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这个过程是在哪个省市进行的?

作者&投稿:劳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军长征中的爬雪山和过草地分别是在哪个省份的哪个地方~

在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先后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等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红二方面军在三大主力红军中最晚进入雪山地区,翻越的雪山却最多。先后翻越了哈巴雪山(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扎拉亚卡山、海子山、马巴亚山、恶热山、麦拉山、瓮水、邯坡等二十多座雪山。红四方面军是最早踏入雪山地区的部队,由于曾三次跋涉雪山草地,在雪线以上区域停留时间最长。红桥山、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党岭山、巴郎山、鹧鸪山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累计翻越雪山超过20次。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起了重要作用。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这里的“草地”是松潘草原,而“雪山”是松潘周边的川西北一带。
松潘,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见证。《长征》诗词中的岷山,也是红军过雪山和草地的象征。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管理处副处长孙格勇告诉记者,松潘背靠岷山,岷山主峰雪宝鼎就在松潘境内,为岷江的发源地,而且当地面对着松潘大草原,位于雪山和草地的交汇处。红军长征的24个月时间里,有16个月在松潘所属的阿坝州。
孙格勇介绍,长征中翻越的雪山,主要位于松潘周边的川西北一带,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山高谷深,气候变化无常,对红军是极大的考验。

扩展资料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雪山: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了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的大雪山——夹金山。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又相继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又称亚克夏山、马塘梁子)、仓德山(又称昌德山、昌德梁子)、打古山(又称拖罗岗、施罗山、塔鲁岗)等雪山。雪山地区的行程约31天,1350公里。
1936年4月至7月,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翻越了雅哈雪山、磊雪山、小雪山、茨布腊山、扎拉牙卡山、藏巴拉雪山、东隆山、米拉山、玉龙等雪山。
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先后翻越了虹桥山、鹧鸪山、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夹金山、格达梁子、党岭山、折多山、罗锅梁子、剪子湾山、卡子拉山(喜委拉卡山)等雪山。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是党岭雪山,海拔5000多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爬雪山过草地 越过艰险天地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读长征(11):红军长征先后翻越了哪些雪山?

五坐雪山都在四川阿坝州

五坐雪山名称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
1935年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
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
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
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

草地是松潘大草地
四川省西北部与甘肃交接处.纵横数百里.四川毛儿盖松潘以北. 班佑地区之南.也叫松潘大草地

四川省西北部与甘肃交接处.纵横数百里.四川毛儿盖松潘以北. 班佑地区之南.也叫松潘大草地

草地,是黄河上游的高原,海拔在2000米左右,没有人烟,没有树林,没有飞鸟,一个死寂的世界。人人都说,草地是绝地。放眼望去,纵横数百里,苍苍茫茫,渺无际涯。草丛河沟交错,淤黑色的积水散发出腥臭气味,腐草结成的表面十分松软,泥泞不堪,在郁郁葱葱的青草之下,是满布机关陷阱的大泥潭,行人只要稍一不慎,失足其间,就会陷于灭顶之灾。许多红军将土就在这样的沼泽草地中,失足陷入泥潭,站在一边的战友却无从援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患难与共的战友慢慢地沉下去,永远留在那泥沼之中。战士们抬着向导,选择草根较密的地方,一步一跳,艰难地行进着,并为后续部队留下一个又一个路标和安全标记。

沿着先头部队开辟的道路,右路军主力随后陆续进入草地。变幻无常的草原气候,时而晴空万里,暑气蒸腾;时而乌云翻滚,浓雾弥漫,风雨冰雹降临。每逢夜晚,战士们常常是裹着湿漉漉的单衣露营,背靠背以相互体温御寒。没有了粮食,开始吃树皮,吃草根,吃皮带。

红军战士有的被泥潭吞噬,有的不敌严寒被冻死,有的因身体虚弱而病死,更多的是因饥饿而死。

红军右路军各部队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大都经过了5—7天的行军,奇迹般地走出了沼泽草地,分别到达川甘边境的班佑、巴西地区。
参考资料:http://culture.qianlong.com/6931/2005/08/02/1400@2747592_1.htm

红军长征故事有哪些_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答: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获得伟大的胜利,其中也有不少感人的小故事。那么,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分享4个红军长征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__目录__强渡大渡河三位老红军讲爬雪山过草地过草地战友遗体成为悲壮“路标”年龄最小的11岁...

红军长征经过过草地,过雪山,还有什么?急!!!
答: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湘赣革命根据地(亦称湘赣苏区)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在...

过雪山草地是哪一年?
答:过雪山草地是1935年与1936年。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走过的最艰难的路段。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室的研究表明,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在雪山草地区域停留期间,红军并没有进行大的战斗,一路追剿红军的蒋介石也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政策,红军在翻雪山时遇到的最大威胁是高寒缺氧,而...

红军长征是先过草地还是爬雪山?
答:先雪山后草地。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1935年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1935....

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是哪里?
答:3.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

红军过雪山的故事(1、2分钟可讲完)
答:•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些重要文章 • 关于红军过雪山的时代背景 • 有描写红军过雪山的文章 • 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 红军长征时的感人故事 更多关于红军过雪山 故事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故事 其他回答 共 3 条 好多呢!!真的 回答者: liangran0428 - 举人 四级 5-21 21:41 央红军占领泸定...

过雪山草地简介
答:与翻雪山相比,过草地更苦。 草原气候变化无常,红军经过时又正值雨季,恶劣的天气状况和遍布的沼泽地给红军造成了很大困难。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只有1.5摄氏度,这还是近年来气候变暖的结果。当年不知有多少衣衫褴褛、露天宿营的红军战士在漫漫寒夜里死去。人们一般认为,草地中的沼泽泥潭是吞噬红军的最大...

【七律 长征】里面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过程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答:长征的过程是: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结...

长征中过雪山的故事
答: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中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

红军的长征故事简短的
答: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4、《金色的鱼钩》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