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难得一胜的张郃,在后期怎么就近乎“无敌”了?

作者&投稿:铎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相信有很多喜欢三国历史的读者都听过张郃的名号,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因为司马懿强行要求张郃追击诸葛亮,在其“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的劝阻之下仍然一意孤行,最终致使张郃葬身在了木门谷的乱箭之中。也正是由于司马懿的这次行为,使得张郃成了后世之人口中,被司马懿害死的“曹魏最后一位名将”!


但是我们如果转过头来细数张郃曾经的战绩:先效力于韩馥,后投降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郭图甩锅,因此又转而投降了曹操,而在曹操手下,张郃更像是一个“混子”,在与敌方大将的直接较量中,往往都是处于下风的那个,张郃在这些人手里几乎不是战败就是诈败奔逃。但就是这么一位人见人欺的武将,最后却成了三国中近乎“无敌”的存在,这究竟是为何?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这是后人为三国中的各大名将所排的座次,而在其中我们不难看到,张郃的名字是要排在与他齐名的颜良文丑之前的,那我们不妨来看看张郃与排在他之前的几名武将的交手记录,了解一下张郃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吧。


张郃的第一次交战,是与排在他之前一位的张辽开始的,两人在官渡之战中打了四五十回不分胜负,曹操都不禁暗暗称奇,还派许褚为张辽助战,其实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张郃是略强于张辽的。但到了后来,张郃与赵云两次对战,成绩都不怎么样:长坂坡之战赵云封神,自不用说;汉水之战赵云更是一声怒吼就喝退了张郃与徐晃二人,所以虽未交战,张郃就已矮了赵云一头。


而之后与马超、庞德、张飞、黄忠、魏延对阵的几个回合中,张郃在大部分情况也都是战平或战败,这样的表现似乎与被曹操称赞的那位能与张辽大战五十回合的大将形象并不相符。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张郃当初战平张辽只是侥幸,而是因为他是一位上限高,但下限同样也很低的武将。


其实张郃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拼杀在战场最前线的武将,他更擅长的是“智取”,在长达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张郃已经能凭借自己的诸多战斗经验分析出哪些对手是自己能够击溃的,而哪些对手是值得自己三思而后行的。因此,在面对能战胜的对手时,就全力出击,而面对实力强盛者,张郃就会采取保守措施,见势不妙就立即撤退,可以说是将“暂避锋芒”发挥到了极致。


另外张郃能在三国后期成功上位,更多的还是靠着自己的寿命优势,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当初排在张郃之前的许多名将不是老死就是战死了,这也使得能与张郃匹敌的武将也越来越少。那么张郃为什么能够活的如此长久呢?这就多靠了他之前在战斗中采取的灵性作战的措施了,正是因为这样,张郃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三国前期成功保全了自己,获得了如此的地位。


因此,张郃能成为三国后期近乎“无敌”的武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有时候靠着自己的头脑优势熬死了一个又一个对手,那么成为最终的胜者,不就是迟早的事吗?看看人家司马懿,不正是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熬死了曹叡、熬死了诸葛亮,才成就了三国归晋的霸业吗?



历史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在哪里得到了发挥?
答:其中张郃率主力野战兵团五万人进攻陇右的蜀军,曹真率数千人防守秦岭各谷口,陇右各郡数千人马坚守各主要战略要点。战前,由于自刘备去世后5年来此战区一直没有大的战斗,而在魏、吴前线却战事连连,因此魏国在本地区仅有不到一万兵力收缩于主要战略要点进行戒备。战区司令为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驸马司马琳。直到蜀国即将...

在真实的历史中,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谁更厉害?
答:张郃大败,关羽一胜两负,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先说张飞,演义中和五子良将交手次数最多的可能是张飞,因为在徐州突围战中张飞陷入八面包围之中,就包括了张辽、乐进、于禁和徐晃四人(当时张郃还在袁绍那里),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可能和四人都交过手。演义中张飞和五子良将之中一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