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王朝末期的慈禧太后结局如何?

作者&投稿:展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慈禧太后统治时,恭亲王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慈禧太后利用了奕,也给予了奕巨大权力。但随着奕地位高升和声名鹊起,恭亲王奕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于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机会对他进行打击,使奕一直浮浮沉沉。同治四年(1865)三月初五,编修蔡寿祺弹劾奕,说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太后命令查办,七日就以其目无君上,免去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朝中大臣求情,慈禧太后才允许他在内廷行走,并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免去了议政王职务。这是奕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同治八年,奕支持杀掉慈禧太后亲信安德海,为慈禧太后所恨。同治十二年,奕劝谏同治帝不要修治圆明园,触怒了慈禧太后。光绪七年三月,慈安太后去世,奕更为孤立。反复浮沉磨平了奕往日的棱角,挫折了他的锐气,遇到大事他提不出应对的策略。中法战争中,奕为首的军机处对于战与和拿不定主意,军队节节败退。光绪十年(1884),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借口奕“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奕集团全班人马(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十年又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并总理海军,会办军务,内廷行走,但毫无作为。二十四年(1898)奕病故,终年66岁。谥“果敏”,其子载澄袭爵恭亲王。

1.慈禧太后最终是病逝的。
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正三刻),叶赫那拉氏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2.病因:查阅慈禧脉案可知,慈禧早年患月经不调,以后又患有咳嗽、痔疮、面风、腹泻诸疾。至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主要患有消化不良症,御医多用“益气理脾之
法”。至同年十二月末,病仍如是。延至三十四年九月,始见腹泻病症。至此之后,慈禧之腹泻病一直未愈,且有加剧之势,至当年十月份,又请张仲元(太医院院
使)等诊治。十月二十日,即光绪临终的前一日,慈禧的病情虽较复杂,但仍无突然变化之势,如张仲元所书脉案:
  十月二十日,张仲元、戴家
瑜请得皇太后脉左部弦而近躁,右寸关滑数鼓指。咽燥舌干,口渴引饮,时作咳嗽,顿掣两胁作疼,连用甘寒化燥之法,胃热不减口渴愈甚。谨拟加味白虎汤调理:
洋参一钱石膏四钱锻肥知母三钱甘草八分
引用白梗米一两后煎。至十月二十一日,慈禧脉象复有不匀,即有心律不齐情况,且“精神萎顿”,病情有所加重,然而,光绪皇帝已于当日子刻进入弥留状态。从
慈禧有关病案记录得知,其病情属逐渐加重而亡。而在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病情仅有加重趋势,并非突变。
3.陵墓:

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葬于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东陵,定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谥号共22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孝慈、本朝孝德、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少数几个见过这位太后的人将她叙述为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高个子女性。她长着一双鹰眼,有着明显的鞑靼人特征。她态度高贵而傲慢,嗓音中带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伊莱扎·鲁哈马·西德摩《中国,长寿帝国》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给母亲祝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其中就有她亲笔写的一幅书法。这幅书法一直保存了几代人,最后毁于“文革”。诗曰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政举措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革,后者是体制层面上的变革。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啥?慈禧为清朝续命数十年,面对外国威胁捍卫帝国权威?现在连慈禧都能这么洗了吗?过生日,千万白银。要军费,一分没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正三刻),叶赫那拉氏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满清王朝长达半世纪的女人慈禧的一生是如何的?
答:具有非凡政治才干的她,举重若轻,从容地收拾了分别以肃顺和恭亲王为首的两大势力,成为手握实权的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普天之下,莫非后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的一生充满遗憾,在她的身后,是一个风雨飘摇的衰落王朝。作为君临天下的女皇,她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女人慈禧的最后遗言令人...

慈禧是不是最后一位老佛爷?
答:最后一个被称为老佛爷的就是慈禧 隆裕虽然后来也被加封太后,其权柄远不能望其项背。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

历史上满清时代,慈禧太后死后为什么没人祭奠她?
答:原本清朝作为我国最后的一个时代,曾经也有过无数风光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富足,百姓安康,但是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由于慈禧太后管理不当,导致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而造就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慈禧太后。在古代的时候,后宫是不得干政的,慈禧太后偏偏要一直垂帘听政,将清朝统治了半个世纪之久,只是...

慈禧临死前,到底留下哪三个遗言,到如今还被人唾骂?
答:第一句遗言:后宫不得干政众所周知清朝的历史中,后宫女人干政很少,当然除了慈禧以外,似乎整个大清帝国,就找不到第二个像慈禧这样弄权的后宫女人。就算是辅佐三代帝王,入住中原的孝庄皇太后,也没慈禧这么得瑟,一会临朝听政,一会代理皇帝之职,总之除了没皇帝的尊号以外,似乎慈禧就是清朝末期实打实的...

慈禧太后是清朝哪位皇帝的皇后
答:慈禧是清朝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皇后。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曾经控制过整个国家的女性之一。从她15岁开始被选入宫中成为秀女之时起,便注定她的命运与大清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进入宫中后,慈禧太后凭借着美貌的容颜和聪明的才智,很顺利便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宠幸,被封为懿贵嫔。咸丰皇帝...

为什么慈禧会那么强大死后三年才被灭国?
答:慈禧太后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奢侈,无能,腐败,是满清王朝的掘墓人之一,是中国全面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负责人,几乎在慈禧太后的身上找不到任何的闪光点。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西太后还是一个狠角色。在她当朝的时期,清朝没有出现分崩离析,而仅仅在她死了三年之后,偌大的大清帝国就成为了...

对于慈禧的一生,为何很多人都说她是让满清提早送命的人?
答:人们说慈禧是让满清提早送命的人,是因为慈禧在清朝晚期的时候一些种种的自私作为导致清王朝加速灭亡。在慈禧太后晚年阻止维新运动,囚禁当时的统治者成了封建派的领头人以至于成了清朝灭亡的导火线。一、洋务运动的失败,导致西方国家的入侵慈禧太后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的种族的改革。清朝衰败从洋务运动开始...

慈禧的历史回顾,我要详细的,谢谢
答: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慈禧皇太后诸般考量均以个人权位为重,结果严重损害国家利权以及无辜人民生计,堪称其主政期间最大的过失。 满清末年,王朝内外交困、统治岌岌可危。为保住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不丢,慈禧太后在改革派大臣李鸿章、张之洞的推动下实行改革。改革之初,慈禧太后首先定下了“四个不能变”:即三纲五常不能变;...

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物。
答:50岁以后的慈禧 可以说是一个无野心,但又贪恋权利的人且无比自私、固执且不择手段的人。在政治方面因为她独揽朝纲故持己见导致中国错过了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在军事方面,她不懂军事却横加干涉军事的发展,好高骛远只图表面上的富强而忽视了骨子里的腐败和衰落,用大笔的白银打造了一只看似强大而...

清末的慈禧太后为何被称为晚清罪人,被历史黑了吗?
答:因此,慈禧当之无愧是历史罪人。二、在政治上的胡乱决定慈禧太后的决定是导致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原因。当时中国是泱泱大国,日本仅仅只是一个弹簧岛国,因此实力是在伯仲之间的,而且中国要是抵抗完全是可以的。但是慈禧太后却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派兵到前线,导致前线战争失败,最后只能接受日本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