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主要事迹

作者&投稿:爱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延的名,号,生平,主要事迹?~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新野人(今中国河南桐柏县)。以部曲身份跟随君主刘备入蜀,在取蜀攻略中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后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迁回成都,要决定重地汉中的守将,大家都认为张飞会担任此职,但刘备却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可见刘备对魏延极为看重。刘备称帝,再被升任为镇北将军。刘禅继位再封都亭侯。 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年后,魏延西入羌地,大败魏将费瑶、郭淮,再被升调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后随诸葛亮北伐,成为当时蜀汉头号将领,立下了赫赫战功。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名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用尽。 233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后来诸葛亮病困,命杨仪、费祎等撤退,魏延、姜维断后。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开始撤离,但魏延不甘心北伐就此结束,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于是他早一步南归,烧毁栈道。 魏延、杨仪双方各自上表刘禅指对方谋反,刘禅问董允、蒋琬的意见,两人都保杨仪而质疑魏延。后杨仪与魏延在对峙于南谷口,杨仪军的何平(王平)叱责魏延:“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诸葛亮死后,尸骨未寒,你们竟敢恣意为此?),士卒认为魏延理曲,军队一哄而散。魏延唯有与几个儿子逃亡回汉中。最后魏延被马岱捕杀,致首于仪,断头被杨仪踏着羞辱,三族被夷。三国志言:“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魏延不就魏国而南返可见其本无谋反之心,只是欲除杨仪反为所害。 黄忠(?-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本为东汉未年群雄刘表麾下,后成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历任中郎将、讨虏将军、征西将军,官至后将军,死后谥为刚侯。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 赤壁之战后,刘备上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亦随韩玄投降,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乘着高势、擂鼓呐喊进攻敌人,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赵颙(详见汉中之战),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虽然诸葛亮认为:“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黄忠的名望,一向不是关羽、马超之辈。而现今与他们同列。马超、张飞在附近,亲眼见到他的功劳,还可以接受;但关羽在远方听到这个消息,恐怕必定不会愉快,怎可能不作反对呢!)”,但刘备仍决定实行,派费诗前往劝解关羽,黄忠便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于次年病死,260年9月追谥为刚侯。

记得采纳啊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1] 。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驻葭萌。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派遣与卓膺、黄忠一起占据涪城,当时刘备军兵不满万,孤军无粮,而刘璋拒绝坚壁清野的战术,派遣刘璝、张任、泠苞、邓贤、吴懿等将领率领精锐前去阻击刘备军,刘备军大破刘璋军,后来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深受刘备信任。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魏延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
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公元230年(建兴八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还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
公元232年(建兴十年),魏延与刘琰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笺道歉。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11]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Le6nnQ0CMlE7s1p0VzdrPxhrHTqb0wJAbfimIxjSLSSBzhx8YXRcs1oVPXahsTAE4dhvzsLmExrQCuJx01e1fWf--c-vWO-fqlRSF65wqK

五虎上将中,普遍的排列顺序是:关,张,赵,马,黄.可能有人会说,赵云应该是第一位的,但没办法,谁让关张是刘备结拜弟兄呢.却从未有人说过“魏延”怎么怎么样,魏延竟不在其中.
五虎将评点:
尽管关羽喜欢读书,但关羽只能算是有些军事才能的“武夫”.
张飞不必多说,除了一身蛮力,没什么特别之处,他的做事风格能头脑在五虎将中应排最后.
赵云深的我们的喜爱,当然也是刘备,诸葛亮最爱的虎将.他智勇双全,曹操对其也是深爱有佳.而且赵云忠心最佳,尤其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赵云在军事谋略方面应该在除魏延的其他3人之上.
马超,属于张飞类型,谋略稍好与张飞.但被诸葛亮平地西川后,马超打了几个大战役后就因为生病而英年早逝.
魏延,在群雄逐鹿期间,因为当时魏延是“自由人”,所以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给人印象不好,但刘备知道他一名全才,欲收留时,诸葛亮却劝刘备不收此人,说“此人终有一天会背叛主公”.
诸葛亮的担忧是建立在别人的流言基础上,与现在的“事实求是”不同.魏延的性情:对于不看重他的主公,他会立刻离去,魏延始终想投靠曹操,但机会就是不出现.眼看跟随自己的部将纷纷离去,魏延才不得以乱投靠.几经周折后,他终于能面见刘备,他想一心为刘备卖命,因为世上人都说刘备最厚道.刘备真正听从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才是掌握军事大权的人,亮使用未给魏延重要任务,两人的争斗从一魏延刚来就已经开始了.
平定西南孟获的战役中,魏延几次献计,均被做事保守的诸葛亮否决.
六出祁山,蜀国已基本无大将,魏延是军中资历最老的,但他说的话一点应有的威力都没有.诸葛亮把姜维作为自己的心腹,继续排挤魏延,魏延的计策一律被他看做是冒险的,不理智的,不妥当的.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过于“稳健”保守,才导致其最后的失败.
诸葛亮死后,魏延心存多年的积怨一下爆发,导致烧毁栈道,欲独自出山,征讨魏国.却被早已部下陷阱的诸葛亮害死,马岱斩下其首.魏延落了个谋反的罪名,成为了千古罪人

公元211年,魏延以部曲身份跟随君主刘备入蜀,在取蜀攻略中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
公元218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迁回成都,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公元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公元230年,曹魏三路大军攻汉,魏延和关中都督吴懿率军西入羌中,在阳溪大破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率领的魏军,因功迁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假节、封南郑侯。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逆战司马懿,魏兵大败。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诸葛亮死后,魏延既不满北伐又告中断,更愤恨竟然要听命于政敌杨仪作断后将,所以强留费祎共谋夺取兵权。魏延麾下士卒认为魏延理亏,不愿为其效力,军队溃败,魏延于是带着儿子数人逃往汉中。杨仪派平北将军马岱追杀魏延,带回其首级,并夷其三族。

大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为何感觉比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也厉害呢?_百 ...
答:其二,魏延没有关羽、张飞的辉煌事迹。关羽曾温酒斩华雄、秒杀颜良、三合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这一桩桩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都不是“小将”魏延所能比的。张飞也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大动作,如多次单挑第一猛将吕布而不死,最后还将吕布打跑。他在长坂坡之战中,接应七进七出曹营的赵云,...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出生日期、地点?
答:蜀汉名将,字文长。初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遭向来谨慎的诸葛亮反对。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但因功高震主,引起诸葛亮猜忌与...

魏延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答:关羽攻打长沙城时,魏延一刀把太守韩玄砍死了,然后献城,不知道这算不算英雄事迹。他的英雄事迹好像不多啊,攻雒城黄魏争功,虽然还是攻下了,但是反而因为他贪功搞得战斗更加艰苦。不过在南征的时候,倒是因为骄兵之计,连败N阵,引诱孟获深入,才大获全胜,这不知道算不算,可是演义里也是诸葛亮的...

魏延的能力怎么样?魏延与关羽相比谁厉害?
答:关羽的名字,相信知道的人绝不在少数,而通过很多民间的演绎,关羽更是被神化了,成为与文圣孔子并肩的武圣,而且不管是黑白两道,都会拜一拜关二爷。至于魏延,单从名气上面来讲,比关羽的确逊色不少,但是有人却认为,综合魏延的事迹来看,他与关羽可以算是旗鼓相当了。那么,事实上当很如此吗,魏延和...

魏延墓前跪着三个石像,其中一个竟然是一代武侯诸葛亮,为何?
答: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为蜀国立下过赫赫战功。他跟随刘备大展拳脚,曾经被封为镇远大将军,在汉中一带任太守,很受器重。再后来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与魏延相关的事迹有很多,如阳溪大捷、子午谷奇谋、兵退司马等,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勇猛的将军,却在诸葛亮死后,陷入了&...

为何诸葛亮一看见魏延,就料定他以后肯定会造反?
答:在正史中,有关魏延的事迹都描述在《魏延传》中,而魏延虽然性格比较粗犷,但是却骁勇善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只不过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曾经提出过自己的计谋,但是却并未得到诸葛亮的任用。而且诸葛亮并不喜欢魏延,认为魏延做事比较冲动,所以对魏延少了几分的信任。诸葛亮当时反而很看重杨仪,...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答:在这其中有很多较为著名的人物,例如诸葛亮,姜维,陆逊,周瑜,鲁肃,魏延等人,这些人物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事迹还有不同的贡献。虽然三国演义是小说,但是小说里面大多数的人物和事迹,都是历史上有过的,只不过又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在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主要说的魏延。三国演义中的魏延是一...

三国时期魏延到底是怎样的人?如果后期伐魏听从魏延的建议结果会怎样...
答:直白地翻译下:魏延跟杨仪这两个人都是小人,对于蜀汉么,是有一定的功劳,就像狗的狂吠能吓退外人,鸡的晨鸣起到了报时的作用,但如果放任他们不加约束,肯定要出乱子,等哪天诸葛亮去世,这两人就要翻天了。从史书上看,魏延和孙权并历史上没有见过面,因此可以认定孙权是道听途说魏延的事迹来做出...

魏姓的历史名人和事迹
答:1、魏毕万: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魏毕万作为晋国的大夫,因战功被封于魏地(今山西芮城),从此以国名为姓,开启了魏姓的历史篇章。其子魏武子,名魏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其后代名人辈出。2、魏延:魏延,字义阳(今河南省桐柏西),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他勇猛善战,随刘备入蜀,...

三国演义大将的姓名字主要事迹性格特点
答:7。吕布 事迹:投降董卓,三英战吕布,凤仪亭,斩董卓,大战曹操,辕门射戟,白门楼。性格特点:勇猛,自大,反复,不智8。周瑜 事迹:赤壁之战,三气周瑜。性格特点:聪明,小气,嫉妒 9。赵云 事迹: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性格特点:勇猛,聪明,忠诚 10。庞统 事迹:连环计,末阳县废事,取川三策,落凤坡。性格特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