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说的“七苦”是哪些?

作者&投稿:江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家所说的人生七苦都有哪些呢?~

佛家讲人生七苦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生之苦,按照佛祖之说,人生在世即为苦之根源。生之苦,在于从此就要经历人世间一切的种种,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老:老之苦,在于有生之年愈来愈少,精力,体力越来越差。
病:病之苦,也许只有病人自己才能够体会。病之苦在于,健康受损,亲人受累。
死:死之苦,在于即将远离人世。无论这一生,乐也好,苦也罢心中总是有诸多的难舍的。亲情,爱情,友情,都难以舍弃。
怨憎会: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之苦。
爱别离:与相爱之人分离之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上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爱之愈深,离之愈痛。
求不得:人皆有求。求得便欢欣无限,求不得,便终日心事重重,少了生活诸多乐趣,此乃求不得之苦。

扩展资料: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否叫起源于印度。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佛家对人生组成的七种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苦。生苦有五种:
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老苦。老苦有二种:
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病苦。病苦有二种:
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
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死苦。死苦有二种:
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

扩展资料:对于佛家,一切皆有缘,一切皆有果,缘起缘灭,因果轮回,只有今生吃了足够多的苦,来生才能获得好的回报,此所谓不修今生修来世。人一生下来就是吃苦的,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弘一法师开示: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
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
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参考资料:佛家七苦-百度百科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扩展资料:

人生八苦:

1、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2、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3、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

4、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5、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6、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

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7、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

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8、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

如果阴盛开,而阴盛开,痛苦就会极至:如果阴盛开,痛苦就会被追求,如果爱与恨分离,痛苦就会被避免。它是在树荫中盛开的,它是在它应该得到回报的原因中;它就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流逝,在衰老和腐烂的痛苦中。阴是炽烈的,创造的迷茫的,三代循环的,和生与死的痛苦的。



不是七苦苦呢!是“人生八苦”,佛经上说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分别解释如下:
1、生苦:人在母亲肚子里很苦,出生时也要经历痛苦。
2、老苦:人老的时候,有气力衰退、身体老化之苦。
3、病苦:人在生病时身体和精神都遭受很多痛苦。
4、死苦:人在临死时要经历身体上和心里不愿意死的身心痛苦。
5、爱别离苦:相亲相爱的人往往不能长相厮守,分别时心里很痛苦。
6、怨憎恨苦:有怨仇、看不顺眼的人偏偏要在一起打交道,心里也很苦。
7、求不得苦:不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一些东西,虽然各不相同,但往往不可能全部满足,求不到时很痛苦。
8、五阴炽盛苦: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一切的欲望、喜乐、烦恼、痛苦等等感觉,都会在这里积聚,由于以上七苦,导致我们的五阴产生无明烦恼,在我们心中不停地燃烧,让我们感觉焦躁、烦闷、抑郁、有苦难言,总是感觉难以名状的痛苦和烦恼,就构成了五蕴炽盛苦。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出自何处?
答:(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

在佛教中,有提到的“七苦”指的是什么?
答:人生七苦: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

佛家说的三毒七苦是什么?
答:人生有三毒七苦 三毒:怨,嗔,痴 七苦:生、老、病、死,爱憎会,已失去,得不到 人生迷茫的人会无时无刻不在受这几种折磨,归根结底不过如此而已,参透了其中的含义,便会坚强无比,游刃有余与活着的这几十年。人活着的这几十年,在茫茫宇宙中,又是多么短的一瞬间,人,又是多么渺小的...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后面三个是...
答:老之所以为苦,老年以后,若是膝下儿孙满堂,或还能享些天伦之乐。若是老来子孙不孝,终老欢寡孤独,也是一种苦恼。病之所以为苦,生病时不但要忍受药之苦,还要忍受身体之病痛,心灵之烦恼。死之所以为苦。有人说死为解脱,有何来痛苦?其实人生最苦莫过于死,如果不敢放下心中的执念名与利,那...

人生七苦是什么?什么意思?
答:须知世间之物无限,岂可样样皆据为己有。何不抱一颗平常心去求,得之欣然。不得也不必烦恼。虽然现在有人说“知足者长乐”这句话也一定全对,但有时却可以使你觉得走出这个门你也许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佛说七苦,人人皆有。也许人生这百年会过得更加充实快乐,临死之时也不会有丝毫遗撼 ...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后面三个是...
答:其他回答 怨憎会苦,就是你前世经常与别人过不去结了很多仇,来世他们全都跟你过不去,要么害你,要么为难你,让你过得生不如死。 bioslzk | 发布于2018-02-16 举报| 评论 0 0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佛说爱情 佛说人生图片 人生感悟的句子 人生观 佛说歌词 佛说有七苦 佛说人生的智慧...

佛家所说的七苦是什么?八部天龙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帝释天是须菩提的的...
答: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天龙八部是指八类众生,他们是佛教的护法神,分别是::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

佛家说的三毒七苦是什么?
答:一、三毒 佛教中所说的三毒指的是贪欲、嗔恚和愚痴。贪欲指的是对物质财富、名闻利养、感官享受等的强烈欲望。嗔恚则是对他人或事物的不满、怨恨和愤怒。愚痴则是缺乏智慧,对事物本质认识不清,导致种种烦恼和错误行为。二、七苦 佛教中的七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佛教方面。人生七苦是啥。
答:人生第四苦——死苦。死亡本身或许并不可怕,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带来的分别是极大的痛苦。它标志着生命的终结,也让人对未知的世界感到恐惧。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教中提到,爱是追求融合和统一的表现,但爱的分离带来的痛苦是人尽皆知的。无论是失去亲人、朋友,还是爱情的分手,都会带来...

佛教所说的“七苦”是哪些?
答:怨憎会苦:与相亲相爱的人分离,与可憎的人聚会,都是人生苦恼。即使互相怨憎的人,也往往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求不得苦:人们总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和追求,但经济、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愿望无法实现,从而产生痛苦。五阴炽盛苦: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导致疾病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