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有什么

作者&投稿:燕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海里面有什么的东西?~

1、海洋中有海带
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种可食用海藻,可以适用于拌、烧、炖、焖等烹饪方法。海带,褐藻纲,海带科。孢子体大型,褐色,扁平带状,最长可达20M。分叶片、柄部和固着器,固着器呈假根状。叶片为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所组成,叶片下部有孢子囊。
2、海洋中有水母
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无论是热带的水域﹑温带的水域﹑浅水区﹑约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区都有它们的影踪。

3、海洋中有海马
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头呈马头状而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吻呈长管状,口小,背鳍一个,均为鳍条组成。
4、鲨鱼
鲨鱼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性鱼类,在全世界分布较广,共有260多种。国际上许多科学家对鲨鱼身体各部分的药理、化学、生物化学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悉心的研究,特别是对鲨鱼体内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更加引人注目。

5、海参
海参,属海参纲,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中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
6、矿产资源油气田
人类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石油在能源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容易开采的陆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业已告罄,有的濒于枯竭。

海底世界主要是海洋鱼类,可以看到平时看不到的鱼种,奇特漂亮!魔鬼炮弹,熊猫鱼,马夫鱼,石头鱼,还有重头戏鲨鱼:护士鲨,绞口鲨,南非沙虎鲨等等。

第一名、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数据,单是在菲律宾,每年就有20至40人死于箱水母的毒刺。科学基金会表示:“在很多国家,箱水母酿成的悲剧并不需要签发死亡证明,因此,全世界的箱水母致人死亡事件发生数量可能在很大程度人被低估。”
澳大利亚箱水母长有数十根触须,每根长度最高可达到15英尺(约合4.57米),所具有的毒素足以让60人命丧黄泉。一种名为“Chironex fleckeri”的箱水母的毒刺能够在短短3分钟之内致人死亡。生活在夏威夷、佛罗里达以及美国其它地区的箱水母能够导致被刺者心力衰竭。箱水母家族最可怕的成员当属僧帽水母,刺伤产生的痛苦可与雷击一较高下。迄今为止,究竟有多少人遭僧帽水母攻击仍是一个未知数。
第二名、虎鲨
由于相关影片的宣传,大白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够让人天生恐惧的动物并不多见,鲨鱼便是其中之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虎鲨会撕咬几乎任何东西,其中包括鱼类、海豹、鸟类、鱿鱼、小型鲨鱼、海豚、牌照甚至于旧轮胎。它们的身长最高可达到18英尺(约合5.48米),重量可达到1吨,是当之无愧的“海洋杀手”。
在很多热带和温带水域,我们都能发现虎鲨的踪迹,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周围。有记录显示,大白鲨每年袭击人的次数确实要高于虎鲨,但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数量则不及虎鲨。对于鲨鱼为何与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冠军头衔失之交臂,我们只有很少的理由加以解释:全球每年鲨鱼袭人事件的次数大约为几十起,与美国发生的雷击致人死亡事故大致持平。2008年,全世界只有4人命丧鲨鱼之口。
第三名、石鱼
石鱼之所以跻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第四名、河豚
有一种动物,即使被制成美食摆到餐桌上也能置人于死地,它就是河豚。河豚又被称之为“气鼓鱼”,体内携带的毒素毒性超过氰化物。经过特殊培训的日本厨师会将安全的部位制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剧却也屡有发生。
“气鼓”这个名字来源于河豚强大的吸水能力,吸入大量水之后的体积可是正常情况下的两倍。值得一提的是,河豚也扮演了挽救生命的角色,河豚毒素制成的药物可被用于治疗因吸食毒品产生的断瘾症状。
第五名、海蛇
人类对蛇拥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正是这种恐惧让海蛇顺利跻身榜单之列。虽然也像陆上同类一样释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个“海洋隐士”,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在提到毒性的时候,人们经常将海蛇与眼镜蛇进行比较。它们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庆幸的是,它们很少攻击人类,更喜欢捕杀鳗鱼、贝类以及小虾。
第六点、蓑鲉
蓑鲉又被称之为“狮鱼”,是家养鱼缸中备受欢迎的宠物。这种鱼看似温顺,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却也具有令人吃惊的毒性。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虽然不会给人类造成致命伤,但被棘刺刺中也会引发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决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
通常情况下,刺中后带来的痛苦可持续大约半个小时,但一些人报告说,他们的刺痛感持续了几周之久。蓑鲉并不是一种非常富有进攻性的动物。因此,被蓑鲉“伤害”的人往往是家养鱼缸的主人,而不是潜水者或者渔民。
第七名、鳄鱼
咸水鳄鱼素来顶着“野生动物王国最凶猛的捕食者之一”头衔。它们的身长可超过20英尺(约合6米),体重可达到3000磅(约合1360公斤),包括猴子、袋鼠、水牛甚至鲨鱼在内的动物都成为它们捕杀的对象。
捕猎过程中,咸水鳄纯以强大的力量取胜,它们能够将水牛强行拖下水,有时也会向人类发动袭击。它们首先利用力量强大的颚咬住猎物,而后利用所谓的“死亡翻滚”将猎物拖入水中。“死亡翻滚”同样可以将大型动物撒成两半。
第八名、刺鳐
刺鳐俗称“黄貂鱼”,单从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猜测,它们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2006年,“鳄鱼猎人”史蒂夫欧文在被刺鳐刺中心脏后不幸身亡,欧文的不幸无疑提高了刺鳐这个鲨鱼近亲“危险动物”的名声。
刺鳐的尾巴末端长有一根大约8英寸(约合20.32厘米)长的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构成毒刺的物质与构成鲨鱼鳞片(被称之为“盾鳞”)的物质相同。在感觉到威胁时,锯齿状毒刺便会变硬,像一把锋利的牛排刀。毒刺会释放毒液,给捕食者造成致命伤。莫特海洋实验室表示:“这种毒液主要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的毒素,能够给哺乳动物带来巨大痛苦,可能影响心率和呼吸。”值得一提的是,刺鳐通常情况下并不攻击人类。
第九名、海狮
海狮之所以能够跻身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排行榜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很高的地盘性,对擅自闯入者绝对不会手下留情。海狮被誉为一种聪明可训练的动物,是动物园的大明星,但它们同时也因为咬人行为着称动物界。
2006年,加利福尼亚州的曼哈顿海滩、新港海滩以及旧金山沿岸发生了一系列海狮袭击人的事故,提高了管理者和科学家的关注。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海狮可能吃了一些被有毒藻类污染的鱼类才出现这些异常行为。圣地亚哥市政府在其网站警告说:“与所有野生动物一样,海豹和海狮也具有不可预知性,也会成为一种富有进攻性的动物。它们生有锋利的牙齿,可能会向人发动袭击,尤其是在被逼得太紧或受到骚扰情况下。”
第十名、海鳗
海鳗拥有蛇一般的身体、突出的口鼻以及宽大的颚。它们是鱼类家族成员,身长最高可达到8英尺(约合2.43米)。看着这种较为原始的动物,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海鳗颚部力量强大,牙齿锋利,被牙齿咬伤后产生的锯齿状伤口很容易被海鳗口内的细菌感染。
如果海鳗因恐惧或者意外(尤其是在觅食的时候)将人咬伤,它们通常会选择“松口”,放你一条生路。白天的时候,海鳗经常潜伏在裂缝和洞穴内,夜幕降临后才出来打猎。它们主要以鱼类或者其它能够被其捕获的动物为食。对于如何避免被海鳗咬伤,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专家提出了两条建议:一个是,绝对不要将手放入水下多岩洞穴和裂缝内;另一个则是,切忌不要给海鳗喂食。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海鳗咬伤事故皆因喂食导致。

潜水员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见到过人们熟知的虾、乌贼、章鱼、枪乌贼,还有抹香鲸等大型海兽类;在2000~3000米的水深处发现成群的大嘴琵琶鱼:在8000米以下的水层,发现仅18厘米大小的新鱼种。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则很少能看到动物了。

假如人们不是亲眼见到这许多的深海生命体,只听其传言,会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因为,这些看起来十分柔弱的生命,首先要经受起数百个大气压力的考验。就拿人们在7000多米的水下看到的小鱼来说,实际上它要承受700多个大气压力。这就是说,这条小鱼在我们人手指甲那么大小的面积上,时时刻刻都在承受着700千克的压力。这个压力,可以把钢制的坦克压扁。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深海小鱼竟能照样游动自如。在万米深的海渊里,人们见到了几厘米的小鱼和虾。这些小鱼虾,承受的压力接近一吨重。这么大的压力,不用说是坦克了,就是比坦克更坚硬的东西,也会被压扁的。

但是,深海鱼类为什么能承受海底如此巨大的压力?

原来,深海鱼类为适应环境,它的身体的生理机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深海鱼的肌肉和骨骼上。由于深海环境的巨大水压作用,鱼的骨骼变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纤维组织变得出奇的细密。更有趣的是,鱼皮组织变得仅仅是一层非常薄的层膜,它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这就是深海鱼类为什么在如此巨大的压力条件下,也不会被压扁的原因。

绝境求生

另外,深海鱼类的眼睛也变得非常奇特。我们常见的金鱼,不仅颜色非常鲜艳,两只眼睛特别大,而且好玩。和金鱼比较,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其眼睛结构要比金鱼眼丰富多了。一般鱼的眼睛,多生长在头的两侧,而生活在深海中的后□鱼,眼睛却长在头部的背部。从正面看,后□鱼的两只大眼框,简直就像是竖起来的两只电灯泡。而从上往下看,两只眼睛又像两个大圆圈,占据着头部的“要害”部位。更有趣的是,这种鱼眼,能上下左右活动,其眼球的组织结构和一架望远镜差不多,而且还能自如地调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结构,几乎是深海鱼的一个共同生理特征。

深海的杀戮

深海里并不是风平浪静的,里面有很多血腥与杀戮。现在科学家一直在寻找10以上的霸王章就生活在这片终年不见天日的海底。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见过其真正的样子,但是霸王章的天敌是摸香鲸,科学家曾经在抹香鲸的肚子里面发现直径有20厘米的巨型章鱼牙齿。科学家断定这条章鱼就是霸王章。然而抹香鲸的天敌居然是霸王章,这就意味着深海里他们一直在持续着血腥与杀戮。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已多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多次到宇宙空间去旅行,人造的探测器已达到太阳系的外层空间……然而,大洋的最深处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人们还不太清楚.换言之:迄今为止,人类唯一没有征服的地方就是神秘莫测的海底.
烟波浩淼、汹涌澎湃的海洋,让人神往,而它幽暗的海洋深处更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有许多扑朔迷离的传说,有多少令人惊叹的奇观,还有很多不解之谜.
海底金字塔之迷
1979年,美、法等国一些科学家在大西洋中的百慕大三角区进行探测时惊讶地发现:在那波涛汹涌的海水里,竟耸立着一座无人知晓的海底金字塔!这塔底边长300米,高200米,塔尖离海面仅100米.论规模,它比大陆上的古埃及金字塔更为壮观.塔上有两个巨洞,海水以惊人的高速从这两个巨洞中流过,从而卷起狂澜,形成巨大旋涡,使这一带水域的浪潮汹涌澎湃,海面雾气腾腾,过往船舶、飞机无不胆战心惊,将其视为畏途.
上述发现令人们迷惑不在波涛滚滚的海底,人们怎样生存、又是怎么建造"金字塔"呢?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这座海底"金字塔"可能原本建造在陆地上,后来发生强烈地震,随着陆地沉入海洋,这样就使"金字塔"落到海底了;有些学者猜测,几百万年前,百慕大三角区海域可能曾经是亚特兰蒂斯人活动的基地之一,这座海底"金字塔"可能是长期生活在海底的亚特兰蒂斯人建造的,很可能是他们的一个供应库;还有些人怀疑,"海底金字塔"可能是亚特兰蒂斯人专门保护具有"宇宙能"奇特性质和力量的能场,它能吸引和聚集宇宙射线、磁性振荡或其它未知的能波,其内部结构可能是一个微波谐振腔体,对放射性物质及其它某些能源有积聚作用.
无独有偶,1993年7月,美英科学家在大西洋百慕大大约1000米深的海底又发现了两座大型“金字塔”,很像用水晶玻璃建造,边长约100米,高达200米……
海底"金字塔"真的具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吗?它真是远古时亚特兰蒂斯人建造的吗?至今仍然是无法解释的一个奇谜.
海底铁塔之谜
1964年8月29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公里左右时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他们把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到4500米深的海底,进行水下拍摄工作.一天的考察工作结束后,当技术人员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形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发现了奇特的东西.将该胶片放大并洗成照片后,清晰地看到一个顶端呈针状的水下"铁塔".从塔的中部延伸出4排芯棒,芯棒与铁塔之间呈精确的90度夹角, 每个芯棒的末端都有一个白色小球.综合起来看,照片上的东西很像是一座塔式发射天线.
记者问随船的海洋生物学家托马斯•霍普金斯:"这是什么东西?"生物学家回答说:"显然,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我不想说这座海底铁塔是人建造的,否则会产生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什么人以何种方式到达如此深的海底?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去建造它?"
时隔不久,新西兰的UFO研究者把这张照片寄给美国从事月球遥控器指令研究的航天专家C•霍尼,请他对此做出解释.霍尼说,凭他多年从事研究的经验,这个神秘的"海底铁塔"是测量地球地震活动的传感器和信息转发器,建造者可能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他们借助这套先进的仪器,及时而准确地把地球上的某些信息传送到他们的母星上去.
时间已过了三十多年了,可是围绕海底"铁塔"这个神秘事件,却一点新消息也没有.可见,这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海底玻璃之谜
我们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打交道,如玻璃杯、玻璃灯管、玻璃窗户等等.普通的玻璃,以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硅砂为原料,在高温下熔化,经过成型,冷却后便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玻璃制品了.
然而,在很难找到花岗岩的大西洋深海海底,居然也发现了许多体积巨大的玻璃块,这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为了解开这个海底玻璃之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这些玻璃块不可能是人工制造以后扔到深海里去的,因为它们的体积巨大,远非人工所能制造.于是有些学者认为,这种玻璃的形成,有可能是海底玄武岩受到高压后,同海水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一种未知的作用,生成了某种胶凝体,从而最终演变为玻璃.如果这种猜想属实的话,今后的玻璃生产就可以大大改观了.现在我们制造一块最普通的玻璃,都需要1400~1500℃的高温,而熔化炉所用的耐火材料受到高温玻璃溶液的剧烈侵蚀后,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工人的健康.假如能用高压代替高温,将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由于这个设想,有些化学家把发现海底玻璃地区的深海底的花岗岩放在实验室的海水匣里,加压至400个大气压力,试验结果令人失望,因为这种办法根本不能形成什么玻璃.
那么海底玻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迄今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自然之谜.
海底“幽灵潜艇”之谜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太平洋,日本联合艇队和美国的航空母舰“小鹰”号曾被一艘神秘的潜艇跟踪,当它被舰艇发现时,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了.在马里亚纳岛,当美日双方舰队激烈交战时,这艘神秘莫测的潜艇又出现了.它只是观战,不参战.但它救起了许多交战双方落水的水兵,这些水兵被一股神秘的海浪送上了救生艇.这艘潜艇的速度和反应惊人地快,就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相信世界各国也造不出这样的潜艇.当时,美国海军把这艘神秘的潜艇称之为“幽灵潜艇”,并称谁取得建造“幽灵潜艇”的技术,谁就会取胜未来的海战.为此,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动用潜艇全面在南太平洋各水域搜寻.苏联也不甘落后,也派出核潜艇在太平洋、大西洋各海域搜寻.谁知,不仅未发现“幽灵潜艇”的踪影,而且血本无归.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南太平洋的广阔水域,它又神秘地出现并多次跟踪潜艇,有时整体露出海面亮相.到舰队派直升飞机向它靠近时,它又消失的无影无踪.美国的“企业”号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海域发现“幽灵潜艇”,正准备反击时,“幽灵潜艇”突然在声纳的定位中消失了. 到八十年代末,“幽灵潜艇”又在斯堪的纳维亚水域不断出现,它甚至胆大包天,还潜入挪威、瑞典等国的一些军港.
1990年,在北约海军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中,“幽灵潜艇”再次露面.北约集团和挪威、瑞典本国的10多艘军舰在开恩克斯纳海湾企图抓获“幽灵潜艇”.炮弹和深水炸弹雨点般攻击目标,谁知它却毫无声息地消失了.最令人不解的是:“幽灵潜艇”浮出水面时,所有军舰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雷达、声纳等全部失灵,直到“幽灵潜艇”离去才恢复正常.最先进的反潜“杀手”鱼雷自动追踪目标,但出乎意料的是,“杀手”鱼雷不仅没有爆炸,反而消失的踪影全无.
这一下子北约海军总算明白了,“幽灵潜艇”是地球人类建造不出来的海底神秘来客.
海底人之谜
如果说地球上还有另一类神秘的智慧动物——海底人,许多人会认为纯属无稽之谈,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海底也许真的有一种“人类”存在.
早在1938年,在爱沙尼亚的半明达海滩上,出现了一个"蛤蟆人":鸡胸扁嘴、圆脑袋……当它发觉有人跟踪时,便一溜烟跳进波罗的海里,速度之快,使人几乎看不见它的双脚.
时隔半个世纪,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比维尔市郊沼泽地区,多次出现一种半人半兽的"晰蜴人":身高达2米,有一对红眼睛,全身披满厚厚的绿色鳞甲,每只手仅3根手指,直立行走,力气过人能轻易地掀翻汽车,跑起来比汽车还快.目击者说,它是上岸的海底人.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3英里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的奇妙足迹.
1968年,美国迈阿密城的水下摄影师穆尼在海底看到一个奇异的动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4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当那动物看清摄影师后,就飞快地用腿部的“推进器”游开了.
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维诺葛雷德博士讲述了这样一件事:1962年,一艘载有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的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捕获了一个能讲人语的小孩,这个小孩皮肤呈鳞状,有鳃,头似人,尾似鱼.小人鱼称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还告诉研究人员在几百万年前,亚特兰蒂斯大陆横跨非洲和南美,后来沉入海底……现在留存下来的人居于海底,寿命达300岁.后来小人鱼被送往黑海一处秘密研究机构里,供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面对这些稀奇的水下智能动物,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美国海军上校亨利在百慕大三角区水下发现的金字塔,以及美国探险家特罗纳在巴哈马群岛海域发现的比密里水下建筑物,联想到本文提到的海底铁塔、海底玻璃、海底“潜艇”……看来,在地球上那深不可测的海底真的还有另外一种“人”——智能动物存在.
美国科学家认为,这些智能动物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活,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活,是古人类的另一分支.于是得出结论:人类起源于大海.法国著名医生米高尔•奥登也进一步强调,他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水与人类的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类的祖先不是猿猴.作为这一论点的根据,奥登列举了人与猿猴之间的许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大部分与水有关.例如,猿猴厌恶水,而人类婴儿几乎一出生就能游泳;猿猴不会流泪,而海豚哺乳动物(比如"美人鱼")就有眼泪.如果这种论点成立,那么达尔文的"人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结论就要被改写.
然而,持另一观点的人却认为,海底类人生物可能是另一支人类,因这些智能动物的科技水平已远远超过了陆上的人类.它们很可能是栖息于深水之中的特异外星人.
尽管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海底确有智能动物存在,而且从种种现象来看,它们的智能也是人类远远不及的.
由此看来,要想全部弄清海底的秘密,解开种种谜团,弄清这些海底的类人生物究竟是什么,还有待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待于几代,甚至几十代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

海底有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十万个冷知识



平洋里的深海生物
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太平洋里有许多奇怪而美丽的生物,它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人类活动范围以外。
太平洋是地球海洋中已知最深的断层所在。挑战者深渊位于马里亚纳群岛
(Mariana
Islands)
附近的马里亚纳海沟
(Mariana
Trench),它是以1951年对它进行首次科考的那艘英国海军
(British
Navy)
舰艇的名字命名的。它有10,911米(35,797英尺)深,即使是珠穆朗玛峰
(Mount
Everest)
掉到里面,其峰顶离水面也有1英里(1,609米),可见它有多深。
1960年,美国海军
(US
Navy)
的载人深海潜水艇“蒂里雅斯特号”(Trieste)
下潜到挑战者深渊底部,并在那里逗留了20分钟。当“蒂里雅斯特号”上的两名乘员雅克.皮卡尔
(Jacques
Piccard)
和唐.沃尔什
(Don
Walsh)
看见海底的小比目鱼时,他们感到无比的惊讶。从那以后,人们又发现了400多种栖息在那里的生物,其中大多数是微小、构造简单并有软壳的有孔虫类。但在太平洋深处也发现了许多更大及更奇怪的生物的身影,其中许多动物对人类来说都非常罕见。
皇带鱼(学名:Regalecus
glesne)
皇带鱼被认为是最长的鱼类,有些标本据说长达17米。这种鱼比较少见,但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及热带地区,特别是太平洋海域,有时候会看见它被水冲到海滩上来。据说这种鱼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20至200米深度之间,以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由于皇带鱼身体很长,而且在靠近水面时会摆动身体前进,因此有些人认为它是海蛇神话故事的起源。
洪堡乌贼(学名:Dosidicus
gigas)
洪堡乌贼因其具有高度攻击性和凶猛的捕食方式而闻名,有时候又称为“红色恶魔”。它一般栖息在太平洋里的加利福尼亚湾
(Gulf
of
California)
700米深的水下,能长到1.8米长,四肢和触须强劲有力,能够轻松地捕获和杀死其他鱼类。它出名是因为其极佳的水下视力,以及在兴奋的时候会发光并变换颜色。
深海琵琶鱼(学名:Melanocetus
johnsoni)
琵琶鱼的名字源自从它们的鼻子处长出来的形状如钓鱼竿的器官。这个充满生物发光细菌的器官能够发光,用来引诱小鱼成为其猎物。这种深海琵琶鱼生活在1,000米深的水下,对其他鱼类来说,它是一个贪婪的掠食者,能吞下比它长一倍以上的鱼。
鹦鹉螺(学名:Nautilus
sp.)
这种章鱼的远古亲戚在长达1.5亿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鹦鹉螺的大眼睛实际上对光非常不敏感,反而是依靠它大约90根触须的触觉来感受周围的世界和寻找食物。鹦鹉螺白天在600米深的水下度过,晚上则回到水面附近的礁石上进食。它的壳经常被海水冲到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滩上,被拾获者视若珍宝。
其他的资料可以点击这个网址的左上角链接.
参考资料:http://www.animalplanet.com.cn/the_abyss/pacific/index.shtml

海底有什么动物
答:海星 珊瑚 章鱼 龙虾 贝类 鲨鱼 海参 乌贼 海豚 白带鱼 牡蛎 珊瑚 海胆 虾水母

海底有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答:1、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2、虎鲨 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够...

我们知道海底还有什么(不少5项)?
答:海底的动物 石鳖、贻贝、珍珠贝、扇贝、牡蛎、文蛤、乌贼、章鱼 海洋食物链是指在海洋生物社群中,从自营性细菌或光合作用形成的有2113机物开始,经浮游生物、草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的动物,依次形成捕食者与被食者的需求关系。食物链的结构和金字塔类似,底座很大,而每上一级就比前一级缩小,整个 是...

海底有什么生物
答:1、鲸鱼类:蓝鲸、抹香鲸、虎鲸、齿鲸、剑吻鲸等。2、鲨鱼类:大白鲨、虎鲨、真鲨、角鲨、六鳃鲨等。3、海蛇类:阔带青斑海蛇、黑背海蛇、青环海蛇、钩嘴海蛇、平颏海蛇等。4、金枪鱼类:黄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5、海豚类:黑白海豚、灰海豚、白腰斑纹海豚、中华白海豚...

海底有什么(海底有什么动物)
答:1、海底有海带、紫菜、石花菜、海草、虾、乌贼、章鱼、枪乌贼等。2、生活在水深超过1000米处的海洋生物。包括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等。通常认为随着水深的增加,水生动物的数量会急剧减少,实践证明这种规律在许多海区是存在的,但并非绝对化,相反在世界海洋的深海区有形成鱼类高度集群的生物基础。3、...

海底有哪些景物?海中有哪些鱼类?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答:海藻森林(Kelp Forest):是由海藻所构成的海底森林,主要分布于温带到两极地区的岩岸海域。海藻森林主要由海带目的大型褐藻所构成。这就是海藻森林潜水的魅力 二、海洋中有什么生物?儒艮:我是海洋之花 儒艮(学名:Dugong dugon):它的名字是由马来语直接音译而来的,也有人称它为“南海牛”,它与...

海底世界有什么动物
答:1、鲨鱼 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鱼类。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五亿年,它们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鲨鱼,在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传统观念认为鲨鱼的软骨(即鱼翅)中蛋白质很高,但这是错误的。鸡蛋的蛋白质远远...

海底里有哪些动物它有什么活动方法?
答:海龟,在龟类“家族”中堪称最大的,厚厚的背甲长达一米以上,体重可达150-180公斤。它在海里游行时,主要是靠前面两只脚同时划动,就像是船上的两只桨,借助水的力量一起一伏往前行。海龟主要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鱼、虾一类的动物性食物。5、海胆 海胆大多生活于海底,喜欢栖息在海藻丰富...

海底世界有什么
答:2、海豚:海豚的躯干呈纺锤形,皮肤光滑无毛,身体矫健而灵活,善于跳跃和潜泳,是在水中行动最迅速的哺乳动物。3、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4、海蛇:在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海蛇,这些大海...

海底下有什么生物?
答:7、海洋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因其特有刺细胞,故又被称作为刺胞动物.目前,在中国海记录到各种海洋腔肠动物,共计是1010种,它们分属于腔肠动物门的三个纲.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海域生物种具有明显的中国海域特色,具体表现在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生物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