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赏析 急急急~~

作者&投稿:葛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木兰诗 韦元甫的翻译及赏析?急!急!急!~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2896.htm
原文: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翻译: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赏析: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9004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 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 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 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 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 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 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 去应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 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驾牲口 的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 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 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 ,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 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 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 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 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 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 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 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 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 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 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 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 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 ,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 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 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 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 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 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 道木兰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 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 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 哪个是雌兔呢?

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一开始即写木兰在织布,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者自己发问,然后答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诗既是用顺叙手法,开始的几句该是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但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接下来本该说明为什么内心不平静,但作者不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可还是没有从正面解答问题。但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这四句诗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这样一问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是征兵的文书,可汗是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言卷数之多,“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至此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父亲显然年老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面对困难,木兰打算怎么办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到底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她下了决心要替父从军。

这一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平铺直叙地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接下来写木兰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乘马用具。骏马、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马的嚼子、笼头、缰绳)和长鞭要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同时这四句诗和上面“问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样正是民歌的特点。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这里用了重复句式,将木兰从军的征途分作两段来写,句式虽同,但其中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他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子,“不闻爷娘唤女声”正符合木兰当时的处境和她的身份。明代谭元春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个性。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去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这里“戎机”指战争,“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是军中用来做饭和打更的铜器。这几句诗句用律工整。因此后人常常据此怀疑此诗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测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唐人的加工修改。但这些说法并无足够的证据。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已接近唐人的近体诗,当时有些诗已经有了很严整的律句。可见这首诗中出现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们出自唐人之手。陈胤倩就说:“‘朔气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以此知其真古词也。”

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来竭力铺写。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上接见了她。策勋是记功劳,转是勋位的等级,十二转也是说多,并非实指。这里的十二转和唐代官制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并不能证明此诗出于唐人之手或经过唐人修改。“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得多。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明驼指能行千里的骆驼。木兰不要做官,不要巨额赏赐,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赶回家去,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然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谢榛说:“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确实如此。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不同寻常了。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胡应麟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对后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乐府之奇葩 巾帼之颂歌
  在我国古代璨若星河的诗歌作品当中,文人诗歌深刻地体现着当时的文学风貌和文人们的生活状况,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主体部分。与此同时,民间诗歌作为一种在内容与语言上与文人诗歌截然不同的诗歌类型,在诗歌史上与文人诗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作为一种出自于民间、传唱于民间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还对当时的文人创作和后世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民间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精华。 提到民间诗歌,就不得不提及在汉唐和两晋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的乐府诗。因为乐府诗中大部分都采自民间,并且这些民间诗歌曾大放异彩,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收集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兰飞》,可以称得上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因而被后人并称为“乐府双璧”。
   一、 乐府诗的由来
  “乐府”原本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关,其主要职责有:制定乐谱、训练乐员、搜集歌辞。“乐府”作为一个国家机关,最早出现在秦朝,但因为秦朝统一的时间短,百废待兴,因此,虽有乐府之名,却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依旧设立乐府,掌管音乐。不过汉代早期民生凋敝,乐府并没有起到采集歌诗,上达天听的作用。直到汉武帝时期,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乐府的规模才得以扩大,其搜集诗歌,体现民情的作用才得到发挥。汉武帝以后,乐府采诗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认同。到了萧梁时期,“乐府”从官署名演变成了一种诗体。在民间和文人之间广泛流传。当时,人们把所有能配乐而歌的诗体,称为“乐府”。 乐府作为掌管音乐的官署,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采集诗歌,所以,乐府诗中有很多都来自民间,多反映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映人民的劳苦生活和男女淳朴的爱情。语言清新质朴,通俗易懂。同时,乐府作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对后世影响深远。它不仅继《诗经》之后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对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奠定了诗歌历史上五言诗的基础,对歌行体影响显著。
  二、《木兰诗》的艺术特色
  1、完整、新奇的叙事结构,详略得当的内容安排 乐府作为一种配乐而歌的诗歌体裁,常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来进行叙事。但在众多乐府诗集当中,像《木兰诗》这样叙事完整且情节离奇的乐府诗并不多见。《木兰诗》采用顺叙的叙事手法,非常完整地记叙了木兰为何代父从军,出征前的准备,征途中的情况,归乡后的情景,其情节的完整性不亚于一部短篇小说。而且,诗歌不仅情节完整,还曲折离奇。这就在于作者巧妙地将现实中的悲剧化为艺术上的喜剧。木兰因为可汗点兵而父亲年迈、又无兄长可以替父出征而被逼代父从军,作为一个生长于闺阁中的少女而言,实属悲剧。因此,文章的开头弥漫着一股悲剧的气氛。特别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类的语句,何其心酸!但诗歌没有将这种悲剧气氛弥漫全篇,而是在木兰凯旋之后发生了转折。一家老小团聚,而木兰则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恢复了女儿身,悲剧气氛一扫而光。最后,诗歌还用一个幽默风趣的问句结尾,让读者不禁莞尔。如此曲折的情节,堪比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
  《木兰诗》除了情节曲折离奇外,在内容的安排上有详有略。这也正是诗歌为什么能将如此完整离奇的情节浓缩在这么一首篇幅短小的乐府诗当中的原因。木兰代父出征十几年,期间肯定会经历很多事情,但诗歌并没有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木兰出征十几年的经历上,仅仅只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短短四句二十个字来高度概括,语言非常凝练。相反,诗歌集中描述了木兰出征之前的准备、征途中的情况和归乡后的情景,特别是对木兰出征之前心理活动和归乡后对镜梳妆的描写,真实细腻,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2、丰满、真实的形象塑造
  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只要读完《木兰诗》,花木兰的形象就会深深地植入他的心里,这也正是木兰从军这个传奇故事经久不衰的原因。
  在《木兰诗》中,木兰是一位沙场英雄,但同时又是一位贤淑、俏皮的少女。她有思想有情感,有血有肉,所以说,《木兰诗》在人物塑造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从“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勤劳但又柔弱的木兰;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孝顺、深明大义的木兰;从“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多愁善感但又坚强独立的木兰;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不慕虚荣,不谈名利的木兰;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天真、爱美的木兰。以上都是对木兰的正面描写,除此之外,《木兰诗》还对木兰的形象进行了侧面描写: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我们可以读出征战边关的艰苦,从侧面体现出了木兰的英勇善战;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伙伴们的惊讶中,我们可以看出木兰的美丽与隐忍。就这样,诗歌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塑造出了一位巾帼英雄,一位平民少女。从总体上来说,木兰的儿女情多于英雄气,正如古人所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但这并没有削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染力,木兰因为情感丰富细腻又具有非凡的智慧与才能,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3、清新质朴、韵味悠长的语言
  前面已经讲到,《木兰诗》是一首采自于民间的乐府诗,因此,在语言风格上,保留了民歌尤其是北朝民歌的特色,语言清新质朴、粗犷豪迈,富有生活气息,正如前人所说:“古质有逼汉魏处”。全诗除了“万里赴戎机”一句较为典雅外,其余均为口头化、生活化的语言。诗歌开篇就以“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引入,把北方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展现在读者眼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体现出了北方民族英勇善战的特点。至“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句,民俗风情的画面跃然纸上!而诗歌最后以雌雄双兔作比喻,诙谐新奇又富有地域色彩,充满了北朝民歌爽朗质朴的情味。
   《木兰诗》在语言上除了极富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外,还运用了比兴、顶针、夸张、复沓、比喻、对偶等大量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摇曳多姿,韵味悠长。文章开篇就继承了《诗经》善用比兴的特点,以织布声起兴,以木兰的停机叹息来引出下文,使文章避免流于平铺直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运用对偶和互文见义的方法,既反映了边关征战的艰苦和木兰的勇敢坚强,又使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一句运用了顶针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既保持了语言的流畅,又突出了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一句比喻新颖,妙趣横生,体现了木兰的聪颖机智。除此之外,诗歌还灵活用韵,全诗一共换了七个韵,可以说是七个曲子,但仍是一首完整的民歌。既富有变化,又保留了诗歌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木兰诗》无论在故事情节上,还是在语言运用上,都体现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是为我国勤劳勇敢的劳动妇女谱写了一首动人的颂歌,不愧是“乐府双璧”中的“一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