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际法专业都学些什么?

作者&投稿:但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英语(国际经济法)这个专业都学什么?前景如何?~

课程简介 1978 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际经济法学在我国应运而生。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新形势下,国际经济法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迫切需要,厦门大学法律系在我国较早开展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经原国家教委批准, 1981 年在全国率先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生, 1985 年在全国率先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本科生, 1986 年开始招收国际经济法( 1997 年后调整为国际法专业)博士生。 1995 年 6 月,原国家教委批准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及台港澳法研究”学科点为全国高校“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2002 年 1 月,厦门大学国际法学专业由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2 年 10 月,“十五” 211 工程建设项目“国际经济法与海洋法”经教育部专家组评审通过。 1985 年开始,厦门大学持续开设“国际经济法学”系列课程,包括“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和“国际海事法学”,作为国际经济法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同时,开设“国际经济法概论”,作为法学专业和其他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 1998 年以来,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国际经济法学”课程作为法学专业本科生 14 门基础课程之一,而“国际经济法学”系列深化课程(即“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和“国际海事法学”)作为向法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其他专业本科生开放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教学队伍所属厦门大学国际法专业 2002 年由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陈安教授现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学术影响;曾华群教授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人选”;廖益新教授入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徐崇利教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李国安教授在国际货币金融法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本课程教学队伍是以中青年为主、后劲充足且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攻关传统的学术群体,共 11 人,分别在国际经济法各主要分支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和国际海事法等学有专长;其中教授(均为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5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3 人,已获博士学位者 6 人,在职博士生 2 人;平均年龄 41 岁。 本课程教学队伍一向重视教材建设。 1987 年陈安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系列专著,(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和《国际海事法》等 5 部,约 160 万字),是中国第一套国际经济法系列专著,也作为当时本校和其他高校的国际经济法专业本科生的教材。 1988~1991 年和 1996~1998 年,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先后组织编写两套高校法学教材“国际经济法系列”,本校陈安、曾华群、廖益新教授等分别担任《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经济法导论》和《国际税法》的主编。 1999~2002 年陈安教授总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系列专著”(含《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和《国际海事法学》等 5 部新编本,约 300 万字)及全国首批统编研究生教材《国际经济法学专论》是系统研究国际经济法各分支理论与实务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教材建设,国内高校广泛采用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2000-2002 年,本课程教学队伍承担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法学院与厦门大学网络中心已形成较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培养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可对立体化教材建设提供可靠的专业技术和人力支持。

多看看法律的基本书籍吧,原理什么的,国家法其实有些空,还要看你具体什么方向,国际经济法还是什么特别类的。

要求考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学习上,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大外,这个专业除了泛泛地讲讲几门部门法之外,几乎没有和法律相关的内容,每周最多也只有两节法律课,其余的课程和其他的英语专业一样。

扩展资料:

英语国际法专业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员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

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商务英语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业法)等相关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国际商务英语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英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英语专业



每年都有新生问这个专业,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各位被这个专业录取了的各位新生,在大外,这个专业除了泛泛地讲讲几门部门法之外,几乎没有和法律相关的内容,每周最多也只有两节法律课,其余的课程和其他的英语专业一样

具体的说呢,大一上学期每周两节法理学(这里要说明一下,法理学是正规法学院校到大三大四才开设的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一般要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几门具体的部门法的基础上学校才能开设,由此大家也可以看出这个专业是多么的“专业”了,记得我上第一节法律课时,老师就对此感到严重不解),大一下学期每周一节刑法学,一节法律逻辑学。大二上学期每周一节民法学,下学期每周一节商法学。大三上学期每周一节国际经济法,一节国际私法,大三下学期每周一节国际公法。大四不知道,因为我开学才上大三。曾经和应院的老师交流过,据说明年可能会执行新的授课标准,如果是这样,那么以上所说的所有的课程安排都可能改变,具体的变化,可能会加上英美合同法和法律英语两门课。但是毕竟只是和老师闲聊,到底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再来说说老师吧,这个专业一共就两个法学专业老师,一位是武汉大学的民商法法学博士,人称“刘博士”(给新生们留个悬念,先不告诉你们这位高人有多么伟大,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他负责教授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和三门国际法),另一位是在日本的大学读过民商法硕士,后来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博士的“王老师”,他负责教授法理学和日院的视听说,本来定的商法学也是他教,但是后来又换成刘博士了;另外,还有一位“张老师”,以前是不教这个专业的,现在负责给应院非国际法专业的学生讲授,好像叫,什么法律基础(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记不清楚了。如果开英美合同法的话,她就会给这个专业授课了。她是华东政法的法律硕士(是第一届的法硕,比现在的法硕厉害多了)。另外呢,令人很不能理解的,是给这个专业教授法律逻辑学的是大外的院长助理“徐教授”。话说这位教授,一眼看去就是腹内锦绣,才高八斗,但是他的老本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让他来教逻辑学,只能说是别有风格了。不论是哪位老师上课,就我现在的经验而言,上课都是,老师的独角戏,具体的课堂形式是,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放个课件,然后往那里一坐,开始讲课,下面学生干什么的都有,当然有真学的,不过数量不多,其余的呢,睡觉,看课外书……(先提醒一下各位新人,上刘博士课时千万不要在第一排看和他课程无关的东西,否则期末论文有你好受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和现阶段大学上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有关,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学校的开课形式在吸引学生兴趣上确实还有待提高。我一个人在这里光说也许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等你们真正地上过这个专业的法律专业课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关于这个专业的期末考试,到现在为止,除了法律逻辑学是开卷抄资料(除了教课书)以外,其余的都是写论文。因为这些法律专业课是属于“考察课”的。(大外的课程分为“考试课”和“考察课”,考试课就是放在考试周里,安排考场,闭卷答题,有人和摄像头监考的课程,一般包括,基础英语,英语泛读等等。而“考察课”则是不放在考试周里,以上交论文,当堂写作,口语presentation等等为期末考核形式的课程,一般包括,英语写作,基础口语,各种法律等等。说多了,回到正题来)当然据我的前辈说,他们大三的国际经济法就采用了当堂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考核,这应该算是很难了,对于不学的学生而言。

关于这个专业的出路;先说考研吧。就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而言,考研的(法律硕士),有考到北大的,有考到人大的,有考到中国政法的,名校生很多,但是要注意,这两届学生是咱们大外和海事大学合办这个专业时的毕业生。也就是说,当时,进入这个专业,我们的学生可以到海事学习一年的法律。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一大批名校考研学生。明年,就是咱们学校自主经营这个专业以来第一届学生毕业的时间了,要评价这个专业的考研情况,到时候再说也不晚,而且到时候再说也更具公平性。至于考非法律硕士研究生的,也有不少,就不悉数了。关于找工作呢,这方面我自己了解的也比较少,就不发表见解了。引用一句老师们上课常说的话:“你们以后到公司里去,英语很厉害,又懂法律知识,能够处理英文的合同文书,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保证你薪水很高。”在结合大外设立这个专业的初衷,即,“培养既懂法律,有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怎么找工作,诸位以后再慢慢合计吧。

最后呢,说一个现状,就是,现在很多这个专业的学生根本都忘了自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了,很简单,在这种法律专业课的开设强度下,加上自身对法律没有什么兴趣,以后既不想考法硕,也不想找和法律相关的工作,每天埋头于英语学习中,形成这种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呢,现在的情况证明,只有少数学生仍然奋斗在考法硕的路上。还是那句话,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怎么学,怎么发展,还靠各位自己努力。指着大外开的课,不管是法律还是英语,是学不到知识的,真正的知识积累要靠自己课后的不懈努力。不要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别人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参考。在以后的生活正,自己找准方向,就向着目标前进吧!

http://tieba.baidu.com/f?kz=461305525这里有介绍

大学法律专业要学的课都有哪些?
答:大学法律专业的核心课程有16门,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然后加通识加专业选修就有好多好多说不过来了,一般民法商法都课时不够,所以...

请问大学里面学法学的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答:主干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大学英语(统考)、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法律逻辑学、法律文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国家司法考试指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婚姻家庭继承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科技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立法学、民法学、侵权行为法、商法学、税法学、司法实务、...

成为法律专家,你需要掌握的15门课程
答:民法学、刑法学、宪法学、国际法等课程,让你深入了解法律的各个方面,为你的法律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课程毛概、马政经、英语(二)、知识产权、劳动法等实践课程,旨在培养你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你在法律实践中游刃有余。拓宽视野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私法、婚姻法、合同法等选修课程,将帮助你...

法学主要学的是什么课程
答:2、法学专业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政治。三、所学的知识程度不同 1、法学一般都是全日制本科设置的专业,研究生有法学硕士;2、而法律一般都是专科、自考专本科、...

法学专业开设哪些课程
答:⑶ 法学专业的课程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版济法、刑权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 (3)法学专业开设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培...

要考厦门大学国际法具体考哪些科目
答: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专业课:150分 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

法学专业学什么
答:法学专业主要需要学: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证据法、财税法等。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法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

法学专业的课程
答: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

自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答:而专业课程就需要认真理解去思考的了,看你选择的是什么专业,比如法学专业,就会有民法、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等课程专业课门数专业课考试一般在8至10门左右,专业课的设置都是由各主考学校对本校内此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的。专业课内容如法律专业的专业课包括: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学位课程专业...

法学专业主要是学什么?是背法律?
答:法学专业主要是学习课程为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实践课程为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