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指的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作者&投稿:蒲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并经久不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中国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儒、释、道三者莫属。

儒即指的儒家和儒家文化;释则代指佛家和佛学;道指的是道家文化。

下面我们就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些文化,并指出它们的代表人物。  

儒家:由孔子创立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提起儒家,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差不多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一个学说了。

儒家的代表人物,自然是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孔圣人。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春秋时期的学校教育大多被官方垄断,贫家子弟很难上得起学,孔子就在当时创办了私学,培养了三千弟子,贤人七十二,由此儒家思想得以传播。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仁”字,拓展开来,便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恕。直到现在,这些价值观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  

释家:外来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结的硕果

释家,就是佛学,我们看《西游记》,唐僧师徒就可以说是释家子弟,佛门中人嘛。

就像《西游记》里面记述的,唐僧需要去西天取经一样,其实佛家文化从根源上说是一种外来文化,它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佛祖释迦摩尼。  

相传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一个酋长的儿子,29岁时流落他乡,经过几年苦思冥想,于菩提树下修得正果,创立了佛家学说。  

这一学说的核心思想说白了就是导人向善,让人“修来世”,跟我们在影视剧里面看到的佛门形象是一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后来在印度本土渐渐式微,反而很好地融入到了中华文化中,我国也成为了佛教人口最多的国家。   

道家:老子创立的学说,讲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道家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一大流派,我们平常说的“道教”便脱胎于此。    

其代表人物其实有很多,像老子、庄子、列子等等,如果只提一人的话,非老子莫属。  

老子,名叫李耳,春秋末期人,算起来跟孔子是同一时期的。

这俩老人家碰过面,相传孔子曾评价老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意思就是说这位的思想广博莫测,就像是变化多端的龙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老子的思想,若概括成一个字,就是“无”,其著述的《道德经》中记载“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讲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儒释道三者,都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了中华文明的根基,作为现代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分别指儒家,佛教,道家,这三个教派发展的很好,而且也有很多的人信仰思想是不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释迦摩尼,老子。

分别指的就是儒家和儒家文化,国家和佛学,道家文化。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释迦摩尼,老子。

儒是指伦理的教育,代表人物是孔子。
道是指因果教育,代表人物老子.
释是指智慧教育,代表人物是释迦世尊.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并经久不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中国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儒、释、道三者莫属。 儒即指的儒家和儒家文化;释则代指佛家和佛学;道指的是道家文化。

什么是儒释道
答: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等综合起来的产物。以"三教"统称儒释道,始于北周时期,约公元6世纪中后,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经大致成型,明代以后则成社会主流思想。儒家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答:3.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也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更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4.传统...

儒释道互补构成了什么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答:儒释道互补构成了从东晋开始隋唐时期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又合力互补的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时1600多年。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家鼎足而立、互补互融的文化。儒道佛三家功能:儒家的主要功能...

儒释道对中国文化的塑造有哪些影响
答: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

...贯穿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谈谈“儒道互...
答: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的思想无疑是主 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型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释道哪个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有什么依据呢?
答:儒家和道家都是分支,佛教是外来文化融入中国文化的结果。 这三者都不是来源,而是对它们的解释和补充。儒释道,从渊源上看,儒道起源于地方,佛教起源于外国的融合,不能对等。 唐代高僧玄奘西十三岁出家取经,证明中国本来就有汉佛。 五十七本书发扬了地方佛教,但晚唐春秋时期儒道思想的渊源不能相同; ...

关于儒释道所共同推崇的“和谐”叙述不正确的是( )
答:3、文化艺术的影响:儒释道三家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受到了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同时,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文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4、心理调节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儒释道三家都强调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佛教能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答:当然被称作佛教观音菩萨化身的宣化上人曾说过老子和孔子都是佛教圣人转世的。这里面讲机缘,那时候的社会时候接受佛教,所以传过来了,另外一点就是佛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个和中国的主流思想一致了,中国的民风淳朴,所以适合佛教的发展,再加上本身的文化思想又容易接受佛教,条件具足了,就来了 ...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答: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

中华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答: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互相讨伐,促成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先秦学派众多,号称“百家争鸣”,可以用“诸子学”概括这一时期的理论形态。其实,先秦的主要学派,大体上就是司马谈所概括的六家,即阴阳、儒、法、墨、道、名。宗教:儒释道三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教不同于儒家,其通过宗庙和祠堂祭祀,...