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间故事春香传故事内容是?

作者&投稿:钞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国传统民间故事《春香传》主要内容~

是朝鲜人民在长期口传中形成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据说,故事最早产生于十四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直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李朝英、正(注:英、正时期系指李明二十一代王英祖(1724-1776)和二十二代王正宗(1776-1800)统治时期。)时期才最后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先后出现过全州土版《烈女春香守节歌》、京版《春香传》、汉文版《水山广寒楼记》、《汉文春香传》和抄本《古本春香传》等多种不同版本。1954年,朝鲜作家同盟出版社以《烈女春香守节歌》为底本进行整理、校注,题名《春香传》出版

在朝鲜,《春香传》的故事情节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它分上、下两卷。上卷写退妓(注:退妓指改籍的艺妓。)月梅之女春香清明游春于广寒楼巧遇两班翰林之子李梦龙,二人相互倾慕,私自结为夫妇。李翰林不久调任京师,命梦龙先行,春香、梦龙不得不依依惜别。下卷写新任南原使道卞学道到任后强迫春香为其守厅(注:守厅是作妾之意,但又不是正式之妾。),春香不从,被迫下狱,命在旦夕。梦龙在京应试中举,任全罗御使,暗察南原。他查明卞学道作恶真相,微服亲赴卞学道寿宴,丢下讽刺诗一首予以抨击。事后,将卞学道革职惩处,春香、梦龙重获团圆,共赴京师。

这样一个带点感伤,最后以大团圆结局的故事,为什么会在李朝末期广为流传,演变为定型小说《春香传》呢?简单说这是因为《春香传》表达了当时朝鲜人民的思想和情绪,朝鲜人民也要通过《春香传》反映他们的爱憎和愿望。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李朝封建社会,贵族阶级骄奢淫逸,两班统治黑暗腐朽,人民群众倍受迫害和剥削。农民起义、市民斗争及实学思想家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抨击,都已进入了高潮,李朝封建制度已濒于崩溃。《春香传》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人民的口传中臻于完善的。

由此可见,《春香传》绝不是一部单纯的恋爱小说。它仅以爱情故事为情节线索,而以反对卞学道的斗争为中心事件。抨击李朝官僚腐朽统治。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则是它的主题。这个主题在小说所写“金樽美酒千人血”一诗中就作了点示。

小说主人公是退妓月梅之女成春香。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朝鲜人民对她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同情,而对她刚强不屈的品质又给以热情赞颂。她是李朝末年争取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朝鲜妇女优美形象的代表。

婚姻应该是爱情的结合。年轻的春香按照这样一条标准,对自己“终身大事”作了自由地抉择。她虽是退妓之女,但“自幼刚强有志,气量过人”。“从不喜那儇薄之辈”,梦想着“共结同心”的爱情。广寒楼巧遇两班翰林之子梦龙,春香突破了身份等级思想的束缚,毅然与梦龙结为夫妇。但婚姻问题毕竟是社会问题,摇摇欲坠的李朝统治者仍继续维护森严的阶级身份制度来延长其黑暗统治。所以在梦龙不得不随父进京离开南原之际,他们自由结合的婚姻愈益显出身份和阶级的高低差别,春香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人格,起而与封建社会展开了正面的冲突与斗争。

春香与社会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春香与梦龙之间,属于两种思想的矛盾。一方面,春香始终对爱情坚贞不渝。她选择梦龙绝非为了攀附名门,热恋中她曾提醒梦龙两家之间有“贵介”与“蓬门”之别,直待梦龙“意决情真”方才结合。另一方面,贵公子梦龙在即将离别南原的关键时刻,竟相信封建家训,“娶艺妓之女做妾,不但败坏门庭,而且……一定要断送前程”,并向他曾热恋过的春香表示“我二人就不能不分手了”。这无疑是梦龙对封建传统观念屈服的表现。

矛盾发生在春香、梦龙之间,实际却是自由婚姻和当时“尊卑贵贱”身份等级制度的冲突。当时,春香就向梦龙指出,“你休以为春香是个贱女,因而任意抛弃”。并进而斥责不合理的等级制度:“贵族两班,个个狠毒!恨哉!恨哉!尊卑贵贱,委实可恨!谁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曾想世界上竟有这等狠毒的两班!”这是春香出自肺腑要求爱情自由的呼声,也是对身份等级制度的悲愤抗议和严肃批判!

春香与社会的第二次冲突,发生在春香与卞学道之间,这是春香对两班阶级、封建制度直接的、尖锐的矛盾与斗争,这场斗争,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压迫者与反抗者之间的阶级冲突。

这场冲突的起因是春香不从卞学道为守厅,卞学道利用特权将春香囚入死牢。春香是封建暴政的受害者,但同时又是它的揭露者和抗议者。公堂之上,春香面斥卞学道,“那劫持有夫之妇的人,为何无罪?”“你是临此治民还是专用酷刑来把人薅恼?”接着,又进一步揭露:“使道士大夫,不把四政司,不知四十八方南原百姓的苦,但知枉法去徇私”。她公开提出,要“伸冤雪恨”,“愿得七尺剑,刺杀贼谗奸”。她相信,“无罪之人总有翻身日”,“使道必然没有好下场”。这里,春香悲愤交集的控诉和抗议,正表达了当时朝鲜人民对封建制度久积的愤懑和仇恨。春香从争取个人爱情自由到维护自己人格尊严逐步展开了反对官僚暴政的斗争,这场冲突就大大增强了春香形象的社会意义。这就使春香成为当时朝鲜人民的思想、情绪、意志和愿望的表达者。

李梦龙是封建末期出身于两班阶级,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早期,他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婚姻自主的贵公子;科试及第受任全罗御使时的梦龙,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与卞学道相对立的“清官”形象。他与当时社会腐朽两班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和人民群众有一定的联系。他暗察南原,注意倾听下层群众的呼声。他自己就说过:“要知城里事,须问种田人”。他还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权限内按照民意惩处贪官污吏。最后,他在卞学道的生辰寿宴上丢下讽刺诗一首:

金樽美酒千人血,

玉盘佳肴万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落,

歌声高处怨声高。

诗歌无情揭露了卞学道一伙花天酒地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集中表达了广大群众对道德腐败,行为丑恶的封建官僚的愤懑和抗议。事后,及时罢职卞学道,清理狱犯,与春香团圆,一同反京。

在封建制度败落、人民斗争高涨的年代,出现象李梦龙这样的“清官”是可能的。但要彻底解决李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矛盾,一个出身两班贵族的“清官”,用“御使出道”、革职罢官的方法是绝对不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梦龙的形象只是表明,当时朝鲜人民需要借这个理想“清官”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反对社会丑恶、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而已。

卞学道是李朝末年封建官僚的典型。骄奢淫逸,枉法徇私是他的特征。小说中,他与春香、梦龙及广大群众处于对立地位。他本来就是一个“刁钻乖僻”的“失德小人”,却被官僚统治集团继续任命为南原使道。他身负重任却不理政事,反依仗权势,迫害百姓,甚至欲置春香于死地。卞学道的贪婪、横暴,正说明了李朝封建社会腐朽败落,已接近死亡的边缘。

春香、梦龙、卞学道的形象是当时朝鲜社会不同阶级人物的典型代表。此外,书中还刻画了侍女、书童、艺妓等人物形象,丰富了作品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在艺术上,《春香传》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学风格的中篇小说。小说的结构具有民间故事的特点:有头有尾,故事性强。小说“上卷”从春香出生写到与梦龙恋爱、别离,为故事的“开端”;“下卷”紧接上文,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和一个个波澜起伏的斗争场面:春香勇斗卞学道、御使暗察南原、狱中相会、寿宴填诗、革职罢官等,一步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突出了作品主题。“上卷”着重抒情,“下卷”着重叙事,最后以大团圆结局,化悲为喜。整个作品显得完整、统一、和谐,具有古典艺术的情趣。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春香传》和许多民间文学作品一样,对人物外形、心理、人物环境的描写,是和小说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这种描写,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褒贬,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绪。刻画春香,作者结合游春、恋爱、结婚等情节,用细笔描画了她的外形、情态、心理;更通过别离、审讯、坐监等场面,表现她追求平等、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内在思想和品质。人物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书中梦龙的形象突出运用对比手法,在情节发展中表现他的思想和性格。作家对他是有褒有贬,基本肯定,也有批评。对于贪官卞学道,则运用漫画手法勾画他的丑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封建官僚的憎恶和否定。由此可见,《春香传》的基本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但也包含着浪漫主义的因素。

《春香传》的文体和语言具有民间文学的特点,“说唱”结合。“说”的部分用散文写成,“唱”的部分则用韵文。散文通俗易懂,用于叙事;韵文优美典雅,用于描写和抒情。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也用散文、韵文写成。春香的语言散、韵相间,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表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品质;梦龙的语言多用韵文,反映了他的教养和身份;卞学道的语言皆用散文,显得矫揉、粗暴、武断;农夫的歌词朴素而又和谐,表现了劳动者的本色。

《春香传》还引用了许多民歌、童谣、成语、警句、俚语和小故事,更增强了作品的民族、民间文学特色。书中还提到中国古代作家的诗歌典故,这些,和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东西揉和在一起,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更体现了小说的古典风格。

《春香传》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也受到了封建意识的渗透。表现在一方面以“圣君圣德”、“人寿年丰”、“太平盛世”等颂词来称颂已临近崩溃的李氏王朝;另一方面,又宣传“天地神灵”、“神鬼报应”、“苦尽甘来”等宗教迷信观念。这些不能不影响作品思想和形象的完美。

总的说来,《春香传》是朝鲜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朝鲜人民宝贵的文学遗产,它深为广大朝鲜人民所喜爱,至今,它仍然给我们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韩国电视剧《豪杰春香》 本剧取材于韩国家喻户晓的传统民间故事《春香传》,对其进行了新的演绎。 警察局所长儿子李梦龙从汉城转学到全罗北道南原的某高中,刚来到学校就和全校第一名成春香因为误会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一次,梦龙误把泡酒当饮料喝,阴错阳差地和正在生病的春香睡在了一个被窝,刚巧被下班回家的春香母和找儿子的梦龙父母撞见。不料,这件事被春香的好朋友丹姬和志旭无疑中泄漏,成了全校皆知的“秘密”,为了不被学校开除,两人不得以订下婚约。春香也因此搬到梦龙家住,帮他补习功课,并逐渐喜欢上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却心地善良的小帅哥。李梦龙在春香的帮助下顺利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汉城大学,春香却因为没有钱交学费与汉大失之交臂。在汉城,梦龙遇到了初恋情人彩琳,心中又泛起了涟漪,却看不到春香对他的一片痴心。善良的春香只有默默“放纵”自己的老公与别的女人谈恋爱,把眼泪往肚里咽。与此同时,春香认识了一家著名艺人经理公司的社长卞学道。从看到春香的第一眼起,他便喜欢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高中女生,但是因为春香心里已经有别人,无论卞学道如何努力,春香心中都只有感激没有爱情。这大大伤了卞学道的自尊心,他决心不顾一切让春香回心转意,甚至是不择手段。 看到春香和卞学道频繁的接触,梦龙心中不是滋味,这时的他才明白原来自己深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天天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春香…… “春香”在韩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与李梦龙间纯真的爱情故事妇孺皆知。《春香传》是韩国人喜闻乐见的历史剧,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歌剧,动画片等多种形式。这次,著名的林全宅导演又将其重拍。电影主要描写的是李梦龙和春香两人真正的爱情。李梦龙去了韩阳,留下的春香受尽侮辱,但宁死不屈,终于等到了两人的相聚。虽然故事情节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导演却用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林导演在本剧中追求的是韩国传统音乐的灵魂。本片的音乐全部是根据第五代清唱传人赵尚现的原版改编而成的。原版的《春香》是一部大约5个小时的影片,林导演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将这部巨作改编成了电视剧。 1.韩彩英饰 成春香 演员简介 : 1980年9月13号出生 出演作品 : 北京,我的爱(KBS, 2004) Wild Card (Wild Card,2003) 海盗,跳舞王(Bet On My Disco, 2002) 2.在熙饰 李梦龙 出生日子 : 1980年5月25日 出演作品 : 空屋(3 Iron,2004) 学校(KBS,2000) 备注: 青龙电影节 最佳新人奖(2004) 3.严泰雄(饰 卞学道) 出演作品 : 九尾狐外传(Forbidden Love)(KBS, 2004) 家庭(A Family, 2004) 实尾岛(Silmido, 2003) 4.朴诗恩(饰 洪彩琳) 出演作品 : 学校(KBS,2002) 刻骨铭心的爱情(KBS, 2002) 好朋友2 (KBS,2001) 韩彩英饰 成春香 家里生活条件艰苦,必须要靠自己解决生活费。因此她做过各种兼职,送报、清洁池塘、拉客牌照的摄影师等。而且学习用功。是个长得漂亮,身材好,而且功课也很好的“女中豪杰”。 在熙饰 李梦龙 李梦龙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小帅哥。虽是警察局所长的儿子,但是个问题少年。春香帮他补习功课才顺利的考上了好大学,同时他拥有了事业和爱情。但是他遇到了彩琳后,他心中犹犹豫豫,不知该选谁才好。 严泰雄(饰 卞学道) 韩国古代名著《春香记》里的卞学道是个贪官污吏的典型。但是在本剧中他是个艺人企划公司的老板,每当春香遇到困难时,就出手相助的“长腿叔叔”。 朴诗恩(饰 洪彩琳) 朴诗恩是李梦龙的初恋, 也是春香的情敌。 洪彩琳是李梦龙的高中时的学姐。她早就知道李梦龙喜欢她,但故意假装不知道。后来她听到李梦龙考上大学后,才有意接近李梦龙,是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重视现实。她故意介入李梦龙和春香之间搅局,让他们分手。

小说《春香传》是朝鲜人民在长期口传中形成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据说,故事最早产生于十四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直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李朝英、正(注:英、正时期系指李明二十一代王英祖(1724-1776)和二十二代王正宗(1776-1800)统治时期。)时期才最后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先后出现过全州土版《烈女春香守节歌》、京版《春香传》、汉文版《水山广寒楼记》、《汉文春香传》和抄本《古本春香传》等多种不同版本。1954年,朝鲜作家同盟出版社以《烈女春香守节歌》为底本进行整理、校注,题名《春香传》出版

在朝鲜,《春香传》的故事情节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它分上、下两卷。上卷写退妓(注:退妓指改籍的艺妓。)月梅之女春香清明游春于广寒楼巧遇两班翰林之子李梦龙,二人相互倾慕,私自结为夫妇。李翰林不久调任京师,命梦龙先行,春香、梦龙不得不依依惜别。下卷写新任南原使道卞学道到任后强迫春香为其守厅(注:守厅是作妾之意,但又不是正式之妾。),春香不从,被迫下狱,命在旦夕。梦龙在京应试中举,任全罗御使,暗察南原。他查明卞学道作恶真相,微服亲赴卞学道寿宴,丢下讽刺诗一首予以抨击。事后,将卞学道革职惩处,春香、梦龙重获团圆,共赴京师。

这样一个带点感伤,最后以大团圆结局的故事,为什么会在李朝末期广为流传,演变为定型小说《春香传》呢?简单说这是因为《春香传》表达了当时朝鲜人民的思想和情绪,朝鲜人民也要通过《春香传》反映他们的爱憎和愿望。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李朝封建社会,贵族阶级骄奢淫逸,两班统治黑暗腐朽,人民群众倍受迫害和剥削。农民起义、市民斗争及实学思想家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抨击,都已进入了高潮,李朝封建制度已濒于崩溃。《春香传》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人民的口传中臻于完善的。

由此可见,《春香传》绝不是一部单纯的恋爱小说。它仅以爱情故事为情节线索,而以反对卞学道的斗争为中心事件。抨击李朝官僚腐朽统治。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则是它的主题。这个主题在小说所写“金樽美酒千人血”一诗中就作了点示。

小说主人公是退妓月梅之女成春香。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朝鲜人民对她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同情,而对她刚强不屈的品质又给以热情赞颂。她是李朝末年争取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朝鲜妇女优美形象的代表。

婚姻应该是爱情的结合。年轻的春香按照这样一条标准,对自己“终身大事”作了自由地抉择。她虽是退妓之女,但“自幼刚强有志,气量过人”。“从不喜那儇薄之辈”,梦想着“共结同心”的爱情。广寒楼巧遇两班翰林之子梦龙,春香突破了身份等级思想的束缚,毅然与梦龙结为夫妇。但婚姻问题毕竟是社会问题,摇摇欲坠的李朝统治者仍继续维护森严的阶级身份制度来延长其黑暗统治。所以在梦龙不得不随父进京离开南原之际,他们自由结合的婚姻愈益显出身份和阶级的高低差别,春香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人格,起而与封建社会展开了正面的冲突与斗争。

春香与社会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春香与梦龙之间,属于两种思想的矛盾。一方面,春香始终对爱情坚贞不渝。她选择梦龙绝非为了攀附名门,热恋中她曾提醒梦龙两家之间有“贵介”与“蓬门”之别,直待梦龙“意决情真”方才结合。另一方面,贵公子梦龙在即将离别南原的关键时刻,竟相信封建家训,“娶艺妓之女做妾,不但败坏门庭,而且……一定要断送前程”,并向他曾热恋过的春香表示“我二人就不能不分手了”。这无疑是梦龙对封建传统观念屈服的表现。

矛盾发生在春香、梦龙之间,实际却是自由婚姻和当时“尊卑贵贱”身份等级制度的冲突。当时,春香就向梦龙指出,“你休以为春香是个贱女,因而任意抛弃”。并进而斥责不合理的等级制度:“贵族两班,个个狠毒!恨哉!恨哉!尊卑贵贱,委实可恨!谁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曾想世界上竟有这等狠毒的两班!”这是春香出自肺腑要求爱情自由的呼声,也是对身份等级制度的悲愤抗议和严肃批判!

春香与社会的第二次冲突,发生在春香与卞学道之间,这是春香对两班阶级、封建制度直接的、尖锐的矛盾与斗争,这场斗争,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压迫者与反抗者之间的阶级冲突。

这场冲突的起因是春香不从卞学道为守厅,卞学道利用特权将春香囚入死牢。春香是封建暴政的受害者,但同时又是它的揭露者和抗议者。公堂之上,春香面斥卞学道,“那劫持有夫之妇的人,为何无罪?”“你是临此治民还是专用酷刑来把人薅恼?”接着,又进一步揭露:“使道士大夫,不把四政司,不知四十八方南原百姓的苦,但知枉法去徇私”。她公开提出,要“伸冤雪恨”,“愿得七尺剑,刺杀贼谗奸”。她相信,“无罪之人总有翻身日”,“使道必然没有好下场”。这里,春香悲愤交集的控诉和抗议,正表达了当时朝鲜人民对封建制度久积的愤懑和仇恨。春香从争取个人爱情自由到维护自己人格尊严逐步展开了反对官僚暴政的斗争,这场冲突就大大增强了春香形象的社会意义。这就使春香成为当时朝鲜人民的思想、情绪、意志和愿望的表达者。

李梦龙是封建末期出身于两班阶级,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早期,他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婚姻自主的贵公子;科试及第受任全罗御使时的梦龙,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与卞学道相对立的“清官”形象。他与当时社会腐朽两班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和人民群众有一定的联系。他暗察南原,注意倾听下层群众的呼声。他自己就说过:“要知城里事,须问种田人”。他还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权限内按照民意惩处贪官污吏。最后,他在卞学道的生辰寿宴上丢下讽刺诗一首:

金樽美酒千人血,

玉盘佳肴万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落,

歌声高处怨声高。

诗歌无情揭露了卞学道一伙花天酒地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集中表达了广大群众对道德腐败,行为丑恶的封建官僚的愤懑和抗议。事后,及时罢职卞学道,清理狱犯,与春香团圆,一同反京。

在封建制度败落、人民斗争高涨的年代,出现象李梦龙这样的“清官”是可能的。但要彻底解决李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矛盾,一个出身两班贵族的“清官”,用“御使出道”、革职罢官的方法是绝对不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梦龙的形象只是表明,当时朝鲜人民需要借这个理想“清官”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反对社会丑恶、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而已。

卞学道是李朝末年封建官僚的典型。骄奢淫逸,枉法徇私是他的特征。小说中,他与春香、梦龙及广大群众处于对立地位。他本来就是一个“刁钻乖僻”的“失德小人”,却被官僚统治集团继续任命为南原使道。他身负重任却不理政事,反依仗权势,迫害百姓,甚至欲置春香于死地。卞学道的贪婪、横暴,正说明了李朝封建社会腐朽败落,已接近死亡的边缘。

春香、梦龙、卞学道的形象是当时朝鲜社会不同阶级人物的典型代表。此外,书中还刻画了侍女、书童、艺妓等人物形象,丰富了作品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在艺术上,《春香传》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学风格的中篇小说。小说的结构具有民间故事的特点:有头有尾,故事性强。小说“上卷”从春香出生写到与梦龙恋爱、别离,为故事的“开端”;“下卷”紧接上文,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和一个个波澜起伏的斗争场面:春香勇斗卞学道、御使暗察南原、狱中相会、寿宴填诗、革职罢官等,一步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突出了作品主题。“上卷”着重抒情,“下卷”着重叙事,最后以大团圆结局,化悲为喜。整个作品显得完整、统一、和谐,具有古典艺术的情趣。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春香传》和许多民间文学作品一样,对人物外形、心理、人物环境的描写,是和小说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这种描写,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褒贬,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绪。刻画春香,作者结合游春、恋爱、结婚等情节,用细笔描画了她的外形、情态、心理;更通过别离、审讯、坐监等场面,表现她追求平等、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内在思想和品质。人物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书中梦龙的形象突出运用对比手法,在情节发展中表现他的思想和性格。作家对他是有褒有贬,基本肯定,也有批评。对于贪官卞学道,则运用漫画手法勾画他的丑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封建官僚的憎恶和否定。由此可见,《春香传》的基本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但也包含着浪漫主义的因素。

《春香传》的文体和语言具有民间文学的特点,“说唱”结合。“说”的部分用散文写成,“唱”的部分则用韵文。散文通俗易懂,用于叙事;韵文优美典雅,用于描写和抒情。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也用散文、韵文写成。春香的语言散、韵相间,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表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品质;梦龙的语言多用韵文,反映了他的教养和身份;卞学道的语言皆用散文,显得矫揉、粗暴、武断;农夫的歌词朴素而又和谐,表现了劳动者的本色。

《春香传》还引用了许多民歌、童谣、成语、警句、俚语和小故事,更增强了作品的民族、民间文学特色。书中还提到中国古代作家的诗歌典故,这些,和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东西揉和在一起,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更体现了小说的古典风格。

《春香传》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也受到了封建意识的渗透。表现在一方面以“圣君圣德”、“人寿年丰”、“太平盛世”等颂词来称颂已临近崩溃的李氏王朝;另一方面,又宣传“天地神灵”、“神鬼报应”、“苦尽甘来”等宗教迷信观念。这些不能不影响作品思想和形象的完美。

总的说来,《春香传》是朝鲜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朝鲜人民宝贵的文学遗产,它深为广大朝鲜人民所喜爱,至今,它仍然给我们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18世纪后期,朝鲜淑宗时代,前院副使公子李梦龙在端午节那天遇到了春香,一个母亲曾是妓女的美丽少女。娇俏的春香留下句谜语给他,“大雁随鱼飞,蝴蝶随花舞,小蟹随贝居”。梦龙左思右想,终于猜到谜底,晚上前去拜会春香。尽管地位悬殊,俩人的感情日益加深。然而,好梦不长,梦龙父亲因为政绩显著,升迁至大内,梦龙必须离开南原赶赴汉城,他许诺等他通过了通过殿试,必将把春香接到汉城作为合法妻子。

  南原御使看中春香美貌,搬出法律条文“一入娼门则永世为妓”诬陷春香是妓女。春香宁死不屈, 恼羞成怒的御使毒打她,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她投入牢狱。春香唯一的依靠就是她的信念和梦龙的誓言。幸好此时梦龙已中状元,成为钦差大臣来到当地,他拯救出春香并惩罚了御使的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