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中哪些描写相思的作品?

作者&投稿:辛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些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分别代表什么~

桑梓:桑梓指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 洛阳 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 明 李贽 《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叶圣陶 《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竹(丝竹)v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   ◎ 丝竹 sīzhú   (1)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①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②奏乐的声音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music]∶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在《陋室铭》中指奏乐的声音。   sī zhú   丝竹(丝竹)   ③丝绸和竹子(现代汉语中的丝竹)桃李:桃李——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桃李结果繁多,“桃李满天下”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极多,各地都有。唐朝宰相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姚崇等数十个人,后来他们都成了当时的名臣。有人赞扬狄仁杰: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门下了!因此后人就用“桃李”代称学生或所荐人才,如说“某某老师桃李满天下”。 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社稷: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于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   2, 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   出处:《韩非子·难一》:“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史记·吕太后本纪》:“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   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这是农业之神。明 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开府》:“而世人省事者少从,有延挨日月,令当事者受其极重不返之势,奈何惟翁力图,所以为社稷远计...轩辕:轩辕即黄帝,姓姬,居于轩辕之丘 ,故名曰轩辕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曾战胜炎帝于阪泉 ,战胜蚩尤于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指中华民族、车辀、星座名等。,婵娟:由来  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唐˙孟郊˙婵娟篇: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 元˙沉禧˙一枝花˙天生瑚琏套˙梁州曲: 腰肢袅娜,体态婵娟。 亦作 婵媛 。   2.美女、美人。唐˙方干˙赠赵崇侍御诗: 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或称为 婢娟 。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唐˙刘长卿˙湘妃诗: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天下第一等才子自然要有天下第一等佳人来相配方为合适,如宋玉与婵娟、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周瑜与小乔、李靖与红拂、南唐后主与大小周后、道君皇帝与李师师、梁山伯与祝英台、钱谦益与柳如氏、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一段段、一幕暮,... 编辑本段应用   (1).姿态美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薛综 注:“婵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婵蜎”。 唐 李商隐 《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婵娟。” 元 沉喜 《一枝花·赠人》套曲:“腰肢嫋娜,体态婵娟。” 婵娟(2).指美人。 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却教呼 桃鹦鹉叶 ,便遣婵娟唱《竹枝》。”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锁畔,绣帏前,少箇婵娟,酬不了少年愿。” 清 洪升 《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箇罪废残粧,认是金屋婵娟。”   (3).形容花木秀美动人。 三国 魏阮籍 《咏怀》之二六:“庭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文选·成公绥<啸赋>》:“藉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婵娟。” 李周翰 注:“婵娟,竹美貌。” 宋 梅尧臣 《邵郎中姑苏园亭》诗:“薄城万竿婵娟竹,籐缆系桥青板船。”   (4).指花木。 宋 晏殊 《采桑子·石竹》词:“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婵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5).形容月色明媚。 唐 刘长卿 《琴曲歌辞·湘妃》:“婵娟 湘江 月,千载空蛾眉。”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满庭芳草月婵娟。”   (6).指代明月或月光。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风吹 列子 归何处?夜夜婵娟在柳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7).轻盈飘舞貌。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婵娟入绮窗,徘徊骛情极。”   (8).犹婵媛。情思牵萦貌。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情婵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虎口何婉挛, 女嬃 空婵娟。”嫦娥:指代月亮,有相思之情,盼团圆……岁月三友:松、竹、梅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黄州即今湖北黄冈。作为“罪人”的苏轼初到此地时,心情很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到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以后,合成松、竹、梅的“岁寒三友”图案,一般都用在器皿、衣料和建筑上。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终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为吉祥的象征。 巾帼:巾帼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晋书·宣帝纪》:“ 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 )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 明 沉璟 《义侠记·征途》:“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吹画扇。——纳兰性德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秦观《江城子》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影埠於梗牍窍嗨贾恢浚峦ン蕖堆盍Α?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6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8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8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8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8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8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8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8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9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9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9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9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9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9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9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0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太多了。词牌长相思一般就是写相思的,有名的有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晏几道的: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王维,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思乡,相思
答:这种情感源于人们对熟悉的环境、亲人朋友和传统文化的依恋。当人们离开家乡,到陌生的地方生活或工作时,往往会想念家乡的亲人朋友、美食风景和文化传统。这种思乡之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如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例如,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思乡之情的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等。相思之情...

求古诗词中各种意象代表的情感
答: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名家点评 现代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此诗表面上字字在叙写织女的天上愁思,实际却句句在抒发思妇的的地上离恨,...

关于豆的诗句古诗
答:释义:1)相思子树的种子,色鲜红,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相思,也叫相思子 2)红豆树属植物的泛称 5、土豆 发音:[ tǔ dòu ] 释义:1)[口]马铃薯 2)〈方〉花生 3. 描写红豆的诗句有哪些 唐 作者: 王维 《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年代:近代 作者: 王国维《红豆词》...

以古代三首不同时代的爱情诗,说明古代爱情发展特点
答:这些事物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本身就具有某些特定的意蕴,而女作者撷取这些意象,更反映出她们心理的细腻与哀婉,使她们的作品具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凄凉的情调。此外,能表现宋代女子爱情状况的还有她们自己写的爱情词,通过词作来抒发她们对自己心上人的要求和择偶标准。宋代女子自己写的爱情词并不多,并且大...

古代男女定情的诗句
答: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6)同心结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

古诗中子规的意象有哪些
答: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3、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意思是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

中国文学中,有哪些描写愁思的诗词?
答:(刘禹锡《潇湘神》)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弱柳从风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生查子》)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忆江南》)思悠悠,恨悠悠...

中国古代文学中“雁”代表什么?
答: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古人常托鸿雁抒发离愁别绪、相思情爱、伤时感怀等情感,表达作者思乡念归、忧国爱民的思想。《说文解字》中说:“雁,鸟也。从隹从人,厂声。”雁,也就是所说的大雁。从隹好理解,隹是个象形字,是鸟的象形。1、代表思乡之情 羁旅中的诗人,仰头见雁,怀想的是故乡,听到...

古代形容爱情的二字
答:2、这种植物的种子。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相思。也叫相思子。出自宗璞《红豆》:“江玫坐在床边,用发颤的手揭开了盒盖。盒中露出来血点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五、比翼:1、翅膀挨着翅膀(飞)。2、比喻夫妇相伴不离。出自郭沫若《瓶》:“在那宝叔山的山顶,会添出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