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将

作者&投稿:颛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著名战将~

1. 磻溪垂钓---------姜尚(西周)

2. 吴宫教战---------孙武(春秋)

3. 吮卒病疽---------吴起(战国)

4. 马陵伏弩---------孙膑(战国)

5. 火牛破敌---------田单(战国)

6. 济上劳军---------乐毅(战国)

7. 雁门纵牧---------李牧(战国)

8. 肉袒负荆---------廉颇(战国)

9. 阏与解围---------赵奢(战国)

10. 长平坑军---------白起(战国)

11. 穰苴斩监---------司马穰苴(战国)

12. 灭越鞭尸--------伍子胥(战国)

13. 横扫六国---------王翦(秦)

14. 修筑长城----------蒙恬(秦)

15. 定陶鏖兵---------章邯(秦)

16. 破釜沉舟---------项羽(秦)

17. 白登之围---------冒顿 (匈奴)

18. 运筹帷幄---------张良(西汉)

19. 略不世出---------韩信(西汉)

20. 诛吕安刘---------周勃(西汉)

21. 细柳治军---------周亚夫(西汉)

22. 冥山射虎---------李广(西汉)

23. 钳徒论相---------卫青(西汉)

24. 渡河受款---------霍去病(西汉)

25. 安边屯田 --------赵充国(西汉)

26. 安邦定国---------刘秀(东汉)

27. 云台首将---------邓禹(东汉)

28. 马革裹尸---------马援(东汉)

29. 高平斩使---------寇恂(东汉)

30. 荒亭进粥---------冯异(东汉)

31. 受檄击郾---------贾复(东汉)

32. 宫台望战---------耿弇 (东汉)

33. 投笔封侯---------班超(东汉)

34. 酹酒还金---------张奂 (东汉)

35. 添灶进兵---------虞诩 (东汉)

36. 绝舞豪雄---------吕布(三国)

37. 魏武挥鞭---------曹操(三国)

38. 灭蜀一统---------司马懿(三国)

39. 阴平凿险--------邓艾(三国)

40. 分兵灭蜀----------钟会(三国)

41.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国)

42. 水淹七军---------关羽(三国)

43. 九伐中原----------姜维(三国)

44. 赤壁鏖兵----------周瑜(三国)

45. 吴下阿蒙----------吕蒙(三国)

46. 火烧连营----------陆逊(三国)

47. “杜武库”----------杜预(西晋)

48. 轻裘缓带---------羊祜(西晋)

49. 铁锁沉江---------王浚(西晋)

50. 闻鸡起舞----------祖逖(东晋)

51. 宫台运甓----------陶侃(东晋)

52. 淝水之战----------谢玄(东晋)

53. 长河 搏蛟---------周处(东晋)

54. 气吞万里----------刘裕(南北朝)

55. 蒙冲溯渭----------王镇恶(南北朝)

56. 唱筹量沙----------檀道济(南北朝)

57. 齐镳射猎----------杨大眼(南北朝)

58. 岐亭攻栅----------杨素(隋)

59. 威临突厥----------韩擒虎(隋)

60. 单骑赌胜----------史万岁(隋)

61. 东征高丽----------高颍(隋)

62. 平定三叛-----------韦孝宽(隋)

63. 一箭双雕----------长孙晟(隋)

64. 威振北狄----------李靖(唐)

65. 北伐东征-----------李绩(唐)

66. 智取瓦岗-----------秦叔宝(唐)

67. 殿前夺矛-----------尉迟恭(唐)

68. 天山三箭-----------薛仁贵(唐)

69. 败战大食-----------高仙芝(唐)

70. 免胄见酋-----------郭子仪(唐)

71. 策降二将-----------李光弼(唐)

72. 杀妾飨士------------张巡(唐)

73. 雪夜入蔡-----------李愬(唐)

74. 远镇百济------------刘仁轨(唐)

75. 棘林赤足-----------王彦章(五代十国)

76. 锤中野乂------------周德威(五代十国)

77. 黄袍遮身------------赵匡胤(北宋)

78. 焚香禁杀------------曹彬(北宋)

79. 微服度关------------狄青(北宋)

80. 单骑赴州------------宗泽(北宋)

81. 转战雁门-----------杨业(北宋)

82. 西夏国王-----------赵元昊(西夏)

83. 水战杨么------------岳飞(南宋)

84. 桴鼓助战------------韩世忠(南宋)

85. 点军纵鸽------------曲端(南宋)

86. 辽国大将------------耶律休哥(辽)

87. 靖康之变----------完颜宗弼(金)

88. 横扫欧亚---- -----成吉思汗(蒙古)

89. 一统江河----------忽必烈(元)

90. 回军斩将----------伯颜(元)

91. 里门举狮----------史弼(元)

92. 红巾克星----------扩廓帖木儿(元)

93. 立国大明---------朱元璋(明)

94. “万里长城”--------徐达(明)

95. 超登采石----------常遇春(明)

96. 威慑婺州----------胡大海(明)

97. 白石济师----------沐英(明)

98. 楼船击倭---------俞大猷(明)

99. 阵演鸳鸯----------戚继光(明)

100. 督师御寇----------秦良玉(明)

101. 明末柱石----------袁崇焕(明)

102. 潼关大捷----------洪承畴(明)

103. 台湾之父----------郑成功(明)

104. 创建八旗---------努尔哈赤(清)

105. 入主京畿---------皇太极(清)

106. 平西为王---------吴三桂(清)

107. 威平西域----------年羹尧(清)

108. 中兴名臣----------曾国藩(清)

109. 金阙奏凯----------左宗棠(清)

110. 断锁横江----------彭玉麟(清)


中华十大名将:

孙 武 春秋

吴 起 战国

白 起 战国

项 羽 秦末

霍去病 西汉

曹 操 东汉

陈庆之 南梁

李 靖 唐朝

岳 飞 南宋

徐 达 明朝


中华十大猛将:

项羽、霍去病、英布、吕布、马超、冉闵、斛律光、史万岁、杨再兴、李文忠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 王翦 李牧 廉颇


云台二十八将:

邓禹、寇恂、冯异、岑彭、贾复、吴汉、盖延、陈俊、臧宫、耿弇、铫期、王霸、祭遵、任光、李忠、万修、邳彤、刘植、耿纯、朱佑、景丹、王梁、杜茂、马成、刘隆、傅俊、坚镡、马武。

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合、于禁、乐进
孙吴四大英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周:姜(吕)尚、南宫长万

春秋战国:伍子胥、乐毅、孙膑、庞涓、田单、养由基、唐狡、李信、赵奢、赵括、魏无忌、尉缭、王龁、冯平

秦:蒙恬、王贲、章邯

西汉:韩信、彭越、周勃、周亚夫、卫青、李广、李陵、陈汤

东汉:马援、刘寅、孙坚、孙策、颜良、文丑、典韦、太史慈、张秀、甘宁

三国:司马懿、邓艾、姜维、魏延、徐盛、丁奉、陆抗

晋:羊祜、杜预、王浚、周处、谢玄、

南北朝:杨大眼、韦睿、斛律光、高长恭、高敖曹、檀道济

隋:高颎、杨素、韦孝宽、韩擒虎、贺若弼、刘方、史万岁、杨爽、杨义臣、杨玄感、来护儿、鱼俱罗、沈光

唐:李绩、薛礼、苏烈、罗士信、尉迟恭、程知节、单雄信、裴仁基、屈突通、郭子仪、李光弼、高仙芝、安禄山、刘仁轨

五代:李存孝、王颜章、周德威、高行周、杨衮

宋:曹彬、杨业、杨延昭、狄青、宗泽、韩世忠、牛皋、李显忠

辽:韩德让、耶律休哥、萧达凛

金:完颜宗弼

元:伯颜、哲别、王保保、郭侃

明:常遇春、沐英、汤和、邓愈、戚继光、袁崇焕、俞大猷、祖大寿、吴三桂、郑成功

清:多尔衮、豪格、施琅、年羹尧、左宗棠、曾国藩、曾格林沁、关天培

第十:秦叔宝
秦叔宝,在〈隋唐〉里好象一般,不过历史上可是个真正的猛将,真正的单挑常胜将军。
手里杀过无数的大将,有一次单独陪伴李世民在前线视察窦建德的布防,被窦发现了,马上命令骑兵三千包抄了上来,秦叔宝保护着李世民边打边退,退到了一个土坡上,程咬金带兵赶了上来,秦叔宝让程守着李,自己翻身就杀了进去,三千骑兵望风逃窜。

后来李世民打仗必带秦叔宝,看到对方有比较嚣张的大将,就命令秦叔宝上去把他杀了,然后进兵。
第九:李广
一次李广带领先头部队五千人向匈奴腹地进发,背后张骞(就是出使西域的张骞)带领大部队接应。李广在平原与匈奴的大部队接火,打了半天,箭差不多都快射完了,张骞还没有来。
部队有点儿慌乱,李广说:“你们别怕,围到我身边来,光拉弓弦发出声音,别射箭,我来射他们的大将。”李广抽出了自己专用的大黄箭(加重加长型),一箭一个,连连射倒了匈奴好几个大将,匈奴不敢进逼,于是李广得以从容撤兵。
李广的孙子李陵也特别凶悍,也是带了五千兵孤军深入,被匈奴围困,这五千兵特别能战,匈奴大惊,派了通过部队围攻,李陵的士兵刀打断了,砍下了运粮车的车轮子上的木条继续作战,最后力尽被俘。爷俩全是孤胆英雄。
第八:刘秀
千万别惊讶,千万别说他不猛。昆阳被围困的时候,他带领了十三个骑兵从40万人里杀了出来。后来从宛城只带回了三千骑兵,当时这些兵走到昆阳的外围的时候都被黑压压的敌人吓坏了,哆嗦着不敢进兵。
刘秀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杀了几十个来迎战的王莽的将军。这些救兵看了后很惊讶:“刘将军往日看了小股敌人都很谨慎小心,怎么今天这么勇猛,来吧,让我们来帮你!”这时候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刘秀带领着三千人左突右冲,把王莽大营给砸了个西吧烂!一战确立了自己的威信,从此后手下人见了刘秀都禁不住要哆嗦。
第七:邓羌
前秦符坚手下人才济济,特别是武将一个比一个厉害,后来肥水被打败后,各个将领分崩离析,有好几个都当了皇帝。
但是最厉害的还要数前期的邓羌,这个人厉害到什么程度,一辈子没有打过败仗,而且参加了前秦统一北方的每一次重大的战役,还都担任主攻。

举一例,王猛带领大军去东方攻打燕国(就是鲜卑的慕容氏,《天龙八部》里姑苏慕容的老祖宗),特意带上了邓羌,邓羌说:“你们打吧,小敌人不要来找我。”后来两军在黄河东岸大战,眼看前秦要顶不住了,王猛跟邓羌说:“快快快,赶紧上。”
邓羌慢条斯理的说:“要我上,除非答应封我做司隶校尉(京城一带的总卫戍司令,一般用最厉害,最有威望,而且是皇帝的亲信担任。),不然我不干。”王猛一听就急了:“这么大的官我可做不了主,得回去问皇上,我只能答应你做太守。”
邓羌说:“那我不打了,你慢慢玩儿吧。”王猛说:“说得好象你一上就能赢似的,不信没你不成。”于是继续打,不成,又回来:“好好,答应你了,回去我就跟皇上说。”
(王猛一辈子没向谁弯过腰,他特别受符坚的宠信,被符坚称做自己的诸葛亮,这是唯一的一次。)邓羌立刻抄家伙上,一顿冲杀,干败了燕的二十万大军,回来,受封,牛比的一塌糊涂。
第六:杨大眼
北朝时期北魏有一次选拔将军,当时的尚书叫李什么来着(姑且叫李某把,忘了)。亲自到校场来选,命令士兵们比武,看谁厉害,比来比去选了几个,正要宣布的时候,从列兵队里出来了一个破衣烂衫的大个子,说他们都不行,一群废物,根本上不了战场。
李某调侃说那么说你行了,你有啥本事。该大个子说我不屑跟他们比较,你给我一个长三丈的绳子吧。李某给他,不知道他要玩儿什么花活。这个大个子把绳子系头上,开始围绕操场奔跑,一开始没什么,最后越跑越快,绳子在脑后直立起来。
尚书李氏大惊:“从古到今,没看到过你这样的人物啊!”于是加封,该大个子就是后来北魏的荆州刺史杨大眼。一直主持着对南朝作战,战无不胜,南朝人后来晚上吓唬小孩子都不说鬼来了,直接说杨大眼来了,孩子马上就不哭了。
第五:斛律光
还是南北朝的,北齐的大将槲律光,对北周打仗也是战无不胜,特别的厉害。把北周给打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北周想了个法子,散布童谣,说这家伙要造反,北齐的糊涂皇帝把槲律光给杀了。这一杀不要紧,北周从皇帝到大臣开始鸣放鞭炮,弹冠相庆。该将军死后没多久,北周灭北齐。

第四:常遇春
外号:“常十万”,曾经放出豪言壮语说:“给我十万兵,我可以横行天下,所向无敌。”。朱元璋带水陆两军沿长江进攻应天的时候,半路遇见了常,常当时很饿,朱元璋给了他一顿饭,并让他随军。
常语春吃饱了后对朱元璋说:“感谢你收留了我,让我做大军的前锋吧。”朱元璋笑了:“你不过是饿了到我这里找口饭吃,怎么能让你当前锋呢?”
常遇春说:“那你让我指挥一条舢板吧。”朱元璋答应了,也没当回事。大军到达采石的时候遇到了元兵的顽强抵抗,当时元朝著名的猛将蛮子海牙命令士兵占据了江中心的礁石,明军攻打却迟迟不下。
常语春命令将士划穿靠近礁石,船上的兵说:“过去有什么用?礁石那么高,也上不去。”常语春说你把我带到那礁石下面就可以了。等船靠近了礁石,常语春用长矛支住甲板,一跃而上(撑杆跳),冲上礁石,杀光了礁石上的守军。
蛮子海牙一看不好,带领船队来进攻,常跳回舢板,孤身杀入敌人船队,把元兵冲成两段,朱元璋马上派兵夹攻,拿下了采石。常语春从采石出发,打下一镇,升一级官,打到了常州,官做到了中翼大元帅,仅列徐达,邵荣之次。
第三:李存孝
这是员真正的猛将,是李克用最得力的儿子。他的战功不用说了,太厉害了,李克用手下猛将算多了吧,二儿子李存勖、太保李嗣源、大将周德威、李存审。。。。。。个个独当一面。
可是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存孝,后来李存孝背叛了李克用,后来又反叛回到了李克用身边,李克用的部下抓了个错,李克用也想趁机教训一下骄傲的李存孝,就假装要杀他。原来指望着部下说两句话,宽恕了他,结果部下都嫉妒他勇猛,一个也不出来,反而逼着杀。
李克用只好下手,杀完后李克用追悔莫及,恨声对部下说:“存孝死了,这是你们的福分!”最后李克用由于思念李存孝居然一病不起,死了。五代时候名将如云,如王彦章等,都没有李存孝那样的声望。
第二:项羽
不说巨鹿之战了,也不说荥阳三万人大破六十万汉军了。说说乌江那段吧,项羽在乌江被杀得只剩下28个人了,背后汉军重重围困上来。
项羽回头对这几个人说:“你们几个好好看着,我过去杀几个汉朝的将军和司马。”于是把这28人分成四队,一队七个人,向四个方向冲杀,杀出来之后,点了点人数,剩下了26个!
项羽手里纨着几个人头说:“怎么样?”那26个人立刻下跪说到:“大王真的是天威啊。”项羽点了点头:“这是老天灭我,不是我打不过那个小子”。看了这段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啊,项羽是什么人?带的又是什么兵啊。
第一:陈玉成
他的厉害从敌人的口中可以得到一些评价。当时的湘军统帅曾国藩说他是:自汉唐以来,少有的凶悍的将军。清朝湖北巡抚胡林翼评价他说:近代的战将很少有能和他匹敌的。
清朝湖广总督官文在给朝廷的报告中写到:自从发匪天京内乱以后本来已经快不行了,后来陈玉成在江北,李秀成在江南,凶悍顽强,硬是把太平军的伪天朝又支持了七八年。洪仁旰被俘后在狱中写的自述中提到:自从英王(陈玉成)被害后,“大事遂坏”。

中国历代武将大排行

比的仅是武艺,中华历代猛男
1.项羽(公元前233~前202年)

“力拔山兮气盖世.”“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华历史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无数文人墨客赞美的将军,只有项羽一人。项羽名籍,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将领,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项羽幼年学武,力能举鼎。多次率大兵出征,身先士卒,千军万马中杀得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常有敌将闻声而退。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军心大散,被汉军十面埋伏,死伤大半。与从者八百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乌江,敌兵追到。项羽迎天大吼,回身死战,以一把紫铜弯刀砍杀60多名汉军大将,数以百记的兵士!奈何汉军人数众多,将其团团包围,项羽见大势已去,扔掉早已砍断的弯刀,拔剑自刎于乌江畔,被后世赞誉为“西楚霸王”。

2.吕布(?~公元198年)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东汉末年,三国之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代骄将.早期从刺史丁原,后灭丁原,投身贼臣董卓,助纣为虐.后又轼杀董卓,自成势力,最终被曹操于下坯绞杀.其人甚勇,身着西川红锦百花袍,兽面吞头连环铠,座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手中无敌鬼神方天戟轮动如风。曾于虎牢关拒十八路诸侯于关外,斩敌军大将无数,无人可在其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后又只身迎战三英(刘备、关羽、张飞。)、六大将(典韦、许褚、夏侯敦、夏侯渊、乐进、李典。),使其威名远扬,天下丧胆,海内震动!

3.关羽(公元162年~公元219年)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东汉末年随平原相刘备平定黄巾之乱有功迁别部司马.征讨董卓之时力劈华雄,大战吕布,人皆惊惧!建安五年,与张辽同为先锋,助曹操于千军万马中杀敌军猛将颜良,斩其首还,无可当者.建安二十四年,围曹仁于樊城,击败魏国名将庞德,水淹七军,擒获敌军将领于禁.后被东吴军设计击败,在麦城小道间将其擒获,关羽誓死不降,而被斩首.关羽手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钜),坐下赤兔宝马,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武艺绝伦而忠勇有佳,被后世尊为“武圣人”。自晋朝时为武勇、忠义的象征,唐朝时被叫做“义勇武安王”,而到元代之后尊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君”。

4.李广(?~公元前119年)

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其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伟骑兵将军。吴王、楚王叛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官职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军旗,立下显赫战功。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归朝后,李广被汉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 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一次,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大石,以为是虎而一箭射去。待他近看时,方知射中的是大石,而那枝箭却深深地射入了石中。他张弓对石再射,却始终不能再将箭射入石中了。唐朝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5.张飞(公元168年~公元221年)

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其人身高八尺,燕额虎须,豹头环眼,势如奔马.早年与刘备、关羽一道剿平黄巾起义,董卓乱政时于虎牢关前恶战温侯吕布!建安六年,曹操追袭刘备至当阳长坂桥,张飞独自一人拒水断桥,大喝“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军大乱,不战自退。建安十九年,张飞夺取西川立下大功,领巴西太守,扫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即位汉中王,封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次年刘备称帝,迁飞为车骑将军,新亭侯。义兄关羽遇害后,张飞痛心欲绝,誓为二哥报仇,每每酒后鞭打士卒,后被手下偏将范疆、张达暗害。张飞一生忠义,为人正直,敬君子而歧小人。且武艺高强,当世间罕逢敌手,外表粗鲁但心有智谋。然性情太刚而最终横死。现在川中亦有张飞庙,为后人时常祭祀这位忠勇意气的蜀汉名将。

6.马超(公元176年~公元222年)

字孟起,扶凤茂陵人(今陕西兴平)。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之一。身高八尺余,面如冠玉,眼似朗星,虎体狼腰。擅使一条虎头蘸金枪,英勇无敌!曾于渭桥大战曹操军团,连败曹营大将于禁、曹仁、张颌,与虎卫将军许褚恶斗100回合,又大败曹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使曹操不禁感叹:“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后因遭离间计而被击败,投奔汉宁王张鲁,奉命救援西川刘璋,与虎将张飞在葭萌关昏天暗地来来往往,日战到夜,夜战到明,800余回合难分胜负!次年被收降,投靠刘备,成为“五虎将”之一。入蜀汉阵营中再显神威,镇守巴西抗拒曹操,又守西平关力敌西羌大军,立下赫赫战功。马超乃西汉时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西凉太守马腾之子,有羌人血统,因此在西凉地区被奉为“神威天将军”!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一代虎将马超病故,时年官拜骠骑将军、赐威侯。

7.赵云(公元169年~公元229年)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蜀汉五虎将之一。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肌肉强健。早期跟从公孙瓒南征北战,公孙瓒败亡后,投靠刘备。赵云武力过人,忠心耿耿,深得刘备赏识。建安六年,曹操追袭刘备至当阳,刘备军中大乱,走失了二位夫人,赵云回身寻找,终于找到刘备之子,此时曹军已杀到。赵云保护着小主人冲出重围,接连斩杀曹营大将几十名,使敌军丧胆!从此一战成名。夺取西川后,赵云因有功被封抚远将军。平定南帮、北伐魏国,赵云又数次立下战功,被加封过3次,晋升永昌亭侯。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曹魏,魏大都督曹真派大军出斜谷,诸葛亮令赵云、邓芝二将前去追袭,赵云失利,回兵后被贬为镇军将军,这也是他戎马一生中唯一一次败仗。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后主刘禅追其为虎威将军、贲门中郎、顺平侯。

8.廉颇(?~公元前238年)

春秋战国时赵国名将。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大举进犯赵国,赵惠王急调廉颇抗秦。廉颇操刀上阵,接连砍杀数十名敌将,大破秦军,迫使秦国暂停了对赵国的进攻。几年后再次带兵东征西讨,击败魏国、齐国,接连占夺城池,赵惠王大喜,加封为上卿、大将军。各诸侯国闻知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不敢正视赵国。公元前266年,赵惠王卒,蔺相如病重,秦国终于找到了机会,开始进犯上党,图取赵国。时年80岁的老将廉颇英勇不减当年,60多斤重的古铜刀轮动如飞,带领兵士奋勇杀敌,将秦军打得溃不成军,退出上党,从此再也不敢对赵国用武。后来,赵孝成王听信谗言,中了离间之计,把廉颇革职,贬为庶人,任用赵括为将,出兵征秦。秦王闻知廉颇被罢免,小儿赵括为将,不由大喜,便派秦将白起攻赵国于长平。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导致赵国损失数十万大军,从此一蹶不振。廉颇晚年时一直不得志,赵王未再次启用他,无奈只得又奔了魏国、楚国。公元前238年,一代杰出的老将军廉颇抑郁不乐的仙逝于楚国。

9.典韦(?~公元197年)

东汉丞相曹操部下,陈留己吾人(今河南河睢)。擅使一对大铁戟,重达八十斤,舞动时呼呼生风,无人能近。时牙门前一面大旗将要倒塌,卫士数十人近前也无法把大旗扶正,典韦上前,单手托住大旗,屹立在风中不动,宛如一尊雕像!曹操惊 叹:“此古之恶来也!”濮阳大战中,典韦在阵前单挑吕布,战50余合不分胜负!后又执大戟冲杀入敌阵,敌方四员大将无法抵挡而败退下来。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向曹操请降,曹操应允,并摆酒宴邀请众人。宴席上,典韦持大铁戟立于曹操身后,众人均不敢仰视。十余日后,张绣造反,夜袭曹操营寨,曹操出战不利,轻骑遁去。典韦在门前奋战,贼军不能得入。贼兵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其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贼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贼兵十余支矛摧断。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贼众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贼军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韦之头,互传而观,覆军就看视其躯骸。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闲人为其举丧,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10.李元霸(公元609年~公元631年)

唐王李渊第五子,封爵赵王.隋唐第一条好汉,手使一对混元镏金镗,重达百斤!相传元霸是天上雷震子下凡,武艺之高,隋唐之时无人可望其项背。当时的三员猛将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围攻元霸,不十合,被一记重锤击裂三人手臂,纷纷逃走!后又追杀伍天锡,将其在马背上分尸!“无敌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与元霸连斗三十回合,感到不支,策马要逃,被元霸从后赶上,当场撕裂!十八路反王闹事,被元霸一举击溃,从此威名大震,使敌方的战将闻名色变!后在一次出征中,突然风雷大作,元霸不悦,扔大锤向天示威,结果被雷劈中镏金镗,落下击中头颅而亡。一代虎将,落得个英年夭折的荒诞结局。

11.黄忠(公元145年~公元220年)

字汉升,南阳人(今河南南阳)。早年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中郎将,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同防守长沙攸县。[208年],曹操南征,平定荆州,临时任命黄忠为裨将军,仍然在原地驻守,归长沙太守韩玄统领。次年,刘备平定荆南诸郡,令关羽攻打长沙郡关羽连斩韩玄手下大将,势不可当!当时年过六旬的老将黄忠请命,要战关羽,韩玄应允。关羽与黄忠在长沙城下恶斗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老将军反而越战越勇!后韩玄被杀,黄忠被迫投降刘备。212年,刘备攻占西川,老将黄忠攻打雒城,计夺天荡山连立战功。公元219年,黄忠于定军山攻打魏国大将夏侯渊。夏侯渊的部队十分精锐,黄忠指挥部队,一往无前,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就斩杀了夏侯渊,于是渊军大败。此战后,黄忠被升为征西将军。刘备立为汉中王后,封黄忠为五虎大将,关内侯。次年,年已75岁的老将军黄忠与世长辞。

12.许褚(?~公元225年)

字仲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魏国名将。身材魁梧、勇猛过人,绰号“虎痴”,掌管曹军精锐的虎卫军。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马超于潼关阻击曹操之时,连败曹军大将于禁、曹仁、张颌,锐不可当!许褚向曹操请命要战马超,曹操虽感有险,但还是答应了他。马超与许褚刀来枪往杀了百多回合未分出高下,许褚一怒之下,脱光上衣,轮起大刀同马超血搏!后来马超回到营中叹说:“从未见如许褚般拼命恶战之将,真乃虎痴也!”汉中之战,许褚负责押运粮草,却贪杯误事。张飞来劫粮草,许褚上前迎战,却因酒醉不敌被击伤落马,从此落下病根。曹操病逝,许褚痛哭,伤势恶化,终于一病不起,在榻上躺了5年后悄然逝去。魏文帝曹丕追封为壮侯、虎卫将军。

13.张辽(公元169年~公元224年)

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县)。三国时魏国名将。东汉末年吕布属下第一大将,曾数次与关羽交手,与其结下友谊。濮阳之战,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双刀并举,银光闪烁,交马三百多回合输赢难分!曹操深喜,遂不忍力拼。白门楼之后,吕布被绞杀,关羽劝张辽投降,辽降曹操。曹操大喜,封其为中郎将、关内侯。公元202年,曹操与袁尚战,尚败,逃往漠北。张辽追袭袁尚,路遇匈奴大兵阻挡去路。辽单刀匹马冲入阵中,斩下匈奴可汗蹋顿单于首级而还,敌阵莫能当者!官渡一战,辽连斩敌军猛将,三十回合击败袁绍手下王牌虎将张颌,敌军丧胆!赤壁兵败,辽力保曹操逃生,一路败吕蒙、战张飞、退甘宁,闯出虎口。曹操加封为前将军、顺亭侯。公元216年,孙权派大军进犯合肥,曹操谴张辽前往征讨。辽用计袭破孙权后军,又带领八百兵士冲杀孙权十万大军!辽杀入敌阵,自呼其名,砍杀兵士数十人,击毙十多员大将,直冲向孙权麾盖。身后兵卒被困于阵中,大喊:“将军弃我乎?”辽又奋力杀回,救出兵卒而出,无御之者!合肥一战,张辽树立威名,江南之地但闻张辽之名,小儿不敢夜啼。黄初四年(公元224年)曹丕派张辽等大将出兵海陵,时张辽得疾。孙权对手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深夜张辽卒于军中,魏军悄退。魏文帝曹丕失声痛苦,追其为骠骑大将军、晋阳侯。并表彰合肥之功:步卒八百,破敌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14.斛律光(公元515年~公元572年)

北齐名将。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出身将门。初任都督,善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北齐天统五年(569)十二月,周军围攻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北),断齐军粮道。武平元年(570)正月,他率步骑3万破宜阳周军,再通粮运;周军复攻,他领军迎战,又获胜利俘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英等。二年,率众于平陇(今山西稷山西)等地筑垒,迎战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孝宽所率步骑万人,大破之,俘斩千计。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三年,北齐后主高纬听信谗言,将其诱杀。斛律光一生勇猛,曾多次“表演”马上擒将的绝活,南北朝时无人可在其马前走上三个回合!

15.太史慈(公元166年~公元206年)

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今山东龙口)。东汉末年,帮助北海太守孔融平定贼乱,张弓搭箭开射,贼兵无不应声而倒,遂扫除了贼乱。公元193年,扬州刺史刘繇招募勇士,太史慈应招入军。时年,孙策平定江东,与刘繇展开撕杀。太史慈为先锋与孙策对垒,两头老虎在马背上枪来枪往连斗二百余回合,互相暗自称奇。太史慈见久战不下,调转马头准备使回马枪,不料被孙策识破,二人互相执住兵器,双双落马,又展开肉搏,太史慈扯下孙策的钢盔,孙策拔出太史慈背上的戟。直到天黑,也未分出胜负!归附孙策后,在一次讨伐贼寇的战役中,一箭射去,将一名战将的手臂贯穿,活活钉死在城门上!魏国大将张辽初次进犯合肥,太史慈出马箬战,与张辽战五十回合枪法不乱。张辽见取胜不易,便施展计谋,诈败,引慈入城,慈方入城便猛然醒悟,但为时已晚,城上乱箭齐发,慈身中六箭而退。当晚于营寨长叹:“丈夫在世,应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壮志未酬,奈何死乎!”言毕气绝。享年四十一岁。

16.孙策(公元175年~公元200年)

字伯符,吴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阳)。少年时跟随父亲孙坚南征北战,杀伐天下,积累了许多战斗经验。荆州逆袭战孙坚阵亡,年仅17岁的孙策立誓要扫平东南,为父报仇,从此更加勤于练武。后来,向袁术借兵,开始大业,在战场上孙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冲锋在前,连续攻下三十余城。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为敌,派出大将太史慈与战孙策,二人恶斗一番,不分输赢而散。随后刘繇亲自带兵来攻,派出两员上将出阵。孙策毫无畏惧,催马上前,只一合,便把一将抓下马来,挟在腋下,另一员大将上前攻击,孙策大吼一声,那员将恐惧而落马,当场摔死。孙策回马,被挟住的战将已然气绝!从此,孙策便赢得了“小霸王”之美誉。后来,孙策外出巡游,遭人暗算而受重伤,临终前将大业托付于其弟孙权。时年,孙策只有二十六岁。

17.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

西汉王朝名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善骑射。17岁即为汉武帝侍中,同年随卫青出征匈奴,任嫖姚校尉,率领800精骑长驱数百里,突袭匈奴后方,斩杀匈奴兵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候。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骑兵一万出陇西,进击匈奴右贤王部。他6天连破匈奴五个王国。接着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与匈奴鏖战于皋兰山下,歼敌近9000人,杀匈奴卢候王和折兰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因功授大司马,威望超过了卫青许多卫青部将纷纷转投霍去病。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在长安病逝,年仅23岁。汉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并谥予他景桓侯的封号。出葬之日,命归降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衣黑甲,在长安至茂陵的道路两旁列成几十里军阵,为霍去病送葬。

23.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

字文渊,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虎将马超的祖辈。曾在王莽、隗嚣等人手下任职,建武四年(28年),为隗嚣送书于刘秀,被刘秀礼遇。隗嚣叛汉,马援助刘秀平定隗嚣,又率军平定凉州。先后任过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伏波将军等。在进击西北羌人、北方匈奴、乌桓、南方蛮夷及交趾等战争中建立威名。后来南方蛮夷五溪向东汉王朝示威,占领城池。年已62岁的老将马援向光武帝请命要去平定南夷。汉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 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汉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带领马武等将前往征讨,可是由于不适应南方气候,有好些兵士中暑死去,马援自己也得了病。这时就有人向光武帝进谗,诬陷马援,这时老将马援已然病亡,可还是没有逃脱被削去爵位的悲惨命运。过了很久,才被翻了案,重新给马援家属及其后人俸禄。光武帝晏驾前耳边一直回响着老将马援的豪言壮语:“为将者应百战当先,死于疆场,马革裹尸而还。此足平生之幸也!”

24.岳飞(公元1103年~公元1142年)

字鹏举,相州汤阳(今河南汤阳)人。宋朝著名将领。岳飞出身雇农家庭,家境贫寒。少时沉默寡言,有志气,而且“生有神力”,未成年时,就能拉得开三百斤的劲弓,并能引发八石(约合一千斤)的腰弩。初

关羽、李靖、尉迟敬德

关羽,岳飞

中国古代的战将排名?
答:之说战将里最强的,不说帅才 战国:秦:白起 楚:项燕 赵:李牧 魏:庞涓 燕:乐毅 韩:冯亭 齐:田单 秦: 蒙恬 楚:项羽 汉:英布 西汉:霍去病 东汉三国:吕布 晋: 冉闵 南北朝:高长恭(兰陵王)隋:李元霸 唐:薛仁贵 五代十国:李存孝 北宋:狄青 南宋:岳飞 元:木华黎 ...

中外战争史上有哪些著名战将 简介
答:中国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李牧,廉颇,王翦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

三国中著名的军事家有哪些?
答:诸葛亮孔明: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邓艾 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曹操- 『 东林书院 』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 三国吴著名军事家——鲁肃司马懿-三国著名军事家,河南温县人百度_三国吧_孙坚将军,一...

古代战将排前一百名
答:上榜理由;中国历史上最勇猛的战将,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号称‘东方的斯巴达克’。巨鹿之战-项羽率领6万楚军以破斧沉舟之势在巨鹿大败秦将章邯所率40余万秦军,坑杀降兵20万,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项羽从此名扬天下,不久自封为西楚霸王。彭城之战-刘邦...

朝代战将及其功绩
答:战国四大战将 战国时期白起、李牧、王翦、廉颇善于作战,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前257年) 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昭王十三年,任左庶长,领兵攻韩之新城。后出兵攻韩、魏,战于伊阙山大胜,因立了战功,迁升为国尉。又领兵攻陷魏国大小城池61座。他与客卿错联合攻下垣城。攻...

唐朝早期期有哪些著名战将?
答:唐朝早期期有哪些著名战将? 请大家尽量多写几个人的事迹,而且是真实的历史事实!... 请大家尽量多写几个人的事迹,而且是真实的历史事实!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闲情偶寄sun 2009-04-20 · TA获得超过5.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22 采纳率:0%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地少年将军,比如霍去病
答:然后在公元198年和孙策一起娶了著名的大小乔姐妹。公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战,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更加确立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地位。他和孙策一起都是东吴最具有进取心的将领,并且赤壁之战后乘胜又打下了荆州,还准备再进攻益州,可惜是英年早逝。此后的鲁肃、吕蒙、陆逊等先后担当主帅,虽然这些将领...

三国战将武力排名
答:魏,许诸、典韦、张辽、徐晃、夏侯敦、夏侯渊、李典、乐进,后期的王双 蜀,老一辈的关张赵马黄五虎、魏延,小字辈的关平、关兴、关索、张苞、姜维、寇封、王平等;吴,小霸王孙策、甘宁、太史慈、周泰、程普、韩当、黄盖等,小将孙翊。吴公认的猛将少,原因是南人身体先天弱于北方人,但因东吴武将大多...

战国著名战将都有谁?
答:战国四大名将:秦之白起、王翦 赵之李牧、廉颇。我认为此中李牧最强,李牧是四大名将中用兵最诡异的一个,善于以少胜多,是赵国抵抗秦国的最后一道屏障,曾先后攻击匈奴,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这样的战绩就是汉武帝时,举全国之力,排出了汉朝所有的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才取得过比这样好的成绩,...

秦国非常著名的五大战将,排名第一的不是白起,而是何方神圣?
答:但是蒙恬的实力应该是在白起之上,他靠着自己超高的军事才能,就把匈奴抵御在秦朝的边境之外,这个是非常厉害的。蒙恬出身将门,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军事教育。他家三代都是为大秦效力的, 每一代都是秦朝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到了蒙恬这一代,蒙家也是登上了权力的顶峰,秦始皇非常倚重蒙恬,对他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