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什么年代取消的

作者&投稿:丑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粮票是那年取消的~

中国的粮票是在1993年取消的。
1984 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
就在深圳市取消粮票的第二年,即1985 年,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0 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
1991年5月,广东、海南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同价改革。1992年4月1日,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改革。1992 年10 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促进粮食产销与市场接轨。
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粮票发愁了。

扩展资料:
粮票本来是一种无价证券,但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中,却有“第二货币”之称,甚至在某些年份中比人民币还坚挺。
用它可以在所有的农贸市场以及商业街、商业点“买”到主副食品、水果蔬菜、日用百货、服装鞋帽、花鸟虫鱼、各式家具等几乎所有商品,可以用来支付修理钟表、皮鞋、提包等的费用,甚至还可以用来雇短工,请保姆。
总之,人类赋予货币的职能,大都在粮票身上得到了体现。粮票成为除人民币之外使用最广泛、价值最稳定的“中国第一票”。
继广东省(1992年4月1日)全面放开粮价之后,浙江(1993年1月1日)、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省和上海市(1993年4月)也宣布全省(市)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取消粮票,5月1日,北京市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
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几年后,粮票等票据出现在各地收藏市场,成为一种热门的收藏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粮票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取消粮票:“粮食关系”松绑后的社会巨变

1984 年,深圳市率先废除粮票;1985年,全国取消粮票。
1984 年11 月,深圳市召开会议,研究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问题。会议认为,全国农村进行改革后,粮食已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粮食供应已经没有那么紧张,又由于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试,因此深圳可以大胆地实行改革。办法是让国营粮食部门多储备一些粮食,取消粮票,提高价格,敞开供应。如果发现周围地区大量抢购,再提高粮价和研究其他对策。
新政策还没实施,消息传开后,过惯了“票日子”的深圳人大为恐慌,纷纷到粮站排队购买粮油。几十年来凭票买粮的习惯一旦被打破,会不会出现没有粮食可以买,大家又要饿肚皮的情况?
事实证明,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食凭证供应制度后,并没有发生什么风波。用一位市民的话说,“没想到取消粮票后不但不会买不到粮食,而且买东西还特别方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挑选不同的质量!”
就在深圳市取消粮票的第二年,即1985 年,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0 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

扩展资料
各种粮票的尺寸是千差万别的,其形式有横式,也有竖式、齿状和正方形。有的粮票与人民币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粮票只有1厘米大小。面额大的在千斤、万斤以上,面额小的仅为一钱以下。计量单位从旧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应有尽有。
每一套粮票通常按年限区分,依票面单位或重量排列,从1到70余枚不等。粮票内容名称各不相同,更是丰富多彩。粮票的设计各不一样,有的有精美的图案,有的将风景名胜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设计在粮票上,如:陕西的兵马俑、广西的象鼻山、内蒙古的博物馆雕塑、西藏的布达拉宫、上海的外滩、湖南的韶山、贵州的遵义与黄果树瀑布及云南的石林等。有的有蒙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
有的无图案而且纸质差,这些常体现在早期粮票上,只在纸上印上一些字,有的用铅印、油印,还有专门印粮票的厂家监制印刷,大多数粮票上面还盖有有关部门的公章,有的还印有编号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粮票 (购粮凭证)

1984 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38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谢幕演出,票证时代彻底终结,捆绑在商品身上的枷锁终于打开。

扩展资料:

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拉开了中国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几年之后,由于天灾人祸,中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这时需要凭票购买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日用百货。于是,从粮票又发展出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手表票、缝纫机票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粮票



20世纪90年代取消的,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扩展资料:

取消过程:

1984 年11 月,深圳市召开会议,研究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问题。会议认为,全国农村进行改革后,粮食已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粮食供应已经没有那么紧张,又由于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试,因此深圳可以大胆地实行改革。

办法是让国营粮食部门多储备一些粮食,取消粮票,提高价格,敞开供应。如果发现周围地区大量抢购,再提高粮价和研究其他对策。

新政策还没实施,消息传开后,过惯了“票日子”的深圳人大为恐慌,纷纷到粮站排队购买粮油。几十年来凭票买粮的习惯一旦被打破,会不会出现没有粮食可以买,大家又要饿肚皮的情况?

事实证明,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食凭证供应制度后,并没有发生什么风波。

用一位市民的话说,“没想到取消粮票后不但不会买不到粮食,而且买东西还特别方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挑选不同的质量!”

就在深圳市取消粮票的第二年,即1985 年,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0 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

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

1991 年5 月,广东、海南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同价改革。1992 年4 月1 日,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改革。

1992 年10 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促进粮食产销与市场接轨。

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粮票发愁了。



在1985年取消的。

粮票的全国有限期:1955-1985。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
暂行办法》后,就应运而生了粮票。这之后,就有油票、布票等各种票证也开始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当时的票证就和现在的人民币一样重要,衣食住行都要凭票购
买。不过这票证时代在1993年就结束,这时候票证已经在我国存在了30多年的时间。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扩展资料:

粮票的收藏意义:

粮票的收藏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是一种投资增值的方式,并且收藏价格每年都在稳步上升。

粮票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退出经济舞台后,粮票便进入了收藏市场,是可遇不可求的粮票珍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粮票实物和相关资料的收集难度将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收藏粮票,其实是为国家收藏将来的“文物”,具有历史意义。

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40年,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粮票



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

1993年,粮票被取消了。

1993年,新旧时代交替的痕迹特别明显。

当年2月,全国两会召开,代表委员们就餐第一次不再需要缴纳粮票。5月10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宣布,从这一天起,取消粮票。

告别粮票,从1992年4月1日就开始了,当时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1955年出现的粮票,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叫私粮是因为当时粮食是统购统销的。每到集市那些卖粮的农民就象现在电影电视里卖毒品的一样,鬼鬼祟祟的从兜里掏出一小把玉米 或小麦也许其他的杂粮双方谈好价格便尾随去家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后

请问粮票是什么时候不用的?
答:在上海1992年底停止使用,证据是现手头上有大量的1992,1993年地方粮票。2月22日提交修改.我说1992年底停止使用是这样的背景,那时的情况往往在年底的时候就会去粮管所领明年的粮票,在得到了93年粮票不久,92年底的时候宣布了停止使用粮票的政策.93年粮票只能收藏了.下面是我的93粮票照片 http://hi.baidu...

从什么时候开始买东西不再使用粮票 布票之类
答:最早消逝的是那些工业券 。后来副食品票证也不需要了。随着“的确良”等化学纤维布料大量出现,布票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再后来,粮食市场也放开了,人们不再使用购粮证去粮管所买米了。后来有些小贩还用塑料制品来换人们手中的粮票,我家就用粮票换了小贩手中的石英钟。现在这些小贩也不见了,这两...

哪年国家取消了城镇居民口粮
答:1955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粮票和购粮证作为“第一票”进入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帷幕。改革开放后,粮食购销体制不断调整和改革,国家逐步放开了粮食销售价格,各地逐步改变或取消了城镇...

76年票证年代粮票有有效期吗
答:但是由于我国在1985年取消了粮票,所以1985年以后粮票也就没有用了,只能收藏用。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

粮票的由来以及使用方法,一系列的详细规定……
答:粮本或粮油本,以月份为期限在国有粮店购买粮食、食用油。粮票获取的主要途经,由城镇居民凭居民粮食供应本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另对体力劳动者有所补贴。改革开放后,商品供应逐渐充分,1985年,政府放开粮食价格管控。商品敞开供应后,进入1990年代,凭票供应制度已名存实亡。1992年11月,粮票被废除。

苏联是否一直使用粮票至解体?经济改革不成功是否因为一直的阶级...
答:粮票苏联在三十年代废除过一次,因为战争需要储备粮食恢复过,五十年代又废除了。粮票主要是因为粮食紧张,作为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东德等不需要使用经济改革不成功与国内阶级斗争无关,二战后苏联没有大规模的政治风浪。

我们生活当中布票粮票油票肉票在什么年代彻底消失
答:在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退出市场,我还用粮票,到九十年代彻底消失

粮票布票油票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继各省市地方粮票逐步取消之后,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 ...

以前的各种票什么时候取消的啊,比如粮票,油票,布票,电视机票,等一大堆...
答: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取消的

粮票是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的
答:粮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的,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结束。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这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