边缘,确实有着一个原先不为人知的广阔世界。
据出席会议的中国天文台的张承民博士介绍,最近10年以来,在“柯伊伯带”发现的天体数量可以说是节节攀升,迄今已证实的达6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直径在100公里左右。“齐娜”已被证实是个直径超过冥王星的天体,“柯伊伯带”是否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星体存在?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这个谜底也将逐步被揭开。
太阳系兄弟分家已成定局,争议终将尘埃落定。有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新定义,可能某天人们一觉醒来就会发现,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自己生存在一个有着更多行星的太阳系内。

冥王星就这样“惨遭降级”

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

没有,其实冥王星也很小,最近天文学家已经把冥王星排除九大行星,也就是说现在只有八大行星,因为在冥王星外发现比冥王星小的一颗行星,天文学家认为有必要给行星定个标准,于是规定多少质量和体积的才叫行星。所以冥王星和最新发现的行星被排除了,根据计算,太阳系内海王星外,不可能再有行星,因为那样的话,海王星的轨道应该不是现在这样。

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嘛 还没有发现 再往外就是科衣伯带了 具体是什么还部知道

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嘛 还没有发现 再往外就是科衣伯带了 具体是什么还部知道

...但是它并没有飞出太阳系,那太阳系的边缘到底在哪里?
答:冥王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矮行星,这些矮行星在柯伊伯带内。什麼是柯伊伯带?这里要解释一下:柯伊伯带是太阳系在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黄道面附近、天体密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初是由爱尔兰裔天文学家艾吉沃斯提出,杰拉德·柯伊伯(GPK)展开了该观念。柯伊伯带被...

外太阳系指什么?
答:1. 外太阳系通常指的是太阳系边缘的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区域,这一定义在科学界得到广泛认可。2. 在某些科学文献中,外太阳系也被用来指代太阳系外的星系,即那些位于我们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3. 另一种定义将太阳系分为内太阳系和外太阳系,其中内太阳系是指太阳与小行星带之间的区域,而外太阳系则是...

近年来天文学家在海王星轨道外缘发现了另一个许多小型天体聚集的区域...
答:答案是A 全称为艾吉沃斯-柯伊伯带(英语:Edgeworth-Kuiper belt;EKB,一般简称作柯伊伯带,或译作古柏带、库柏带等)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Kuiper)。早在上世纪50年代,柯伊伯和埃吉沃斯(Edgeworth)就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微小...

赛德娜真的是离地球最远的大型天体吗?
答:相关知识 冥王星(小行星编号:134340)是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天体环柯伊伯带上的一颗矮行星,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且最大一个柯伊伯带天体。冥王星在1930年被发现后,被宣布为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好景不长,自20世纪90年代起柯伊伯带又相继发现了几颗与冥王星大小相似的天体(包括矮...

太阳系最外层神秘轨道并不是由“第九大行星”造成?
答:虽然这个新理论不是第一个提出由小天体构成大质量圆盘的引力可以避免第九行星存在的理论 博科园-科学科普:但它是第一个能够解释观测轨道的显著特征,同时又能解释太阳系其他八行星质量和引力的理论,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天文学》上。在海王星轨道之外是柯伊伯带,它是由太阳系形成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小天体...

太阳系中有没有冥王星这个星球
答:有的。有冥王星。冥王星是1930年发现的,在海王星的公转轨道以外,当时被认定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公里),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公里)。冥王星因此周期性进入海王星轨道内侧。海王星与冥王星因相互的轨道共振而不会碰撞。由于距离太阳太远...

海王星为什么会远离太阳系!这对太阳系宇宙环境安全有影响没
答:海王星是太阳系的第八颗行星围绕着太阳,是世界第四大的太阳系天体(直径)。海王星是直径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更好的。轨道:太阳45.04亿公里,(30.06天文单位)行星直径:49532公里(赤道)?以质量:1.0247e26的公斤 在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海神))代表海神。天王星被发现后,...

宇宙中八大行星的位置都在哪里?
答: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为“八大行星”。 从2006年8月24日11起,新的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和海王星。 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

九大行星里的疑问
答:20年前,科学家就已经知道行星的轨道会漂移,特别是天王星与海王星,更是从成形之后就已经逐渐向外移动。Levison和Morbidelli提出的理论模型认为:太阳系原始星云有一个过去并不晓得的边界,大概就是现在海王星的位置,也就是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的地方。在这个范围内,各个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以及现在...

海王星是太阳系外缘的一颗行星,海王星每165年绕太阳一周,试推算海王星...
答:海王星[2](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罗马神话中的尼普顿(Neptunus),因为尼普顿是海神,所以中文译为海王星。天文学的符号,是希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