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将军是谁?

作者&投稿:诸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谁才是最会打仗的将军~

韩信(前230年-前196年),淮阴人,是西汉开国三杰之一,又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萧何誉为“国士无双”、蒯彻誉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韩信是谋略家、战术家、统帅和“谋战”派军事理论家,在中国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主要战绩有败章邯、擒魏豹、斩陈余、收左车、降燕地、杀龙且、取田齐等伟大事迹。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明代茅坤解释韩信的军事技巧为“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官拜汉大将军、左丞相、赵国丞相、齐王、楚王,“王侯将相”一人全任,却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开始消灭异姓王,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贬为淮阴侯;最后韩信被吕雉(即吕后)及萧何骗入宫内,诬以谋反之名处死于长乐宫钟室。

希望对你有帮助:1、吴起(?~公元前381),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战国初期两大传奇名将之一(另一为孙膑) 。“提十万兵横行天下者,桓公也,提七万兵横行天下者,吴起也,提三万兵横行天下者,孙子也”。吴 起曾士鲁、魏、楚三国,到哪哪强,尤其使魏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2、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号称战神,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其余为李牧、王翦、廉颇)。古人 用兵必提“韩白卫霍”,不多说。3、李牧(?—前229年),骑兵战的天才。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 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 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 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 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贸》中说赵王 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 愤。4、项羽(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天生的军事英才。体现项羽英勇的主要是巨鹿,彭城,垓下三 战,前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勇气概,而垓下一战则造就了千古悲情的西楚霸王。5、韩信(?—前196年)号为“兵仙”。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 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不需多言。 6、卫青(?~前106)骑兵战的三大天才之一。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 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7、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 一说前145~前117)骑兵战的三大天才之一。 8、李靖(571—649)骑兵战的天才。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 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9、徐懋功(李绩)(594—669),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唐高祖赐徐懋功姓李,李世绩。后又避太 宗李世民讳,遂单名绩。一个半仙级的家伙,唐太宗曾极口称赞他“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 (去病)岂能及也”。唐肃宗把他与李靖一起,誉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姜太公)庙。10、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常胜将军。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 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 “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如同很多中国古代的将领和政治家一样,岳飞也以文才传世。慷慨 激昂,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 全世界华人所熟知。岳飞另有一首《小重山》,写出了他一心忧国却在朝中孤立无援的心境。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

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

何谓春秋,就是战争,政治等国家大事都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白起在冬天奇袭魏国河内,开创冬战先例,在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运用步兵大规模攻城战。白起指挥长平之战,全歼赵军。杀赵军四十余万(又说共六十余万,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既是中国走向统一,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是中国大规模地围歼战法先例。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当时的战争规模,在古代战争史上是很罕见的,在战国时代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秦赵两国调集的兵力,从史书上来看加起来应该有100万左右,在当时那个年代,两千多年前,这是相当相当可怕的一个统计数字,100多万。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谁都输不起,包括强秦也输不起。实际上这就是战国晚期的时候,决定是由谁来统一中国的一场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当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男一号。

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歼灭战,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这一条,是当时最有效率的一条原则。因为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在当时那个年代,每年的都要爆发战争,所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大家都在争斗,如果说在一场战争当中,你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好, 战争到此结束,而你把他们放了,他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下一次战争他们仍然是战士,战争永远都会进行,战争会一场接着一场地打下去。

长平之战若不杀降,这四十五万赵军回头又是一支大军,秦军等于白打。白起为国家计——杀!

百年后的项羽,同样坑杀三十万秦军降卒,为什么人们把白起当作杀人魔,而对项羽抱以同情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比白起痴情?

长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壮举,只不过完成这次壮举的是为后世儒家文史所鄙视的奉行法家治国(依法治国)的秦国!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因为感慨李牧一代良将没有好下场、扼腕叹息而盲目将感情趋向战败的赵国;更不能因为白起每战不留降卒而侮蔑扭曲把憎恶强加给秦国。

秦国自然不是无懈可击,否则也不会二世而亡,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是不是该公正客观一点,而非一句“暴秦”“杀人魔王白起”一概而论。

白起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至于英雄,那历来都是送给后世儒家王道所推崇之人。由于白起杀敌太多,也被这些“仁义道义”的文人排除在外。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称作是杀人魔王,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白起根本就不配称作是一个名将。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上白起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真正为战争生的“战神”!

战国名将中,吴国伍子胥、孙武,魏国吴起、庞涓,齐国孙膑,燕国乐毅,无不是先拜师修习,成为兵家名士后,前往心仪的国家“拜将”,希望得到英明君主的赏识——这是战国良好的双向选择人才的氛围,所谓“百家争鸣,择优而适”。而这些“名将”大多在退隐或失势后著书立说,要把自己的兵家理论与实践流传后世。

然而真正的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则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兵家学习,是纯粹的“行伍出身”,从小兵开始,在杀戮与拼杀中凭借战功名留后世。

秦赵在战国中最血性好战,尤其是秦国,因为彻底执行法家军功制度,所以大将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没有功劳,仍是老兵一个,不可封爵。在这种的环境下,才诞生了白起之类从基层将领一步一步凭战功走向辉煌的一代战神!。

坚持依法治国的秦国始终被尊崇儒家的后世各朝所鄙弃,秦国的名将良臣也多被认为是杀人魔和酷吏,这其实是儒家千百年丑化的结果。其实秦国所崇尚的务实、清廉、大公、坚毅,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启蒙与发展阶段能够开荒辟壤,在艰难困苦中逐渐振兴、一代代矢志不渝的表率。

我们的民族有太多的谦恭与忍让,我们的历史有太多的无奈与屈辱,变质的儒学毒害了中国一千多年。

如今中国世风靡靡,道德没落,我们需要的是整个民族的务实求真。呼唤法家的刚毅果决,大公清廉。

百家争鸣不会随着岁月的逝去而湮灭,也不会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统天下而窒息死亡!当欧洲人高呼“文艺复兴”时,他们追求的是人类在初生期所具有的冲劲与创造力、勇气与战斗力。

当一个民族徘徊在进与退,左与右的十字路口时,回头看看先辈浴血开伐的足迹,回头看看历史在残垣断壁中带给我们的启示,才能找到再次振兴的原动力 。

粟裕,
新中国成立或不可缺的一位功臣,
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真正的“常胜将军”
一生歼敌200余万,
有哪位历史将领可以匹敌???

天龙将军
  生于大唐开元六年(718年),大唐历100年,字天龙,号龙将,父亲雷公是长安城内著名武师,自幼聪明伶俐,谦虚好学,少年时跟随名师习武,十六七岁那年,奉父母之命参军,在军队里表现十分优秀突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久被提升为都统,20多岁时早已名声大振,曾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他的丰功伟绩,被玄宗皇帝看在眼里,再加上身边有贵人辅助,天宝2年(743年/25岁)被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封为“天龙大将军”。

由于雷天龙善于带兵打仗,而且用兵如神,长于谋略,其摩下雷家军军纪严明,雷历风行,在平判军,讨游牧,灭突厥等无数战伇中更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30岁那年又被册封为“唐显公”,于天宝7年(748年)奉唐唐玄宗之命率10万大军出征西域平乱,在西域时陷入一系列男女情感结中,并欲罢不能,五年后平乱回朝,被宰相杨国忠所陷害打入天牢,在公主和属下冒死相救,随即看破红尘,消发为僧已了此生。

周亚夫

刘秀 想当年也是 2万 大破40万大军
以水柔著称

中国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十八大名将,你最佩服哪一位
答: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

十大名将:谁是中国古代最善战的将领
答:谁知天命不予,柴荣竟病故征途,年仅39岁。柴荣两次对敌契丹,都占到了便宜,想想日后北宋集全国之力却屡战屡败,柴荣的能力不能不让人佩服,而且他也为北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中国史上十大名将 第七名 周瑜 “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刘备语)孙策死后,26岁的周瑜总督江东军事,征讨麻、保二屯,...

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十大名将,该如何排名?
答: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十大名将,我觉得该这样排:1、吴起吴起,战国初期名将,曾为魏国训练出横扫六国的特殊重甲部队“魏武卒”。一生经历大小战役七十余战,六十多次战胜,其余平,从未有败绩。曾率军攻入秦国的函谷关,更有率领5万多人大败40多万秦军的辉煌战绩。战国时期,经常把秦国按在地上摩擦。2、...

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将军是谁
答: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将军为白起,白起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白起在世期间即被称为战神,一生所打的战役没有失败的。白起,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257年,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

中国古代的八大名将,谁的战斗力最为强悍呢?
答:孙武、吴起、白起、李牧、王翦、蒙恬、韩信、卫青、霍去病、关羽、谢玄、桓温、韩擒虎、李靖、徐世绩、郭子仪、曹彬、杨继业、岳飞、徐达、常遇春、于谦、戚继光、袁崇焕……这些闪亮的名字,为历史学家、历史爱好者所推崇。那么,排除演义小说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真实战斗力最强悍的八大...

中国历史上十大猛将
答:排名第六:冉闵。曾是建节将军,后又成冉魏政权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数从征伐,屡立战功,但现在讲历史几乎很少有人提冉闵,哪怕他算是英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屠胡令”。但那时候五胡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他很大程度上挽救了百姓无数。排名第五:夏鲁奇。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名将,以骁勇闻名...

中国历史上最英勇善战的将军是那位?那个朝代的?具体点
答:号"飞将军",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悍勇世无所匹,不多说勇猛指数 8 智谋指数 5 总评 6.5TOP 5 斛律光字明月,高车族,北齐名将,出身将门,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马,咸阳王,其弟为齐幽州刺史,可谓一门三杰,最初投候景(后来杀了梁武帝的那个),有人便对候景说"斛律家小儿,不可使其三度为将,后夺人名",原因...

中国历史上最勇猛的将军前十名是哪几位呢
答:1、白起 秦国名将,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楚被迫东徙都于陈,白起因功被封为武安君。击破赵、魏联军于华阳,斩首十五万。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2、项羽 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学什么的,上过什么学,或者是没上过学,提起此人无不了若指掌。巨鹿之战...

古代最能打仗的名将,项羽排在第四谁是第一?
答:关于中国古代最能打战的将军,本文通过列出经典战例,从军事才能、作战勇猛、战术思想来综合考量,从而做出排名。第五名:霍去病——封狼居胥,匈奴胆寒 简介:生于公元前140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少显骁勇: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随舅父卫青远征匈奴,两次弃大军轻率八百骑深入匈奴数...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天才级战将是谁?
答:我看见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大堆名字,比如说白起,比如说李牧,再比如说韩信。不过这些人我们大家都比较熟知,关于他们的事迹也都耳熟能详,飞鱼再次也不一一细说,而飞鱼要说的是吴起。吴起,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人,此人精通儒、法、兵三家学说,可以说是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全能型天才。在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