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是自由港 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自由港的

作者&投稿:国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香港 为什么是自由港~

自由港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划在一国的关税国境(即“关境”)以外。又称自由口岸、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这种港口划在一国关境之外,外国商品进出港口时除免交关税外,还可在港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但须遵守所在国的有关政策和法令。自由港依贸易管制情况分为完全自由港和有限自由港。前者对所有商品进出口都实行免税,后者对少数商品征收少量关税并有某些贸易限制 。自由港主要从事转口贸易。有些自由港与非自由 港区域划分明显 ,但有些 划分不明显。一些不处于港口地区的自由贸易区,除转口贸易外,还从事加工 、旅游 、服务等行业 。 开辟自由港可以扩大转口贸易,并从中获得各种贸易费用,扩大外汇收入,香港正是在这样的体制内的,所以说香港是自由港.

香港的貿易政策香港是一個自由港,藉著自由貿易而得以蓬勃發展。開放政策使香港成為世界第八大貿易地區,亦使其成為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香港自由貿易政策的基礎,是強大和可靠的多邊貿易制度。世界貿易組織﹝世貿﹞在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成立,取代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亦加強了多邊貿易的規則和紀律。香港是世貿的創始會員,而且一直積極參與其事務。這是香港堅定支持開放自由的多邊貿易制度的最佳證明。於 1997 年 7 月 1 日起以 [ 中國香港 ] 的名義繼續以單獨成員身份參加世界貿易組織。除世貿外,香港亦積極參與其他與經貿有關的國際組織。香港於 1991 年成為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及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的成員。香港是亞洲發展銀行和世界海關組織的正式會員。中國香港亦是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經濟社會委員會的非正式會員,並參與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而自一九九四年四月起,香港更成為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屬下貿易委員會的觀察員。香港在 1997 年 7 月 1 日起以 [ 中國香港 ] 的名義繼續積極參與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有關委員會的活動。香港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即並無設置任何貿易壁壘。因此,進出香港的貨品均無需繳付關稅,而簽證手續亦力求簡便。即使若干類貨品需要領證,亦只因為香港需要履行對貿易伙伴的義務,或符合公眾衛生、安全或內部保安等要求。

香港成为自由港:其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也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目前已与186 个国家和地区的472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8条航线。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

因为他是实行资本主义的特区,得到国家的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