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是怎么欺负法国的?

作者&投稿:道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时德国是怎样欺负法国~

法国军事战略思想太落后了,装备也不好。并寄希望于马其诺防线,结果德国装甲洪流绕过其防线,法国措不及防,就悲剧了。。。。

1940年~1945年德国纳粹占领法国,关于这一时期,人们一直以来的集体记忆是饥饿、抵抗和恐惧。但是新书《1940~1945:糜烂年代》却彻底颠覆了这一观念:在纳粹的占领下,巴黎成了个“花花世界”,女性的性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这本书的问世,让法国这个在二战期间被怀疑同德国纳粹纠缠不清、历史混乱不堪的国家对自己的过去更加迷惑。
出生率直线上升
《1940~1945:糜烂年代》将这一时期的巴黎描绘成了一个大型聚会,书的作者帕特里克·比松是法国电视台历史频道的导播,他说,“我知道这是一个禁忌话题,一段没有人想重提的历史,这会伤害我们的民族尊严。但是事实是人们接受了德国的占领,没有反抗。”
比松说,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为了渡过经济上的难关,巴黎的女人忘掉了被纳粹关押在集中营里的丈夫,和德国的军官鬼混。尽管她们都鄙夷地把德国军官称为“金发野蛮人”——实际上,这样的“野蛮人”,对法国女人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德国军官,任何可能帮助她们渡过难关的人,老板、商人、邻居,她们都可以为之“献身”。在食物需要配给的岁月,她们的身体是唯一可更新、无穷尽的货币。
比松说,“在寒冷的冬季,煤炭供应紧张。晚上10点到次日清晨5点的宵禁,成了色情活动的黄金时期。结果,1942年,法国有200万男人都被关押在监狱里,但是当年法国的人口出生率却直线上升。”


  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在希特勒的一再催促下,制定出了一个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西线作战计划。 1939至1940年德军进攻低地国家计划之变动此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即把德军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去进攻法国。但是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却讨厌这个方案,认为不过是老调重弹。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曼施坦因提出了他的的战略构想: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而不是在右翼。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的一条捷径,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但是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拒绝将曼施坦因的计划转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黄色方案的德国空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由于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烧毁,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手中。于是曼施坦因再次向陆军总部提出他的观念,这使勃劳希契非常厌恶,把他调任第38步兵军军长。但曼施坦因乘希特勒接见各新任军长之机,将他的见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陈述。
  希特勒对曼施泰因的陈述,“简直象精灵似的理解非常快”,并表示他个人完全同意曼施坦因的见解。第二天,希特勒便召见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命令他们以曼施坦因的建议为基础,立即制定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来。虽然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强烈反对曼施坦因的建议,认为其所谓的秘密通过,实在是一种疯狂的假设,它将使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面临法军侧翼攻击,并可能导致全军复没。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两位陆军首脑屈服了。于是,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奉命根据曼施泰因的建议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批准了与曼施坦因设想大致相同的新作战计划。德军参谋部将这一计划取代号为挥镰行动。据当时任第19装甲军军长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说,除了希特勒、曼施坦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
  为实施挥镰行动,德军统帅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投入西线作战的总兵力为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
   德军兵力分布及最后进攻方案1.中路的A集团军64个师(其中包括7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由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上将指挥,担任中间突破阿登山区直冲英吉利海峡的任务;
  2.右翼的B集团军28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由费多尔·冯·博克上将指挥,担任助攻任务,目的是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吸引英法联军的主力;
  3.左翼的C集团军17个师,由威廉·里特·冯·勒布 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佯攻马奇诺防线,以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
  4.以另外的27个师作战略预备队。
  同盟国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其中法军和英军共有103个师,编成3个集团军群)、 联军总司令莫里斯·甘末林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然而,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备战不力。联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保守失算,该计划重点是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把比利时作为双方厮杀的主战场。根据D计划,联军把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五国联军协同作战挡住德军进攻;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奇诺防线上,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抵御;而在中段则自持有阿登山区天险和马斯河,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法国军事战略思想太落后了,装备也不好。并寄希望于马其诺防线,结果德国装甲洪流绕过其防线,法国措不及防,就悲剧了。。。。

用闪电战奇袭法国,绕过马其诺防线!直接进攻法国首都巴黎!

为什么二战法国投降后,德国是怎么处理法国降军的?
答:很少的部分,形成了小规模的游击队,在山区抵抗,但是被飞速击败。一部分释放出来后,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英国,跟随戴高乐。所以说,法国的确不能称之为战胜国的一员,在战争初期,它一触即溃。之后的时间,大部分的法国军队,都在所谓的中立下,在德国的控制下。最后阶段,当英美军队登陆,才开始攻击...

二战德国入侵法国详细时间是哪天?
答:4.德军A集团按曼施坦因意图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5.法国政府撤出巴黎,迁往图尔。同日,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国宣战。13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14日,法国政府再迁往波尔多时,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巴黎。

二战时期德国和法国是什么关系,急急急!!!
答:是战胜国和仆从国的关系 二战伊始,法国就战败投降了,所以,二战时期,法国是纳粹德国重要的军工企业生产国,而且,法国有大量的志愿军入,参加了德国武装党卫军,伙同纳粹德国参加了侵略战争,为纳粹德国效力。

二战时德国为何要打法国
答:希特勒希望英法默认波兰成为德国领土,不希望与英法开战。但已经宣战,且英法联军已驻扎于德法边境,法国总统已是对纳粹持强硬态度的保尔雷诺,他是主战派,静坐之后必然是进攻,所以德国先进攻。进攻北欧各国只是为保护德国与英法开战后北翼的安全。进攻比利时卢森堡是为了保护德国鲁尔工业区,还便于绕过马...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要侵略其他国家呢?
答:在法国凡尔赛宫中宣布了德意志的诞生。在二战前夕,英美法等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扶植战败的德国和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对他们的侵略行为姑息容忍,不惜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最终导致德国加快侵略别国。

二战时,法国为何38天就被德国轻松打败了吗?
答:作为西方世界的老大哥之一,法国一直都是欧洲的陆军强国。在二战开始之前,虽然法国陆军已然没有了拿破仑时期横扫欧洲大陆的霸气,但他们仍然拥有300多万精锐正规军和不计其数的飞机坦克,军事实力比德国都要强上一筹,是名义上的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然而,在二战初期,强大的法国陆军却被德国人打得满地找牙...

法国和德国有过什么恩怨?为何至今都是死敌?
答:最后就是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的建立,法国和德国的矛盾逐渐开始进行了化解,而且双方也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合作。由于二战之后,欧洲各个国家元气大伤,最终导致了欧洲开始选择抱团取暖,放下原来的仇恨和恩怨。所以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启,法国和德国这对绵延了多年的冤家也终于重归于好。

二战前,德国法西斯是如何煽动对外仇恨的呢?
答:内部矛盾是事物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内部矛盾有时候很难解决,就需要外部矛盾的力量缓解内部矛盾。只有在面对外部矛盾时,国家与人民之间才会暂时放下内部矛盾。五分钟读懂历史 要清楚二战德国如何煽动民众的对外仇恨情绪,我们先要明白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有不少历史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独立的,它是第一...

二战时,法国是如何被德国打败的?
答:德军突破比利时,从阿登山脉绕过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线不攻自破,不久法国投降。德国仅两周就灭亡了法国。法国之所以会灭亡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法国轻视德国的军事实力;二、对马其诺防线过分自信;三、没有做好周密布署,不然德军也不会绕过马其诺防线。

为什么法国和德国是历史上的宿敌
答:因为德国的前身德意志地区在法国国土所在位置以东,一个地区联盟的崛起势必成为法国在之后百年最为强劲的对手,而这个联盟的主导者,叫做普鲁士。1866年,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打败奥地利后,这场兄弟间的对决也让奥地利无法再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地区的主导权。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成为了阻碍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最后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