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瀑布》教案

作者&投稿:滑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材分析:

  《瀑布》是一首活泼生动、文情兼美的自由体写景诗。这首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节写瀑布的形态。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象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10个:瀑、叠、滩、般、喻、丈、衬、仰、伟、屏。写字7个:阵、松、般、丈、衬、仰、伟。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如果只在朗读技巧上费功夫,让学生模仿,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可以再扩展几句,比如:“一道白银”说的是。“如烟,如雾,如尘”形容。

  只把喻体和本体指出来也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描写的景象,比如听一听浪涌岸滩的声音。松涛声,联想水声。可以设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讲关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生字“丈”的第三笔是弯捺,应该先练练这个笔画再写字。

  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你能照样子写出词语来吗?

  叠叠阵阵

  二、课文会背吗?试着填一填。

  瀑布脚下仰望,,一座珍珠的屏!,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相关资料:

  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

  景区位于贵州安顺市西南面,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地下瀑布和风光绮丽的桥水上石林、天星洞等组合而成,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之一。黄果树大瀑布位于景区的中心,每当河水上涨时,如银河倒倾,桥身震颤,雨雾升腾,艳阳之下道道彩虹从潭中飞出,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从悬崖坠落,如仙女秀发披肩,不乏妩媚娟秀。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翻江倒海。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碎,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生动写照。但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沬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蒙蒙细雨之中。

  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和1个洞内瀑布,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云雾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

  黄果树大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河水从70多米高的绝壁上直泻犀牛潭中,响声震天,十里之外,即闻其声。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听完音乐,说说自己听出的是什么音乐。

  2、课件出示瀑布:对呀,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正是瀑布的声音。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到庐山瀑布脚下看看瀑布的美丽,感受瀑布的魅力。

  3、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检查生、字词。

  三、细读感悟。

  1、读完诗歌,它留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能说说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

  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谈喜欢的原因:瀑布的声音一会像大浪冲上岸,一会像,风吹松树的声音,美极了。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忍不住想再听听这壮美的声音,你们能再读

  读吗?让我欣赏一下这种大浪涌上岸滩,风吹松林的气势?配乐朗读。

  你还觉得哪儿美呢?

  第二小节:

  (1)你愿意把这一小节读出来吗?

  (2)这一小节你觉得哪儿美呢?

  生:这一小节在写瀑布的样子,有青山有白银,有绿色有白色的,很美。

  整座种满绿树的山就像一块绿色的画布,如果整片都是绿色的就太单调了,瀑布就像一道白银点缀在上面,这样色彩就多了,画面就更美了!

  “这般比喻没法比喻!”没法比喻!说明太美了,美到简直没办法讲出来!

  (3)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它读出来吗?

  (4)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觉得瀑布的全身还像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想象。

  (5)小组内美读。

  (6)全班读。

  学习第三小节:

  (播放课件)

  (1)瀑布脚下可真美呀,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瀑布这美妙的景象,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小节中写了瀑布的哪些美景。如有不懂的地方要提出来和小组同学商量。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四、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瀑布如此雄伟美丽,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瀑布(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交流搜集的瀑布的资料。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去参观瀑布。

  板书课题:瀑布学生读题。

  二、初读诗歌,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听字音是不是读正确?

  3、、借助课后生字条,小组合作识字。

  4、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5、检查识字情况。

  (1)读词语。(2)读生字。

  师:我们和生字娃娃一起回到课文中去,再来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品读诗歌,领悟意蕴。

  1、自由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

  3、播放瀑布的声音:你们觉得这声音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叶圣陶爷爷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一小节)

  指导朗读。

  4、师:刚才我们听到了瀑布的声音,想不想快点看到瀑布的样子?

  播放课件或录象。

  师:你刚才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

  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大家现在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

  四、美读全文,指导背诵。

  1、全班配乐朗读。

  2、师:这么美的诗歌谁能把它背下来?

  五、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认读要求写的字。

  2、小组内交流:哪些字比较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1、投影展示学生作业,互相评议。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下几句是什么?
答:“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的下几句是: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出自叶圣陶的《瀑布》(本文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11单元第1课、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第18课、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西师大版三年级...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瀑布》
答:【 #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无 给大家带来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瀑布》,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 篇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

叶圣陶的瀑布
答:叶圣陶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教案
答:二、 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三篇)
答:【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母爱”。 2、培养孩子“平中见奇”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素材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4、会认生字9个,会写生字10个。 5、尝试用《妈妈的爱》的格式写一段。 教学建议: 1、这首诗选取了...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图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 ...
答: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图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1 第五单元 一、复习课文: 1、《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李白...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
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 杜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⑴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

一年级《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着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学会望、庐、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
答: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望庐山瀑布》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1)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一首诗,我们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做,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答: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鸟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学写“拾”、“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对鸟岛、对鸟类的喜爱之情,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知道要爱护鸟类。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朗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