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立意

作者&投稿:双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立意分析~

写脚踏实地 有点片面看待材料 你可以想想 脚踏实地跟拒绝自由有联系吗 顾城强调的是一种归属感
他不想无依无附 才选择扎根 你得弄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他选择扎根不是要脚踏实地 而是要扎根于可以依赖基础 这个基础可以指现实 社会 国家 或者集体 人如果离开社会 离开集体 将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无依无靠 最终灭亡 就像水滴离不开海洋一样 否则它会干涸 作文立意要从整体出发 找出其逻辑关系 联系材料说话

可以的,别听别人瞎说。我和你写的一样。

许多考生觉得2013年福建的高考作文题不好把握,容易离题,其实深入理解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从“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思考:做一个有“根”的人。这“根”是根基,是家国的认同、是亲情的牵绊、是知识的底蕴、是社会的人脉…… 2.从“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思考:写“家园”与个人的关系,人们从未觉得地球引力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未对此有所感恩,可如果有朝一日人类失对了地球的重力,就将成为宇宙的流浪儿,根本无法生存。当然,这更多的是哲学层次的“忧患”。但由此可以引出许多类比:地球的引力可以是国家、民族的“凝聚力”、某一种目前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体制的“庇护力”等等,而这一切,真的有可能会失去……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3.从“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以及后文内容反向思考:“仰望夜空”象征着对未来、对人类前景的思索和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难免有顾虑、有恐惧……(摘自阿笨猪老师的《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立意评析》,全文见猪爸爸和羊女儿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8c27c0101l229.html)

东南网6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薇/文)昨日是高考第一天,上午的语文考试结束后,作文题目也随之出炉——根据一首现代诗写作文。据悉,这首诗名为《忧天》,出自朦胧诗人顾城。自2004年福建高考语文自主命题以来,还是第一次在材料作文中出现诗歌。
  今年的作文题,该如何审题立意?怎样写才能拿到高分?昨日下午,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闽派作家陈希我和福州三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张璐三位名师作客海都网,与网友一起进行了交流、探讨。三位名师认为,朦胧诗人顾城的这首诗,其实一点也不朦胧,因此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难度并不大,而要想拿高分,秘诀有二: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思辨性。
   谈审题立意角度宽泛
  与去年一样,今年我省高考仍然是考材料作文,这已经是福建高考连续第四年考材料作文。自200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自主命题以来,10次高考中有6次考的是材料作文(包括一次看图作文)。那么,今年以诗歌形式出现的作文题,会不会难倒学生呢?
  省语文学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认为,这道题出得很好,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难。审题的关键在于诗最后的“扎根大地”,同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联想。
  “顾城虽然是朦胧诗人,但这首诗其实很直白,最后一句把意思都表达出来了。学生只要抓住诗歌的意向,比如地球失去引力、流星无依无附、树根深深扎进地层等等,还是很好写的。”闽派作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希我说,诗歌的形式可能会“唬”住一些学生,但实际上是一回事。
  福州三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高级教师张璐认为,立意的角度可以更宽泛一些。选择“扎根地层”、“脚踏实地”等立意,是比较安全的角度。但是,如果学生从流星的角度入题,比如,选择做一颗流星,光芒短暂,但拥有自由,可开创属于自己的美丽,这可能更能表达出十七八岁的孩子所具有的热情。
   谈写作要体现出思辨性
  王立根老师说,对这个题目,要想写好就要在文章中体现出很强的思辨性,有深度的思考,就会带来亮点与震撼。“多数学生只会摆出论点、列举一些论据,这往往没有什么新意。真正的深度思考,是要结合材料、结合现实,有真挚的情感和飞扬的文字。”
  张璐老师说,如果学生写记叙文,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如果写议论文,那么要体现逻辑思维的层次感和思辨性。
评题目让考生人人都有话说
  王立根老师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延续了这几年福建省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一是强调思辨性,材料多能引人进行哲理性思考,二是强调文化、文学性。遗憾的是,往年给出的材料往往没有观点,今年的诗歌材料主题倒非常明显。不过他也提到,今年作文题的亮点在于“诗意”,这首诗文学色彩很浓,适合鉴赏,有美学造诣。
  作家陈希我认为,这首诗其实很一般,不是顾城最好的作品,但似乎往往是这样不太好的作品,让中学生更有感受。
  老师们在讨论中提到,好的作文题,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看到就有写作的冲动,同时又可以拉开层次,优秀的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普通的学生也有话可说。
   谈文体限制诗歌有一定道理
  尽管这次的作文材料是一首诗歌,但却要求学生不能写诗。对此,陈希我认为,限制诗歌是有一定的道理,应该严格把中学的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高考不是选拔诗人,我们中学教育也不是要培养诗人。
  张璐老师提到,目前在评卷上对议论文的定位非常狭义,这对高中的语文教育不利。因为一旦把范围缩小,很多作文教学就沦为模式化的教程,“把不同个性的孩子都往一个套路里面去赶”。她认为,十七八岁的孩子可能逻辑思维并不是非常完整,但他们拥有青春和激情,文章只要能够表达出观点,应该就可以算议论文,希望评卷能够更宽松一些,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

as fsd g说的的更方便自行车必须保险费的

语文作文立意,自选角度如何避免离题?
答:命题(半命题)作文的标题字数虽少,但都是经过命题人精心设计的。如果考生在写作时不对标题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而是盲目写作,就极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作文命题为半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_。这个命题,无论你在横线上填上什么内容,最终都被标题中一个看似不显眼的字控制着,这个字就是副词...

2013辽宁高考作文立意
答:这则材料的开放性在于从珍珠或从沙子的角度立意均可。今年的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 2、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 3、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4、平常心态,安做平凡人,平凡也精彩。5、既做珍珠也做沙子,两方面综合辨证谈。围绕这几...

2013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立意是什么
答:今年的江西高考作文的题目,高考要围绕中国学生,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学生更稀罕数学、英语,但是学生可能到现在为止还不喜欢周树仁,简单来说,让你可以议论,可以继续,这篇文章写记叙文写不好,要以议论为主,审题不难,一是奥数、二是英语,三是周树人,周树人就是使用了...

202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答: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近5年高考作文题目 从2016年开始 我省停止自行命题,重新使用全国卷。来看看近5年间,我省高考作文题目。2021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全国新高考Ⅰ卷 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7年4月...

2012福建高考作文题立意
答: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这是根据冯骥才《对称美》中的一段话为材料写作!青年人高考网:从整个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角度来看,作文题目设置都倾向议论文。具体分析、理性思考成分是比较多的。从题目本身看来,审题存在一定难度。在材料中,有两组矛盾考生应该注意:赛跑的时候,是固定的路程,要求人尽可能...

历届高考作文题目
答:17、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题:《格林童话》诞生故事 福建语文作文为材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一篇主题为“格林童话”的材料自由写作,体裁不限。 该材料的大致内容为: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俩兄弟从小喜欢德国民间故事,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他们就一直进行研究整理。俩兄弟整理出一本厚 厚的文稿,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

2018年专家教你福建高考作文怎么写,应该如何立意审题
答:应老师:年年应该都是如此,命题组觉得我们的学生被高考导向了之后,已经不会写记叙文了,北京去年的题目有一个就是记叙文的,它比较兼容,也扣着课标,着眼于培养人的素养的方面,我们福建卷没有让你可以选择的地方,我们的导向从初中开始就不行,教学的导向,制定课标的专家想到的是高考的作文都是议论文,但是没有想到记...

2013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立意:从蝴蝶角度: 追求宁静 远离尘嚣 可不可以...
答: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这是江苏高考卷多年来第一次出现材料作文,我认为审题上应该放宽要求,...

201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立意审题解读
答:一、福建卷语文作文题,坚持每年文章一首诗,把诗句作为文章题目,是典型的福建卷出题方式。福建省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是根据三句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这三句话分别是: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

五年内的高考命题作文
答:江苏卷作文题:品味时尚 四川卷作文题:熟悉 湖北卷作文题:站在___门口 安徽卷作文题:生活给我智慧 湖南卷作文题:踮起脚尖 海南卷作文题:诚实善良"宁夏卷作文题:善良 辽宁卷作文题:沈阳全民读书月 福建卷作文题:这也是一种___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