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如何确定以太网数据帧的上层协议?

作者&投稿:示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辨别以太网中不同的帧类型~

一、以太网帧格式的几种类型
1、1982年,出现了Ehternet II的标准。
2、1983年,现出了Novell—ether帧的标准。
3、1985年,出现了IEEE 802.3规范。
4、为解决Ethernet II与802.3帧格式的兼容问题,后来推出了Ethernet SNAP格式。
5、cisco设备支持以下几种不同的以太网帧格式,包括arpa,sap,snap和Novell—ether。
二、不同类型的帧的格式
1、Ethernet II:
帧头(Frame Header)由6个字节的目的MAC地址,6个字节的源MAC地址,2个字节的类型域(标示封装在Frame里面的数据的类型)组成,后面是46—1500字节的数据,帧尾是4字节的帧校验(FCS)。
2、Novell Ethernet:
帧头与Ethernet II的区别是其中的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长度域后面的两个字节0xFFFF,用于标示此帧是Novell Ether类型的帧;接着后面的数据域为44—1498个字节,帧尾与Ethernet II相同。
3、IEEE 802.3/802.2:
802.3帧头与Ethernet II的区别也是其中的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其中又引入802.2协议(LLC)在802.3帧头后面添加了一个LLC首部,由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占用1个字节),SSAP(Source SAP,占用一个字节),一个控制域(占用1个字节)。SAP是用来标示帧的上层协议的。
4、Ethernet SNAP:
SNAP帧与802.3/802.2帧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一个5字节的SNAP ID,其中前面3个字节通常与源MAC地址前三个字节相同,表示厂商代码。有时也可设为0,后2个字节与Ethernet II的类型域相同。
三.如何区分不同的帧格式
如果帧头中源MAC地址后面的2个字节的值大于1500,则此帧为Ethernet II格式。接着比较后面的2个字节,如果为0xFFFF则是Novell Ether类型的帧; 如果为0xAAAA则为Ethernet SNAP格式的帧;如果都不是则为Ethernet 802.3/802.2格式的帧。

以Ethernet为例,头部去掉6字节的源和6字节的目标MAC地址、2字节的协议字段,尾部去掉4字节的FCS字段,余下部分即为交付上层的数据了!

以ethernet为例,头部去掉6字节的源和6字节的目标mac地址、2字节的协议字段,尾部去掉4字节的fcs字段,余下部分即为交付上层的数据了;

太网帧中包含一个Type字段,表示帧中的数据应该发送到上层哪个协议处理。

如IP协议对应的Type值为0x0800,ARP协议对应的Type 值为0×0806;通过对数据帧的解码来确定的,发送的时候都是打包发送的,到达接受端需要进行解码才能使用,在发射端打包发送的时候,都是有特殊字段加密的。

扩展资料:

1、MAC+S.MAC+TYPE+DATA+FCS通过数据帧中的TYPE字段来确定上层协议,0X0800则IP协议,0X0806则ARP协议;如果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是的广播地址或侦听组播地址,则接收;

2、进一步处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是广播也不侦听的组播地址,

3、同时又不是自己的MAC地址,则丢弃;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是自己的MAC地址,则接收,并利用帧尾的FCS字段进行校验,数据帧是完整的则交由上一层协议,如果不完整则进行其他处理方式。



这个应该是通过对数据帧的解码来确定的,因为发送的时候都是打包发送的,到达接受端需要进行解码才能使用,而且在发射端打包发送的时候,都是有特殊字段加密的。

以太网帧中包含一个Type字段,表示帧中的数据应该发
送到上层哪个协议处理。比如,IP协议对应的Type值为
0x0800,ARP协议对应的Type 值为0×0806。

以ethernet为例,头部去掉6字节的源和6字节的目标mac地址、2字节的协议字段,尾部去掉4字节的fcs字段,余下部分即为交付上层的数据了!

以太网的数据帧
答:这道题涉及到三个知识点:以太网的最大帧长(或以太帧所携带的最大数据长度)、IP报头及TCP报头的最小长度。以太网帧数据域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而IP报头和TCP报头字段最小长度为20字节。所以,用户数据最长为 1500–20-20=1460字节。

监听技术的以太网上数据帧的监听剖析
答:以太网上的数据帧主要涉及Tcp/ip协议,针对以下几个协议的分析:IP,ARP,RARP,IPX,其中重点在于ip和 arp协议,这两个协议是多数网络协议的基础,因此把他们研究彻底,就对大多数的协议的原理和特性比较清楚了。 由于各种协议的数据帧个不相同,所以涉及很多的数据帧头格式分析,接下来将一一描述。在linux...

计算机网络协议——TCP/IP协议总结
答:因此,以太网协议通过对电讯号进行分组并形成数据帧,然后通过物理介质把数据帧发送给接收方。那么以太网如何来认识接收方的身份呢?以太网规协议定,接入网络的设备都必须安装网络适配器,即网卡,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而网卡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也就是帧首部所包含...

以太网接受和发送多少正常
答:以太网采用广播机制,所有与网络连接的工作站都可以看到网络上传递的数据。通过查看包含在帧中的目标地址,确定是否进行接收或放弃。如果证明数据确实是发给自己的,工作站将会接收数据并传递给高层协议进行处理。以太网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制,任何工作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网络。在发送数据之前,工作站首先...

一层层了解网络通信协议
答:这就是 数据链路层 的功能,它在 物理层 的上方,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用于两个设备(同一种数据链路结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早期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电信号分组方式。逐渐地,一种叫做 以太网(Ethernet) 的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 帧(frame) ,每一帧分为两...

路由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
答:交换机通常用于局域网(LAN)环境中,并通过使用MAC地址表确定如何转发数据帧。总的来说,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和使用场景,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根据您的网络需求和环境,您可以选择合适的设备来实现您的网络目标。

IP网络技术原理.
答:网络上的设备看不到网桥的存在,设备之间的通信就如同在一个网上一样方便。由于网桥是在数据帧上进行转发的,因此只能连接相同或相似的网络(相同或相似结构的数据帧),如以太网之间、以太网与令牌环(token ring)之间的互连,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帧结构不同),如以太网与X.25之间,网桥就无能为力了。 网桥扩大了...

计算机网络(三)数据链路层
答: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 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

以太网和FDDI网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传输过程的简述是什么?
答: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

以太网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是什么?
答:以太网系统组成:共享媒体和电缆、转发器或集线器、网桥、交换机和以太网协议。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具有如下的一般特征:1)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使用同一通信媒体。2)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3)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