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就没有一只大明水师的战舰?

作者&投稿:真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鸣梁海战 有没有明朝军队~

没有。
鸣梁海战是日本,朝鲜的战役。
发生于1597年10月26日(万历二十五年/庆长二年九月十六日),地点是朝鲜全罗道海南郡之鸣梁峡。在这场战役中,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李舜臣指挥12艘战船,击退日本水军,击毙日本将领来岛通总等,因此被朝鲜半岛方面称为“鸣梁大捷”。

扩展资料
鸣梁海战后,李舜臣鉴于“水势极险,势亦孤危”,当日就退至唐笥岛(今新安郡岩泰面),其后又撤至更远的于外岛、七山海、古群山岛等地。
日军还是获得了鸣梁峡一带的制海权,右水营也被摧毁,这期间俘虏大量朝鲜人,最有名的是姜沆。因此日军虽有鸣梁之败,最终还是完成了既定战略目标。李舜臣虽然在11月回到右水营,但无法立足,被迫撤走,后来将水师基地迁至古今岛。
对朝鲜而言,鸣梁海战除了保存了朝鲜水师仅有的资本以外,还起到了提振士气与信心的作用。宣祖本欲升李舜臣为崇政大夫,有大臣说李舜臣官阶已高,如果再立功勋则难以奖赏,宣祖就没有给李舜臣升官,只给李舜臣手下诸将升官。

鸣梁海战没有提明朝援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鸣梁海战发生在公元1597年,而明朝的统治者曾在1592年至1593年期间派遣过一支军队对朝鲜进行援助,即明朝军队的第一次远征。然而,在鸣梁海战之前的谈判中,朝鲜和日本签订了合约,中国远征结束,明朝的军队已经班师回朝了,因此在鸣梁海战中并没有参战。
2. 由于鸣梁海战是李舜臣率领朝鲜军队进行的一次战役,其目的是为了阻遏日本军队的进攻。在这场战役中,朝鲜的败局已经被扭转了过来,不再需要明朝军队的援助。因此,在鸣梁海战中没有提到明朝援军。
总的来说,鸣梁海战中没有提及明朝援军是因为当时明朝的军队已经回国,而朝鲜军队已经在李舜臣的带领下成功扭转了战局,不再需要明朝的援助。

有观点认为李舜臣是副手,实际指挥是明朝水师提督陈璘。这是对史料不了解或者未读史料而造成的混淆。鸣梁大捷确实是李舜臣打的,也没有明军参与。陈璘指挥的海战是鸣梁海战不久之后的另一场露梁海战,这是由中朝联军打的。
另有观点争议日水军主力究竟是哪场战争消灭的,是鸣梁海战还是露梁海战。笔者查阅史料发现,鸣梁海战并没有宣称消灭日水军主力,恐怕是网上以讹传讹。鸣梁海战出名是因为其以少胜多,利用天时和地形设下伏击,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而日海军主力则是在露梁海战被歼灭。
另有观点对朝鲜水师以十二艘战船对日军一百三十余艘战船取得如此战绩表示不解。这也是对史料不了解,对当时海战不了解造成的。
首先李舜臣并非硬碰硬的以十二艘船去攻击一百三十余艘。而是凭借对环境和气候的熟悉,事先设下伏击地点,将日水军引诱至鸣梁海峡,在水下还设有木桩铁索。其次,李舜臣的十二艘是战船,另还动用了一百余艘民船,加以改装。而日军一百三十余艘也是战船,后来还跟有两百艘后勤船。这样数量差距并不是太大。龟船是全封闭结构,铁制护板,顶盖四周有尖刺,船头有大铳,不惧近战。日呈秀吉之对龟船的描述是:“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而史载日海军战法以投掷焙烙和焙烙火矢为主,并无炮火。对铁甲船难以造成伤害。在加上二百后勤船只几乎无战斗力,所以朝鲜水师以少胜多大捷。
关于朝鲜水师和日本水师舰船数量的争议。有诸多说法,更有一些说法完全脱离史料。依据史料记载,比较正确的是,朝鲜水师方面,战船12-13艘,另动用改装民船100余艘。日本水师方面,战船130余艘,另有后勤船200艘。

鸣梁海战:明朝海战史上一场气势恢宏的勇气之
答:大敌当前,朝鲜举国上下一致强烈要求重新启用李舜臣。朝鲜王迫于形势,不得不顺应民心,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而此时,当年扬威海上的威武水师,现在只剩下可怜的12艘军舰。1597年,鸣梁海峡之战中,朝鲜名将李舜臣以十二艘板屋船攻击倭舰一百三十余并歼灭一半,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

露梁海战与鸣梁海战是不是同一场战争
答:这些人的帮助使得朝鲜在露梁海战取得胜利。所以说鸣梁海战与露梁海战之间实际上是有本质区别的。鸣梁海战中国军队是否参加战争:鸣梁海战是发生在中国明朝期间,当时的朝鲜和明朝的关系非常近,鸣梁海战一开始朝鲜也是处于败局的。 朝鲜有没有向中国请求援助,鸣梁海战中国军队是否参战呢? 关于鸣梁海战中国军队是否参战这个...

鸣梁海战中朝鲜王国为什么不请中国帮忙
答:因为鸣梁海战时明朝水师还没到朝鲜,鸣梁海战发生于1597年10月26日,而万历二十六年(1598)六月,明朝总兵陈璘才率五千广东水军到达朝鲜,之后水战都是以明朝水师为主,像重挫日本海军的露梁海战,该战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船包围500艘日本战船,几乎全歼,日军死亡非常惨重。论对战局的影响,露...

鸣梁海战日本输的原因
答: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德川幕府侵略朝鲜,朝鲜史称壬辰倭乱,据史书记载为八道糜烂。几乎亡国。明万历二十年,明军出兵朝鲜平定倭患,陆路明军先后击败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率领的日军,解放平壤和汉城,追击日军至海边,残余日军败退上船准备回国,由此,爆发了露梁海战,此战以中朝水师为一方,特别是朝鲜水师装备...

中国古代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答:可惜后来明朝政府撤裁舰队,使倭寇横行,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大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东来,本想变广东为其殖民地,但明朝水师在番于海战中将其重创,使其打消这个傻念头,转与中国通好。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大明水师在鸣梁海战里全歼日本舰队,打的日本...

鸣梁海战中后来龟船哪来的
答:龟船早在鸣梁海战之前就有了,不过是木制的,到鸣梁海战之前大都破败不堪。鸣梁海战朝军主力是十几条残存的板屋船,而李舜臣的铁甲龟船主要出现在后来的露梁海战,就是在那一战中,李舜臣与明将邓子龙阵亡。一楼的回答有些错误,鸣梁海战确实是朝军自己打的,中朝联军的是露梁海战。

如何评价电影《鸣梁海战》?
答:回答:《鸣梁海战》是金汉珉执导的一部古装战争电影,定于2014年12月12日中国大陆上映。《鸣梁海战》是根据真实历史战争事件改编,讲述了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12艘军舰,击败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日军水师的传奇故事。 看了题主的问题后,特意去看了一下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到现在,我一直试图去找到一个理由说服自己这...

有哪些历史人物听起来很厉害,实际能力非常一般?
答:电影《鸣梁海战》其实也诠释了韩国人对李舜臣的心态,只是大明水师究竟是主角还是配角的问题,他们在一味回避。事实上,对于此战的结果,大明根本没引起重视。因为“壬辰倭乱”(我们叫”万历援朝战争”)在万历的眼里,出兵也只是因为面子上的事。所以即便抗日援朝,在大明的史料里,...

鸣梁海战是不是真实的故事
答:此次海战朝鲜宣称日军有8000多人阵亡,而朝鲜阵亡人数只有34人。但是参战的藤堂高虎(2,800)、加藤嘉明(2,400)、胁坂安治(1,200)、来岛通総(600)、菅平右卫门达长(200)加起来总数还没有到八千。李舜臣在鸣梁海峡的胜利,有效地切断了日军从黄海对稷山之战的供给,使日军最终撤退。希望对你有用,求...

电影《鸣梁海战》中最后龟船是怎么复活的
答:没有复活,是大将军的板屋船很神勇,老人感慨似龟船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