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姑嫂塔的来历?

作者&投稿:任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石狮姑嫂塔的来历?~

  石狮姑嫂塔的来历:
  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泉州府志》中载,从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650年中,泉州发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饿死”、“民多游移”、“种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惨情景。在那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困迫下,乡民大量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到菲岛谋生。因住番定居国外,故乡人称华侨为“番客”,指的是从“番邦”返“唐山”的客人。
  传说故事:
  传说在很早以前,石狮宝盖山下有一户农家,父母过世后,兄妹两相依为命。后来阿兄娶了妻子。妻子非常贤惠,对小姑也非常好。一家三人虽然生活清苦,却也过得平平淡淡,没有缺少欢乐。
  有一年苦旱,天不下雨,五谷无收。自古闽南地区田少人多,遇到灾害人民无法谋生,就纷纷到南洋。阿兄只好和妻子、妹妹商量,跟着同乡到南洋去。阿兄去了南洋,几年没有回家乡,也没有寄来一封信。他到底是死是活,是好是坏,真叫姑嫂两人牵肠挂肚,日夜思念。姑嫂两人经常登上宝盖山顶,对着大海看啊看,可是每次却只能看到一个灰蒙蒙的大海,哪有阿兄的归帆?
  为了能看得更远的大海,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扛来石头,堆迭起来,年久月深,成为一个高高的站台,她们站在石台上,踮起脚尖,不停地看啊盼啊,可是一月过了又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阿兄还是没有回来。有一天,姑嫂俩看到孩子们在放风筝,心想,可以写封信,把它绑在风筝上,让风筝随风飘到南洋去。可是放风筝,得有风筝绳索。姑嫂俩就剪下自己长长的头发搓成风筝的绳子。
  这系上家信的风筝,飘到南洋上空落了下来。系在风筝上的家信被番客们捡到,辗转传到阿兄的手里了。原来阿兄到了南洋后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出路。他落泊在外,没有脸面给家里写信。他读完姑嫂俩这血泪写成的家信,悲痛大哭,就急急忙忙收拾行装,赶回故乡。
  这日,天气晴朗,姑嫂两人又登上宝盖山顶的站台,对海眺望。一会儿,大海出现了归帆,亲人相聚就在眼前了。可是,就在这一刹那间,狂风大作,海浪滔天,船翻沉海底。姑嫂眼睁睁看着即将相会的夫、兄葬身大海,惨哭几声,相抱跳崖自尽。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这对姑嫂,就在姑嫂俩迭石堆台的地方,建了一座石塔,叫姑嫂塔。这当然是传说,但姑嫂塔的传说却是侨乡人民移民海外的历史见证,是人间最深沉感情的记载。

在石狮市东南5公里的宝盖山上,又名万寿塔、关锁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后遭雷击,乾隆四十年(1775年)按原样重修。明代何乔远的《闽书》载:“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另传古有姑嫂二人,切盼飘洋过海的亲人,竟日垒石登高远眺,伤心而死,时人哀而筑塔祀之,故名姑嫂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第一层西北面开一拱型石门,二至五层各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作梅花形,顶置穹形斗拱。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每层迭涩出檐。外有回廊围栏环护四周,内有石阶可绕登塔顶。二层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字,顶层外壁建有方形石龛,龛内并刻两个女像。 宝盖山面向台湾海峡,孤峰兀立,拔地而起;山巅上姑嫂塔独立凌空,巍峨挺拔。登临远眺,泉南形胜,海天风物,尽收眼底。姑嫂塔成为泉州港船舶出入的航标,闽南侨乡的标志。

  石狮姑嫂塔的来历:
  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泉州府志》中载,从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650年中,泉州发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饿死”、“民多游移”、“种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惨情景。在那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困迫下,乡民大量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到菲岛谋生。因住番定居国外,故乡人称华侨为“番客”,指的是从“番邦”返“唐山”的客人。
  传说故事:
  传说在很早以前,石狮宝盖山下有一户农家,父母过世后,兄妹两相依为命。后来阿兄娶了妻子。妻子非常贤惠,对小姑也非常好。一家三人虽然生活清苦,却也过得平平淡淡,没有缺少欢乐。
  有一年苦旱,天不下雨,五谷无收。自古闽南地区田少人多,遇到灾害人民无法谋生,就纷纷到南洋。阿兄只好和妻子、妹妹商量,跟着同乡到南洋去。阿兄去了南洋,几年没有回家乡,也没有寄来一封信。他到底是死是活,是好是坏,真叫姑嫂两人牵肠挂肚,日夜思念。姑嫂两人经常登上宝盖山顶,对着大海看啊看,可是每次却只能看到一个灰蒙蒙的大海,哪有阿兄的归帆?
  为了能看得更远的大海,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扛来石头,堆迭起来,年久月深,成为一个高高的站台,她们站在石台上,踮起脚尖,不停地看啊盼啊,可是一月过了又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阿兄还是没有回来。有一天,姑嫂俩看到孩子们在放风筝,心想,可以写封信,把它绑在风筝上,让风筝随风飘到南洋去。可是放风筝,得有风筝绳索。姑嫂俩就剪下自己长长的头发搓成风筝的绳子。
  这系上家信的风筝,飘到南洋上空落了下来。系在风筝上的家信被番客们捡到,辗转传到阿兄的手里了。原来阿兄到了南洋后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出路。他落泊在外,没有脸面给家里写信。他读完姑嫂俩这血泪写成的家信,悲痛大哭,就急急忙忙收拾行装,赶回故乡。
  这日,天气晴朗,姑嫂两人又登上宝盖山顶的站台,对海眺望。一会儿,大海出现了归帆,亲人相聚就在眼前了。可是,就在这一刹那间,狂风大作,海浪滔天,船翻沉海底。姑嫂眼睁睁看着即将相会的夫、兄葬身大海,惨哭几声,相抱跳崖自尽。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这对姑嫂,就在姑嫂俩迭石堆台的地方,建了一座石塔,叫姑嫂塔。这当然是传说,但姑嫂塔的传说却是侨乡人民移民海外的历史见证,是人间最深沉感情的记载。

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
答:因此,过了数百年,“姑嫂传奇”仍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依旧在闽南侨乡、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流传不衰。宝盖山顶的“姑嫂塔”也随着这个凄美的传奇故事,深深地印烙在海内外侨乡人的心中。姑嫂塔最高多少米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姑嫂塔位于石狮市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建于南宋...

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
答:因此,过了数百年,“姑嫂传奇”仍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依旧在闽南侨乡、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流传不衰。宝盖山顶的“姑嫂塔”也随着这个凄美的传奇故事,深深地印烙在海内外侨乡人的心中。姑嫂塔最高多少米 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姑嫂塔位于石狮市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建于南宋...

姑嫂塔形状,历史,来历。
答:姑嫂塔在石狮市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关锁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当时姑嫂塔成为...

《辑》:塔
答:三藏塔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九华山公园玄奘寺内,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44年,因塔内葬有唐高僧玄奘顶骨而得名,为五层楼阁式青砖塔。小九华山古称覆舟山,又称真武山。《寰宇记》载:“在城北五里,周回三里,高三十一丈,东接青溪,北临真武湖;状如覆舟,因以为名。”石狮姑嫂塔,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