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怎么解释

作者&投稿:林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1,菩提心的定义: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2,发菩提心:居于深层潜意识的菩提心,在潜意识中创造的是求知欲,是一种欲望,其指向性变的模糊,不能专注于探求生命的真谛,容易被各种假相,假理,假自证所迷惑。求知欲进一步在显意识中创造的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了主动的分别,因而更加的模糊,变得迷茫;
但是当主动的方向找准了,又能剥开求知欲的模糊性,发现深层潜意识中的真实愿望,从而下决心探求生命真谛。这种情况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主动性,但从根本上讲是发现。发现本来就有的愿望。

扩展资料
1,菩提心的由来: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会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
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2,菩提心的分类:
(1)世俗菩提心: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它是凡夫相续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如《华严经》中云:“任何众生为无上菩提而发愿亦稀罕,与之相比,为无上菩提而行持更为稀罕。”
如同想去往某地一样为了他利而想获得菩提的意乐即是愿菩提心,如同正式启程前往该地一般真实踏上能获得佛果的正道并想修持此道是行菩提心。想要成办自他二利的智者通过了知这两种比喻的差别而依次会明白愿行两种菩提心意义的不同。
(2)胜义菩提心:证悟自心远离戏论的法界义,也就是指无分别智慧,这在登入圣地菩萨的相续中才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心(佛教用语)

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

【菩提心(梵bodhi-citta,藏byan%-chub-kyisems)】

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故诸经论广叹其德以劝发行者。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大正9·775b)︰

‘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一亦谓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为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且谓发菩提心有四种缘,即︰

(1)诸佛菩萨见闻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以之为增上缘,乐佛之大智而发心。

(2)未见闻神通,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以之为增上缘而发心。

(3)未闻法而自见法灭相,为护持正法而发心。

(4)未见法灭,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恼乱,即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另明四种缘,谓︰(1)思惟诸佛而发菩提心,(2)观身之过患而发菩提心,(3)慈愍众生而发菩提心,(4)求最胜之果而发菩提心。

又,《大乘义章》卷九〈发菩提心义〉揭出︰相发心、息相发心、真发心等三种;元晓《两卷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为菩提心,谓其有随事发心、顺理发心二种;《大乘起信论》说信成就、解行、证等三种发心;《维摩经文疏》卷七分别名字发菩提心、相似发菩提心、分证真实发菩提心。《大智度论》卷四十一则称发菩提心为菩提心,行六波罗蜜为无等等心;卷五十三谓佛菩提有发心、伏心、明心、出到、无上等五种菩提之别。《菩提心论》谓有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

关于菩提心之体性,《大乘义章》卷九谓知菩提之性是己体,归心自实名为真发心。此系以如来藏性为菩提心之体。《大日经》卷一〈住心品〉云(大正18·1c)︰‘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盖菩提心为求菩提之心,即无上菩提之正因,故应为本有之自性;《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云(大正30·888a)︰‘菩萨依种性,必定堪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略)若无菩萨种性,虽有一切诸方便行,终不得成无上菩提。’

菩提心乃愿作佛之心,因此一切菩萨悉以发起此心为要,随而求净土往生者亦应发此心,如《无量寿经》卷下说三辈往生之人皆当发无上菩提心。依此,昙鸾等中国诸师及日本·源信等人,皆以发菩提为净土往生之正因。然而,源空《选择本愿念佛集》依废立之意,以菩提心为余行而废舍;证空《观经玄义要义释观门义钞》卷一谓菩提心有行门与观门之别,行门菩提心应废舍之,而观门菩提心即三心,为往生之正因,良忠《观经序分义传通记》卷三立净土门菩提心与圣道门菩提心之别,净土门菩提心系在此土发愿而在彼土修行,圣道门菩提心则于此土愿行具足。

[参考资料] 《大品般若经》卷九;旧译《华严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十住毗婆沙论》卷三、卷四;《大日经疏》卷十四;《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身转清净成菩提品〉;《摩诃止观》卷一(上)、卷一(下);《观经疏》〈序分义〉。

云何是五种菩提?
  答曰:一者、柔顺忍;二者、无生忍及三种菩提;于三菩提中,过二而住第三菩提。复有五菩提:一者、名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因中说果;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三者、名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者、名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五菩提义,余诸贤圣断结义,如先说。

“五种菩提”是《大品般若经?无生品》中提到的,但该经只是提到五种菩提,并没有具体的名字。《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所以给出了两个解释。

一是指顺忍、无生法忍、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大乘菩提五种。忍是认可义,也可看做是智慧的别名,菩提的意思是“觉”。顺忍可以理解为随顺于觉悟的智慧,无生法忍是深刻认识到一切法,包括菩提也是无生的智慧。后三菩提,是代表三乘所证得的不同觉悟。由于当代《道次第论》广泛地流行,以至于很多人一听到菩提或菩提心,就以为只有大乘的才叫菩提或菩提心,其实汉地过去的译著或注疏多是说三种菩提,小乘也可以发菩提心的哦!只不过其所希望的是所有的人都证得小乘的智慧觉悟。如天台宗就是以实相慧发慈悲四弘誓愿为发菩提心,依不同的判教发心也就有了四种区别。虽然慈悲誓愿似乎都一样,但由于在实相慧上的差别,依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而分别成立藏通别圆四类菩提心。

二是把五菩提解释成,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

具体的意思,《大智度论》中已经给出。但古德配合菩萨修行的阶段,即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1、发心菩提在种性前善趣位中,以此在于无量生死求菩提故。
伏心在于种性解行,以此位中伏忍摄故。
明心菩提者,在于初地乃至六地,以此诸地得无我智破诸法故。
出到在于七地已上乃至十地,以七地上出离情相到无生忍故名出到;又七地上得方便智不着有无,能出三界到菩提,故名为出到。
无上菩提在于佛果。

2、发心菩提在于地前,以此发心求出道故。
伏心在于初二三地,以此三地修世间行伏烦恼故。
明心在四地五地六地,以此三地同修慧明顺无生故。
后二如上。

3、发心菩提还在地前。
伏心在于初地已上乃至五地
明心菩提者在第六地。
后二同前。

需要提到的是,“菩提”和“菩提心”是两个概念,前者多是从证得的果上讲的,后者多是从因地的发心说的。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此五种菩提中,前四种菩提是因,后一才是果。那为什么《大智度论》中只说“发心菩提”是因中说果呢?因为伏心、明心、出到都已分证菩提。而初发心者一向未证,是故只说“发心菩提”是因中说果。

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