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元有哪些比较有名的人?

作者&投稿:戏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连中三元有哪些人?~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17位。
唐代三名
1、崔元翰,博陵安平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
2、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
3、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
宋代六名
1、孙何,蔡州汝阳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2、王曾,青州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为宋仁宗时名相,智除丁谓,政绩卓著,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3、宋庠,开封雍丘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4、杨寊,庐州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
5、冯京,鄂州江夏人,字当世。宋仁宗皇佑元年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
6、王岩叟,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人。《宋史"王岩叟传》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
辽代一名
1、王棠,涿州新城人,字号不详。辽兴宗重熙十五年丙戌科状元。官拜南府宰相,后病逝于任上。
金朝一名
1、孟宋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金世宗大定三年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
元代一名
1、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人,字元举。元至正八年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明代三名
1、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2、李骐,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且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
3、商辂,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
清代三名
1、陈沆,蕲水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嘉庆十八年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清嘉庆二十四年,保和殿对策,陈中第一甲第一名。
2、钱棨,江南长洲人。字振威,号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
3、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状元。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

扩展资料:
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衔,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3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分别是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 、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商辂;

★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连中三元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度,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王曾是北宋名臣,相传其父见破旧经籍,必加整修,片言只字,不敢丢弃。一晚,孔子托梦给他:“你如此敬惜我的书,我让曾参投胎做你的儿子”。未几,夫人果有身孕,生下一儿,因取名为曾。二十出头的王曾在乡贡考试中名列第一,即所谓“解元”。此后,被推荐进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再居榜首,称之为“会元”。接下来,还有一扬由宋真宗亲自出题的殿试,题为《有教无类赋》。王曾交卷后,其中有“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织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等警句,甚得皇帝激赏,擢为第一名,这样,青年王曾便成为宋朝开国以来第一个集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的“三元”,攀登到了科考金字塔的塔尖上。
  捷报传回王曾的故乡,官民俱引为千载难逢的荣耀。青州知州特地去他的故里,给挂上“三元坊”的金匾。好事者则绘以桂圆、荔枝、核桃各三枚合成的纹图,取圆谐“元”,而寓三数,意为“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的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传统寓意纹样。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历史上连中三元有哪些人?
答:1.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2. 李骐,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1417年)福建乡试第一,...

连中三元的人都有谁
答:1. 文三元(17名)。唐朝的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李骐。清朝的陈沆、钱棨、陈继昌。2. 唐代连中三元的是崔元翰(729-795年),他来自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崔元翰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的辛酉科...

连中三元的人都有谁?
答:1、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县(今河北省深州市西旧州村)人。他初应“宏辞”科即得第一,随后又成为京兆解元的头名,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又在状元及第的考试中拔得头筹,时人称其为张三头。在历史上,连中三元者寥寥无几,张又新是其中的一员,与寥寥数人并肩。2、崔元翰,名鹏,字以行,...

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物有哪些?
答:3、武翊黄,生卒年不详,据记载,他曾在府试、会试、宏辞三试中均获头名,故有“三头”之称。作为唐代少有的连中三元人物,武翊黄的事迹虽在正史中记载不多,但他的成就仍值得后人铭记。4、崔元翰(729-795年),河北定州人,字以行,自号博陵先生。他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考取辛酉科状元...

科举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有?
答:3、崔元翰,名鹏,字悔或,是博陵(今定州)人。他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的辛酉科考中状元,是有记载最早的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4、孙何,字汉公,是北宋时期汝州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他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5、...

科举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有?
答:名鹏,字以行,博陵(今定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是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4、孙何 字汉公,北宋汝州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文人。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5、冯京 字当世。鄂州江夏(...

我国科举中,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的都有谁?
答:金元时期也有人曾连中三元过,分别是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宗哲。等到了明朝,黄观、李骐以及商辂三人曾先后三元及第。其中在洪武年间连中三元的黄观后来被朱棣除名,而商辂则是在乡试取得第一之后相隔十年才取得会试以及殿试的第一,所以也称“独中三元”。清朝时期,钱棨于乾隆年间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的人都有谁
答:连中三元的人有:李骐、商辂、陈沆、钱棨、黄观等。1、李骐 明朝人,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且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2、商辂 明朝人,...

连中三元在历史上本属罕见,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连中三元的人?
答:钱棨,字振威,号湘舲,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陈继昌,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广西临桂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状元。八、连中三元的武状元历史上仅有两名:王名世,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浙江永嘉英桥(今龙湾)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古代科举考试连中三元有几人?
答:在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上,“连中三元”是指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根据史料记载,共有17位考生实现了这一壮举。唐代有三位考生达成这一成就:1. 崔元翰,是第一个记录在案的“连中三元”者,他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状元及第。2. 武翊黄,他的事迹在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