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包括几层?各层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投稿:钞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1、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它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程序提供对osi环境的访问。应用层决定进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基本功能:应用层不仅提供应用过程所需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还充当应用过程的用户代理,完成信息交换所需的一些功能。
2、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表示。
基本功能: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解密、数据压缩和终端类型转换。
3、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它提供了终端系统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控制机制。该服务包括在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下建立连接,尽管可以在第4层中处理双工模式;会话层管理登录和注销过程。
基本功能:它专门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特定操作,则会话层协议管理这些操作,例如防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4、第4层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的接口层。传输层不仅是单一的结构层,也是整个分析体系结构协议的核心。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端到端可靠、透明、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
基本功能:它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将消息分成若干组,并在接收端重新组织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将不同的分组发送到主机。这样,可以在不影响会话层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带宽。
当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参数,例如误码率、延迟、安全性等。它还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5、第3层网络层:该层通过寻址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的传输层发送的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并根据地址正确传输到目的地的传输层。
基本功能: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路由和中继数据;除了路由,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拥塞,并在必要时生成计费信息。
6、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这一层中,数据被框定,流控制被处理。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数据链路连接,并对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执行几乎无错误的数据传输(错误控制)。
基本功能:此层指定拓扑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包括电桥和开关。
7、第1层物理层:在OSI参考模型的底部。常用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基本功能: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扩展资料:
OSI参考模型的历史:
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尽管它们的工作领域不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和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也成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化司与ISO共同关注的领域。
1984年,ISO发布了著名的ISO/IEC 7498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模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结构,从下到上顺序依次为:

  1. 物理层

  2. 数据链路层

  3. 网络层

  4. 传输层

  5. 会话层

  6. 表示层

  7. 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包括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下: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联接,负责数据流的物理传输工作。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流,即0和1,也就是最基本的电信号或光信号,是最基本的物理传输特征。

2、数据链路层是在通信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联接,数据链路控制子层会接受网络协议数据、分组的数据报并且添加更多的控制信息,从而把这个分组传送到它的目标设备。

3、网络层是以路由器为最高节点俯瞰网络的关键层,它负责把分组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的路由选择工作。互联网是由多个网络组成在一起的一个集合,正是借助了网络层的路由路径选择功能,才能使得多个网络之间的联接得以畅通,信息得以共享。

4、传输层使用网络层提供的网络联接服务,依据系统需求可以选择数据传输时使用面向联接的服务或是面向无联接的服务。

5、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联接,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会话层在应用进程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层还可以通过对话控制来决定使用何种通信方式,全双工通信或半双工通信。会话层通过自身协议对请求与应答进行协调。

6、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化、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解压等。在网络带宽一定的前提下数据压缩的越小其传输速率就越快,所以表示层的数据压缩与解压被视为掌握网络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

7、应用层采用不同的应用协议来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要求,并且保证这些不同类型的应用所采用的低层通信协议是一致的。应用层中包含了若干独立的用户通用服务协议模块,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程序服务。

OSI模型的设计优点

1、分工合作,责任明确

性质相似的工作划分在同一层,性质相异的工作则划分到不同层。如此一来,每一层所负责的工作范围,都区分得很清楚,彼此不会重叠。万一出了问题,很容易判断是哪一层没做好,就应该先改善该层的工作,不至于无从着手。

2、对等交谈

对等是指所处的层级相同,对等交谈意指同一层找同一层谈。双方以对等身份交谈是常用的规则,这样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各层所负责的事情。因此,通信协议是对等个体通信时的一切约定。

3、逐层处理,层层负责

既然层次分得很清楚,处理事情时当然应该按部就班,逐层处理,决不允许越过上一层,或是越过下一层。因此,第N层收到数据后,一定先把数据进行处理,才会将数据向上传送给第N+1层,如果收到第N+1层传下来的数据,也是处理无误后才向下传给第N-1层。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OSI参考模型



OSI有七层:一层:物理层---负责传送比特,涉及到接口和传输媒体的机械、电气等特性。二层:数据链路层---负责传送帧三层:网络层---负责路由、传送分组。四层:传输层---负责传送完整的报文,并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五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终止会话连接,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等。六层: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七层:应用层---应用层给应用程序提供了接口,使应用程序接入到网络。

总共七层,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定义用户接口、表示层有数据表示和加密的功能、会话层是区分不同数据、网络层提供逻辑寻址、数据链路层有错误发现并纠正和提供MAC访问以及 将比特组合成帧的功能、物理层就是定义物理接口各种参数和比特。。。这里我只能粗略的说一下,若要跟详细的可以加我QQ,我发思科或H3C的幻灯片给你,建议你到网上看看这方面的教程,这样跟形象跟容易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OSI有七层:
一层:物理层---负责传送比特,涉及到接口和传输媒体的机械、电气等特性。
二层:数据链路层---负责传送帧
三层:网络层---负责路由、传送分组。
四层:传输层---负责传送完整的报文,并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五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终止会话连接,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等。
六层: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
七层:应用层---应用层给应用程序提供了接口,使应用程序接入到网络

osi参考模型分为那几层?
答: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功能:物理连接、传送数据、及时传送、可靠传输数据、维护机制、解压缩数据、接口服务。OSI,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具有七层结构的体系模型。发送和接收信息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应...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
答: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也采用了分层结构技术,把一个网络系统分成若干层,每一层都去实现不同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都以协议形式正规描述,协议定义了某层同远方一个对等层通信所使用的一套规则和约定。每一层向相邻上层...

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是什么?
答: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指从应用层接收数据,这些数据是以字符和数字的形式出现的,表示层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为机器可以理解的二进制格式,也就是封装数据和格式化数据,例如将ASCII码转化为别的编码,这个功能称为“翻译”。第七层:应用层 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使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
答: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应的数据单位如下:· 物 理 层(Physical Layer)我们知道,要传递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纽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
答:从第一层至第七层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分哪几个层次?各层次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6、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这一层中,数据被框定,流控制被处理。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数据链路连接,并对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执行几乎无错误的数据传输(错误控制)。基本功能:此层指定拓扑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包括电桥和开关。7、第1层物理层:在OSI参考模型的底部。常用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

OSI参考模型有哪七层
答: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Review):在两个主机上建立数据链路连接,向物理层传输数据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使之无差错并合理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3、网络层(Network Layer):主要负责路由,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阻塞控制等功能。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OSPF等。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
答:第一层:物理层,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第三层: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后四层依次为: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后四层主要是计算机软件控制。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

OSI参考模型有多少层?分别是?
答:总共七层!分别是: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第五层:会话层;第六层:表示层;第七层: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有几层?
答: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物理层(Physic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